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遠宏 許大海:陶瓷藝術研究七十年(1949—2019)綜述(二)
時間:2024-04-06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57 分享: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陶瓷藝術研究視野、方法、手段和內涵不斷發展創新。20世紀80年代之前主要采用歷史學、考古學、科學實驗等傳統研究方法。進入21世紀以來,陶瓷藝術研究方法、手段、內涵日趨豐富,近年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經濟學、人類學等學科的介入,陶瓷藝術研究日趨向跨學科、多元化發展,主要表現如下。
以地層學、類型學等考古學原理為指引,通過對古窯址的田野調查、發掘和科學研究,探索陶瓷發展的科學規律。陳萬里先生早在20世紀40年代就運用此方法完成了多個窯址的調查研究。新中國成立后更是運用考古學的系列方法,在十余年間廣泛調查了全國各地古窯址,完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國內學者陸續完成唐代越窯、邢窯,宋代汝窯、官窯、鈞窯、宜興窯,明代景德鎮御窯廠等重要陶瓷遺址考古發掘,形成了多個研究熱點、主題和成果,為陶瓷史、陶瓷藝術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時至今日,這一研究陶瓷藝術的方法仍然受到廣泛重視,并產生了陶瓷美術考古等分支,源源不斷地產生高質量的學術成果。
主要采用歷史學的理論、方法、評價等原理研究陶瓷歷史的生成、發展、演變、規律、類型。此類研究包括陶瓷發展的歷史過程和一般規律,涉及陶瓷通史、斷代史、地域史、專門史(陶瓷經濟史、科技史、文化史)、陶瓷史料、陶瓷考古、歷史文獻等相關內容的歷史研究。
主要運用藝術學、工藝美術的學科視角和相關原理,從圖案裝飾、造型藝術、繪畫、陶瓷美學等藝術角度進行創作研究。以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祝大年、梅健鷹、葉喆民、陳若菊等先生為代表都是采用這種視角進行陶瓷藝術研究和創作的。進入21世紀后,隨著設計學科的發展,陶瓷藝術的研究出現新趨向,研究方法與環境設計、室內設計、產品設計聯系起來,使陶瓷藝術研究和發展呈現出多元化的面貌。
這類研究采用文獻分類、搜集、整理、判斷分析等文獻學的相關方法,其研究特點就是“盡量避免使用傳世的實物資料,而主要依據文獻資料來作考證。”此類研究方法主要利用多種文獻材料,其中所涉及的主要文獻資料,正如傅振倫先生在《中國古陶瓷文獻學(二)》中指出:從正史、正書、雜史、專史、地理、方志、類書、經書史料、詩文、名窯資料、格致之書、筆記雜說、金石、圖錄[101]輯錄、收集,并運用相關成果展開陶瓷本體研究。
中國陶瓷發展在本質上一直與科學技術、科學認識相伴而生。但受種種條件所限,長期以來陶瓷生產更多是憑經驗完成的,這種狀況實際上也妨礙了我國近現代陶瓷生產和發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陶瓷生產、研究的科技人員對日用陶瓷、工程陶瓷、特種陶瓷等新技術、新材料等科學技術領域進行廣泛研究,這一方法被廣泛運用到陶瓷工程、工藝、建筑工程、新材料、陶瓷考古等領域,使陶瓷研究更加科學客觀。
2003年聯合國發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后,國內學術界興起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潮,并滲透到陶瓷藝術研究的相關領域,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視野下的陶瓷技藝、生產、經濟、社會、經濟及民間陶瓷保護,此類研究的目的“不僅要關注其制作工藝、材料造型, 關注它的核心技藝, 同時要把它納入到社會文化系統中” [102]進行整體、即時關懷和保護。
這類研究運用人類學的一般知識體系,把陶瓷歷史置于人類社會發展的整體語境中,從人類起源、社會環境、民族的遷徙融合、市民社會、生產習慣、思想觀念等人類社會發展視角,探索陶瓷藝術發展的基本特征和規律。突破以時間為線索考察陶瓷歷史發展的單一思維路徑。
陶瓷發展、演變規律與整個人類文化發展諸要素密切相關,它包括環境、政治、經濟、宗教、藝術、哲學等文化要素,都與陶瓷的產生和發展存在各種聯系。20世紀80年代中期,文化學視野開始進入到陶瓷領域,主要是把陶瓷藝術放到大文化概念中研究,多是泛泛而談。進入21世紀后,隨著對陶瓷文化研究的逐步深入,構建陶瓷文化研究體系的呼聲越來越高,近些年來出現了從傳播學、生態學、經濟學、文化交流、文化產業等不同視野的陶瓷藝術研究,不斷充實文化系統下陶瓷藝術的理論研究厚度。
