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議 | 呂品昌 譚丹武:瓷都新語——“瓷的旅程”2023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述評
時間:2024-07-02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4 分享:
在全球文明演變的史詩篇章中,陶瓷文化隨著人類文明跳動的脈搏躍然紙上,成為時代文明推進中的獨特符號。從原始的土壤中萌發,經過水與火洗禮,陶瓷承襲文明演進記憶,蛻變為承載著文化、歷史和情感的華美之物。窯火中萃取出的“瓷的精神”,以器入世,連接古今山海,消融時空距離,超越文字的約束,用“瓷語”向宇宙講述人類輝煌文明的故事。
中國作為陶瓷的故土,所孕育出的陶瓷文化在世界陶瓷史上獨樹一幟,在人類文化發展和全球文明演變中譜寫了卓越華章。回望傳統,傳承千年的陶瓷生態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對自身文明的自豪和認同,在一次次迭代中,傲立民族之林,為后代提供深厚的歷史文脈根基。當代陶瓷藝術立足當下,緊握文化大繁榮的時代脈搏,充滿生命活力,書寫感知世界意義、中國價值的新篇章。
2021年,肩負著推動文化大繁榮、建立文化共同體的自覺與使命,沿著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的新路子,第一屆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成功舉辦。“‘瓷的精神’——2021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聚焦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向世界輸出中國陶瓷文化的外交名片,讓世界看到中華民族在世界陶瓷文化繁榮發展中所承擔的責任、使命和決心。2023年12月15日,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之際,為繼續助力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在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館成功舉辦“‘瓷的旅程’——第二屆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展覽延續著“瓷的精神”,開啟了“瓷的旅程”。不同的民族基因、文化審美在“瓷的旅程”里,自由、平等地進行對話交流。本次雙年展入圍競賽單元的256件作品,來自世界各國,作品種類齊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涵蓋了器皿、雕塑、繪畫、裝置、影像五大類。展覽不僅展示了藝術家的獨特視角和個人風格,彰顯了陶瓷材料的本體語言和藝術價值,還體現出城市文化、陶瓷文化、民族文化的開放姿態和包容胸懷的時代立意。
本次雙年展通過對當下國際陶藝作品的全面展示,呈現出國際陶瓷藝術的新面貌,散發出鮮明的時代氣息,體現出高水平、國際性的展覽學術水準。透過作品,凝望當下陶藝人之創作新氣象,又可洞見瓷之旅中蘊含的“多維包容”“本體探索”“未來創造”的展望。
景德鎮有著世界“瓷都”的美譽,它創造了悠久燦爛的陶瓷歷史文化和千年窯火不斷的傳奇。隨著習近平主席“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項目規劃的落實,景德鎮被委以搭建對外交流的文化平臺、探索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新路子的重任,這一切都使窯火燒得更旺了。在踐行重任的路上,世界性大展“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的成功舉辦,又一次多維度地對外展現出景德鎮文化生態之城的開放包容和陶瓷文化的國際影響力。3萬多名中外“景漂”人才在此逐夢,景德鎮早已成為世界陶瓷愛好者的朝圣之地,也因此促成了“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在景德鎮的生根、發芽、開花。
張時飛 《相簿》 瓷、綜合材料
220cm×140cm×150cm 2023年
