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非遺保護工作的深度開展,北京雕漆技藝當前取得了一些成果,尤其是在“兩創”視域下,生態融合的格局得以凸顯,呈現出差異化與多元化的生態,但在保留原樣還是創新發展上仍存有諸多爭議。基于實踐考察發現,北京雕漆技藝創新發展存在局限與問題。從創新設計的視角對其進行重新審視,有助于構建地方傳統技藝相關生存環境與文化新生態。由此歸納出的技術路徑和挑戰,以及多樣的非遺文化生態特征,將有助于推動北京雕漆的非遺保護與可持續性創新轉化。
習近平總書記就弘揚傳統文化提出“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兩創”方針為非遺傳統技藝的保護發展與當代表達指明了方向,使文化傳承和文化產業發展相互融合促進。“兩創”方針也為城市非遺傳統工藝產業規劃與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找準非遺傳統手工藝與“兩創”的契合點,使其以合理的方式回歸大眾,形成活態化的傳承,也是非遺傳統手工藝融于當代的創新方式。
在“兩創”背景下,北京雕漆創新設計的生態體系建構變得十分迫切,其獨特的文化屬性和產業價值引起文化設計領域的關注。但由于參與主體的立場差異,而使這種創新設計存在邊界模糊和目標差異。在經歷非遺研培研學計劃與創新設計的熱潮后,北京雕漆面臨更多的考驗。本文以北京雕漆為對象,擬從創新設計生態機制的形成、核心價值問題、構建趨向等方面,探討“兩創”視域下,如何從文化生態的創新設計視角尋求一種整合機制、路徑方法與發展目標,以新的觀念推動非遺的可持續性發展。
一、文化生態的內在規律與現狀
(一)創新性發展的必要性
在“兩創”視域下,傳統技藝的創新設計變得愈發重要,但非遺傳承人的創新實踐未必能使技藝保存延續。很多傳統技藝工坊因創新能力有限,缺少可以和專業設計機構合作的平臺和人脈,因而陷入僅能維持生計的困局,而諸多文化創意機構每年卻發布大量傳統工藝的設計產品,以傳統工藝為元素進行的再設計,并未與其產生合作關系,無法共享經濟效益,從而形成傳承人群與創新人才之間的隔閡。就北京雕漆的創新發展而言,也一直在進行歷史的延續性演化,存在一些創新不合時宜的局限。一些雕漆手藝人在文創公司的誤導下,盲目隨意嫁接日本卡通圖案和流行文化題材,在衣物、箱包等服飾用品上強加雕漆飾片,或者原樣替換筆記本手機殼等產品表面。雖然可以宣傳北京雕漆工藝,取得一定經濟效益,但忽略了技藝自身的保護與主體性,使北京雕漆成為工業產品的附庸,成為一種符號化的標簽。畸形創新流行的原因在于生搬硬套的模仿技術含量低,易迎合市場潮流快速取得經濟效益,也折射出雕漆手藝人在創新能力方面的短板,這種快銷方式的創新設計值得警惕。
源自“自然—經濟—社會”三位一體的文化生態有著其自身的內在規律,與作為非遺的北京雕漆的生存環境構成一個整體互動的文化生態關系,而非孤立的存在。創新設計生態概念即是由此引申出來,如何避免這種生態的失衡是北京雕漆創新設計的關鍵所在。要注重工藝所置身環境的改變,很多技藝源自農耕時代民眾的日常生活方式,形制、質地、色彩、裝飾應用于特定的民俗文化②。然而隨著改革開放后帶來經濟環境、生活方式的改變與工業化生產的沖擊,北京雕漆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其生存狀況與環境密切相關,但并非完全被動接受環境的影響,其自身的性質和定位也會與環境相適應。
在以GDP為核心的發展理念下,經濟的訴求很容易成為北京雕漆創新發展最直接的動力,易陷入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開發,而導致文化傳承功能被削弱,從而出現急功近利的短視心態,這種隨意拼湊嫁接正是過度注重經濟效益的價值觀異化的體現③。從文化生態的層面而言,北京雕漆需要內嵌在自身周圍的文化生態環境中,除了必要的經濟聯系外,還要重視與民眾文化精神傳承需求的聯系,避免將經濟利益作為保護的唯一動力。
