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慶祝南京藝術學院建校110周年之際,南京藝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凌浩接受《中國美術報》特別約訪,講述南藝百年來在“閎約深美”校訓的引導下,對中國藝術教育所做的探索和貢獻。
中國美術報:南京藝術學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您如何看待南藝走過的110年歷史?
張凌浩: 作為我國獨立建制創辦最早并延續至今的高等藝術學府,我想用兩個關鍵詞來概括南藝走過的110年非凡歷程和取得的卓越辦學成就。
一是“不息變動”。1912年,享有現代美術教育事業奠基人、新美術運動拓荒者美譽的劉海粟,開時代之先河,創辦中國第一所美術專門學校上海圖畫美術院,拉開了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序幕。從那時起,海老身上的“勇于變革、敢為人先”的精神基因便深深鐫刻在南藝人的血液當中。110年來,學校以及校友在藝術教育領域不斷地探索、開拓,創造了中國近現代藝術教育史上的多個“第一、唯一或者之最”。比如,學校創立我國第一本美術學術雜志《美術》,最早確立人體教學在美術教育中的地位,創辦我國藝術教育史上第一個動畫學科,是最早開設雕塑系、最早實行男女同堂教學的美術學院校,是最早實行學分制教學改革的藝術院校,校友參與創作我國第一部正歌劇《秋子》、第一部彩色水墨動畫美術片《小蝌蚪找媽媽》、制作我國第一部《中國畫教學》影片,等等。
二是“閎約深美”。近年來,在“閎約深美”校訓的引領下,南藝秉持深厚的中國精神和寬廣的國際視野,確定了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國際一流綜合性藝術大學的奮斗目標,在學科建設、藝術創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果。學科建設攀高峰,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五個一級學科全部進入全國前六,其中三個學科進入A類,二個學科為B+。藝術學科綜合實力連續四年位列武書連中國大學排行榜第一、青塔評價藝術學最強三個高校之一。五個一級學科全部入選“2022年軟科中國最好學科排名”榜單。39個本科專業中有2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位列全國藝術院校第二。科學研究有深度,近年來,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七項,遙遙領先同類院校。藝術創作求至美,師生在“五個一工程獎”、全國美展、音樂金鐘獎、電視金鷹獎、舞蹈荷花獎等頂級評選和賽事中捷報頻傳。
中國美術報:南京藝術學院是同時擁有藝術學學科門類下全部五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高等院校。近年來,南藝如何圍繞培養新時代藝術人才目標,努力建設一流學科,引育一流師資,推動辦學質量再上新臺階?
張凌浩: 近年來,南藝聚焦高質量發展戰略主題,瞄準高水平大學主攻方向,以“高峰計劃”實施引領帶動“高峰學科”建設,全面推進辦學實力和學科水平提檔升級。
一是扎根中國大地辦教育,以更高的站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牢固確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辦學發展中的根本指導地位,堅持用新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以“國之大者”的胸懷和站位,切實把推動高水平大學建設放在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戰略定位上、放在全國高等藝術教育發展的宏觀態勢上、放在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篇章的總體部署上來謀劃和思考,努力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國際一流的綜合性藝術大學。
二是堅持質量與內涵并重,以更快的步伐領跑高等藝術教育。主動適應新時代藝術與科技融合的趨勢,圍繞跨學科融合創新先后籌建“元宇宙藝術與設計研究院”“聽覺感知與視聽融合實驗室”“講好中國故事國際傳播研究院”“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創新設計研究院”等,全面推進“高峰計劃”實施,學校學科綜合實力在全國藝術院校中的領跑地位更加鞏固,在國家級教學成果、人才項目、智庫平臺、重大科研項目、重大文化工程和重要文藝獎項等核心指標上實現重點突破,個別優勢學科躋身國家一流學科。
三是強化藝創與科研成果轉化,以更強的擔當服務社會文化發展。堅持把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戰場”作為培養高素質藝術人才的“練兵場”和展示社會服務成效的“閱兵場”,圍繞培養優秀文化人才的“搖籃”、繁榮文化藝術創作的“基地”、推動文藝理論創新的“先鋒”和服務黨委政府決策的“智庫”的目標定位,重點建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藝術研究與創作中心”,全面實施創新人才培養工程、重大科研成果培育工程、精品創作攀峰工程、文創智庫建設工程等一系列工程項目,全面提升服務江蘇“三強三高”文化強省建設的融入度、貢獻度。
中國美術報:青年教師是一所高校的“種子”,作為國內重要的綜合性高等藝術院校,近年來,南京藝術學院在促進師資人才成長上進行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成效?
