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遠宏 許大海:陶瓷藝術研究七十年(1949—2019)綜述(一)
時間:2024-04-04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513 分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陶瓷藝術研究取得了輝煌成就,在陶瓷考古、陶瓷史研究等方面成果斐然。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陶瓷技術發展和新觀念介入,其研究視野、手段、內容日趨成熟。無論是在日用陶瓷、藝術陶瓷、陶瓷技術、陶瓷文化,還是陶瓷教育、中外陶瓷交流及陶瓷市場、陶瓷鑒賞、民間陶瓷等方面都取得了諸多創新性研究成果。從考古學視角到生態學視角,從比較研究法到科學實驗法等研究方法的不斷豐富,使得中國陶瓷學研究正朝向多學科協同創新、中外陶瓷藝術比較研究等新領域發展。
陶瓷作為中華優秀物質文化基因,歷來受到學術界廣泛關注。以往陶瓷研究大體沿歷史發展、陶瓷本體、陶瓷文化、經濟要素等主題展開,具體表現:一是歷史發展(以時間維度),包括陶瓷發展、歷史演變、陶瓷考古與斷代、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等;二是陶瓷本體,包括陶瓷工藝學、材料學、工程學、釉色、裝飾、造型、窯口、民間陶瓷等內容;三是陶瓷文化,涉及陶瓷美學、陶瓷社會學、陶瓷倫理學、陶瓷地理學、陶瓷文化產業等相關內容;四是陶瓷經濟,涉及陶瓷經濟價值、市場、管理、銷售等生產經營活動。上述內容都有很多原創性著述,七十年陶瓷藝術研究展現出勃勃生機。(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年(1949—2019)陶瓷藝術研究線索和主題建立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礎上,從20世紀60年代初,景德鎮陶瓷研究所編撰《中國的瓷器》到1982年中國硅酸鹽學會主編《中國陶瓷史》問世,基本框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陶瓷發展歷史以年代為軸線,以朝代更迭為坐標的研究線索。迄今為止,《中國陶瓷史》仍是關于中國古代陶瓷史的重要著作。20世紀80年代后,葉喆民的《中國陶瓷史綱要》[1]、馮先銘的《中國陶瓷史》[2]、李知宴的《中國陶瓷簡史》[3]都是通貫全史的研究專著,豐富了陶瓷通史研究內涵,為20世紀80年代之后陶瓷史研究向文化學、科技史視角拓展奠定了基礎。進入21世紀后,陶瓷史研究除延續之前的研究思路外,人類學、民俗學等學科的介入使陶瓷史研究更趨多元化。20世紀50年代起形成了以陳萬里、朱伯謙、童書業、孫瀛洲、葉喆民、李知宴、馮先銘、耿寶昌、鄧白、傅振倫等學者為代表地對歷代名窯、古陶瓷斷代及地方陶瓷歷史的系統研究。他們從歷史、考古、文獻、科學實驗等不同角度廣泛探討陶瓷發展的相關情況,形成那個時代的研究主體。20世紀50年代初,陳萬里的《汝窯的我見》《邢越二窯及定窯》[4] ;童書業的《廣東窯的瓷器》[5] ,孫瀛洲的《談哥汝二窯》[6],王家光的《耀州瓷、窯分析研究》[7],李文信的《遼瓷簡述》[8]等對名窯的詳細研究,都是這一時期重要研究成果。尤其是20世紀50年代陳萬里《中國青瓷史略》以及由三聯出版社出版的《景德鎮陶瓷史稿》兩部專著開創了新中國專題陶瓷史、地方陶瓷史的研究先河。20世紀80年代后,斷代史、地方史研究勃發出新生機,李輝柄《宋代官窯瓷器》[9]、劉蘭華《清代陶瓷 》[10]、劉濤《宋遼金紀年瓷器》[11]、王光堯《明代宮廷陶瓷史》[12]等對陶瓷史斷代史的研究成果開始大量出現。地方陶瓷史如《湖南陶瓷》《龍泉青瓷研究》《河南陶瓷史》《江西陶瓷史》《嶺南陶瓷史》《明代磁州窯瓷器》等成果大量涌現。此外,耿寶昌主編的《名窯名瓷名家鑒賞》[13],遠宏主編的《中國窯口系列叢書》[14]相繼出版,表明了陶瓷史研究方法、手段、內涵等的不斷創新,研究內容日益多元化,向多層次、多方位深度和廣度發展,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基本線索。