即便北京雕漆面臨著生存環境改變的窘境,但若能以需求為導向,在保存和優化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將傳統的藝術性與當代的新穎的設計創意、新工藝材料相結合,依然能使承載傳統文化精神的技藝緊密聯系當代生活④。通過重塑材料與工藝升級,應用于時尚用具與運動護理等新特殊環境的設計中,形成更為耐用精致的產品。同時探尋傳統工藝與人工智能結合的可行性,以回應當代高新技術發展的需求。即高超的傳統技藝與高科技、新材料復合的創新方式可以促進修復北京雕漆與其所處環境的多層生態關系,成為被環境所需求的活的非遺技藝,而非壓縮為一個空殼的非遺符號。在“兩創”背景下,北京雕漆的保護開始從盲目追求名錄級別和大師人數,轉向科學可持續性的保護上。從符合文化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活化方式角度對其進行重新審視是創新設計的必經之路。首先,創新設計并非北京雕漆技藝的單向行動,而是與外部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一方面是外界專業團隊共同合作的支持,另一方面是雕漆手藝人主動思考,積極接受時代新觀念。其次,不能以經濟作為主要衡量標準,在創新上要推動北京雕漆與整個文化生態的聯系。形成“從文化生態到創新設計生態的演化”,體現設計參與的放大價值。通過使技藝內嵌生存環境,從而進入良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⑤。隨著“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持續深入,文化生態環境對北京雕漆技藝創新設計的影響更加突出,要發揮非遺培訓機構的作用,避免培訓成為單一化的教學活動,事關非遺保護的成效。
(二)創新設計現狀與模式
近年來“兩創”熱潮的興起,使北京雕漆各種創新設計產品層出不窮,成為新時代表達個性審美和品質的載體。作為京作宮廷非遺的組成部分,北京雕漆承載著傳統文化根脈,擁有巨大的創新設計潛力。“兩創”是一種具有動感的時代趨勢和生機性的潮流,能夠在傳統的傳承中融入創新精神,進行多元融合與跨界⑥。北京雕漆需要重新定位其所蘊含的傳統美學價值,融合文化基因與當代社會功能需求及文化場景,通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形成流通于市場的本土文化產品。
這種研發現狀體現在:首先,北京雕漆參與者愈發豐富多元,介入其再生產的主體多元化現象較為常見。既包括藝術家、設計師、中介商、學院教師等個體,也包括藝術館、博物館、設計公司等組織機構,雕漆的創作、生產與傳播鏈被多樣化的機構與個體介入。其次,北京雕漆除家族與師徒傳承外,還出現了工作坊、高校、傳習所等更加多樣化的傳承場所與傳播方式。再次,北京雕漆在生產制作、藝術創作、傳播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化。京郊的創作生產與民俗的關系較為緊密,而市區內的雕漆則逐漸融入商業活動與日常生活中,成為市場流通的一部分。最后,在技術、市場、消費群體等影響因素下,其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的風格與形態。整體上看,北京雕漆創新設計研發呈現出動態化的發展特性。需要從文化生態變遷上進行分析,探討多元生態對北京雕漆的重塑。
以雕漆手藝人、設計師、社會機構、品牌企業和高校為代表的5類創新設計載體,既有獨立的研發模式,也有協同發展的共性。由于很多社會機構對手藝人認知不夠,因此需要專業平臺進行跨界合作。以高校為主體的研培計劃和傳統工藝工作站,形成了設計師與手藝人協同研發和自主研發的模式⑦。其中,自主研發可分為研培班研發、駐地研發和工坊研發3種模式。隸屬于研培計劃的研培班研發是高校設計專業教師和設計師對雕漆手藝人開設關于設計創作的教學課程,而解決具體產品的研發是駐地研發,如設計師、手藝人和藝術家組成為期半個月至1個月的研發團隊,按著設計制作需求進行研發。工坊研發則是對北京雕漆進行轉化創新,一般周期為半個月至1個月,面向高校學生,采用手藝人和高校教師的雙導師制,以提升動手實踐能力。這種模式更具有市場成熟性和目標性,部分創新性成果具有突破性,可直接進行小批量生產。
