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明
1957年出生,福建惠安人
早年進入惠安工藝廠學習木雕
從事木雕四十多年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第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清明上河圖》
前不久,鄭國明與他徒弟共同創作的大型木雕作品《清明上河圖》完美收刀。作品選用整根紫檀木,以名畫《清明上河圖》為藍 本,結合木雕技法,使名畫活靈活現的展現出來。
這件歷時三年,長6米,寬45厘米的作品面世后,在木雕藝術界引發不小反響,使得今年6月份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遺產名錄的泉州木雕,再次成了藝術界的熱門話題。
鄭國明出生于泉州惠安螺陽,在這個素有建筑與雕藝之鄉美譽的地方,從小 就喜歡涂畫 ,學會點木工技藝,他總喜歡往隔壁大隊的幾個老木工家里鉆,東瞧瞧西看看的同時,主動幫木匠師傅們遞個鑿子,扶扶木頭。
鄭國明很快學會了一些簡單的雕刻技術,并且擁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件雕刻作品。他用毛筆把家里一對挑水用的木桶畫上了花鳥,從木匠師傅那借來刻刀,雕雕鑿鑿后再涂上顏色,竟引得左鄰右舍嘖嘖稱贊,鄭國明收獲了人生第一份自信。
大多時候,人的初心很簡單,鄭國明立志做木匠也只是希望能借此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想當藝術家,首先你得是一個技術過硬的匠人,”鄭國明看似不經意的一番話背后隱藏著他自己的藝海沉浮。
80年代初,他從南安工藝廠的臨時工干起,一直干到了惠安二輕美術工藝廠廠長。在廠長任上,他讓大伙弄來當地的黃楊、龍眼等木材,讓大家把惠安女、黃牛犁地等當地人十分熟悉的人物、情景,雕刻成木雕作品。這些生活味十足的作品一時成了熱銷品。
90年代初,改革開放熱火朝天,鄭國明也下了海。憑借著過硬的木雕技藝,他從仿真彩木雕做起,把生意做到了東南亞,西歐,甚至沙特阿拉伯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但同時也讓他深思一個問題,沒有靈魂的工藝品永遠只能被賤賣。
轉折來源于臺灣客人的一單古寺廟訂單。鄭國明發現一個問題,大多的寺廟用材講究,人物和文化背景卻缺乏系統性的布局。在他眼里,寺廟,更應該是傳統文化的延伸,信仰里的每一個傳說,每一位人物都應該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他要通過雕刻,把民眾信仰中,神仙慈悲憫人,普渡眾生的正面形象系統性地,像一本書展示給民眾,引導大家向上向善。
此后,鄭國明不斷出新作出佳作,聲名鶴起,他也從一名匠人成長為國字號工藝美術大師。
一根木頭之所以能成為一件好作品,是因為匠人一斧一鑿不斷地為其做減法,就如人生,不斷舍棄才能找到最后的真諦。
成名后的鄭國明悟到了這個道理,他的研究方向開始轉向實用藝術,鄭國明創造性提出了“雕刻藝術應該服務于美好生活的藝術理論。
他為自己的雕藝作品訂立了自己的標準——主題鮮明通俗易懂,貼近生活實用。
仔細觀察,鄭國明的作品有個鮮明的特征——貼近生活。今年64歲的鄭國明是個極度熱愛生活的人,木雕創作之外,唱唱小曲、書法畫畫都是他的日常。
鄭國明即興唱山歌 吳日錦 攝
最近,鄭國明又學會了一套五祖大刀,他把這些都拍成小視頻分享在社交媒體。
鄭國明常說,知識在窗外,創新在路上。只要善于觀察,生活的點滴往往就能給藝術家帶來足夠的驚喜。
其實,鄭國明不善理論,但他總是用自己的專注,用自己的作品打動別人。他覺得,作品就是藝術家思想與技藝最好的注腳,作品就是最好的聲音。這種獨特的人格魅力, 也深深折服過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的學生們。
鄭國明自己,也從來沒有間斷過豐富充實自己。從學徒到技術員,到雕藝師,從非遺傳承人到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再到如今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專家評審。
他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創新。在鄭國明的內心里,雕藝藝術從民俗中來,到民眾中去,從傳統中來,在創新中延續。在木雕領域,他希望自己在傳承與出新中為下一代人創造出新的傳承標準。
原載于:林良標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