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以陳萬里、周仁、馮先銘、葉喆民、李輝柄、宋伯胤、周世榮等老一輩學者為代表,在河北、河南、福建、江西、浙江、廣東、湖南、四川等地的古窯址廣泛考察,在窯口和窯址田野調查上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就,形成了陳萬里《禹州之行》《故宮博物院十年來對古窯址的調查》[15]、馮先銘《河南省臨汝縣宋代汝窯遺址調查》[16]、葉喆民《河南省禹縣古窯址調查記略》[17]、周仁等《張家坡西周居住遺址陶瓷碎片的研究》《關于傳世“宋哥窯”燒造地點的初步研究》[18]等一系列研究成果。他們通過對古瓷窯址的田野調查與發掘,運用科學實驗研究等手段,探索各窯燒造瓷器的特征,判斷瓷器年代、產地、遺址等相關內容,為陶瓷藝術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并長期影響著中國古陶瓷藝術研究發展方向。至今,中國陶瓷藝術研究對歷代窯址考古已經形成較為完備的研究體系,包括對汝窯、鈞窯、邢窯、建窯、龍泉窯、德化窯、宜興窯、景德鎮御窯、磁州窯、石灣窯、銅川窯、吉州窯、扒村窯等一大批考古研究成果陸續出版。21世紀以來,國內博物館、專業考古機構、高等院校陸續進行了大量窯址考古研究,故宮博物院編輯出版了《故宮博物院藏中國古代窯址標本》 系列叢書[19],他們以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大量考古資料為依據,結合文獻資料的相互印證,重點研究陶瓷的時代、窯口和藝術特征,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成果。此外,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鞏義黃冶窯》、 淮南市博物館《壽州窯》、 長沙窯編輯委員會《長沙窯》、 陜西考古所 《唐代黃堡窯址》 等一系列成果的推出,都是這一時期的重要陶瓷藝術考古成果,為陶瓷藝術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陶瓷工藝中非常重視陶瓷技術、工藝、材料、工程創新研究和教學工作,包括傳統藝術瓷、日用、建筑陶瓷所涉及的原料、燒制、釉料、成型技術,同時也有新型陶瓷、特種陶瓷、工業陶瓷、精細陶瓷、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運用,這方面研究成果頗多。除此之外,20世紀60年代以來,北京輕工業學院、湖南輕工業學校等國內高等院校出版的《陶瓷工藝學》, 70年代末中央工藝美院陶瓷系、清華大學化工系、景德鎮陶瓷學院以油印形式也先后編撰《陶瓷工藝學》, 90年代周玉的《陶瓷材料學》[20]都對新中國陶瓷工藝、科學技術體系的建立起到了積極推廣的作用。20世紀80年代后,新型陶瓷材料、陶瓷工程等創新高技術陶瓷生產技術、觀念被大量采用,創新成果不斷涌現,成為我國陶瓷研究的主體和重要方面,鑒于這方面的研究數量龐大,且主要涉及工藝學、材料學、工程學等理工科學知識,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至20世紀70年代末,陶瓷裝飾主要集中在古代陶瓷裝飾圖案、釉色、彩繪技法等內容。主要成果有:龍宗鑫《簡述古代陶瓷圖案[21]、黃美堯《花鳥畫在陶瓷裝飾上的幾個問題》[22] 、富世海《陶瓷器釉上彩繪方法》[23]、鄧白《略談我國古代陶瓷的裝飾藝術》[24]、梁之等《定窯的裝飾藝術》[25]、王莉英《吉州窯的裝飾藝術[26]、關寶琮《中國古代陶瓷造型與裝飾》[27](1979年遼寧省硅酸鹽研究所油印本)。陶慈在《文物》雜志上發表《陶瓷》[28]一文,系統介紹了中國歷代經典陶瓷造型。20世紀80年代,楊永善《陶瓷造型基礎》[29]、杜立鎖《陶瓷藝術的造型與花釉裝飾》[30]、毛超群等《我國古代陶瓷器物實用造型研究》[31]對傳統陶瓷造型、釉色做了較為系統研究。