自主研發側重解決雕漆工藝和創新設計的認知差異,融合專業分工,使雕漆工藝通過合作形式形成創新合力。在研發上依次分為對應項目、分工整合、協作開發、結果落地幾個進程。在對應項目進程中,雕漆手藝人和設計師嘗試在跨界中對彼此的領域進行了解,通過跨界培訓、討論和考察,獲得體驗觸動感和研發靈感。要理解設計的理念、流程,了解市場審美需求,打破邊界的固有認知,從而創造未知的可能⑧。在分工整合進程中,依據研發目標設定設計師和雕漆手藝人的協同合作,考驗彼此的綜合判斷能力。通常在駐地研發中,設計師與雕漆手藝人是駐地項目邀約的。而在研培班研發和工坊研發中,設計師和手藝人是彼此互選的。在協作開發進程中,深度考驗設計師與手藝人合作,產生文化理念的碰撞、審美認知的妥協,從而達成跨界合作⑨。其中,如何使思維方式認知達成一致是協作面臨的關鍵考驗。在結果落地進程中,一些手造博覽會、手工藝設計周成為北京雕漆展示的平臺。同時,創立“設創研發+宣傳推廣”一體化平臺,發揮設計進入工藝的當代價值。
在協同研發模式中,跨界品牌成為重要方式,使消費市場與北京雕漆對接,擴大傳播影響力。如與國內知名企業品牌跨界,借力知名品牌的粉絲,促進北京雕漆的進一步發展。在跨界品牌中又包含對接需求、研發產品、發布成品等幾個步驟。在對接需求步驟中,明確與北京雕漆相適應的品牌;在研發產品步驟中,選定手藝人對相關產品進行研發設計及打樣制作;在發布成品步驟中,制定宣傳方案,進行產品發布,收集信息反饋。
(三)創新設計的驅動主體及其關聯
北京雕漆的傳承發展需要建立相應的文化生態系統,以確保能在政府領導下進行活態傳承與活化創新。當前包括核心驅動與外圍驅動兩大類型的驅動主體。核心驅動主體以手藝人和設計師群體為主,兩者密切聯系。首先,手藝人是核心技藝知識體系的持有者。部分手藝人聯結社會程度高,在傳承技藝的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能夠創立非遺品牌和體驗基地。其次,以設計師和創新設計公司為主體的設計群體是聯結北京雕漆資源與當代生活的關鍵,翻譯傳統資源形成文創。這些設計群體理解并熱愛北京雕漆,在其中投入大量精力和時間。
在進行創新設計過程中,除核心主體驅動外,還包括社會機構、品牌企業、高校提供公眾傳播、商業推廣與學術研究的創新動力⑩。第一,以非遺保護中心、博物展館與社區中心各級文化系統為代表的事業單位和以非遺保護協會、相關行業協會、公益組織等民間非營利性機構為代表的社會機構。這類驅動主體的貢獻體現在:一是對社會資源以中間方的形式介入,如將北京雕漆引入國際知名品牌中,使其獲得社會性關注。二是帶動社會公眾介入北京雕漆的傳承發展,促進其在社區中的傳承。三是通過海內外品牌企業介入到商業領域,使設計師和雕漆手藝人獲得經濟效益,吸引更多的文化資本。第二,高校承擔起非遺研培教學計劃的重任,設立北京雕漆傳承基地與研究中心,實踐高校新文科建設,此成為北京雕漆研發、交流、學習的平臺,創作出更多的新作品。
由此可見,在北京雕漆創新設計生態的動力系統中,手藝人和設計師是系統核心,社會機構、品牌企業和高校是催化劑,由此形成5個驅動主體。另外,在生態系統中不可忽視社會公眾的消費主體作用,使北京雕漆聯結市場經濟體系,而互聯網、微視頻等新媒體日益活躍,成為驅動主體和社會公眾之間的紐帶,在各種關系的合力作用下,有利于傳播北京雕漆,使其聯結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
二、創新設計的核心價值問題
(一)完善知識體系與傳承體系
傳統手工藝的傳授,涉及工藝制作中所運用的材料、形態和工藝等方面的知識,器物使用、選擇、保存等常識,以及相關的規格、品質、配置、傳說故事等內容⑪,可歸為無形知識、有形表達知識、身體知識、機械知識、文本知識這5種主要類別。在“兩創”視域下,技藝的創新設計受到不同知識類別的影響,手藝人知識體系內容主要由嵌入性編碼、非嵌入性編碼和隱性知識構成,取決于手藝人所掌握知識的數量與質量,也可從知識體系和傳承體系層面不斷完善。
