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蔽之:民間藝術就是生活的藝術,有藝術之美,兼生活之用。
深入了解民藝,更能懂我們的國家與民族。
民間藝術是根文化的代表,但并非任何時候人們都能看到它的重大價值與意義。一度,民間藝術被認為“老了”“舊了”“過時了”,遭受冷落、拋棄,甚至被沖擊。
惟有摯愛者,才見之動心。在民間藝術發展的低谷期,執著的民間藝術“拾荒者”潘魯生,帶領他的同事們一邊開展田野調查,一邊投身案頭研究。他們在民間藝術的廣博宏大里驚奇、感動;也面對民藝的日漸消泯四處鼓呼。寒來暑往幾十年,他們行走于田野山川,奔波于城里鄉下,他們的身影極少引起世人注意,唯有與之賽跑的時光知道,他們何其努力。
光陰沒有辜負他們,黨的十八大召開,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共識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迎來新的春天。潘魯生主持的《中國民間文學大系》《中國民間工藝集成》工程取得巨大成功,民間藝術贏得從民間到官方、從學校到市場的重新審視和積極回應,一批精力充沛的年輕人走進民間藝術的時空,各行各業主動擁抱民間藝術,全面保護、傳承、發展民間藝術的社會生態正在形成。
潘魯生說,現代人應有遠大的胸懷和境界,把中國優秀民間文化置身國際大文化環境中,發現、搶救民間藝術的同時,也要批判性地繼承、提煉。
因為民間藝術深入老百姓的生活,我們似乎很難窺其全貌,但有一點非常肯定:它們不但生于歷史,活在當下,也必然以更精彩的姿態裝點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