進入21世紀后,陶瓷裝飾藝術研究出現了豐富變化,如從設計角度重新認識陶瓷裝飾,對中國歷代傳統陶瓷裝飾圖案,現代設計借鑒、應用及陶瓷裝飾美學等相關內容進行更廣泛的探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以祝大年、梅健鷹、高莊、鄭可先生為代表的陶瓷工作者,以探索“建國瓷”生產為契機,積極探索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日用陶瓷生產,創造出這一時期日用陶瓷“建國瓷”“國宴瓷”“禮品瓷”“外銷瓷”等巔峰之作。梅健鷹先生作為建國十周年瓷器的設計者之一,發表了《青花瓷器設計》[32]一文,就建國瓷器的設計方案作出了具體說明。作為新中國成立后高級日用瓷“建國瓷”參與者的張守智在《裝飾》雜志發表《建國瓷的設計、試制與生產》[33],回顧了建國瓷的生產背景、參與人員、設計過程、生產標準、產品等,是對“建國瓷”研究的權威之作。改革開放之后,隨著新技術、新觀念、新思想不斷融入,日用陶瓷呈現出生產多元化、精細化、高技術化的生產特征,同一時期新型陶瓷、特種陶瓷、工業陶瓷、精細陶瓷技術呈現日益繁榮景象。總體來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對日用陶瓷技術的研究成果相對薄弱,主要包括20世紀五六十年代《陶瓷簡報》組織翻譯蘇聯陶瓷技術方面的論文,如《關于日用瓷燒成窯的改進》《用壓制法制造瓷器和精陶制品》等論文,以及國內研究人員對日用瓷生產燒制、原料成分分析等相關內容,如劉秉誠《日用陶瓷燒還原焰的問題》[34]、顏石麟《以“Vitreous”型的燒結坯料制造餐具》等。改革開放之后,日用陶瓷研究呈現多元化趨勢,日用陶瓷的研究廣泛分布在材料、工藝、坯釉、生產技術、設計理念、國內外發展趨勢、經營管理、傳統文化在日用陶瓷中的表現等相關內容。民間陶瓷藝術一直活躍在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朱培鈞發表《優秀的民間陶塑藝人——區乾同志》[35]介紹廣東民間陶瓷藝人。20世紀80年代《裝飾》雜志以圖版形式發表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收藏的陜西、山西部分民間陶瓷作品。此外,楊永善發表《論民間陶瓷的屬性與特征》[36],遠宏的《山東民間陶瓷藝術風格的變遷》[37]等成果都代表了這一時期的較高研究水平。20世紀90年代后,周國楨《中國民間陶藝與現代陶藝》[38]、邱耿鈺《地理、經濟、生活、生產方式——處于多層關系中的民間陶瓷研究》[39]等論著,從方法論、民俗學、地理學角度對民間陶瓷藝術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隨著非物質文化保護策略的實施,陶瓷界開始廣泛關注民間陶瓷這一課題,包括民間陶瓷藝人介紹、民間陶藝地域特點、特色等相關內容大量涌現。但整體來看,對于民間陶藝的研究缺乏系統性關照,這與新中國70年陶瓷藝術的發展并不相稱。20世紀50年代初,陳萬里根據部分考古材料和自己的收藏先后編撰了具有研究性質的《陶枕》《陶俑》[40]二本圖冊,開啟了編撰陶瓷圖錄的嘗試。故宮博物院在陶瓷圖錄的研究上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1962年故宮博物院精選了從三國到清代的100幅作品,出版的《故宮博物院藏瓷選集》[41]是該時期的代表之作。20世紀80年代后,故宮博物院開始陸續編撰陶瓷圖錄,如《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42]陶瓷部分、《故宮博物院藏古陶瓷資料選萃(1—2 卷)》《故宮博物院藏明初青花瓷》等系列瓷器圖錄。同時,地方博物館也加入進來,依托專業出版社,先后出版了一系列陶瓷圖錄的圖書,如《上海博物館藏瓷選集1979》[43]、《廣東省博物館藏陶瓷器選》[44]、《安徽省博物館藏瓷》等圖錄。20世紀80年代,由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陶瓷(上)(中)(下)》[45]三冊,具有較高藝術價值。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中國美術分類全集》《中國陶瓷全集》15冊[46],精選出了九大博物館精品及其他各省市地方博物館的千余件館藏珍品,都是重要陶瓷圖錄的代表著錄。20世紀80年代,祝大年在《裝飾》發表《談陶藝開發在“部分陶藝家邀請會”上的開幕詞》[47] ,通過回顧工藝美術、現代設計及現代陶藝發展若干問題,提出開放中國現代陶藝的歷史必然性。