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技已經不只代表一種新技術、新生活方式,正在迅速滲透并重構遺產,并使自己成為人類遺產的一部分。”
“時效性、交互體驗、文化多元傳播是手工藝傳承創新的關鍵原則。”
“科技再進步,我們也要堅守手工這個‘本’。”
“返本開新,打造促進傳統工藝行業的文化池與經濟池,這或許是中國文化走向產業化發展的必經之路。”
“如果只有手工沒有科技,我相信手工藝是不能發展的。缺少科技的加持,手工就難以獲得發展的動力。”
“只有手工藝與科技相互賦能,才能更好地見人、見物、見生活。”
2023年6月10日,由深圳市龍華區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龍華區區重點建設推進中心、觀瀾街道辦事處主辦,觀瀾湖集團、觀瀾湖藝工場、觀瀾湖手藝工場、《中華手工》和深圳觀瀾湖文創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十九屆中國(深圳)文博會·觀瀾湖藝工場分會場活動“國匠榮耀·第七屆手工藝創新盛會”在深圳龍華區觀瀾湖硬石酒店舉行。“國匠榮耀·手工藝創新盛會”自2016年第一次舉辦以來,如今已成為享譽行業及社會的文博會標桿活動。
在工業化進程及AI人工智能強勢襲來的當下,手工藝的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本次盛會以“手工藝+科技”為主題,邀請手工藝及跨界行業的從業者匯聚一堂,用理論、實踐、思想進行相互碰撞,共同分享、探索傳統手工藝的振興之路。本屆盛會分為3大研討板塊——“數字與科技”“人文與創意”“非遺與未來”,一群懷揣夢想、勇于探索的從業者,不斷地嘗試新材料、新創意、新設計、新思維、新科技、新模式……讓手工藝與科技雙向奔赴,使其進一步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觀瀾湖執行董事李佳琦女士在致辭時提出了3個問題:如何用手造文化升華我們的生活美學?如何用傳統手工藝傳承中國文化?如何用匠心推動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的升級?她認為這不僅是“國匠榮耀·手工藝創新盛會”所探討和追尋的主題,更是一個行業,甚至國家需要考量的問題。盛會現場,《中華手工》發布了“2023中國手工藝與科技融合發展調研”階段性報告,反映出行業與市場對手工藝與科技融合現狀與趨勢的了解、認知、思考及擔憂。
宋俊華,廣東省非遺促進會會長、教授,《手工藝與科技融合的模式選擇》。
手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傳統技藝和民間美術密不可分。我堅守保護傳統手工藝的理念,是為了讓人們記住我們的根源,保護我們對傳統的自覺、自信和自強。傳統手工藝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和生活美學,是我們對自然和諧、天人合一哲學觀的集中展示。
如今,手工藝正與科技進行融合。我將這種融合歸納為四種演進模式:玩具、鏡子、藝術和元宇宙。這些不同形式的結合創造出了未知的收獲和風險。為了防范風險,我堅持幾個基本原則:首先是遵循非遺保護的倫理原則;其次是弘揚契約精神;第三是建立對話協商機制;第四是因勢利導,因情施策。通過系統性的保護措施,我們將過去和未來緊密聯系起來,共同推動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發展。
臧小戈,北航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教授,《數字化前沿技術與手工藝發展路徑探究》。
如何從數字化的角度傳承和保護傳統手工藝和非遺?我想數字化技術和傳統手工藝是兩個核心概念,其中包含3個關鍵部分:第一,數字化承擔了傳統手工藝的采集與存儲,包括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的收集與保存;第二,數字化為手工藝提供了展示與傳播的平臺;第三,數字化技術為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提供了可能。這些平臺不僅為用戶提供了交互式體驗,幫助他們學習傳統文化與非遺知識,更是數字化傳承與創新的典范。
我總結的手工藝傳承創新五大原則,即:時效性、交互體驗、多元文化傳播、核心化和創新傳承。這些原則為數字化時代下的手工藝發展提供了指導,旨在推動傳統手工藝的傳承與創新,并為非遺的保護和傳播貢獻力量。
黃清穗,紋藏中國創辦人,《中國紋樣復興》
作為中國的紋樣工作者,我深知紋樣不僅僅是色彩、線條和造型,更代表著中國人對天、地、世界的觀念。然而,隨著現代化的到來,許多傳統紋樣正在逐漸消失,這對我們紋樣工作而言是一大挑戰。
