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設計的基因》
作者 李立新
叢書名 中國當代設計學術思想文叢
叢書策劃 杭間 陳岸瑛
叢書主編 陳岸瑛
出版時間 2023.5
開始的起點
回顧自己的學術研究生涯,李立新教授概括其為“從工藝史到設計學的追尋”。漫漫追尋之路,始于讀研讀博期間的學術熏陶和諸葛鎧先生、張道一先生的教誨。在一路追尋的過程中,李立新對設計歷史展開思考,對“工藝”與“設計”的觀念也發生了轉變。過去的工藝史是以經典的、宮廷的、陳設的少數工藝品為研究對象的,忽視了大量為普通民眾服務的日用品的研究。而設計史研究要從這一“中心”轉移到“邊緣”,從“經典”轉移到“一般”,從“宮廷”轉移到“民間”,從“陳設”轉移到“生活”之中。
仲尼有言:“禮失而求諸野”。在歷史研究中,對于生活器具、生活習俗和民間信仰的內容太少,需要進行田野調查,去尋找生活的設計歷史。李立新教授所推崇的設計田野調查方法,使設計史研究承舊而創新,多種方法相容并存,正是“禮失而求諸野”思想的體現。例如,為了研究中國傳統紙傘,李立新帶領學生前往江西婺源、浙江杭州等地開展考察,看到中國工藝匠人在設計史進程中的往日光輝和不可磨滅的貢獻。
李立新從“工藝史”研究到“設計史”研究的轉變,帶來了設計史方法論轉向的試想,為設計史學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工藝史的追尋
通過集中研究傳統器具與設計,關注設計方法與設計價值,李立新對中國工藝史展開追尋。例如中國古代四輪車的考古、關于“家”的設計文化思考、先秦與古希臘裝飾思想的比較等等,都可以在《設計的基因》中領悟到中華工藝的獨特風格和設計內涵。
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西魏四輪獅車
這幅四輪獅車圖來自于敦煌莫高窟第285窟。車無轅,無車輿,平板前翹似舟行。車前有三頭獅子牽引,車上二人,馭手持盾,作戰斗狀。
莫高窟第156窟唐代四輪籃車
敦煌壁畫里竟然有嬰兒車?莫高窟第156窟描繪了中國佛典《報父母恩重經變》中的四輪籃車。一輛四輪小兒車,有四面圍遮的車輿,輿前上部設有可折疊的傘蓋,輿后設扶手,一女子雙手推車緩緩前行,車里是熟睡的嬰兒。這和實際生活中的嬰兒車非常相近。
《天工開物》刊刻明代四輪大車
《天工開物》刊刻了明代四輪合掛大車圖像。車無轅,輪高大,輪輻繪16根,車輿廂體式,無蓋。前有騾馬8匹,用長索系馬項,再套入衡內引入箱中。二人居箱中,馭手站立,手執長鞭,身后一人端坐箱中踹繩操縱。原圖刊自崇禎十年(公元1638年),該圖為清代重刻。
重讀六朝,李立新深感中國文化的智慧,六朝設計既創造了六朝人生活的價值,也創造了六朝人生命的價值。通過實地考察六朝遺址、收集研究六朝生活器物,豐富了探索研究六朝設計史的資料。
獸面紋瓦當(南朝)
人面紋瓦當從戰國(半圓形)以來已有600余年發展,從西漢(圓形)以來亦有300余年之歷史。之后,影響所及新羅、百濟、高句麗、日本、越南,形成一個東亞人面紋瓦當設計文化圈。人面紋瓦當的意義符號是什么?瓦當紋案為何從“人臉”變為“獸面”?書中專門有一章節介紹了六朝“人面紋”瓦當的演變,為讀者解開六朝瓦當的變臉之謎,不容錯過。
設計學的追尋
對于李立新教授來說,設計學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在研究上留有許多空白。“這一學科在當代的迅速崛起,促使我的學術探索從工藝史向設計學的追尋。”
設計所研究的是人與物、物與社會、物與環境的關系,正是由于人與物這一研究對象具有自然科學的客體意識,也具人文科學的主體意識,構成了設計的特殊性,而設計類的差異性及不斷演化又構成了設計現象的復雜性。
2010年蘇美社曾出版李立新的《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書中廣泛地吸取了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積淀成熟普遍應用的研究方法,吸收自然科學研究中實證研究的方法。該書成為國內藝術院校設計學碩博士研究生的必讀書,是中國設計藝術學學科建設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細微考察”引申出某個重要的創新觀點,是設計學學術探索的一種思路。從古老的藝術形式“象生”研究得到啟發,李立新提出中國設計的第三條道路:“向大自然學習”;從傳統紙傘結構的研究中,歸納出傳統手工藝向現代設計轉化的規律;關于六朝瓦當的研究,力圖揭開六朝瓦當紋飾的變臉之謎,是出土資料從考古學走向文物學及歷史學的一個重要嘗試。
在長期的田野工作中,李立新發覺一些失傳的工藝物種又悄然出現了,而這并不是在誰的呼吁下、政府的保護與搶救下產生的。他這樣總結:“一種工藝文化的所謂消亡,并不等于生物學意義上的死亡,一個生物死去了就不能再生,而一個傳統工藝“消亡”了,待到有合適的土壤,適宜的環境,又能復活。”
中國藝術的基因在哪里?
中國藝術的“基因”在于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之所以非同尋常,值得關注,主要在于其超越藝術,它所代表的是民眾的生活經驗與信仰世界,這才是中國藝術的基因所在。”
竹蜻蜓、泥叫虎、七巧板、九連環、不倒翁、滾鐵環......這些耳熟能詳的民間玩具,是不是勾起了你的童年記憶?
竹蜻蜓
在人人都談非遺的今天,許多民間存世資料仍未能進入研究者的視野。但是民藝資料并非深埋地下,只需隨時隨地進行田野調查,都有可能給藝術研究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我每次考察民間工藝回來,總覺得有煥然一新的感覺,這些看似粗俗的東西明顯充滿活力。”
通過田野考察的方法,以文化生活為切入點,李立新關注于這些位于藝術邊緣的象生物、玩具、木版畫等小系統,看到了通常被“遮蔽”了的藝術史現象。這些看似日常的、地域的、低俗的、簡陋的小道,卻是頑強地生存于生活之中,構成了中國藝術綿延數千年彌漫幾萬里的藝術大鏈接,影響到經濟、文化、藝術、生活以及社會發展之大道。
《設計的基因》用“設計”的觀念去審視人類的造物活動,帶我們走進設計歷史的廣闊田野,從工藝史到設計學,一路追尋“設計的基因”。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設計的基因》
作者簡介:李立新,1957年生,江蘇常熟人,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設計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專著《中國設計藝術史論》獲教育部“第七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設計藝術學研究方法》獲教育部“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設計價值論》獲江蘇省“第十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持國家社科和省部級基金項目5項,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招標項目并任首席專家。出版個人專著8部,主編叢書5種,發表專業論文90多篇,2018年獲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