同一時期楊大申也發表了《陶藝與生活·傳統與今天》,提出陶藝已走向社會、走向生活,進入家庭,滿足人們對精神生活需求的普遍性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到90年代,現代陶藝研究主要聚焦在創作體會、藝術風格等問題探討。陳淞賢《直取性情真——陶藝創作體會》[49]、董建新《陶藝創作點滴》[49]、呂品昌《論陶瓷缺陷肌理的審美品質》[50]、黃美堯《現代陶藝初探》[51]、陳淞賢《陶藝的當代風格》[52]、陳進海《陶瓷藝術形態的演變和塑造技藝》[53]等成果都屬于此類。21世紀后中國陶藝創作開始自我反思,杭間《語焉不詳的中國“現代陶藝”——90年代以來中國現代陶藝的現實和問題》[54]、白明《關于中國現、當代陶藝的思考》[55]等研究成果,從當代藝術和文化關系等方面對現代陶藝創作進行反思。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發展和中國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擴大,當代陶藝創作話語體系不斷多元化,抽象主義、表現主義、超寫實主義與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互相滲透,現代陶藝創作途徑更加多元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我國陶瓷教育呈現蓬勃發展的趨勢,推動了陶瓷教育研究的勃興。陶瓷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歷史回顧、陶瓷教育模式構建創新、陶瓷教育的發生、國外陶瓷教育評介、發展現狀及趨勢、教學方法等方面的相關內容。祝大年在《陶瓷美術的創作質量問題》[56] 中比較早地涉及陶瓷教育中的創作問題。此外,陳若菊《努力搞好藝術陶瓷教育開展藝術陶瓷創作》[57],張德山《景德鎮陶瓷教育簡史》《景德鎮陶瓷教育現狀》[58],李正安《我國高校陶瓷設計教育發生探究》[59]等都在上述研究領域做出了代表性的成果。近些年隨著陶瓷專業紛紛落戶于全國大專院校,對陶瓷藝術教育的相關研究課題也日益廣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歷史名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個體研究上,如越窯、汝窯、鈞窯、龍泉窯、定窯、耀州窯等歷史名窯的窯址考古,在前文中已經詳細論述。除陳萬里、馮先銘等較早涉及這一領域外,郭演儀等的《宋代汝、耀州窯青瓷的研究》[60]、林士民等的《中國越窯瓷 (上)、(下)》[61]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汝窯的新發現》[62]、苗錫錦等《中國鈞窯考》[63]等研究成果,均從窯址、釉料、坯體、燒制、歷史發展等方面進行了綜合研究。此外,在名窯仿制恢復及技術、比較研究、裝飾紋樣、文化產業市場等方面也有展開深入研究。如裝飾紋樣方面,陳文增的《定窯陶瓷文化及其造型裝飾藝術研究》[64];比較研究方面,杭州歷史博物館編撰《翠色、琢玉、梅青:越窯、耀州窯、龍泉窯、青瓷文化對比研究》[65];仿制恢復及技術探討方面,鐘兆龍等《六朝越窯青瓷仿制成功》[66];文化產業及市場方面,張祝平《互聯網時代下傳統文化產業傳承與創新發展問題研究——以汝瓷為例》[67]、吳洙霖《北宋汝瓷設計文化及當代汝瓷產業的發展研究》[68]、劉紅芳《基于文化旅游視角下的鈞瓷旅游發展研究——以許昌為例》[69]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方面,王洪偉的《另一種鈞窯史 鈞瓷技藝的手工藝人口述及地方性知識想象》[70]等相關研究還有很多,此處不一一列舉。利用文獻進行陶瓷藝術研究很早就進入到歷史學者的研究視野中。新中國成立初期歷史學家童書業在《廣東窯的瓷器》[71]一文中利用史書材料,廣泛研究廣東石灣、潮州窯及廣窯與宜興窯的關系等問題。