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季中揚:非遺美學的研究進路(二)
時間:2023-10-06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217 分享:
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學就已經遭遇學科危機,開始“眼光向下”,關注當代審美文化研究,提出了日常生活審美化等議題。從字面意思來看,審美文化當然“不僅包括當代文化(或大眾文化)中的審美部分,也可涵蓋中、西乃至全世界古代文化中的有審美價值的部分”,但就其產生語境與問題意識而言,“審美文化是一個現代概念,是體現了現代性的重要范疇”,一般特指當代大眾文化。在精英主義美學傳統中,“美”“審美”“藝術”等經典話語體系通過強調非功利性、精神性、獨創性,排斥了日常生活中的欲望與感官快感,建構了一個超凡脫俗的審美王國。審美文化研究恰恰相反,它“將審美置于日常生活的地面上,懸擱了經典美學自我設定的種種‘合法性’”;它“通過強調并肯定大眾生活的感性經驗事實,通過對現實本身的價值揭示,確立了‘回到日常生活’的立場,把精神的活動從超凡世界拉回到一個平凡人生的實際經驗之中,從而反映了生存方式的日常化、生活價值的平凡化、大眾活動的現實化,強調了‘世俗性’存在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完成了對于一種直接現實的價值把握”。概而言之,審美文化研究與思辨的經典美學不同,它面向當代日常生活,關注當代民眾的日常審美表達、價值觀念及其背后的支配性力量。正是在審美文化研究框架中,人們發現了當代大眾文化的一個突出特點——日常生活審美化,即“根據美的標準對日常的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加以改造”。這一“改造”過程涵蓋個人美容、家居裝飾、城市景觀等日常生活的外層,以及符號消費、媒介支配、網絡虛擬世界對現實世界的改造等日常生活的深層。我們發現,并非僅僅因為非遺保護政策的力量,恰恰是在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語境中,非遺通過彰顯其審美價值才得以進入當下的日常生活,并成為一種重要的當代審美文化現象。這種審美文化現象需要美學的闡釋與批評,尤其應該成為非遺美學充分重視的議題。 “非物質文化遺產美學”第二屆工作坊合影,南京,2022.3
走向審美文化批評的非遺美學不僅要重視當代美學轉向的內在理路與學術脈絡,還應該積極學習審美人類學的理念與方法,提煉自己的核心議題。具體而言,不妨先討論如下三個問題。其一,跨文化實證研究視角下的審美普遍性問題。“美學這個學科就是建立在人們的審美判斷具有普遍性的基礎之上的。”審美普遍性問題不僅是美學的基礎問題,也是非遺美學必須講清楚的核心問題。在思辨美學史上,人們對審美普遍性問題一直莫衷一是。而審美心理學與審美社會學研究卻表明,人類盡管在具體的審美判斷方面差異顯著,但這差異背后還是有某種普遍性的。尤其大規模的社會調查表明,全世界人民在對自然美、人體美以及藝術杰作的欣賞方面體現出了高度的普遍性,這種審美普遍性可以從進化心理學、腦神經科學、認識論等方面得到解釋。審美人類學基于實證分析的跨文化研究也表明,人類的審美偏好雖然千差萬別,但是,“如果我們往更‘深’層次進行分析,或者做更‘高’層次的提煉,那么,可觀察到的差異性也許最后被證明就是潛在共性在表面上所呈現的不同”。如果審美普遍性是可以實證分析的客觀事實——盡管美學家未必完全贊同,那么,基于美學立場的非遺保護就有可能實現美美與共,建構一種可以實現人類共享的新文化。在此前提下,非遺美學研究也就獲得了一種更為高遠的學術理想,即如同審美人類學那樣致力于面向全球的非遺研究,但不限于邊緣的、弱勢的族群文化,通過對全球不同文化背景下各類非遺及其保護實踐的實證分析與跨文化比較研究,在反思與批判中尋求審美普遍性,探究人類非遺交流與對話的學理基礎。其二,非遺的審美創意轉化與日常審美經驗表達機制問題。在日常生活審美化語境下,非遺通過創意轉化,突破地方性、歷史性局限,成為可共享的當代審美文化,這是非遺審美文化研究的核心議題。日常生活審美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現象,它其實是西方后現代主義文化與審美資本主義的產物。后現代主義文化消解了精英藝術與大眾文化以及日常生活之間的界限,例如,對于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來說,瑪麗蓮·夢露頭像、32幅金寶湯罐頭圖像、可口可樂瓶子、美元鈔票都可以成為藝術品,而且無所謂原作,可以復制、量產。當精英藝術與大眾文化之間的鴻溝被填平之后,也就沒有了精英文化與民間文化之間的界限與區隔,非遺也就可以成為各個社會階層的文化消費對象。事實上,在古村落、都市中的傳統街區以及網絡等文化消費空間,非遺已經被廣為接受,成了最有影響力的當代大眾文化消費品之一。與一般大眾文化不同,非遺來自傳統,不可避免地具有地方性與歷史性局限,只有通過創意轉化賦予其現代意味的審美性,才能消除其地方性與歷史性局限,讓來自不同地方的年輕人都認同、接受。這看起來似乎與非遺保護基本原則背道而馳,其實不然,非遺保護宗旨恰恰強調其根據歷史條件的變化而不斷創新。通過審美創意消除非遺歷史性局限并非要完全清除其歷史因素,而是以現代人的目光重新審視其歷史因素,真正活化其傳統因子。事實上,這也是后現代主義文化邏輯的內在要求。正如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所言,后現代主義傾向于“恢復過去的文化”,試圖“找回已往的一切文化,找回所有被摧毀了的東西”。所謂非遺的當代審美創意,的確不是為了原汁原味地保護非遺,它本質上就是對傳統摧毀之后的重建,是混合著記憶與懷舊的情感,生產出的符合當代大眾口味的審美文化產品。都市中的傳統街區:南京夫子廟步行街
