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謝亞平、盧楓:設計,是實踐的文化——基于一個傳統手工造紙村落可持續發展的思考(一)
時間:2024-02-11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59 分享:
傳統手工村落是民眾在長期生產生活中形成的聚落空間,在改造自然的實踐中展現出延續、生長的力量,特別是以其手工技藝為核心的地方文化體系在新主體、新工具、新價值的設計實踐下,展示出豐富的文化形態。為了理清設計與地方文化的實踐關系,為鄉村發展提供有效路徑引導,文章使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以夾江縣馬村傳統造紙村落的地方文化及鄉村設計實踐為研究對象,從設計如何彰顯地方文脈、聯結產業鏈與價值鏈、引導不同利益主體的關系構建三個層面進行分析,詮釋了設計與文化的互構關系,認為設計在緩和不同主體矛盾、創新文化形態過程中,逐漸成為一種實踐著的文化。文化,是新時代鄉村發展的一種關鍵性變量,對于傳統村落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也為鄉村振興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支撐作用。
“文化”和“設計”是兩個極其復雜的概念。如果以“人化”的活動屬性與自然的區別性來觀察二者,這兩個概念可以有接近相當的邊界。《易經》載:“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由此從傳統哲學范疇區分了自然演化與人類造化的意指,并引出了文治教化的意義,影響了中國古代文化觀的形成與發展。至晚清,梁啟超在西學東漸的影響下,于《什么是文化》中提出了“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之共業也”的定義,將傳統儒學“教化”式的文化范疇引向了一個“整體復合物”的觀念。[1]而這種立足于人類心能之上的精神活動也促進了文化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定義指向。因而,胡適認為“文化是一種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2],展示出文化對于具體時空的適應性,而人類的能動性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陳序經也提出:“文化可以說是人類適應時境以滿足其生活的努力的工具和結果。”[3]在這一層意義上,人類的工具生產與設計行為形成互構的關系,由設計實踐帶來了文化的活力和新文化的產生。由此可以認為,設計正是一種實踐的文化,而其中的實踐屬性,正是強調使用實踐工具改造物質世界的客觀活動,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結果,并區別于認識活動與動物活動,具備生長力量。
綜合來看,文化是無數次歷史的選擇,這些選擇以不同時期的思想觀念、禮俗信仰、器物日用、生活方式等為人所感知。設計則是推動這些觀念形態顯形的催化劑。正如彭妮·斯帕克在《設計與文化導論》中所說的,討論“設計”和“文化”這兩個概念是“令人畏懼的任務”。她在書中討論了1900年以來設計與文化的關系,但并沒有為“設計”和“文化”這兩個主要概念提供有效的定義或者定義框架,而是將“設計”和“文化”放在一起,即融合了兩者的復雜性,討論兩者相互影響的方式。本文也不去分別定義設計和文化的概念,而是去分析設計與文化的互構關系。本文旨在沿著彭妮·斯帕克的結論“設計可以說是文化建構過程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其反映”[4]展開討論,在重塑鄉土的社會實踐中,理解并詮釋“文化”如何成為設計的關鍵性變量,尤其是在面對設計師所攜帶的“大傳統”與鄉土民間的“小傳統”之間的沖突之時,設計是怎樣通過反復修正自身觀念、方法與行為而融創二者的。從2009年至今,作者及四川美術學院的團隊深度關注了一個傳統手工造紙村落的發展,從最初的田野調研到參與鄉村建設的過程,較為完整展現出了設計與文化的互構邏輯與價值實踐過程。因此,本文試圖從個案的經驗出發,勾勒出“文化”作為發展的核心價值,梳理設計與文化的內在聯系,綜合考量鄉村文化振興的趨勢和目標。最終認為,文化是設計的底層邏輯,而設計是實踐著的文化。推進文化建設是實現鄉村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不同文化策略的實施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
位于四川夾江的馬村是一個典型的手工藝村落。因其多山少耕地,水源、竹林資源豐沛等自然條件,加上據考來自明清時候的湖廣移民帶來了不同竹紙技藝的補充[5],形成了地方手工藝文化傳統,并突出表現在地方的生產、生活與生態之中。在生產領域,手工造紙的產業程序與技藝規范塑造了以家庭生產為基本單位的產業模式,形成了以“產居型”民居(圖1、2)為代表的產業建筑文化,以及以“合家鬧”生產為代表的產業組織文化。在生活領域,手工紙業發展帶來的官方認可以及商業繁榮,為地方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形成了“書畫傳家”以及蔡翁祭祀的民間習俗,在行業崇拜中豐富了日常生活體驗。在生態領域,基于長期生長的竹林資源以及與當地人居共同演化的山水環境,村民們“世以此為業,世以此為利”[6],“保竹護紙”是主流共識,以鄉規文告和官府公文共同組成了傳統紙業保護的自然生態體系,并由此延展出了組織生態、社會生態以及人文生態的整體范疇。