1.知識體系層面
對于北京雕漆而言,知識體系的獲取和傳承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通過口傳身授、經驗總結、學院教育等,都是塑造知識體系的重要路徑。根據對技藝的依賴程度和不同知識形態,北京雕漆的知識體系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1)信俗性知識。這類知識來源最廣泛,可來自行業內、師徒間、地方學校等,潛移默化影響雕漆手藝人。以行業規范和共同信仰為典型,包括行會、學徒、生產等制度,成為行業的共識規范。北京雕漆手藝人要自覺遵守行業的各種規章制度,以及行業中的禁忌、習俗、崇拜、傳說等信俗性知識,才能進一步提升行業凝聚力,塑造行業威信⑫。一些禁忌習俗在當下依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影響雕漆手藝人的知識結構與實踐活動。(2)程式化知識。這類嵌入性編碼知識通過師徒傳授遵循的工藝流程與步驟規范,比個性化的雕漆知識更加成熟和固定化,可脫離人的身體而存在,有利于知識的傳播與普及。一些必要的程式化需要被遵從和恪守。(3)技能性知識。這類知識來自個體實踐,涵蓋材料、工具、加工、保存方法等,是北京雕漆活態傳承的關鍵(圖1)。技能性知識的內涵和形式是一切工藝知識轉化的來源,一直處于變化中。其可細分為兩種,一種是可共享的個人性口訣方法,可以圖表文字形成嵌入型編碼知識;另一種是個人獨享,難以言傳的口訣與絕活,體現技藝水準的隱性知識。這些獨有的經驗性秘訣與技巧形成約定俗成的保護系統,也成為核心技藝保護的體現⑬。(4)原理性知識。其包含一些能夠進行科學闡釋與傳播共享的顯性知識。傳統雕漆因經驗的傳習方式導致對技藝缺乏科學思維和理論總結,對復雜隱晦的知識進行檢驗探索,可使北京雕漆工藝更加具有實效性和科學性,提升行業的生命力。
2.傳承體系層面
北京雕漆的傳承是一種歷時性和動態性的過程,師父口傳心授、個體經驗總結、學院教育都是知識傳承的重要來源。在知識的傳承體系上,可分為如下4個階段:(1)技藝實踐體驗。技藝是以實踐為核心,實踐是雕漆技藝的生命,具有可持續性。實踐體驗所產生的技能性知識,需要反復進行實驗,生成與身體融合的技能性知識,并在實踐中反復檢驗,體會技藝的直觀經驗和可操作性,使隱晦的工藝知識在具體實踐中得以體現。通過仔細揣摩,認真觀察,配合默契,口傳心授因此也成為技藝傳承的根本方式。(2)技藝經驗總結。技藝實踐過程中很多散亂不成體系的知識,需要不斷積累形成個人化的工藝總結,也是技能提高的決定性保障⑭。如調整配方,矯正雕刻方法,形成穩定的技藝體系,從而成為行業的經驗性知識,保證工藝的穩定性質量,為更多的手藝人掌握,促進行業技藝層次的提升。(3)把握技藝原理。由于傳統思維多注重技藝實踐的功利性和審美性,從而導致思維的薄弱,重感性體悟,缺乏“由技入理”的求證反思,難以形成科學規律性原理⑮。亟待北京雕漆從業者強化對技藝原理的理解,形成可脫離身體存在進行表達的理性經驗性知識體系,并在一定積累下推動工藝活態傳承。(4)共享技藝知識。不同類型的知識形態在雕漆手藝人之間有序傳承,成為一種共享性知識,但在共享的程度、意愿、環境和方式上存在較大差異,也決定了北京雕漆的可持續發展程度。在“兩創”背景下,雕漆手藝人有義務培養人才,帶徒授藝。個人化的技藝知識和經驗訣竅的公開化,對于很多雕漆手藝人而言主觀意愿并不強,因涉及其所保持的市場優勢和行業地位。但信俗性知識、程式化知識和原理性知識的共享則少有阻力。尤其在當下學院教育的培養中,一般性的行業知識已得到共享,除傳統口傳心授與文本傳輸外,影像等虛擬傳播技術也得到廣泛使用,降低了技藝獲取門檻,提高了傳承效率。這些原本屬于個人的技藝,經過社會化后,以客觀化的知識、實體性的物品和工具為載體,成為可共享、可廣泛傳播、易于獲取的技藝。這種共享性知識是廣泛傳播的,具有實體化、客觀性、共享性等特點⑯。需要北京雕漆手藝人克服封閉性與保守性,在技藝中分離出可編碼可傳播的客觀共享性知識。
