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隋老師做《時間的形狀》動機時,他介紹:《大提速》作品之后,他開始關注時間對雕塑作品的影響,再加上在他50歲生日那天,仿佛突然看到了自己人生的邊界,這讓他回憶起魯迅先生在50歲那年坐在墳墓上曾經拍過的一張照片,當時他不理解,但在50歲那天,他才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含義。因此,他希望通過以某種方式記錄下自己余生的每一天,在這種思想的驅使下:首先,他找一根鐵棒粘上油漆,并且每天澆一次,如此反復,十幾年如一日。或許這樣的行為在別人看來毫無意義,也或許有人認為他過于瘋狂,但在他看來,藝術就是生活,他根本不在乎別人如何看待這件作品,也不在乎這件作品對別人會產生什么影響,只要他自己認為值得做,就應該去做,并且一定要堅持做。當問及隋老師的這件作品什么時候完成時,他介紹:“我會將該作品繼續做下去,直到我生命停止的那一天。”這就是隋建國,一位一生在雕塑道路上探索的肉身尋道者。或許,他也不知道最終這件作品會是什么樣,也或許正是這種好奇成了他繼續創作的動力。
當談到《時間的形狀》之后的創作時,隋老師介紹:他在做《時間的形狀》過程中,油漆產生的自然肌理引起了他的好奇和關注;另外,在2008年以后,一場史無前例的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中國也不例外,中國當代藝術更是如此,經濟危機對中國當代藝術重新洗牌,很多以前買的特別好的藝術家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沖擊,不知是一種巧合還是隋老師的創作潛意識受到影響,他覺得人的努力只是人生成功的一部分,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必須要順從天意。因此、他打破常規,為了減少自己理性思維對創作的干預,尋找一種更加自由、隨機、巧遇、天成的創作方法。因此,他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他刻意蒙上了自己的雙眼進行“瞎捏”式的創作,每周徒手用黏土捏制幾十個雕塑小稿,有時他也會利用地球的引力進行創作,他會拿起一團黏土自由拋落等方法去尋找可能的天成,甚至會用拳擊和腳踢來消減理性技法和思維的干預,從此隋老師的《盲塑系列》創作拉開了序幕。
第四階段:《盲塑系列》
據隋老師介紹:在2008年,他初次嘗試盲人肖像創作,當取下眼罩看到作品后,他非常激動,后來他開始冷靜的思考該作品到底是什么地方吸引人,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做的目的和意義是什么?由于當時還沒有3D掃描和打印技術,于是,他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25公分的《盲人肖像》泥塑作品放大到5米,為了使放大出來后的作品與原稿保持高度的一致,他采用套圈的方式進行精準地放大。當作品放大后,那些閉上眼睛“瞎捏”的細節一下生動起來,這令他非常的興奮,似乎突然找到了他心目中久違的答案。第二年,隨著3D技術的出現,他又嘗試結合用3D技術掃描自己的泥稿,但那時由于3D掃描技術還比較初級,掃描的像素不夠高,導致掃描打印出來的作品不太細膩。幾年之后,隨著3D技術的成熟,他正式與3D技術緊密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隋老師強調:為了尊重作品的原創性,他在大量的泥塑稿子當中精選出一部分感人的和打動人的作品,然后用3D技術將作品進行無死角的精準掃描,當掃描文件生成后,為了始終忠實于原來手捏泥稿的原始狀態,他將文件原封不動的保存起來,不做任何的修改和調整、甚至完全不動。后來,在3D放大打印實驗中,隋老師發現3D技術打破了泥稿放大過程中對于細節呈現的技術局限,使得雕塑作品的表面肌理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飽滿和細膩程度,并且為雕塑創作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尤其3D打印材料的視覺效果也超出了他的想象,因此讓他特別興奮。隋老師一再強調:“所有感動人的東西都是手捏偶然性產生的,而不是后期人為制造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隨后,隋老師的系列代表作相繼出現,如:《盲人肖像》、《手跡》、《云中花園》、《3D的面孔》等等,為了到達視覺上的沖擊力,隋老師甚至將部分作品放大到五、六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