近年來,“國潮”正在變成年輕人的時尚文化新寵,它既有傳統文化的魅力,又煥發著時代的創新活力,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被吸引到“國潮”中來。近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藝術學研究所和《文藝研究》雜志社聯合舉辦的“何以‘破圈’——‘國潮’的美學資源與文化密碼”研討會在線舉行。與會專家學者圍繞“國潮”這一熱點文化現象進行了深入探討。
“破圈”和“國潮”是2021年度熱詞。所謂“破圈”就是原本局限于小圈子、小群體的作品和現象,受到廣泛關注,如《唐宮夜宴》《只此青綠》《五星出東方》等,原本很顯小眾的舞蹈作品,成為大眾矚目的焦點,這就是破圈之作。“國潮”所涉及的范圍更為廣泛,如國樂、漢服、非遺、老字號,還有茶道、花道、香道、古琴等傳統生活美學,以及諸多體現傳統意味的日用品消費領域,在近年得到了復興,蔚然成為風尚。“國潮”指向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和大國科技引領的全面創新,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表現出來的文化自信和情感認同。“破圈”和“國潮”作為當下的一種熱點文化現象,形成的原因非常復雜,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探析。作為中國美學和文化研究者,需要直探中國文化的根本,結合當下中國的文化思潮及國人的審美趣味,做出更為深邃的解讀。
“破圈只是‘國潮’美學的第一節火箭,‘國潮’美學的真正興起,要進入第二節火箭,需要‘國潮’美學的新建構。”建議從三個方面推進,一是深入到中國文化和中國美學的根基,二是做好這個根基的當代運用,三是這一運用符合當代美學潮流和世界美學演進的需要。對中國文化和中國美學根基的運用有多種,例如民間性、大眾性、人民性、民族形式等,從開啟“國潮”美學新景觀看去,這次初顯的新特點是高雅性和精致性,中國文化自彩陶玉器以來的美學演進,到唐宋形成了高雅性和精致性。如何通過這一路徑,進入到中國美學的深處、時代美學的亮處,以及世界美學演進的要點,是“國潮”美學建構如何更上一層樓的關鍵。
“國潮熱”集中體現的三個領域,一是漢服及運動潮牌服裝等生活領域;二是文博、老字號品牌領域;三是傳統與流媒體等領域的各類跨界節目和晚會。“國潮”體現了三個核心要素:第一,“國潮”的基因是中國創造和中國文化;第二,“國潮”能夠引領時尚和新的生活方式,是一個時代、民族的審美風尚;第三,青年人以消費“國潮”標識身份、張揚個性。“國潮”本質上是國民文化心態、文化價值、審美觀念,由“西”向“中”,由“俗”向“雅”,由“下”到“上”觀念轉變的體現,是中華古典美學精神的回歸和時代精神的折射。
“國潮”在舞蹈領域獲得的成功是更深邃地回歸到了中國美學傳統本身,這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像《洛神水賦》《唐宮夜宴》《只此青綠》等作品,均是中國傳統繪畫向舞蹈幻化或遷移的產物,其關鍵在于中國傳統藝術在詩樂舞和詩書畫之間建立的互通性,即樂感、旋律、節奏、韻律構成了傳統中國藝術的共同本質;二是上述作品雖然均以造型藝術向樂舞的轉換為共同特點,但《只此青綠》是將中國傳統山水訴諸人物表演,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賦予了人與自然互生互化的一體性;三是中國傳統山水藝術同樣具有意識形態性,尤其像《千里江山圖》這類作品,具有“帝國山水”的典型特征,這使它和春晚所要求的家國情懷和主旋律取向高度契合。只有更深邃地了解傳統中國賦予它的文化和藝術的普遍性,才能真正認識它的中國性。
現在的“國潮熱”還是初級版本,創新多停留在表層符號形式方面,應警惕對傳統資源的濫用和隨意挪用。我們的傳統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前提是要理解精神內核,在呈現上不僅要有外在的表演形式,還要有內在的敘事邏輯,這樣才會更加吸引人。“這次冬奧會開幕式的成功就是一個佳例”。
交互媒體既拉近了學者與大眾文化之間的距離,也要求學者們需正視大眾的需求,在專業研究與知識普及之間找到平衡點,既傳授干貨知識,又要考慮到用戶的知識吸收效率。在“國潮”破圈、影響力不斷加大的文化發展趨勢下,中國傳統文化相關領域的專業學者需要始終關心處于潮流中心的核心主體,即90后、00后為主要構成的年輕群體,了解并滿足他們的知識文化需求,真正落實“學術研究為了什么人”的問題。專家學者的文化普及工作,要以人文關懷為重,重在為年輕一代尋找和提供精神滋養與情感力量源泉。當前,我們專業從業者,應該不斷突破“國潮”現有的表層符號體系,沉潛而行,更多地做好傳統文化內容方面的建設,做好學術研究成果的社會應用轉化,努力促成全民文化素養的提升、美育水平的提升和思想境界的提升。
關于“國潮”的“破圈”,其實能夠從與“供給側”相對的“需求側”來分析。比如現在談到古裝影視作品,大家會講到“服化道”非常精良有古意,能夠很大程度再現古代物質的精致之美,觀眾對此是有很強的接受意愿的。此外,觀眾對作品本身的趣味也是有所要求的,比如今人很多趣味很可能和古人的很多趣味是重合的,我們都喜歡某一種形象、某一種顏色、某一種形態狀態,也可能存在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古代人的‘那種趣味’與今天的‘這種趣味’碰撞了,比如一些青銅器上的動物圖像和造型,我們今天因為覺得它很‘萌’使之成為‘網紅’‘爆款’,但是其實古人在設計制作的時候,目的不是這樣,也許是要展現出威武雄壯、健碩凌厲,但是古今之間的審美卻一起匯聚其上,有著巧妙的融合。從這個角度來看,“破圈”不但是空間意義上的,同時也可以從時間維度來觀察。
消費是最直觀的文化認同之一,也是對自我形象的一個塑造,“國潮”消費至少體現出對本土文化有一定認同,它在藝術方面可分為三類:一是傳統藝術形式的繼承發揚和題材的拓展,如京劇的流派迭出,就是一種自我進化,近三十年成功新編戲題材涉及古希臘神話、莎士比亞戲劇等,傳統藝術本身最不懼與現代元素、異質文明的碰撞;二是現代藝術對于古典元素的詮釋,如舞蹈《只此青綠》等,有無審美的高度與突破,應交給專家和觀眾判斷;三是形式尚未固定的傳統藝術衍生品,如戲腔。她表示,年輕人急需一種帶有群體印記、屬于自身文化的文化產品,年輕人追求個性張揚,是與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愛好群體去做劃分,正是出于追求集體文化身份。
“國潮”背后的命題,是如何在保留傳統文化精神和藝術精粹的前提下,使形式當代化,受眾年輕化。” B站案例實際上給出了一定的啟發,也反映出“Z世代”對于傳統審美格外動情的事實。盡管“國潮”仍需要更為深入的研究和辨析,但絕不只是一個表面的符號化熱潮——傳承本身已包含了創新,我們所重復的不是特定歷史時期或者純粹的文化形式,而是在釋放傳統文化形式的能動性和精神潛能。年輕人追逐“國潮”,已然包含了其對某種正面文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