“景德鎮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是一個開放交流的雙向平臺,一直秉承兼收并蓄、才能共謀發展的原則,為全世界陶藝人搭建開放、多維、包容的舞臺。此次雙年展除了主競賽單元展覽之外,同時通過系列特別展、平行展,以及高端學術論壇向參與者展現平臺的真誠和胸懷。特別展“多元的世界——2023拉丁美洲當代陶瓷藝術邀請展”“張力——2023巴西當代陶瓷藝術邀請展”,平行展“物象的形態——2023國際當代陶瓷繪畫提名展”“黏土與世界——2023國際優秀陶瓷電影展播”,以及“‘一帶一路’國際陶瓷教育聯盟理事會議暨國際陶瓷教育研討會”“多維與未來——2023陶瓷文化藝術名家講座”“活態的傳承——2023中國陶瓷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等一系列的學術活動,在傳遞陶瓷文化包容精神的同時,也讓眾人真正地感受到景德鎮陶瓷生態文化景觀的魅力,搭建出一個多維又立體、傳統又新潮,且滿足多方發展需求的國際文化雙年展之城。
鄭冬梅 《絲路瓷源》 瓷、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3年
陶瓷材料具有強大的包容性,它可以適應不同的形態和風格,從簡約到復雜,從實用到藝術,從古風到現代。陶瓷藝術展現出多樣包容的視覺表現形式。陶瓷藝術家的創作方式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器物制作工藝,而是關注各種不同藝術元素和技術手法的融合集成。他們基于陶瓷材料的特性進行創新、實驗,重視個性化陶瓷文化藝術效果的多維呈現。來自德國的藝術家朵拉·瓦爾可依(Dora Varkonyi)的作品《永恒》(Timeless),用一種類似于古埃及正面律的人體造型風格,借用金縷玉衣式的塊面分割,在每個小塊面描繪具有民族異域風格的圖案紋樣,創作出一件具有多重文化身份屬性的陶藝作品。來自美國的藝術家雷恩·馬修·米切爾(Ryan Matthew Mitchell)作為“洋景漂”常年在中國進行創作,入選作品《接連不斷》(Continously)以中國傳統鎮墓獸的形象作為創作素材,通過變化的黏土、流淌的釉色,來體現他作為外來者對中國文化精神的理解。吳詠梅的作品《裳》,流露著藝術感十足的設計智慧,3種不同的器物使用效果是對中國“百褶裙”文化內容的創新。
郭其林 梁成鎮 《霜翎》瓷、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3年
通過“瓷的旅程”,讓世界各地的個體會聚于相同的空間,這正是雙年展多維且包容的展現。古絲綢之路陶瓷文化,透過雙年展的舞臺與世界不同審美需求、生活方式、物質文明之間進行平等、自由的對話,向世界展現中國優秀文化符號的魅力。此刻,陶瓷圓滿地完成了作為一種獨特藝術語言溝通世界、連接文明的外交使命。
徐識媛 《混合物6號》瓷
58cm×29cm×27cm 2023年
隨著全球空間距離的縮短,以及文化和知識共享時代的到來,我們已經很難在藝術作品之中區分作者的國別。而這也使得個體藝術之間的距離逐漸拉遠,藝術自我的個體精神卻得以顯現。這種個體的精神,是一種文化的精神,也是一種“瓷”的精神。在藝術自我化的牽引下,陶藝人借助媒材進行思考、感受,探索陶瓷材料本體語言的價值。媒材成了創作者進行個體審美想象的特殊載體。如果說媒材是承載審美想象的物質材料,那么與陶瓷藝術相關的想象則是一場對材料本體語言價值的尋根、問索之旅。陶瓷材料的特殊工藝和材料屬性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泥、釉、火作為陶瓷材料的重要原生要素,早已擁有一套復雜的工藝傳統。它們在藝術創造中具有無限延展的可能性,更具有激發藝術家潛能的特質。現當代藝術家通過對材料的本體探索,不斷地繼承傳統、挑戰傳統、創新傳統、超越傳統。
黃山 《人類文明閃耀時》瓷、木板
250cm×170cm×20cm 2023年
布魯斯·泰勒(加拿大)《環繞》
瓷 30cm×44cm×45cm 2023年
蘇珊·貝勒(美國)《沉積土地》
瓷 48cm×46cm×64cm 2023年
從本次雙年展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當代陶藝人如何在深厚的藝術積淀中,繼承傳統又不固守傳統的藝術創新。創作者在從不同角度對泥性、釉色、燒制手段進行再詮釋、再探索,在求索、感悟材料本身的質感與溫度中,尊重傳統工藝和原材料,展現民族文化、地域特色、自然之美的同時,生成了此次雙年展作品的主體創新內容。郅敏在《溫度》中,以“火”為媒,探討“萬物”在不同溫度下的物質狀態,“科學化”地展現出“火”的強大創造力。在《塑寫·日常》作品中,譚丹武通過材料的泥味和手工的痕跡,用最質樸直接的手法,將陶瓷創作拉回泥性的原點,作品以瓷為紙,以泥為筆,用“速寫”的形式表現日常物件中所蘊含的線條和空間,弱化繪畫、雕塑和創作之間的界線。黃山的作品《人類文明閃耀時》,通過陶瓷特有的卷泥片成形方式表現出泥性塑造的極限,以坑燒的特殊燒成方式,賦予作品斑駁、陳舊的歷史厚重感。老木板的襯托,更與作品蘊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主題完美契合。