為了保護和傳承中國的紋樣,我們進行了跨民族、村落的紋樣采集工作,將其進行矢量化輸出,并對調研數據進行了文本化梳理。只要我們擁有足夠龐大的數據,我們的研究理論就能得到可視化的數據支持。
在當下國潮興起的時代,我們將傳統紋樣與不同的現代產品結合起來,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將厚重的文化寶藏賦予新興產業。總的來說,通過數字化技術和創新思維,致力于保護和傳承中國的紋樣,使其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弓華順,北京上佳正信科技創始人,《魅惑萬華鏡》
萬華鏡,顧名思義就是以一物賞萬花。它是一種非常有趣和獨特的光學裝置,能夠創造出無數美麗的圖案和景象。雖然萬華鏡是舶來品,但它已經在中國流傳了很久,并成為了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每個萬華鏡都能帶來不同的視覺體驗,每一次轉動都會呈現出獨特的圖案和景象。
萬華鏡具有很大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它能夠通過對稱和變形創造出美妙的圖案,體現出中國人對對稱美的喜愛和傳統之韻。萬華鏡的核心在于人,它需要藝術家和設計師的智慧和創意,突破“筒”的觀念,并與國際接軌,為人們帶來更多、更好的美妙體驗。
劉美松,字在品牌創始人,《人生需要跨界》。
文字,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凝練;文化,能與現代產業有機結合,實現最大價值。中國傳統文化活化的方式,需要聚焦文化、藝術、產品、營銷4種維度。返本開新,打造促進傳統工藝行業的“文化池”與“經濟池”,這或許是中國文化創意產業向好發展的必經之路。我們以漢字為載體,實現漢字文創產業化。2009年至今,我們有上千款圍繞文字的產品,超過200多個專利。如此豐富,追根溯源,是依靠智識的轉變,達到獨異化、文化化、數字化,從而實現產業化,讓“字在”逐漸遍及全國。
詹培明,斯達高瓷藝創始人、潮彩非遺傳承人,《與瓷共舞》
我來自潮州楓溪,那里是中國的“第二瓷都”,擁有充滿魅力的傳統手工藝。如今,手工藝與科技緊密相連,如果單純依靠手工藝,難以獲得與時俱進的發展動力。若缺少科技的加持,更不會稱之為藝術。今天,我們攜手科技,創新陶瓷藝術,才能展現兩者融合的魅力。再現琺瑯彩,我研究了20年,如果沒有琺瑯,就沒有現代的陶瓷裝飾。因為顏料本身是不會附著于陶瓷表面,顏料的顆粒要包裹一層溶劑,這種溶劑就是琺瑯。如今,我將攝影作品和陶瓷相結合,更能達到與瓷共舞的狀態,也保證了作品的純粹性,讓潮彩傳遞出大國氣質與時代風采,推動傳統工藝行業的持續發展。
尹文 ,大道造物品牌創始人,《非遺設計中的器與技》
我們一直專注于非遺設計,力求通過創意設計為大眾生活錦上添花。傳統工藝的發展,需要以器物支撐。制器尚象,天地人和。器物的誕生遵循一定的邏輯,并于每個時代展現出功能之美、技藝之美、精神之美與藝術之美。器物承載著文明,展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各種紋飾,取自于天地的各種造型,是精神的鏈接。那么,何為當代之器?或許其蘊含著新理念、新工藝、新場景與新傳承。美器與時代融合,非遺與科技相擁,亦是手工藝面向未來所需探討的新話題。如今,我們在全國進行非遺的技藝創新、產品開發研究,將非遺與現代結合,守正創新。當道器合一,文化藝術便接連產生。
梁振運,振遠文化集團董事長,《創變:文旅演藝的進化與創新》
文旅演藝經歷了從光影演藝變化、演藝空間變化、演藝形式變化、觀眾觀演角色變化和創收方式變化5大變革,每一次變革都創造性地將新技術融入文旅演藝,收獲了矚目的成效。文旅在不確定性和周期律的多重沖擊下,文旅演藝更要以文化為核、劇本為王、科技為翼、運營為勝。要用市場思維和運營思維來創作人民喜聞樂見的產品,要用傳統營銷和數字營銷來拓展影響力和收益力,要以變制變,并找到確定性因素來深耕它。此外,文化創意人的眼界、視野和胸懷,決定了作品能否跨界,從而打造出科技與文化融合的創新型作品,這無論對手工藝創作者還是非遺傳承人,都有潛在的啟發意義。
王智 ,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專職副主任,《在絲路起點講好中國非遺故事的思考》
傳統手工藝與現代科技是否存在矛盾?在古代,馬的兩側有兩枚銅環,名叫“節約”,不僅具有節制、約束馬匹的作用,還具有相當于現代交通工具剎車、轉向的功能,這就是古時候的高科技;陜西有一位名叫張天偉的風箏制作大師,他從不做同樣的風箏,他的風箏甚至可以加入齒輪,然而他的家人都未學習這門技藝。這是非遺沒落的悲哀嗎?非也。張老的兒子是飛機設計師,孫子是航天專家。都是天上飛的,不僅沒有沒落,還一代更比一代強,因為他們從小就在心里種下了“飛天”的科技基因……這就是手藝的傳承、手藝的智慧,也是手工藝的高科技所在。直至現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依然蘊藏著科技元素,并指引我們前進。