此類研究運用經濟學的一般規律和原理,研究我國陶瓷生產、經營和管理。包括陶瓷市場營銷、市場調研、市場需求、經營管理、市場定價、陶瓷外銷、國外陶瓷市場介紹、經營效益等相關內容。運用經濟學的相關視角,自20世紀60年代,主要研究計劃經濟體制下陶瓷生產、管理、經營狀況,70年代末期開始關注國外陶瓷市場,90年代之后開始系統運用經濟學的原理研究陶瓷。
陶瓷藝術本質上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近些年隨著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和重視,生態環境學作為整體觀念被引入到陶瓷藝術研究方法中來。關注陶瓷生產與生態承載能力、環境土壤污染、陶瓷生產與生態美學、生態責任下陶瓷生產可持續性等一系列問題。作為新的研究視角,這類研究盡管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總體看無論從研究廣度、深度,還是陶瓷生態學基礎理論的體系化、系統化建構都有待于進一步深化。
陶瓷比較方法是通過對生態地理環境、經濟狀況、文化背景、生產工藝、藝術風格、裝飾、造型形式、地域差異、生產習俗、人文習性等要素的比較研究,探索隱藏于陶瓷發展表象下更為隱秘的本質特征。這一方法被廣泛運用在陶瓷歷史、考古及陶瓷技術等領域,如陶瓷歷史分期的比較研究,窯址的比較研究、藝術風格的比較、裝飾造型,中外陶瓷文化的比較研究等領域。
在浩如煙海的七十年陶瓷藝術研究中,除上述所涉及的研究方法外,近年為順應社會發展趨勢,也出現了從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地理學、思想史、技術史等更廣泛角度考察陶瓷藝術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征,把陶瓷藝術研究引向更加多元、立體、深入的維度。
陶瓷藝術創新性研究受時代發展、科學技術、經濟水平、考古發現、市場、時尚觀念、新材料、新技術等多種因素的限制。從近幾年關注的研究對象、研究熱點、研究方法看,現代陶瓷的當代性研究,新創作理念的探索,陶瓷產業發展,新材料新技術運用,可持續綠色生態觀念,非物質文化遺產等新時代觀念,傳播學、倫理學、社會學、影視學、統計學等跨學科研究視角的介入,對國外陶瓷藝術發展的再認識等,都是陶瓷藝術研究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關注的重點和熱點問題。
老一輩學者陳萬里、馮先銘、朱伯謙、童書業、耿寶昌、鄧白、傅振倫等在陶瓷研究方面取得了引人矚目的成果。陳萬里運用考古資料研究陶瓷歷史、地方名窯,周仁則運用科學實驗的手段研究陶瓷藝術,童書業、傅振倫運用文獻研究陶瓷藝術,這些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陶瓷藝術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學術事件。新中國成立后大量陶瓷遺址的考古發掘將出土陶瓷文物與傳世文獻結合起來,為陶瓷發展史、陶瓷考古、歷代名窯、民間陶瓷、陶瓷文獻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契機。21世紀后新的研究理論和研究視角的運用,使陶瓷考古學取得更大發展并產生了一系列學術成果。如,越窯上林湖青瓷遺址的系列發掘,對宋代汝窯遺址、鈞窯考古發掘,不僅推動了陶瓷歷史發展研究,同時為歷史名瓷恢復和陶瓷藝術其他學科發展奠定了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陶瓷藝術研究逐步從歷史、考古、工藝技術、科學實驗論證等傳統方法向多元化視角拓展,如《中國現代陶瓷藝術發展歷程的分析:從一體化到分化》[103]一文,從社會學角度探討了陶瓷生產集中一體化到分工化,著手研究新中國成立后陶瓷發展歷程;《生態文明視角下景德鎮陶瓷文化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104]從生態文明視角切入,探索陶瓷文化產業等;《互聯網時代下傳統文化產業傳承與創新發展問題研究——以汝瓷為例》[105]探討了陶瓷文化產業及市場;《基于文化旅游視角下的鈞瓷旅游發展研究——以許昌為例》一文涉及陶瓷旅游經濟;還有從傳播學視角探索陶瓷文化產業的建立,如《文化傳播視域下黃河流域陶瓷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以河南陶瓷文化產業發展為例》。這些研究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列舉。陶瓷藝術研究視角的不斷拓展,豐富了陶瓷發展研究內涵。此外,陶瓷藝術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也日益豐富,從傳統的采用文獻檢索法、田野考古到新興的文化綜合分析、整合、邏輯歸納法梳理再到統計學SPSS統計法、實證研究、數字化等手段的運用,產生了不少優秀陶瓷藝術研究創新成果,也充分體現了研究手段的日趨豐富。