陶瓷作品的學術價值之一在于陶瓷本體語言材料、技法的純粹性和特殊性。陶藝家使用純粹的本體特征展現對生活和歷史的認知,從中窺見陶瓷材料的敏感性和獨特性。當代陶藝本體語言中泥釉火的探索,是陶藝家們一直在思考和挑戰的課題,這個課題中有太多未知性、可能性、創造性值得藝術家去探索。
“未來”是雙年展所展示的重要關鍵詞之一。不僅希望呈現當前世界陶瓷藝術的成就,更希望能從當下展望未來。在本次的雙年展中,新技術介入拓寬陶瓷材料與科技、未來、環境、社會邊界的研究,深入挖掘陶瓷藝術的深刻文化內涵及其與現代科技、未來可能性、環境可持續性和社會互動之間的復雜關系,為觀眾提供了陶瓷材料在未來藝術創作、發展的思考和想象空間;雙年展中新青年的亮相,為展覽注入了新的創作活力,讓我們看到新一代陶藝人在傳承與創新中對陶瓷工匠精神的成果轉化;在他們向同行們描述的陶藝思想和前景中,我們看到了當下新青年的責任、擔當和行業未來;透過雙年展,我們看到新精神的延續,讓陶瓷藝術緊貼社會需求、古為今用的創新理念讓陶瓷藝術時刻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一同將陶瓷推向了嶄新的未來。
藝術的發展總是伴隨著技術的進步而不斷向前,在技術的不斷介入下,近些年陶瓷藝術演變出傳統工藝、先進技術與創作思想相互交織的新風貌。新技術的介入是對陶瓷藝術的再創造,藝術家們借助3D打印技術、虛擬技術等闡述著他們對陶瓷在當下狀態的解讀,以及對未來陶瓷藝術方向的新洞察。雙年展更加關注新技術媒介的運用,來自白俄羅斯藝術家漢娜·米婭德維德澤娃(Hanna Miadzvedzeva)的作品《復蘇》(Recovery),使用3D打印技術,構建了一個無法用手工企及的鏤空造型結構,以此創建出具有工業細致肌理感的器皿造型,表達了他對新技術在當代陶瓷領域的理解。鄭冬梅的作品《絲路瓷源》,通過虛擬影像結合瓷的質感,輔以聲光電的裝置,使觀眾置身于她設定的場景之中,回望和思考海上絲綢之路精神。時子媛的作品《回響室》利用陶瓷“中空”的特性,利用現代的水能裝置,使陶瓷互相碰撞,強調陶瓷特有的聲音質感。孫銘瑞的作品《持續產生》,借助影像、燈光、電子產品,營造了一個具有神秘氛圍感和對陶瓷重新解讀的空間場域。岳立志的作品《溯源2》,通過磁懸浮的原理,在作品中安裝特殊的裝置,陶瓷作品不可思議地呈現出空中懸浮運動效果。
在此次雙年展競賽單元入選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當代藝術語境、多種材料形式和科學技術的不斷融入,還可以看到展覽形式、觀感和體驗上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新技術的不斷介入推動陶瓷藝術的歷史進程,促進陶瓷藝術與當代社會、科學技術進行更為深入的對話交流,為陶瓷藝術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機遇。然而,機遇與挑戰并存,在感悟技術帶來便利和驚喜的同時,也要看到某些新技術的介入可能會讓藝術家丟失實踐的能力。我們不應該讓陶瓷材料淪為技術的附庸,對于新技術的出現,藝術家更要發揮聰明才智,在不損害材料語言的前提下,展現新技術媒介和陶瓷的完美結合。
陶瓷是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號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重要載體。在傳統文化繼承和創新、文化自信的大環境下,陶瓷文化引領社會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新模式的能力初顯。陶瓷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包容特性,吸引了很多藝術家的嘗試和介入,更多人開始自發地走進陶瓷文化產區,去了解陶瓷歷史,了解陶瓷文化。更多教育者關注到陶瓷的文化價值,為陶瓷行業帶來了更多陶瓷愛好者。很多高校都開設了陶瓷專業或者陶瓷課程,讓更多的青年學生喜歡上陶瓷。陶瓷文化有了大繁榮、大發展的趨勢。
趙淋 《山海共生2》陶 尺寸可變 2023年