由此可見,北京雕漆技藝文化創新設計需要從業者自身明確技藝實踐中知識體系的構成,探索技藝不同階段的形態,激發創造力,推動隱性知識顯性化,共享更多有價值的技藝知識,從而擴大傳承人群,提升創新力與傳承效率。
(二)構建多元主體重塑下的融合共生機制
1.身份轉變與多元主體的再生路徑
在政策、制作理念、市場、消費需求等多重引導下,北京雕漆參與者的身份也由單一向多元轉變,形成“手藝人—商人—電商—教師—設計師”多重身份,從而推動網絡化的再生產路徑。這對于解析北京雕漆的再生產路徑具有參考價值。首先,將再生產過程中的制作工藝與民俗文化中的隱性知識進行把握,確保文化內涵的傳播。其次,在文化創意博覽會上進行營銷,在電商平臺建立專屬網店。再次,一些青年雕漆手藝人具有良好的審美能力和設計水準,有助于北京雕漆塑造符合當代的審美風格。同時,嘗試以產品設計師的身份探索北京雕漆與市場、設計的創新結合。雕漆手藝人通過主動或被動的身份轉變,不斷拓展再生路徑的維度與生產機制。
在北京雕漆的原文化生態發展模式下,其主體是純粹的制作者與消費者。隨著文化生態向共生態化轉型,手藝人、高校、政府、企業、媒體、工坊、行會協會等不同參與主體介入北京雕漆多元化的生產制作路徑,拓寬其銷售與傳播渠道,促進創新生產機制⑰。使北京雕漆不同參與主體之間形成“創作—生產—傳播”聯動的網絡化發展模式。首先,在文旅部支持下,組織雕漆手藝人積極參與研培計劃,形成“政府—工坊—手藝人—高校”的聯動。其次,組織雕漆手藝人學習設計知識,工坊要在創意設計公司指導下,對雕漆產品進行批量化生產,形成“工坊—手藝人—設計公司”的聯動。最后,雕漆工坊要通過建設品牌體驗機構,借助全國展覽展銷會的宣傳推廣,發揮北京的獨特地理優勢,形成輻射全國各地的影響力,從而促進雕漆產品的產業化與市場化轉型。
2.分眾化與定制化的傳播方式
在共生發展趨向下,北京雕漆的傳播已從人際傳播的口耳相傳與大眾傳播的機械化生產轉向符合分眾與小眾需求的傳播方式,多元主體進一步推動北京雕漆傳播的分眾化轉向,也進一步導致雕漆產品形態和傳播模式的不同⑱。如被客戶以個性化的要求進行定制,在保有原有造型與圖式表現形式下,不斷進行調整修改。這種分眾化的傳播體現了北京雕漆創作題材的靈活性與創作風格的主觀性,形成大眾生活中活態化再生模式。
從北京雕漆的傳承來看,工坊、學校推動了其由分眾化轉向定制化的傳承模式。自2014年非遺研培活動展開以來,各大高校形成了結合自身優勢的有針對性的研培模式,包括承辦研修研習的培訓,開展教學和研發工作。以“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為目標,將雕漆手藝人、設計師、學院教師、學生、設計公司等新型參與主體聯結起來,探索實踐創新設計轉化和活態傳承的路徑,共享定制化授課方式。同時,一些文化創意產業園引入北京雕漆項目,進駐大量雕漆手藝人進行定制項目的開發,面向社會公眾需求開展不同學習體驗。這種依據社會需求形成的可體驗化與定制化的授課模式,改變了傳統家庭和師徒等原生態傳承方式。
3.多元主體推動下的差異化審美評價
北京雕漆在由原生態化向共生態化發展過程中,其發展路徑、傳承模式受到具有能動性的多元主體的重塑,必然面臨現代審美風格的差異化發展訴求。若局限于原有生態審美評價系統,必有悖于當代發展趨向,使審美評價體系有所松動,因此有必要厘清當前北京雕漆審美評價的差異化問題。首先,在商品化、產業化、娛樂化影響下,北京雕漆的審美標準越來越多地受到商業評價和現代設計理念的影響,原有造物和生活理念逐漸被消解。在工坊主導、創意設計公司介入、規模量產化需求、商業媒體包裝下,已脫離原生態狀態,更注重實用化與產品化。因此需要不斷汲取現代設計理念,滿足受眾群體審美訴求和商業評價標準,構建適宜的審美評價體系⑲。其次,北京雕漆在原生態下所保留的民俗生活觀念、地域風貌、規約等審美評價體系都需要以可物質化、指標化的方式進行傳播。通過建立北京雕漆傳習所、博物館等在地方式,以及建立線上展廳、數據庫等在線方式,以保證原生文化基因的延續。最后,精英化的個體審美逐漸成為主流趨向。促進北京雕漆向哲學觀念與批判性當代藝術等未來化審美評價標準發展。愈發側重個案的觀念性與典型性,注重雕塑性與抽象性的個性化表達,從而形成風格化的、觀念化的、實驗化的當代獨立手工藝語言。
