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撫順琥珀雕刻制作工藝-浮雕擺件《年年有余》
圖2 東陽木雕-《湖光山色》局部;作者:黃小明;創作年代:2005年
目前,雕刻相關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共87項,呈現出不同形態,詳細清單和代表性傳承人見下表:
以上國家級項目按照雕刻所采用的材料可主要分為石雕、木雕、玉雕、核雕、錫雕、象牙雕、磚雕,此外還有椰雕、貝雕、水晶雕刻、琥珀雕刻、葫蘆雕刻等獨具特色的雕刻形式。上述各類型的代表性項目數量統計見下表:
(點擊查看大圖)
以上國家級項目按照分布區域來看,浙江省和廣東省較多,詳見下表:
(點擊查看大圖)
經統計,雕刻相關的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傳承人共有87人,其中男性86人,女性1人。
雕刻類的國家級非遺項目數量眾多,在雕刻所應有的原料上看,主要可以分為石雕、木雕、玉雕、核雕等多個類別,小編選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類別進行介紹:
圖3 青田石雕-《五福臨門》清代,現藏青田石雕博物館
圖4 石雕作品《芳華》,作者:和紅茹
圖5、6 壽山石雕系列作品《壽山石案頭擺件》作者:馮偉
圖7、8 東陽木雕作品-《永恒的絲路》作者:黃小明,創作年代,2019年
木雕是以木材為原料的一種傳統手工雕刻技藝,木雕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就出土有木雕魚,經歷千年的發展,從木材選擇、材料處理到雕刻手法、工具使用等都形成了理論體系。木雕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銀杏、沉香、紅木、龍眼等,雕刻技法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并用,有的木雕還會涂色施彩以保護和美化木質。木雕按照表現類型可以分為立體圓雕、根雕、浮雕三大類;按制作可以分為工藝木雕和藝術木雕兩類。
圖9 莆田木雕作品-清代屋檐雕飾
圖10 婺源“三雕”-木雕《赤壁之戰》
圖11 木雕(武漢木雕船模),作者:龍從發
圖12 玉雕作品《上學路上》,作者:張克釗
玉雕是中國獨有的技藝,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和鮮明的時代特征,玉在中國具有美好、高尚的意味,獨特的“玉文化”充溢了中國整個的歷史時期,因此而形成了中國人傳統的用玉觀念,玉雕技藝和作品都是具體體現。玉雕的原料分為軟玉和硬玉,軟玉的代表是羊脂白玉;硬玉的代表是翡翠。玉雕的工藝特點是因料施藝、剜臟去綹、化瑕為瑜、俏色巧用等,采用圓雕、透雕、浮雕等技藝,展現晶瑩剔透的玉雕作品。玉雕作品的流派可分為北方和南方,北派以北京為代表,涵蓋遼寧、天津、河北、部分河南、新疆等北方各省市,南派則包括長江沿岸及以南地區,并分為幾個支派,包括以上海為代表的“上海工”,以蘇州為代表的“蘇州工”,以揚州為代表的“揚州工”,此外還有“廣東工”和“福建工”。
圖13 玉雕作品《白玉鏈瓶》,作者:姜慶
圖14 玉雕作品《思惟菩薩》,作者:王東光
圖15 玉雕作品《碧波無塵》,作者:劉曉波、陳安定
圖16 核雕(光福核雕)作品《核舟記》,作者:周建明
核雕是在核桃殼及各式果核上進行雕鐫的一種傳統民間工藝,長期以來一直流行于中國南北各地。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雕鐫技藝即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核雕便是這項技藝的進一步發展。從明末魏學《核舟記》中描繪的情況來看,核雕技藝在明代已達到很高的水平。核雕以核桃殼、桃核、橄欖核、杏核、櫻桃核及其他一些質地致密的果核為原材料,利用核桃殼或果核的天然形態和起伏變化,采用雕、鏤、鐫、銼、鑿、鉆等技法在其上雕刻各色人物、花鳥、獸蟲、山水、舟船、樓閣等形象和文字內容。民間核雕往往周身施刻,布局系統、周密而嚴謹,刀法暢快利落,形象刻畫入微,生動而無雕琢之跡,可謂體微藝精,出神入化,以此贏得“鬼工神技”之譽。江蘇、山東和廣東等地的核雕藝術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傳統,所創核雕作品各具特色,歷來為世人所愛重。
圖17 核雕(大連核雕),作者:韓志耀
圖18、19 核雕(廣州欖雕)作品《獨釣寒江》《豐收》,作者:曾昭鴻(來源:曾昭鴻視頻號)
圖20 錫雕(錦州錫雕)制作
錫雕也稱“錫藝”、“錫器”,是廣泛流行于中國民間的一種傳統錫作藝術。傳統制錫工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河南殷墟出土的錫塊、鍍錫虎面銅盔、錫戈及云南楚雄萬家壩春秋中期墓葬出土的含錫量高達99.15%的錫器表明,早在商周時期,中國的制錫工藝已相當成熟。錫有無毒、不銹、防潮、耐酸堿等優點,質地軟,熔點低,易于加工,故錫藝向來都與民眾的日常生活保持著密切聯系。宋代以來,錫器的使用十分普遍,錫茶葉罐、錫“湯婆子”等一批日用器具在民間廣為流行,錫作也因此而成為一個熱門行當。傳統錫作以制造日常生活用品為主,亦生產部分供奉用品。錫作工藝自成體系,主要包括熔化、鑄片、造型、剪料、刮光、焊接、擦亮、裝飾、雕刻等工序和技巧,生產時按實用功能構造器物形制。成品錫器造型豐富,裝飾精巧,工藝精湛,充分體現出設計制作者的匠心。
圖21 錫雕(錦州錫雕),作者:石巖
本文依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清單欄目項目簡介整理,如有錯誤或遺漏,歡迎廣大讀者留言指出!了解更多非遺資訊,可前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www.ihchina.cn)查詢。
原文載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