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周慶富、谷卿:“新中式” 熱潮現象分析與引導策略
時間:2024-08-03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8 分享:
“新中式”是融合傳統中國元素與現代生活方式的新興現象,2024年初即火遍日常生活與文藝創作的諸多領域,成為文化、時尚與經濟之熱點話題。為深入探討該現象,中國藝術研究院周慶富院長領銜并組織科研團隊,圍繞“新中式”展開多視角、多維度的調研,遂成一組研究報告。報告分別從“新中式”時尚潮流之興起、發展及文化特征,“新中式”在文化旅游場景中的實踐與創新,電子游戲中的“新中式”表現形式及其文化影響力等方面,系統分析“新中式”現象之特點、發展歷程及其多元文化特征與經濟價值等。研究表明,“新中式”不僅是時尚潮流,更是文化自信之體現,其將傳統與現代、文化與經濟緊密結合,充分展示了新時代中國文化的自信力、創新力與影響力。
所謂“新中式”,大體是指:對中國傳統設計元素、美學理想、文化觀念進行提煉和抽象,同時融入當代生活理念、時尚趣味,并加以簡化和豐富,由此形成的實用性潮流風格。這種風格適用于服飾、美妝、餐飲、家居裝潢等多個領域,其中以“新中式”服飾的流行最具“現象級”程度,產生了最為廣泛的社會影響,本文所關注和討論的對象也集中于此。應該認識到,“新中式”既是一種“式”,也是一種“勢”,近年在“國潮”文化勃興的背景下,“新中式”服飾作為最能表明身份、體現認同的符號,已經成為年輕的文化消費群體重要的社交媒介之一。
“新中式”從出現到火爆并非一蹴而就。最早嘗試穿著古典中式服飾的僅是部分古裝劇和國學愛好者,他們借助相關資料復刻古裝樣式,并在一些旅游景點和古代建筑、文化遺址“打卡”、拍照,這在當時仍屬小眾行為。時至今日,“新中式”服飾作為一種區別于以往“復古風”的時尚衣飾,已然經常性地出現在日常空間,它絕不等同于所謂“奇裝異服”,而是充滿展示性和前衛感,主要風格形式則由中國傳統元素構成。
我們認為,之所以形成這種“新中式”流行熱潮,主要原因在于:第一,隨著中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國民文化自信和自豪感不斷增強,傳承中華文化基因、身體力行講好中國故事的自覺意識更加強烈;第二,新時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體現在方方面面,服飾作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承載美好愿望、表達美好向往的關鍵載體;第三,當代社會審美多元化作為一種趨勢,對服飾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基于此,人們嘗試在構建文化身份的基礎上接受和探索更多可能,以強調和凸顯個性;第四,以文化旅游為代表的新型業態迅速崛起,大眾文博類旅游持續火熱,“新中式”服飾展示的場域和傳播的途徑不斷增擴。
面對“新中式”熱潮,社會各層面褒貶不一,也出現了不少負面評價,如認為“新中式”對傳統文化資源的轉化和利用往往生搬硬套,顯得急功近利;“新中式”背后的本土意識和民族主義情緒過于淺薄、浮躁和激烈;“新中式”的概念十分模糊、沒有標準,其流行注定只能是一陣短暫的風潮。這些意見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實上,“新中式”潮流并不完全等同于以往的仿古、復古風潮或運動,其本質是基于現實、面向未來的創新生產和審美迭代,因此應充分肯定“新中式”的文化意義和經濟價值,重視其潮流的影響并適時引導和利用。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看法。
一、鼓勵和肯定“新中式”潮流,打造高質量國貨品牌,嘗試探索符合新時代審美的中國正裝
“新中式”潮流是人們追求集體文化身份的重要表征,某種程度上是不同階層和群體共識凝聚的象征。“新中式”風格的所有載體都是當代生活中最為習見和適用者,而非整體模擬、復現、還原舊樣的再造物。因此,“新中式”服飾兼具特殊場景展示和日常空間使用的功能,能夠滿足穿著者的多重表達意愿。
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積極培育智能家居、文娛旅游、體育賽事、國貨“潮品”等新的消費增長點。正像一些觀察者所認為的那樣,“新中式”作為一種流行趨勢,是消費者與傳統文化在新時代新的生活方式與環境下的“雙向奔赴”。對于商家和企業而言,“新中式”潮流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政府和相關部門則應積極引導商家和企業借助這股“勢”,有深度地研究中國文化、提煉美學價值,提升產品研發能力,完成適度文化增值,深刻把握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要求,打造高質量的國貨品牌,將文化優勢轉化為品牌優勢、產業優勢,構建多品類、全行業的良性生態。在這個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是:一是要將“新中式”服飾定位為日常穿著的常服或正裝,制作中側重其實用性、耐用性和舒適性;二是對“新中式”的理解不能庸俗化,在設計和生產中避免簡單拼湊傳統元素;三是不可照搬舊有服飾形式,要在“中式”的基礎上尤其強調“新”;四是充分調研、合理規避民族服飾文化禁忌;五是探索材質、形式、理念之間的適配程度。