鄧運姣,湖南雨花非遺館館長《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手工藝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至關重要,手工藝“非遺+”的融合發展模式能延展出更多新業態與新消費。每一位從業者都需要探索非遺背后的內容和內涵,需要思考非遺與文創、教育、旅游、展演、互聯網等的深度融合,形成品牌戰略,打造資源平臺,將傳統手工藝轉化為產業,實現產業孵化與創新,從而推動傳統工藝可持續發展。而且在發展中,對于年輕群體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與尊重,無論是作為生產者還是消費者,他們都是主力軍,而且潛力巨大。
劉鑫,淘寶手藝人項目負責人,《淘寶上的非遺創承》
創承,不僅需要繼承,也需要創新,我們以創新給予非遺嶄新的未來。讓手工藝與非遺達到線上、線下結合是很重要的,因為手工藝產品只有通過線下零距離跟大眾接觸,才能讓消費者感受其魅力和價值。如何讓非遺項目與當代設計、市場、消費喜好、生活需求相結合更是重中之重。以王的手創、芽小七、小黃香蕉、喵有型等為代表的淘寶各大品牌,它們通過文創設計與研發,讓非遺有了合理的價格,讓大眾“喜歡得上,消費得起”,助推非遺融入大眾生活,從而使非遺更多地出現在大眾視野,展現更多、更好的國潮文化。
朱炳帆,廣州文木公司總經理,《新技術在非遺傳播的應用和價值》
在我們看來,新技術不僅僅指新科技,也包括新文創、新理念、新設計、新營銷等。新技術在非遺傳承中的應用可從3方面解讀。一是當下可以通過高新技術與非遺項目緊密連接。例如,通過數字捕捉技術、3D打印等技術,實現數字化成型和制作,這一技術可以大量運用于傳統技藝類和傳統美術類的非遺項目;二是利用新技術實現非遺場景的更新換代。在各地的非遺場館或景區,沉浸式演出、隔空交互、繪畫投影等互動科技的應用得到了充分結合,增強了非遺的互動性與體驗感;三是新技術促進非遺品牌的廣泛傳播。我們希望借助新技術、新手段對非遺或手工藝品牌進行更為廣泛的傳播、推廣,同時也帶來新科技、新技術在非遺場景中的應用。
嚴敬群,中國民協非遺傳承人產業基地副主任,《非遺與現代生活的融合路徑》
不同的非遺項目一定要區別對待。有些非遺項目難以融入現代生活,可以通過保存實物、數字化、入選教材等手段進行保護。另一類是歷史上本來就廣受市場歡迎的非遺項目,比如傳統技藝類、傳統美術類,可以通過商業運營打開市場;而傳統音樂類、傳統戲劇類則可以進行部分商業化轉換。所以,非遺需要區別對待。在非遺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還需要充分運用現代化手段,巧妙利用各種創新科技,通過現代設計將產品推向市場,充分挖掘非遺中的文化、科技、技藝等,發揮其經濟價值,讓那些在生產實踐中產生的非遺項目得到更好地保護與傳承。
文麗君 ,中華手工文化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中華手工》主編
科技改變世界,手藝維系世界。當下,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層出不窮,傳統手工藝面臨著新機遇和新挑戰。科技的介入,讓手工藝有了全新生態。當下,從業者與消費者亦對手工藝與科技的融合抱有極大信心,只有兩者相互賦能,才能讓手工藝與科技更好地見人、見物、見生活。在“中國手工藝與科技融合發展調研”中,大家對3D打印等新科技并不陌生,也在積極擁抱新技術。特別是近年來火遍全球的NFT技術吸引了不少傳統工藝從業者的關注,并將產品進行數字化轉換。在消費端,人們更加了解的是游戲和動漫的融合,以用戶為導向的手工藝科技產品或許更加討喜。我們也希望有更多專家、同行與我們一起,提出分析與想法,不斷為行業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
“國匠榮耀~推動獎”獲得者嚴敬群頒獎詞:
他以筆為媒,記錄優秀傳統文化。依托中國民協非遺傳承人產業基地,深入研究中國民間文藝和傳統非遺技藝,整合非遺傳承人資源,與眾多企事業高校聯合,多維度傳播激活非遺優勢資源與專業平臺,推動促進非遺教學和傳承創新。
信念是前進的力量,創新是發展的路徑。“國匠榮耀·手工藝創新盛會”設置的“推動獎”和“創新獎”,今年遴選出16個行業代表,鼓勵大家一起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