(三)進行進階式的轉化實踐
北京雕漆通過高級定制、文創系列、跨界公共藝術、補充社會美育、參與博覽會等形式,以創新精神探索融入當代日常生活。具體來說,北京雕漆創新設計生態轉化類別可分為以下3種:(1)是以技藝為核心的高級定制作品。不計成本的純手工制作,類似法國奢侈工藝品的高級定制,在私人定制、拍賣收藏、交流展示中應用廣泛。作為宮廷京作、燕京八絕之一的北京雕漆更適合在高級定制的路線中獲得新生,通過組建設計師團隊,圍繞專門主題,展開定制研發,深度融合北京雕漆與時尚設計。(2)是提升時尚創意設計后,結合工業生產與手工制作的“國風國潮”手工藝產品。這種方式通過向手藝人提供訂單,促進京郊工農群體收入。在經過市場投放后,對形成的網紅產品進行分析,把握好機器生產與手工制作的分配比例,依據手工制作的成本與耗時定價,從而制定符合手感和價格優勢的方案。這類手工藝產品多以日常生活用的各類飾品、文具、擺件為主,將傳統宮廷工藝轉化為都市新時尚。北京雕漆創新設計的關鍵在于應用路徑的突破,如與現代生活家居結合,通過家居設計師與雕漆手藝人組成研發團隊,完成系列家居設計的優化結構、調色打樣、測試安裝等,包括燈具、家具、壁飾、家電等,拓展北京雕漆的應用領域,傳統京作與現代設計的碰撞可成為非遺創新的亮點⑳。(3)是以傳統圖案紋飾和造型樣式為代表的視覺元素作為設計創意的文創產品以及各種形式的數字體驗產品。以機器制作為主,手工占比低,具有價格成本的優勢,形成具有文化吸引力的特色文旅產品,有助于推動北京雕漆的公眾普及。除視覺元素外,也可加入以儀式、口頭傳頌、表演、宇宙知識、社會主題等其他視覺呈現形式,如京劇、二十四節氣、紅色文化等。
以上創新設計轉化實踐的不同進階方式,是形成國風國潮創新產品的核心,構建當代創新轉化的體系。從文創產品到手工藝產品再到高級定制作品的進階過程中,手工制作的含量逐漸增多,所面向的消費群體逐漸縮小,形成從基本認知到文化認同再到心理熱愛,逐漸進階的消費心理㉑。由輕體驗、價格親民的入門級,到符合功能和審美需求的較高購買級,再到價格高昂的頂端消費級,能夠促進公眾認知和商業流通,也逐漸培育起北京雕漆可持續性的文化消費市場。
三、創新設計中文化生態的構建與目標
在北京雕漆文化生態由原生態不斷趨向共生態化的過程中,多元化的參與主體也會產生新的組織結構和聯結方式。推動重塑北京雕漆創新設計文化生態構建過程中再生路徑、傳播方式與審美評價體系。以工坊制作、數字智能轉型、工業生產轉型為代表的3種相互共生的創新設計文化生態體現了北京雕漆在不同社會系統下,保護與發展變遷的過程。不同參與的生態主體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彰顯生態的多元文化價值,在維系雕漆工藝本質內涵下不斷探索與新技術的新融合方式㉒。在工坊制作生態中,創新設計為雕漆拓展品類和市場;在數字智能生態中,回歸雕漆本質創造力,通過新興技術與雕漆充分交融,探索大眾參與與工藝升級等多元的創作方式;在工業生產轉型中,通過創新設計轉譯手工藝經驗知識,深度參與手工藝產品的研發與營銷㉓。北京雕漆的多元價值差異在這3種生態中得到體現,其多元共存發展的方式,也體現了北京雕漆技藝的適應力與演變力。
(一)以社區化為核心的工坊制作生態
作為非遺傳統技藝,北京雕漆創新設計生態的核心主體為技藝的承載者,即使人享受北京雕漆生產和再創造的社區生活文化。社區、群體和個人主導北京雕漆的創新設計與傳播,從而增強其可見性,保持社區文化生態,發揮社區傳承人的作用。從國內早期非遺工作設立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到非遺法推動保護的法制化與規范化,再到高校開展非遺研培計劃和設立傳承基地,都拓寬了北京雕漆的創新設計渠道。在北京雕漆工坊制作的創新設計生態中,由于生產的低效與社會需求的不斷變遷,源自社區內部自生文化的創新設計很難實現。北京雕漆在維持原有制作方式時,原先的生產動機和關系就會發生變遷,生產供求關系需要在創新設計引導下重新建構。吸引更多人專注學習雕漆技藝,重建工藝制作場域。如通過創新設計項目組協助建設北京雕漆的傳承創新基地,提供具有支持性的工坊生產環境,促進工藝創意的研發。又如不斷探索雕漆的材料特性,詮釋當代美學功能,形成豐富多樣的形態與功能,使北京雕漆以藝術化的面貌應用于現代生活。作為“創新設計中間人”的設計師,加強北京雕漆與當代藝術品市場的聯系,實現為工藝而設計的挑戰,從而打造系統模塊化的北京雕漆傳播體系。