展覽中涌現了不少陶藝新人的作品,他們雖然沒有嫻熟的技藝,但卻有著對于時代的敏感度和對于新事物的接受度。他們有思想、有理解,敢于展現自我。景藍獎的獲得者郭其林、梁成鎮雖然專注于做藝術多年,卻也是第一次參加大型陶瓷類的展覽,作品《霜翎》通過對自然的細致觀察,以創新性的青花工藝,木與瓷的榫卯結合,展現出植物的微觀之美。本科剛剛畢業兩年的徐子文作品《盆景·劇場》,在規整的傳統器物之上,以一種看似隨意的、不可控的釉色殘缺肌理,創造出一個荒誕卻具有寓意的劇場。此外,張時飛的《相簿》,何昕為的《巷》,磨煥健的《傲骨系列2》,美國藝術家丹·莫利紐克斯(Dan Molyneux)的《不再追尋》(No chaser),邱威爾的《那我們應該保持微笑嗎?》,土耳其藝術家菲爾達·塔依歐格魯·菲利茲(Ferda Tazeoglu Filiz)的《另一個宇宙》(Another universe),劉子晨的《無一物》,肖思航的《歷史的沉積》,馬千涵的《高崖上的土陶人家》等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均讓人耳目一新。
維米爾·烏克西維克(塞爾維亞)《漂浮》
瓷 40cm×25cm×33cm 2023年
國際陶瓷文化的繁榮之花緊緊纏繞在人類蛻變的足跡中,而行業的未來則在新青年的創作思潮中不斷地激蕩出新的活力。青年是陶藝未來創造的主力軍,也是陶瓷文化穩定、有序、持續迭代的重要力量。挖掘更多地陶藝青年力量,是舉辦“國際陶瓷藝術雙年展”的初衷和目的。我們相信在一代代的堅持和努力之下,陶瓷藝術的未來是光明、可期的。
兩年前,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中國特色陶瓷藝術新道路的時代責任下,“瓷的精神”開啟中國國際陶瓷雙年展的新篇章,“絲路精神”上的中華陶瓷文化名片又一次被傳遞。“瓷的旅程”延續著“瓷的精神”之精神,雙年展同樣也希望在未來成為陶藝家們展示新成果的重要平臺。
在一大批陶藝新青年亮相的同時,依然可以看到在這條道路上堅持不懈的陶藝家前輩,他們在長期的藝術創作實踐中,構建起成熟的陶藝語言,但是他們并不執意在固有的經驗中重復自己,而是在個人的藝術語言基礎上不斷地嘗試突破,努力在新作品中展現他們的新思考。張錕的作品《畫像》系列,以像素化的圖像捕捉時代的人物狀態,對照兩次雙年展的參展作品,明顯可以看到作者從關注他者到關注自我的變化,試著在對自我的思考中找到創作的“本我”。較比上一次的作品《胡楊》向我們展示的傳統青花技巧,盧偉本次展覽的入選作品《起飛的老藤》雖然同樣以青花入畫、以植物為題,但是可以看到創作者希望在畫面中追求更為自由和隨性的審美變化。劉丹華一直堅持實驗和探索瓷的可能性和外延性,《灰燼》系列的創作研究已持續多年,此次展覽的作品《灰燼系列——白馬嘯西風》與上一次展覽的作品《錦灰堆——起時》相比,在場域性和裝置性的追求上更為極致,以宏大的視覺效果展現出對深厚傳統文化精神的主題性思考。創作之路,貴在堅持,正是在一批批、一代代的陶藝創作者的堅持中,才造就了如今陶瓷藝術的盛世。藝術家在延續中成長,也能在延續中感受時代的進步,更能在延續中體驗“旅程”的意義。
時子媛 《回響室》 陶瓷、綜合材料
尺寸可變
2021
年
本次雙年展以景德鎮為地理中心,以“瓷的旅程”為主題,讓觀者踏上一段關于文化、時間、空間、心靈和未知的旅程。陶瓷藝術展覽不再只是以展出結果為導向,而是以樹立國內乃至全球陶瓷藝術發展的標志為出發點,充分發揮雙年展在行業內的號召力與影響力。此次雙年展通過陶瓷實現了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的目標輸出,打開了陶瓷藝術傳播與擴散的新思路。陶瓷是溝通世界的藝術橋梁,未來我們將以陶瓷的廣泛接受度為基礎,構建以中國為中心的陶瓷傳播視域;依托于雙年展展覽的形式,以各國藝術家為根本,以全球空間為擴散傳播區域,發展中國特色陶瓷藝術的新道路。
任何旅程都不會是獨自行走,雙年展的如期舉辦有賴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社會各界的傾力相助、高校的聯合支持、藝術家們的積極參與,共同成就了今天的陶瓷盛宴。瓷旅未知、面對未知,秉承“本體探索、自由平等、多維包容”之心,敞開懷抱,在世界交流與逐夢的雙年展舞臺上講好陶瓷文化的故事、走好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發展的新路子,讓世界認識中國、感知中國。
呂品昌,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景德鎮陶瓷大學副校長(主持工作)、教授。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美術雜志社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