張凌浩: 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青年教師更是確保學校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力軍。近年來,南藝高度重視青年師資人才的培育,實施一流人才培育工程,堅持扭轉“五唯”傾向,多措并舉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主要做法有三個方面:
一是實施師資鑄魂培養工程。建設師德師風網絡教育平臺,構建面向全校教職工的師德師風教育培訓體系,將師德教育貫穿教職工職業生涯全過程,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評價的第一標準,努力培養德藝雙馨的高水平師資隊伍。開展“海粟名師”“海粟優秀講師獎”“最美教師”評選,選樹師德典型和模范,充分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
二是實施一流人才隊伍引育工程。發揮教師發展中心作用,引育并舉,通過專項人才激勵機制和重點項目支持等方式引進國際一流藝術院校青年優秀人才,實施“10、30、40”計劃,每年培養10名50歲左右的學科帶頭人,30名40歲左右的專業帶頭人和40名30歲左右的青年拔尖人才。實施“海粟人才計劃”,首批遴選了16名35歲以下青年拔尖和骨干教師進行資助培養。
三是實施青年藝術人才科研與創作提升工程。開展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設立自主科研基金,為青年教師松綁,支持青年教師自主科研,方向任務自主定,行政不做干擾,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新文科”、交叉學科、課程建設、教材建設、教改項目和課程思政建設,提升教育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加強對青年教師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的扶持力度,設立藝術創作和藝術實踐支持和獎勵基金,探索藝術院校青年教師培養新模式和評價新標準。
中國美術報:長期以來,南京藝術學院堅守與時代共鳴的藝術信念,不斷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在加快和擴大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傳播優秀中國文化等方面有哪些舉措和成果?
張凌浩: 近年來,南藝緊密圍繞文化強國和文化強省發展戰略,聚焦建機制、育人才、通民心、強品牌等方面,不斷加強對外文化藝術交流與合作,提升優秀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一是優化國際人才培養機制, 增強“留學南藝”品牌的吸引力。持續推動國際學生培養從規模式發展到內涵式、項目制轉型升級,充分依托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政策支持,發揮中國政府獎學金等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獎學金效應,招收優秀國際藝術人才,結合國家外交大局,不斷調規模、定結構,推出面向非洲國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專項獎學金項目。大力實施中華文化和中國精神浸潤計劃,培養出敘利亞籍拉丁、塞爾維亞籍葉琳娜、老撾籍歐陽泰、馬來西亞籍郭圣杰、“贊比亞青年”等一批知華友華、樂于傳播中國好聲音、展現中國好畫面的高層次國際人才,得到外交部官微的積極肯定。
二是參與重要國際文化項目和活動,提高服務外交貢獻力。積極承擔國家留學基金委和省外事辦委托項目,開展贊比亞、泰國青年藝術人才培養項目,與泰國甘拉雅尼·瓦塔納公主音樂學院長期合作,在學校掛牌成立“江蘇東盟人文藝術交流基地”。積極組織國際學生投身外交文化藝術活動,受邀參加中贊建交50周年晚會、中泰建交45周年音樂會、中國與薩爾瓦多建交四周年招待會演出,高水平演繹中外經典曲目,獲得各國元首和使節政要的高度贊揚。經中國駐埃及大使館引薦,我校國際學生參與組編冬奧歌曲《幸福花開·悅享冬奧》,攜手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學青年學子獻禮北京2022年冬奧會,成為中國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參與者。
三是推動精品藝術項目走出去,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力。彰顯南藝對外傳播的生機活力和蓬勃朝氣,學校編創的歌劇《秋子》等優秀原創表演藝術作品在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展演、播出;在荷蘭海牙、法國巴黎、美國舊金山等地,成功舉辦非遺、手工藝、漢字設計等主題展覽。聚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傳播與合作,加強與俄羅斯、埃及、東盟國家等的人文藝術交流,聯合舉辦“中俄藝術高校聯盟展演活動”、中國—東盟藝術高校聯盟“亞洲高等美術教育作品邀請展”等。推動“中國內核”與“國際范兒”高度融合,我校教師緊扣中國夢主題,編排中華傳統神話題材動畫作品《大禹治水》,被美國迪士尼購買版權,其創作的長篇小說《黃豆的三星堆歷險記》在美國出版發行。
中國美術報:繼往才能開來。圍繞“新時代中國特色、國際一流綜合性藝術大學”建設目標,南藝將如何從校史中汲取發展動能,在新時代高等藝術教育和藝術創作實踐中展現擔當作為?
張凌浩: 在110年的辦學歷程中,南藝經風雨而茁壯、歷滄桑而彌堅,積淀了赤忱深厚的家國情懷、不息變動的辦學傳統和守正創新的改革精神。這賦予了南藝在新時代新征程上闊步前行的不竭動力。我們將時刻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我們將積極面對數字經濟時代給藝術教育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在持續鞏固美術、音樂、書法、舞蹈等傳統藝術學科優勢的基礎上,主動適應“新文科”發展要求和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趨勢,推動藝術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技術的融合,促進藝術學科與理、工、經、管等學科的交叉,著力構建傳統藝術與當代藝科交相輝映、雙峰聳立的學科發展“新布局”和“雙高地”。我們將充分發揮文藝在文化強國建設中的獨特作用。對標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的重要部署,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相統一,號召廣大南藝師生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提煉主題、萃取題材,用情用力講好中國故事,用各學科門類的優秀藝術作品展現中華歷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寫中國人民奮斗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現新時代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