20世紀60年代馮先銘的《從文獻看唐宋以來飲茶風尚及陶瓷茶具的演變》[72],20世紀80年代徐榮編著《中國陶瓷文獻指南[73]收錄了清初至1985年底發表的有關中國陶瓷大量文獻,葉文程的《文獻記載的中國外銷陶瓷》[74]等專著都是利用文獻進行相關陶瓷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1992年傅振倫先生發表 《中國古陶瓷文獻學》[75]一文,詳細列出了陶瓷文獻的類目,并首先提出 “中國古陶瓷文獻學” 這一概念。此后關于陶瓷文獻的研究視野、成果日益豐富,楊靜榮《景德鎮陶歌及其歷史價值》[76]、詹嘉《陶瓷文獻數據庫建設的質量控制》[77]、杜文 《金代耀州窯陶瓷文獻綜述》[78]、鄭乃章等 《1949~1966年景德鎮陶瓷科技文獻比較研究》[79]、陳寧《試析中國古陶瓷文獻學的內容架構》[80]、章宏偉 《中國古陶瓷研究的成就與特色[81]、馬志偉等《我國古陶瓷文獻著述內容特征及其原由探析》[82]、劉曉玉《關于中國古陶瓷文獻學學科體系的探索[83]等成果,分別從陶瓷文獻數據庫建設、運用、陶瓷文獻學理論構架等不同方面展開研究。傅鎮倫先生提出“陶瓷文獻學”后,陶瓷文獻集釋、著作也日益增多。馮先銘《中國古陶瓷文獻集釋(上冊)》[84]總結了唐代至民國有關陶瓷的文獻,并對陶瓷資料進行歸類;熊廖、熊微的《中國陶瓷古籍集成》[85],上篇為古籍中的陶瓷史料,下篇為陶瓷古籍專著。梁憲華、翁連溪編著的《中國地方志中的陶瓷史料[86]廣泛收錄了地方志中與陶瓷相關的文獻。連冕編注《景德鎮陶錄圖說》、涂重陽注《飲流齋說瓷詳注》、陳雨前《中國古陶瓷文獻校注》[87]、葉喆民譯注的《飲流齋說瓷譯注》、景德鎮圖書館《景德鎮陶瓷古籍文獻精粹(影印本)》、 陳寧《清代陶瓷文獻學論綱》[88]等分別從不同視角進行文獻研究,都代表了陶瓷文獻學的研究成就。中外陶瓷文化交流集中在外銷瓷的研究,夏鼐《作為古代中非交通關系證據的瓷器》[89]、陳萬里《再談明清兩代我國瓷器的輸出》[90]、韓槐準《談我國明清時代的外銷瓷器[91]等成果,從產地、裝飾、品種等角度涉及了這一問題。20世紀70年代末期后,徐本章等《略談德化窯的古外銷瓷器》[92]、 葉文程《晉江泉州古外銷陶瓷初探》[93]、 馮先銘《中國古代外銷瓷的問題》[94]、余家棟《江西歷史文物》[95]、吳建雍《清代外銷瓷與早期中美貿易》[96]、林文明《泉州陶瓷外銷問題的探討》[97]、馮小琦《明清外銷瓷中的“紋章瓷”》[98]、葉喆民《意大利所藏中國古陶瓷考察記略》[99]等研究,從外銷瓷入手,涉及交通、文化交流、貿易、技藝、造型裝飾等內容,逐步把外銷瓷研究引向更多元化的視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至20世紀80年代關于世界陶瓷的介紹主要是按照國別介紹國外陶瓷,如對蘇聯、東歐國家、日本、英國、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的陶瓷技術引進、日用陶瓷生產介紹、藝術陶瓷創作觀念等方面進行研究。20世紀90年代中期陳進海的《世界陶瓷藝術史》[100]按照區域特征詳細探討了世界陶瓷藝術發展的概貌,至今仍是這個研究領域的重要成果。從發表研究數量看(如圖1所示),以陶瓷、窯、窯址、陶瓷歷史、陶瓷科技(材料、涂層、金屬陶瓷等)、釉、陶瓷裝飾、外銷瓷、工藝學、陶瓷文化、民間陶瓷、陶瓷教育、創作等高頻關鍵詞進行交叉檢索,通過相關計算可以看到:新中國成立初期(1951年)至60年代中期(1965年),陶瓷藝術研究相關論著從最初寥寥數篇到60年代中期之前的幾百篇,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20世紀60年代中期之后至70年代中期為平臺期,這個時期的研究成果發表數量呈滯漲甚至略有下降趨勢。20世紀70年代中期至20世紀末(1976—1989年)進入穩步增長期,研究成果每年以百為數量單位增長。20世紀90年代之后步入快速增長期,進入21世紀,陶瓷藝術研究的相關成果增長更快(如圖1所示),到2014年左右達到峰值(中國知網、維普期刊論文發表量),2014年之后一直穩定在較高的發表量。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看出,新中國成立初期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陶瓷藝術研究數量主要集中在陶瓷科學技術、考古、裝飾、歷史發展、陶瓷文獻等方面的研究上,研究視角相對單一。70年代中期之后基本包含上述主題的各個方面研究成果。80年代之后隨著經濟、文化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尤其在進入21世紀后研究主題更加豐富,其研究數量增長迅猛。從研究數量上的變化不難看出中國陶瓷藝術發展穩步推進,尤其是在新時代2012年之后,隨著經濟和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陶瓷藝術的關注熱情與日俱增。