工坊制作生態注重自我認同與生活文化的自發延續,呈現出一種文化價值。其主體以工匠個人和群體、社區為代表,運用天然材料、身體技藝、具身知識和隱性知識,依賴于非遺名錄體系、非遺研培研習計劃、生態博物館展開。依托工坊制作生態的創新設計體現了維護社區本真性與傳承經典的核心參與價值。其價值內涵體現在為工藝而設計,突出知識中間人與經典傳承性,體現了北京雕漆的本真性、在地化與活態化的社會價值。
(二)以個性和高新技術融合的數字智能轉化生態
數字智能生態是當前手工藝在組織、生產、傳播、分享方面的創新系統場景,在以3D打印、生物材料、人工智能為代表的高新技術推動下,任何從事雕漆的人都可成為創新的一部分。這種造物和技術的變化,更加凸顯個體的創造與分享。數字與文化之間由二元對立到聯結,雕漆技藝中的思維過程、精神態度、生產方式與新技術的融合,將使工藝更加智能與多元混合,展現手工藝形態在數字文化生態下的演變㉔。形成3個生態趨勢:
一是北京雕漆創意過程和用具的智能升級。這一趨勢,一方面,基于智能生成的工藝數據結果,快速實現設計需求,實現雕漆工藝樣本的智能創作。另一方面,以傳感技術、新材料創新工藝本身結構,推進雕漆工藝的數字化。需要在技術上謹慎處理,保持北京雕漆工藝不規則的微妙變化,從而凸顯創作力。
二是北京雕漆的數字資源多元共享。當前的大數據可形成全國雕漆數字資源的聚合生態。通過數據構建雕漆工藝在視覺、語義、地域上的關聯,并建立知識圖庫,使設計師、公眾、手藝人更加系統地認識工藝㉕。
三是北京雕漆文化體驗的多形態融合。依靠數字智能技術形成更加真實活化的互動性體驗,使從業者成為數字工匠。如利用動作捕捉技術形成身體表情數據,生成模擬傳統雕漆刻法并可現場打印的數字模型,解決雕漆制造的標準化問題。同時依賴技術形成的數據,生成融入個人體驗的個性化雕漆產品。通過混合媒體使北京雕漆從消費品轉向文化體驗和創意載體,引導手工藝社區營造,反思社會身份,塑造公共數字文化空間㉖(圖2)。
《朱艷華綺——故宮博物院藏乾隆朝 漆器展》
(作者拍攝,2021年)
數字智能生態注重個體價值、創造力和生活化體驗,使工藝呈現出一種商業價值與文化價值的有機體。其主體以工匠個人和機器、新材料為代表,運用模式識別、智能生產、定制生產、特征挖掘、材料生長等技術方式,依賴于大數據平臺、智能制造平臺、智能輔助設計等舉措,體現了激活文化效能、融合雕漆工藝與技術、創造個性化體驗的核心參與價值㉗。在創新設計內涵與價值上體現為以個性與技術融合為目標,進行數字資源的開放共享,升級創意過程,創新數字文化體驗,體現了北京雕漆工藝本體的創造性、個性化與差異化的社會價值。
構建數字化非遺保護平臺條件可推進北京雕漆文化生態的變遷,面向大眾的多維觸點與工藝體驗可通過數字化平臺的不同交互方式實現,主要可分為以下5種:(1)典藏平臺。搜集北京雕漆的實物資料、技藝制作過程和工具。使更多的人能高效了解工藝。不進行再創造和非遺數據加工,真實、完整地將北京雕漆以多媒體的方式進行保存。在元數據的標準化、模型的構建、管理與維護數據等方面,更加有效地傳達技藝信息㉘。(2)交易平臺。北京雕漆的發布與銷售,交易平臺可包括特定的小眾平臺,如東家;綜合性非遺手工藝平臺,如京東。售賣相關的傳統手工藝品、現代藝術品、文化創意產品、私人定制工藝品等。北京雕漆商業價值的凸顯,關鍵在于加大電商運營能力的培養與作品的版權保護。(3)傳習平臺。通過豐富的交互體驗展示和傳播北京雕漆的技藝過程,開放雕漆數據的應用與開發,運用AR、VR、3D等新技術使采集的非遺數據更具有交互性㉙。但要突破文化情境與現場在地體驗感的局限,使從業者能長期進行學習。(4)創意平臺。在技藝和資源上支持北京雕漆創新設計。基于大數據與可視化知識圖譜、視覺特征建模等方式,開發智能生成工具,活化北京雕漆數據知識體系。隨著新技術的逐漸成熟,更加高效便捷的胎體建模工具將使創意群體由專業轉向公眾。(5)社交平臺。提供北京雕漆的話題空間,通過討論傳播推動其融合社會文化的作用,吸引文旅、創意、教育、藝術、學術等相關領域人員積極參與,釋放文化活力。
