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 山水之二 30x30cm
01
藝術概況
福州是中國現代漆畫發祥地之一。自20世紀 60年代以來,這里形成了人數最多、水平也最高的漆畫家群體。他們不囿于傳統漆藝的束縛,遵循漆的規律去創造,去探索,去實踐,創作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漆畫作品,極大地推動了現代漆畫的獨立和發展,使福州漆藝在新的時代結出了與以往迥然不同的豐碩果實,成為福州繼脫胎漆器之后的又一驕傲。
1959年,鄭益坤畢業于閩江學院原福州工藝美術學校,作為著名畫家陳子奮以及漆藝界泰斗李芝卿兩位巨擘的得意門生,鄭益坤獲得了深厚的國畫功底與髹漆本領,為日后的漆畫創作打下堅實的基礎。鄭益坤結合國畫藝術與漆藝,不僅創作出各類題材的漆畫,而且繼古開今,重拾并改進針刻技法,參與研發漆飾工藝,為近現代漆畫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被譽為“中國現代漆藝的先行者,更是中國現代漆畫最杰出的藝術家之一”。
1982年 蝶戀花 60x60cm
1989年 圣潔 60x60cm
02
醉心金魚 躍然漆上
鄭益坤的漆畫以各類八閩風物最為常見,水仙、荔枝、桂圓、鳥兒、金魚等,在他筆下均有精彩的表現,尤以金魚題材見長。金魚若在漆盤中,仿佛盤中有水,水中有魚,有的隱在水下,有的浮出水面,若隱若現,栩栩如生。有人說,他的金魚盤能惹得小貓圍著盤子團團轉,并非戲言。1963年,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陳列了鄭益坤創作的金魚漆盤,著名美學評論家王朝聞看到后曾風趣地贊其作品 “氣死貓”。儼如王冕的梅、鄭板橋的竹、徐悲鴻的馬、齊白石的蝦、黃胄的驢......鄭益坤 自此成為漆畫界金魚的代言人。
在所有以金魚為題材的作品中,“脫胎魚缸”是鄭益坤的巔峰之作。將金魚畫在脫胎漆魚缸內,難度很大,一般人看他的漆魚缸,會感覺魚缸很深,仔細看下去,發現好像缸里有水,再看下去,水里還有金魚,金魚還不止一層,水面、水底好像都有。這種立體脫胎漆金魚缸是“金魚坤”最成功、最經典的作品。這種脫胎金魚缸創作難度極大,所以數量極少,可謂一“魚”難求。
《魚水情》
鄭益坤的金魚之所以能夠表現得如此逼真、生動,首先歸功于他對魚尾比例匠心獨運的處理。他說:“金魚的尾巴就像《天鵝湖》中奧德特的裙裾,就像《牡丹亭》里杜麗娘長長的水袖,沒有輕盈的裙擺,沒有柔婉的水袖,何以寄托那么多的愛怨情仇?婉轉的魚尾使得金魚更加搖曳多姿,活靈活現。”其次歸功于他運用大漆的能力。在朱色彩漆描繪的魚紋上涂以半透明漆,再經研磨,打磨輕重不一,漆層厚薄不同,若明若暗,若隱若現。漆黑的漆板神秘、深邃,晶瑩的黑漆好似一潭池水,給人以無限的想象。漆液的半透明性特點,更加烘托了漆畫的隱約之美,“只畫魚兒不畫水,水中自有波濤”,鄭益坤用漆的獨特魅力表現東方人的 “意象”審美情趣。
1990年 池中金魚 60x60cm
1998年 無暇 61x61cm
03
針刻技法 以線造型
鄭益坤漆畫的另一個特點是擅長針刻技法,以線造型。針刻技法是中國古代漆器制作的一種工藝技法,又名“錐畫”,即以鏡器刺刻漆器的表皮,形成點線結合的紋樣。1963 年,鄭益坤應湖南省博物館邀請,隨李芝卿等人前往長沙復制戰國漆器和漢代棺槨上的漆畫。這一經歷使他有幸認識這一古老工藝,他繼古開今,重新運用到現代漆畫的制作上來,用最簡單的線條描繪出多彩的世界,可謂古法新顏。
漆畫《八國正芳菲》是鄭益坤針刻漆畫的代表作品,作品看似簡單,實則不然,要掌握好 “錐畫” 線刻的神韻很不容易,因為針錐在光滑的漆面上不易著力,全憑手勁走刀,手上力道必須掌握好。由于針刻作品的畫面完全依靠線條表現,因而每個步驟的完成質量都被放大,工藝質量優劣立判。正是鄭益坤的努力探索和實踐才讓古老的錐畫工藝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新煥發出迷人的光彩,使這門原本單純的漆藝器表裝飾工藝演變成極具藝術表現力的漆畫技法。“針刻”已成為鄭益坤漆畫創作中最個性的語言。