圖11949-2019年主題文獻發文數量趨勢圖
數據來源:中國知網、維普期刊(作者繪制)
圖2陶瓷藝術研究主題詞可視化分析(依據cite space進行關鍵詞頻次>10篩選統計制作)
從研究主題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陶瓷考古是除陶瓷科技外較早開展的研究領域。此外,陶瓷歷史發展、窯址、建國瓷、外銷瓷、裝飾、造型也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主要研究的主題。改革開放之后,陶瓷藝術研究關注的領域日益多元化(見圖2),陶瓷文獻學研究厚積薄發。21世紀之后,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人類學、社會學、地理學、文化創意、設計學等學科介入,陶瓷藝術研究領域不斷引向交叉、互滲主題深入發展。研究方法也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較為傳統單一的考古學、歷史學、材料工程學、科學實驗等方法,向藝術學、文獻學、生態學、人類學、地理學、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新興、交叉學科方向發展,陶瓷藝術研究內涵更加深入。
圖31949-2019陶瓷藝術研究文獻主要來源
從出版物看,除出版社出版的專著類外,出版期刊類主要分為三大類(見圖3):一類是歷史、考古、文物類期刊,如《考古》《文物》(《文物參考資料》)及《故宮博物院院刊》《南方文物》《北方文物》《華夏考古》《歷史研究》以及各大學報、博物館院刊等刊物;一類是藝術綜合類期刊,如《美術》《裝飾》《美術觀察》《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及《新美術》等。我國著名陶瓷藝術專家們的研究成果大都在這類期刊上發表。一類是陶瓷科學技術類期刊:如《硅酸鹽學報》(曾用名《矽酸鹽》)、《陶瓷簡報》(曾用名《瓷器》,現名《中國陶瓷》)、《建筑材料工業》《真空電子技術》《無機材料學報》《物理通報》《化學世界》《壓電與聲光》《陶瓷學報》(《景德鎮陶瓷學院學報》)、《河北陶瓷》《江蘇陶瓷》《山東陶瓷》《佛山陶瓷》《陶瓷》《陶瓷工程》(《陶瓷科學與藝術》)、《鑄造機械》《現代技術陶瓷》及《中國陶瓷工業》等,還有一部分屬于各類工程、科技、材料等專業期刊。上述三類期刊,各有所長。陶瓷科學技術類期刊如《硅酸鹽學報》等,主要發表材料學、工藝學、新陶瓷技術、各類日用陶瓷研究等相關成果,側重于理工類應用型,這也是新中國成立后陶瓷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成果數量龐大。進入21世紀后,這一類期刊也刊發部分陶瓷藝術方面的研究成果。歷史、考古、文物類期刊,如《文物》《考古》等側重于陶瓷歷史、考古、窯址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數量也非常可觀。藝術綜合類期刊,如《裝飾》《美術》等,主要側重于從藝術角度研究陶瓷裝飾、造型、藝術風格、技藝等內容。作者簡介:遠宏,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大海,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教授。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民族藝術研究雜志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