(三)以大眾化與產值為驅動的工業生產轉型生態
工業生產轉型是以材質、效率、精度、成本為基礎的突破,北京雕漆需要協同工業創新轉型生產模式。早先發生在英國的工藝美術運動,因強烈反對機械化生產,促使手工藝與工業生產融合,隨后包豪斯學院主張工業設計融合手工藝,促進設計在工業化進程中重新構建工藝知識,工藝轉化為面向群眾使用的大規模文化再生產與工業手工藝。凸顯設計師在聯結工藝制作與機械生產之間的重要作用㉚。北京雕漆需要通過深度介入工業轉化生態,提高工藝的生產效率與均衡品質,轉化手工藝制作方式為一種設計性知識與工業機械化生產。以數字設計軟件輔助雕漆設計的高效與多樣化生成,以更廣泛多樣的產品融入大眾生活,融合“非遺+時尚業與旅游業”,擴大產品的商業價值。雖然非遺產業園和研修研習的文化生態有助于推動公共文化體系建設,但也需注意其易使北京雕漆趨于異化。
北京雕漆在向工業生產轉化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一方面,設計師對工藝創意進行文化挪用,導致工藝被人為符號化和片面化,削弱了工藝的發展。另一方面,現代設計理念和工業生產路徑重構北京雕漆的發展,不能在封閉和保守中維系原有模式。因此需要探索北京雕漆工藝與工業生產間的協調模式。讓熟練的工匠融入機器設備,優化手工與工業生產的協同關系,使其補充產業經濟㉛。在對北京雕漆的調研中,一些創意設計師學習雕漆技藝,根據經典作品進行專利合作,建設雕漆數字博物館;一些設計師對獲取授權的雕漆紋飾進行創新設計,將新技術應用于民族文化品牌產品的包裝上,如茶葉盒、文房盒等。在工業生產轉型階段的產品開發中,需要設計師提高對雕漆工藝的文化敏感性,尊重其社會關系,理解其文化語境。從而在產品中融入雕漆的文化內涵,構建雕漆產品的保護機制。通過應用場景創造與雕漆相關的市場,平衡雕漆主體權益維護與價值增值,擴大雕漆的價值轉化與文化影響力(圖3、圖4)。
工業生產轉型生態注重文化雜糅與文化再生產,強調為大眾而再生產,呈現出一種商業價值。其主體是設計師,他們運用設計與管理知識,CAD軟件、CMF、大眾媒體裝備等,依賴于非遺生產性保護、文化產業與文旅融合展開,創新設計體現了追求產值效率、批量化大眾化的核心參與價值㉜。在創新設計內涵與價值上體現在以產值和大眾化為驅動,突出過程的本真性,合作機制的良性與版權保護,凸顯北京雕漆多變性的文化內涵,以及大眾化、批量化的社會價值。
結 語
在北京雕漆以工坊制作、數字智能、工業生產轉型為代表的融合共生的生態中,創新設計不斷與雕漆工藝融合共振,探索多種傳承模式、傳播路徑,融合媒體創造。在非遺保護與創新設計的過程中,數字智能生態將逐漸超越當下作為主流的傳統工坊制作與工業生產轉型的生態范式,而更接近可持續更新發展、公共創造與群體共享。在“兩創”視域下,面臨復雜的資本、技術、藝術、設計、文化、市場、創新等因素,需要北京雕漆行業從宏觀的視角思考其中的責任和機制,尋求融合發展路徑,以便于應對未來文化創新生態因素、系統與機制所面臨的挑戰,從而進一步的進行實踐與驗證。總體來說,北京雕漆的傳承發展是整體而活態的,正處于創新設計生態構建的關鍵時期,隨著傳承隊伍的不斷壯大,越來越充滿時尚創意。在經過應用功能、審美風格、工藝材料的轉化后,最終發展為與時俱進的豐富雕漆創新的設計產品,從而完成中華造物智慧在當代的創新性發展與創造性轉化。
本文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資助“2023年度文化與旅游系統課題研究與調研”(項目編號:2023-2-4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