1998年 心愿 81x81cm
2006年 悠然 60x60cm
04
科研助力 創新技法
作為漆藝工作者,鄭益坤在自己的漆藝創作道路上始終不斷地摸索新方法,力求制作出更加精美、精致,技法更高的作品。他改良了“針刻”的工具,將刻鋼板的刻刀磨成銳利的三角形,使點、勾、劃的轉折既有變化,也有力量,兼具“精、氣、神〞之繪畫效果;他恢復了傳統漆沙硯工藝,研制出標準的漆沙硯;他組織研發漆器修飾新工藝,倡導和參與開發漆器閃光裝飾漆膜;他還將裝飾漆膜的成果直接運用到漆畫創作中,開啟了漆畫創作中使用漆膜鑲嵌的先河,拓展了漆畫表現的空間。80 年代起,鄭益坤又致力于“漂漆浸漬法”探索,利用油比水輕、漆與水互不相溶又聚散牽扯的特點,將經過稀釋的色漆隨意地灑在水面上,經攪拌后滯于畫面以獲得意想不到的隨機效果的方法制作漆畫。
2002年 八閩風物 61x144cm
“晶瑩髹漆干層罩,月里嫦娥羨幾分”,鄭益坤畢生從事漆藝研究與創作,創作了無數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他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作者對生活、對快樂的捕捉與對樸實、美好、和平生活的向往。
50 多年來,鄭益坤大師在其所涉及的漆器、漆畫、國畫、漆工藝研究領域都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他的漆畫作品幾乎參加了 20世紀 20年代至 21世紀初的所有重要展覽,這些成果不僅體現了他在漆藝領域取得的巨大成就.更是一部中國近現代漆藝的發展史。如今,他的傳承者們正在將中國現代漆畫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正堅定地闊步于再創福建漆藝輝煌之路。
2009年 靜物之三 61x48cm
2013年 春日 60x60cm
05
藝術生涯
1963 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毛主席休息室創作漆畫《閩江之夜》《東海旭日》。
1984年,漆器“春晴蝶舞〞文房四寶盒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
1986年,漆畫《蝴蝶蘭》獲全國漆畫展優秀作品獎,被前蘇聯東方藝術博物館收藏。
1987年,“裝飾漆膜”科研項目通過省級鑒定,被中國輕工部授予“全國輕工業優秀新產品獎〞和“全國輕工業科技‘金龍騰飛獎,”
1988 年,國畫《水仙》入選第三屆中國花鳥畫邀請展,藏于李可染舊居藝術陳列館。
1994年,漆畫《靜物》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并被中國美術館珍藏。
1995 年,為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設計制作大型漆屏風《凌波仙子》,獲“北京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臺灣廳室內設計” 優秀工藝獎。
1996 年,在新加坡烏節坊藝術展廳舉辦 “鄭益坤個人漆畫展”
2010年,漆畫《海鮮》、脫胎漆缸《樂在其中》被中國工藝美術館珍藏。
錐畫漆藝《玉玲瓏》
鄭益坤: 1936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 高級工藝美術師,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福州脫胎漆器髹飾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中國當代百名杰出國畫家,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 亞太手工藝大師
原文載于:閩江學院校友會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