圖1.馬村產居式民居,圖片來源:盧楓拍攝
圖2.晾紙墻建筑,圖片來源:盧楓拍攝
而隨著城市化進程中鄉村文化主體的外流,以及傳統手工造紙產業的衰敗,馬村紙業文化生存的土壤有機性持續減弱,由此帶來的主體創造力及其生產力的降低,正在不斷消解地方文化的獨特性。四川美術學院設計團隊參與到鄉村中的第一件事,便是重新挖掘鄉村的獨特文化體系。自2009年至2023年的十四年間,我們通過田野調查、人口訪查、工匠繪譜以及高校聯動,錨定了鄉村中的紙業文化基因并梳理了鄉村文脈的主體內容,并以此為切入點,通過設計賦能,重新激活了適應于當代價值及生產體系的文化活力。具體實踐在三個方面:
其一,以服務設計建構文化產業基礎。設計團隊在尊重地方文化主體性的基礎上,強調服務平臺的建設,引導地方多元力量的共同施能。一方面,以文旅基礎設施為切入點,改造舊民居,提供休閑娛樂住宿一體化的文化住宿餐飲平臺(圖3),做好產業基礎支撐;另一方面,通過聯動四川省圖書館、夾江縣政府,共同成立了四川省的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圖4),發揮工作站資源協調的能力,提供材料研究、展覽研學與學術交流的平臺。我們前期已經開展了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四川夾江手工造紙技藝可持續發展研究”“鄉村建設設計倫理問題與策略研究”相關研究(圖5),以及“畫說夾江千年紙——全國百位書畫名家大型作品展”(圖6)的學術力量和創作力量的整合。
圖3.馬村大千寓所,圖片來源:唐旗拍攝
圖4.傳統工藝工作站授牌儀式,圖片來源:“樂山宣傳”公眾號
圖5.鄉村倫理學術討論會,圖片來源:鄭艷拍攝
圖6.“畫說千年夾江紙”展覽開幕,圖片來源:鄭艷拍攝
其二,以組織設計激活文化生活樣態。在對外服務的基礎上,設計團隊也積極對內組織既有資源。一方面,在傳統“農家樂”的休閑農旅形態基礎上,提出了“文家樂”的概念和建設標準,引導建立“文家樂”民宿協會,將夾江馬村的造紙、惜字的傳統、崇文重教的民間氛圍以及書畫傳家的地方習俗進行產業化推廣。(圖7、8)另一方面,通過馬村枷擔橋傳統紙業老街“以舊改舊”,建立“枷擔橋”文坊街,集文房四寶展銷、年畫展示、茶肆餐飲等多功能于一體,組織商戶入駐,再現紙鄉“趕文場”的集市文化景象(圖9),恢復商業貿易帶來的資源、人口流動與技術、產品交往。
圖7—8.“文家樂”民宿及其書畫空間,圖片來源:盧楓拍攝
圖9.枷擔橋文坊街開街儀式,圖片來源:夾江發布公眾號
其三,以觸點設計恢復文化生態彈性。文化的衰落往往由某些關鍵節點開始,在馬村,習俗的消失和文化景觀片段的模糊使村落逐漸趨于同質化。設計團隊通過問題分類及分析,以視覺、空間、產品、公教等觸點式設計有針對性地完成紙業文化片段的修補,包括產居型建筑的大屋檐、上棟下宇的建筑形制符號與空間結構,以村史館的器具、技藝產品以及紙業美育的歷史梳理(圖10),以產居合一型民宿空間文化景觀的營造等,修補文化中的失衡部分,維持文化生態彈性。
圖10.石堰村村史館,圖片來源:盧楓拍攝
通過地方文脈的在地實踐,傳統文化得以顯形,并帶來了對文化主體的多維延展。在這一認識、把握與實踐的過程中,設計成為文化的生長性部分,并從一個動詞傾向轉向為名詞狀態。而這種基因生長的動態過程正蘊含著顯性的知識邏輯與語言文法的實踐。李從芹在《從“設計”到“文化設計”的辨析:一個本體論視角》一文中,從文化形態學視角解釋了作為認識和把握世界的方式,設計與文化之間具有同構關系。[7]在此基礎上,作者認為,設計與文化之間,除了靜態整體性關系之外,還具有動態上升式的關系,即呈現一種互構的形態,以“文脈”體現出來。其一,文化觀照與特征提煉。地方文化天然具有獨特、神秘與本我的特征,保持一種超功利心態與狀態進入手工村落是設計實踐的前提。團隊堅持從多切面、長時段的綜合行動中,把握鄉村文化“小傳統”的整體性和動態性,并提煉文化特征,總結了“書畫”“產居”“合家”“惜字”等地方文化的核心關鍵詞。其二,結構系統與語言轉譯。文化提煉是基于傳統知識場的挖掘,場域空間特性呈現出文化的維度化、立體性與縱深感,表現為“行為主體—地方習俗”“公共關系—集體信仰”“場域社會—鄉村空間”的三階式樣態。這種結構系統為文化的關聯和互動提供了多種連接的線路,并使語言轉譯的多樣性發生具備了行動基礎,設計團隊的創新實踐也圍繞這三個視角展開,從視覺符號、產居空間、紙業禮俗、地方習慣中進行新設計語言的表達。其三,生產導向與文化生長。基于地方的文化基因和產業傳統,設計的互構不僅在同一維度上實現了從“遺產到資源”的轉化,同時還繼續深化了地方產業的發展路向。設計團隊的實踐也落點于文化價值的多重引導,表現為村史館裝置設計、展覽設計的美育價值、工作站材料研究、歷史研究的學術價值、文家樂產業整合、文坊街商業布局的治理價值等多重視角,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促進了地方文化的新生成和延展,并繼續反饋到文化關照之中,由此形成設計與文化的互構,活化與補充了地方文化體系。
謝亞平,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委員會會委員、重慶市民協主席、四川美術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裝飾雜志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