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潘魯生:90藝術家的鄉愁——談《楊先讓藝術回顧展》
時間:2024-08-07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0 分享:
2024年8月3日“藝澤鄉情——楊先讓藝術回顧展”開幕式在煙臺美術博物館舉行。此次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煙臺美術博物館及煙臺美術家協會承辦,展覽時間為2024年7月31日至8月20日。此次展覽展出楊先讓先生在1955年至今七十年間創作的繪畫作品近200幅,展覽分為彩繪、國畫、寫生、版畫、油畫幾大板塊,共同展現了“鄉情”與楊先讓先生的家國情懷。本文為潘魯生在展覽開幕式上的致辭。
今天,籌劃已久的《藝澤鄉情——楊先讓藝術回顧展》在煙臺開幕了,楊先讓先生九旬回鄉辦展,對于老先生自己和家鄉,都具有特殊的意義。
楊先讓先生不僅是一位富于創造力的藝術家,貫通版畫、水墨、油畫等創作領域;是我國當代民間美術研究的開拓者,創建民間美術系,奔走黃河流域執著搶救記錄民間美術;更是一位充滿了強烈社會責任感、深沉文化熱情、質樸鄉土情懷的藝術家。在大半個世紀藝術生涯中,扎根在生活的深處,體察時代的心聲,理解人民的情感,懷抱對鄉土民間的熱愛,在美術創作、學術研究和藝術教育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時代畫像、為時代立傳、為時代明德”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的期盼和要求。 “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的主題、捕捉創新的靈感,深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我們這個時代的精神圖譜”,楊先讓先生以自己數十年的追求和探索做出了回答。在版畫和彩墨等創作中,凝練刻畫時代的縮影,深刻捕捉社會的脈動,真摯表現民眾的情感,富有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形成了十分深刻的感染力。如果要問:藝術最打動人心的地方是什么?藝術最獨特的魅力是什么?那絕不只是藝術的語言和形式,也不是某種符號或母題,更不是個人的激情和靈感,而是來自民族、源于歷史、蘊含于人民群眾和社會時代的一種精神的凝練與回響、抒發和表達、凝聚和共鳴。楊先讓先生的創作實踐和作品帶給我們生動的啟示。
藝術不能是無根的浮萍,而要源于生活,來自人民。楊先讓先生曾指出“民間美術是我們的營養,我們的根,我們的源頭”,“民間不只有藝術,還有民間哲學”。可以說,《黃河十四走》不僅是關于民間美術譜系的考察和追尋,也是民間美術之美的重新發現和傳播,更是美術與民間聯系的闡釋和構建。楊先讓先生不僅自己以民間美術為師,并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系的創建者,將民間藝人請入美院課堂,為開辦民間美術系和教學的需要持續開展田野考察,深入記錄研究民間文化,不斷闡釋和傳播民間美術,推進藝術創作和教育傳承,由此形成了中國藝術傳承與發展的立體化地探索和示范。無論何時,理解自己民族的藝術,理解古往今來的生活,理解藝術之美中的理想和精神,都將是我們繼續創作和創新的出發點。
本次展覽展出的200多幅作品,包含油畫、版畫、彩繪、國畫等多種藝術形式,最早的創作于1955年,最新的創作于2024年,是楊先讓先生藝術創作與藝術思想的經典呈現,是世紀人生的回首,也是對家鄉父老的藝術獻禮。
九旬藝術家的鄉愁令人感動!我們很榮幸有機會這樣全面系統地研讀先生的作品,更期待作品中展現的創造活力、思想和精神帶來深刻而持久的啟示。
2024年1月,楊先讓先生榮獲中國文聯終身成就獎(民間文藝)
2008年10月,與楊先讓先生、楊陽女士共同參加中央美術學院九十年校慶活動
《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 2018年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986年楊先讓先生采訪庫淑蘭
部分展覽作品
出圈 22.5x34.5 cm 木刻套色版畫 1955年 中國美術館藏
蓬萊仙閣 47x49cm 紙本彩墨 1961年
漁村 34x45cm 木刻套色版畫 1962年 中國美術館藏
梨淵 45×45cm 木刻油印套色版畫 1980年
鄉情之十三 69x95cm 紙本彩墨 1998年
恩師徐悲鴻 30×24cm 木刻版畫 1999年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潘魯生民藝館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