陶瓷藝術研究完整的體系建立不能靠單一視角、學科獨立完成。新中國成立70年陶瓷藝術研究視野呈現出多元發展態勢,傳統陶瓷藝術發展研究視角單一,難以全面揭示陶瓷發展演變的一般規律,妨礙了全面、立體考察陶瓷藝術的整體風貌。因此,當代陶瓷藝術應該站在更高的層面,從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藝術學、傳播學、心理學、工程機械、材料學、社會學、倫理學、生態學、文化產業、文化遺產等不同學科視角進行跨學科、跨領域、交叉性研究,應打破不同學科的界限,從文獻梳理、知識體系、觀念介入等方面全方位、多層面、交叉性拓展陶瓷研究領域,多學科協同創新,是新中國成立70年陶瓷藝術發展研究的必然選擇,也是今后學界不斷努力的方向。
陶瓷藝術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研究應該具備國際化視野。對國外陶瓷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60年代,學界逐步開始對日本、美國、德國、英國、法國、芬蘭、意大利等國家的陶瓷藝術進行翻譯介紹和研究。研究領域主要涉及國外日用陶瓷、材料、生產工藝的引入和介紹,以及外國陶瓷史、外銷瓷的研究和國外陶瓷展覽會報道等相關內容。總體來看,對國外陶瓷研究更多是知識性介紹,缺乏系統深入的研究手段和比較研究的視野。因此,建立中外陶瓷比較學視野和理論體系,把陶瓷藝術創作、研究方法放眼于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創作理念、生產工藝、材料、社會觀念、市場等要素下進行比較研究,使陶瓷藝術具備國際化視野,推動陶瓷藝術向更廣闊維度發展,是未來的研究方向和趨勢。
縱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的陶瓷研究,具備內容的多樣性、觀念的深刻性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斷創新性。但也必須看到陶瓷藝術發展研究仍留下了很大學術空間,如:中國陶瓷藝術研究數據庫建設,既可以梳理新中國成立后陶瓷藝術發展,也可以為相關研究提供基礎數據支持,但目前學術界此類研究欠缺;對歷史名窯恢復發展缺乏當代意識;在文化產業、文化創意多元視角下看待歷史名窯的現實存在也是文化發展的內在要求;從傳統陶瓷藝術研究看,研究跨學科、多元視角化趨勢有待強化;對日用陶瓷梳理研究缺少從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同階段、技術進步、人文觀念、產業布局、知識產權保護的系統研究;現代陶藝發展研究缺乏全球化、國際化視野。以上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我們進一步探討和突破的空間。
現代學科體系建立以來,雖然學界在陶瓷考古、古文獻整理、陶瓷史研究等領域開展攻關,但因傳統學術被分割在不同學科中,研究者慣于從自身學科特點出發,對陶瓷發展中所具有的豐富內容進行剪裁、切割、取舍,往往是見其一端而難睹全貌。一些宏觀、全面性的陶瓷藝術命題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對陶瓷藝術發展的整體認識、了解也不夠深入,這是目前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年來陶瓷藝術發展研究存在的最大障礙,也是亟須解決的問題。實現文獻與史實的結合,陶瓷研究與民俗學、技術史、思想史、人類學、經濟學、文化史、文化產業相關學科的融匯,就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年陶瓷藝術研究內容浩如煙海,呈現出勃勃生機。雖盡力管中窺豹,仍難免掛一漏萬。竭盡所能略述大端,也難覓其全。作為當代學者的一份歷史責任,筆者愿在陶瓷藝術研究的浩瀚海洋中拋磚引玉,提出一孔拙見,留待方家進一步研究。
作者簡介:遠宏,山東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大海,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教授。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
民族藝術研究雜志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