在當前中國各類正式場合中,女式服飾相對較為多樣,男性適用的裝束僅有西服、襯衫、中山裝等。隨著新時代中國文明觀的國際話語權全面提升,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獲得國際社會普遍認可,探索體現中華文化特色、符合新時代審美的中式正裝的實踐理應啟動。這一實踐可將“新中式”潮流作為契機,由國家層面統一協調,廣泛調研、深入考察,組織相關研討和評選,形成最終方案。
二、推進“新中式”多向度探索,強調基于中國文化的華夏文明、東方審美的包容性和豐富性
在“新中式”流行之際,不少聲音提出,“新中式熱”是“漢服熱”的翻版和重復,并不值得過度關注。事實上,二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有關“漢服熱”的爭議至今不歇,比如:何為漢服?哪些服飾屬于漢服?旗袍、中山裝等是不是漢服?復興漢服有何意義?漢服能否進入日常生活?等等。爭議的原因在于“漢服”這一概念仍未跳脫出復雜的“傳統語境”,其所要面對的是溯源、考證和嚴謹的界定,而與之不同的是,“新中式”是一個完全開放的概念,它面向未來,可以接受各種各樣的塑造和定義。
“皇漢”是漢服愛好者時常提及的一個概念,其底色是近代以來民族危機背景下形成的革命話語,是相當狹隘的漢民族主義觀念,在這一概念驅動下的服飾/文化復古運動,自然極易趨于情緒化、拒斥理性愛國。“新中式”的提法則與此不同,它模糊了漢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不同類型和風格的“新中式”吸納中國古代各個歷史時期的服飾特色、展示多民族文化融合之美。
近年來,為推進新時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些服裝學院、民族文化館等通過開設中華服飾文化課程、豐富中華服飾文化體驗等舉措,使學生和民眾的理論認知不斷提升,情感意識得到激發,這些工作屬于“顯”的部分;如果在應用于更廣闊社會領域的“新中式”的設計過程中,鼓勵使用不同民族習用的傳統面料和紋飾,加入不同民族刺繡、蠟染、扎染、織錦等“非遺”元素,必將有助于豐富“新中式”的內涵,真正將“新中式”的“中”對應“中華民族”“中華文明”,這項“隱”的工作相較于前者,更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推進“新中式”多向度探索,還要將“中”置于國際文化舞臺上,與其他異質文化展開對話。在過去一段時間內,中國民眾的著裝風格受到“歐美風”“日韓風”的沖擊和影響,傳統服飾的生存空間一度被擠占,在世界一線品牌市場中,由中國自主推出的“中式元素”服飾品牌較少。在此背景下審視和考量“新中式”服飾的未來發展和文化影響力,應在中國文化的主體性立場上凸顯東方審美的包容性和豐富性,積極融會貫通;亦應在多學科、多領域專家的指導下,
推動創造出更具抽象包容性的、體現東方審美風尚的“新中式”。
“綻放巴黎——中華武術邂逅浪漫之都”,圖片來源:抖音賬號“人民日報”,2024年7月25日。
三、借助“新中式”服飾彌合文化的代際差異,積極培育跨年齡階層的消費群體
與流行一時的長衫、馬褂、旗袍、唐裝、漢服等中式服裝不同,“新中式”雖抽象地、有選擇性地保留和借鑒了傳統和舊式服飾的形式特色,但始終以潮流性為其追求。“新中式”對古典和現代進行了有限度的融合與調劑,因此成為各個年齡階層都能夠“看到熟悉成分、品出新鮮滋味”的服飾樣式,某種意義上可以視為年輕的“國風”愛好者與中老年“國風”愛好者的一次文化聯誼,他們以網絡話語體系重新整合了傳統審美趣味和審美接受。
整體而言,“新中式”及其消費的特點主要表現在:首先,“新中式”是服務于人的形式,而非人需適應的形式,它能夠根據人的需要來調整其風格的適用性和舒適度,因此其日常性占比可控;其次,持續拓展傳統美學形式的可能性邊界,不斷與現代流行元素和異質文明碰撞、調適;再次,對古代中國各個時期、各個民族的文化因素進行重新詮解,并利用特殊時空場景加以展示,同時借助特定時機將其融入現代日常生活;最后,因其形式尚未固定、概念界限模糊,可以植入不同個性、多重意義和內涵,產生帶有不同群體印記的產品形式。上述既是“新中式”本身所具有的特點,更是可以引導其提升審美水平、參與消費轉型、促進產業發展的方向。
消費是最直觀的一種文化認同,也是人們對于自我形象的塑造。市場顯示,“新中式”消費群體在人群結構上逐漸從年輕化趨向多元化,由此也催生出越來越細分的場景需求。有關部門應正視和重視這股風尚,推動借助其彌合文化的代際差異,培育跨年齡階層的消費群體。同時,還應將“新中式”與文旅休閑、“City Walk”、城市宣傳、文創產業、IP開發等有效嫁接與融合,創新敘事和運營模式,塑造出具有不同程度“異域情調”的“本土風格”,以此助力中國文化海外傳播,真正展現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無限可能。
本文作者周慶富
本文作者谷卿
周慶富,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
谷 卿,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藝術學研究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