其三,非遺活態傳承的社會心理機制——情感結構問題。非遺是重新進入當代社會生活的一種過去的文化形態,是一種被選擇的傳統。面對過去時代及其文化,我們只是挑選、強調了其中某些因素作為一種歷史沉淀物來認識。事實上,“在它那個時代的活生生的經驗中,每種要素都是溶解的,是一個復雜整體的不可分割的部分”。面對這些被選擇的文化因素,我們似乎只能以一種抽象的方式來把握,而缺乏活生生的感覺。如果是這樣,新一代人根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前一代人的生活與文化,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謂活態傳承的非遺。雷蒙德·威廉斯(Williams,R)卻發現,新一代人完全能夠理解前一代人的生活與文化,因為在現實社會生活中,廣泛存在著共同的“情感結構”,新一代人的“情感結構”雖然會發生變化,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保持著連續性。所謂“情感結構”,是指“一種特殊的生活感覺,一種無須表達的特殊的共同經驗”。正是通過它們,具體的生活方式才能得以傳承,我們才能對過去時代及其文化感同身受。其中的“結構”是指獨具特征的文化模式,“它穩固而明確,但它是在我們活動中最細微也最難觸摸到的部分發揮作用的”。對于非遺的審美文化研究來說,“情感結構”是一個富有建設性的概念工具。通過這個概念我們可以看到,非遺并非碎片化地散落在當代社會生活之中,只能在審美資本主義邏輯下作為文化資源被利用;非遺是一種活的生活文化,是充滿感性的情感體驗的對象,可以被后人從整體性的“生活方式”層面理解、接受。此外,這個概念還有助于深度解釋非遺的當代文化功能問題。一般認為,非遺作為特定群體共享的傳統,可以喚醒集體記憶,而“借助集體記憶,借助共享的傳統,借助對共同歷史和遺產的認識,才能保持集體認同的凝聚性”。問題是,非遺為何能夠群體共享,能夠喚醒集體記憶呢?關鍵就在于一代代人有著共同的“情感結構”,這種“情感結構”既處于不斷更新之中,又能夠保持連續性與相對穩定性。綜上所述,非遺美學由思辨研究走向具體的審美文化研究不僅可能在實證研究層面重新論證審美普遍性難題,為非遺美學研究夯實理論基礎,而且可以推進非遺美學研究轉向“文化批評”,揭示非遺保護與利用這種文化現象背后的支配性力量。此外,以“情感結構”為核心概念,非遺的審美文化研究還可能在“批評”之外重構正面闡釋的研究框架。從傳統美學視角來看,大多數非遺都具有審美價值,即使是傳統節日等民俗活動,甚至是中醫藥、珠算、二十四節氣等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與實踐,也都蘊含著審美的情感與想象,完全可以作為美學研究對象。正是基于傳統美學視角,非遺美學研究者分別從本體論、存在論、功能論三個向度深入地闡釋了非遺審美價值。但是,基于傳統美學的非遺美學很難解決三個難題:一是如何在美學原理層面講清楚非遺審美究竟是康德式的普遍美感,還是特定文化語境下的“各美其美”;二是如何在關系層面講清楚非遺審美何以可能促進非遺保護;三是如何在方法論層面論證非遺美學走向田野調查與實證分析的可行性。在日常生活審美化背景下,當代美學走向了審美文化批評,它不再局限于藝術哲學,“它的結構應該是超學科的”,或者說“已經被轉化為一種平行的理論話語共存的廣闊領域”。在當代美學觀念中,非遺保護是一種當代審美文化現象,可以作為審美文化批評的對象。走向審美文化批評的非遺美學,一方面可以借鑒“文化批評”的理念與方法,把非遺進入當代日常生活視為審美資本主義文化邏輯與“景觀社會”的突出表征,重點關注非遺創意轉化及其日常審美經驗的表達機制,分析非遺資源化、審美化、民俗主義化等文化現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借鑒審美人類學的理論與方法,建設性地思考審美普遍性、非遺活態傳承的社會心理機制——情感結構等問題。作 者:季中揚,男,1976年10月生,文學博士,東南大學中華民族視覺形象研究基地教授,東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江蘇省首批文化藝術紫金英才。主要社會兼職有:農業農村部第二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委員、江蘇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南京市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常務理事等。主要從事美學、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人類學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一般項目、重大子項目等國家級項目4項,博士后一般資助、特別資助各1項,國家出版基金1項,省部級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其中發表于CSSCI來源期刊50余篇,多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學術著作4部,編著5部,主編10卷本叢書1套。獲教育部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省部級項目4項。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雜志社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