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3日,經第39屆佛羅倫薩文學與藝術獎評審委員會的評審,中國藝術家郅敏憑借作品《二十四節氣——立秋》榮獲雕塑類金獎,他也因此成為首位榮獲該獎項的中國藝術家。
舉世矚目的2022年“第24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適值中國春節期間在北京開幕,二十四節氣倒計時將中國人對時間的瑰麗想象美輪美奐的呈現給了世界。二十四節氣蘊含著中國人對宇宙的理解,古人俯仰天地夜觀星象,根據太陽周年認知天氣、氣候和物候變化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技術體系,指導了農耕生產生活,亦成就了全世界唯一未曾中斷的偉大文明。習近平總書記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作出重要指示,“要扎實做好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推進文化自信。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和中華文明影響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鑒,講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在中國傳統文化雙創精神的指引下,郅敏的雕塑作品《二十四節氣——立秋》正是通過發掘中國古人觀測太陽總結時間節點的文化意涵,凝聚成為物質化的藝術成果,獲得了2022年意大利佛羅倫薩文學與藝術獎雕塑類金獎。
中國歷來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在保護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生產性保護”等創新概念,文化遺產通過當代的再創作不斷走進民眾的日常生活,豐盈著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世界。新時代,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換和創新性發展取得了極為豐碩的成果,具體體現為中國當代藝術家深挖傳統文化資源,以人民為中心,譜寫時代宏偉氣象,以藝術創作賡續傳統歷史文脈的新追求和新作為。文運牽國運,文脈連國脈,中國藝術工作者與國家同心而向,守正創新,事實證明,中國當代文藝只有把根系扎進中華熱土和歷史源流,從傳統和當代生活中汲取營養,才能創作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風格、展現時代之風的優秀作品。
“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于2016年11月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不僅是對中國古代人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規律活動的認可,也讓“二十四節氣”通過重要活動重返當代中國人的生活視野,加深廣大民眾對“我們從哪里來”這一哲學問題的認知。自從高更名作《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我們到哪里去》問世以后,藝術家對生命源流和意義的追問從未停止。中國當代藝術家循著文化脈絡蜿蜒而上,不斷通過作品叩問傳統文化的建構方式和傳播邏輯,已經成為藝術界顯著的現象級創作趨勢。2020年以來,由中央美術學院絲綢之路藝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策劃的《光陰的故事——二十四節氣藝術展》在新加坡、盧森堡、韓國等多國展出,并在武漢、無錫、遵義等地巡回展覽,產生廣泛影響。展覽以傳統節氣為主題,以融入當代生活為目標,通過繪畫、書法、陶瓷、設計等豐富的當代藝術形式,鋪陳了藝術家和設計師以銜接文脈傳承展現文化身份的宏大愿景,郅敏的《二十四節氣——立秋》也參加了此次展覽。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轉換是郅敏近年來非常重要的創作母題。對這一主題的確認來源于郅敏在2010年代前后在美國和法國的游學經歷,陌生文化環境中的生存經驗成為其重新確認自我的契機,使他更迅速而決絕地回到母體文化,回到從日常生活中探求與傳統連接的可能性,也開啟了他作為“21世紀全球化進程中的中國藝術家”的文化自覺。在郅敏最新個人作品展《點》中,“燃、蒙、時 節、方”五個版塊全面而清晰地展現他了對時間的興趣,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創作中通過立表測影、觀象授時、二十四節氣等主題對中國傳統時間觀念的闡釋。
二十四節氣自漢武帝時期進入歷法就和祭祀天地的儀式緊密結合,成為中國農耕文化的時間坐標,也成為一種哲學化的時間系統。中國人的時間觀念總是和視覺意象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驚蟄”抓住了季節的生動之處,這兩個字的組合好像把小蟲子在春天初融土地里扭動的身軀呈現在視線之中;“谷雨”又似乎讓我們看見剛鉆出土地的禾苗在春雨中隨風擺動,在這樣的時間系統中,人道遵循地道,地道直追天道,和諧共生,生發出優雅的詩意。和現代主義之前的西方藝術不同,中國古代藝術一直有表現時間的傳統,可臥游的山水畫以散點透視為基本遵循,把觀者納入到畫面之中,緩緩展開,疊加著流逝的時間使人沉醉其中。連環畫式的人物畫隨著主要角色的反復出現形成延續的時間線,故事情節交代的不疾不徐。
郅敏《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從2015年開始構思,用當代的視覺表現形式去表達中國傳統文化意象是橫亙在他面前的第一個問題。經過長期的思考,郅敏從《易經·系辭》的“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表述中得到啟發,結合長期在美術學院教育中培養的寫實能力,用兩個人形或分或合、或臥或立的不同姿態產生的關系表達自然界中陰陽互生,構建起此系列的基本方法論模型,探求用雕塑表達“中國時間”的當代創作路徑。“計劃創作24件作品,目前已做了差不多一半。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認識自然的方式,不僅指導著農業耕作、影響著人們的生活,也傳遞著中國人獨有的自然哲學與時空觀念。”最近一次訪談中,郅敏總結了《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目前的創作進度。綜觀已完成的十余件作品,可以發現一個顯著的特點,兩個形象的組合從相對具象逐漸發展為相對抽象,更加聚焦于對時間模糊性的表達,拉開和當代精確時間的差距,重新返回傳統中國人的時間觀念。
自1993年進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原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陶瓷系算起,郅敏從事陶瓷材料的研究超過三十年。陶瓷是中國文化的瑰寶,在地大物博的中華大地,由于區域土質特點和燒制方法形成了不同產區特色。在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大家族中,陶瓷亦是非常重要的門類之一。陶瓷是人與自然,與時間共同造就的藝術,深入中國人日常生活,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成為文化意蘊豐富的物質載體。在郅敏個人作品展的開門見山之處的記錄片中,他一直在強調“不要急、不要急”,這是對時間的承諾,也是對陶瓷材料特性的尊重。
由于窯爐尺寸的限制,陶瓷走進公共空間長期以來面臨著來自材料的特殊難題,郅敏決心直面問題,轉向中國造字方法的潛心研究。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耗時數年專攻“永”字,橫鉤豎、點撇捺,中國文字的筆畫和間架蘊含在此字中。郅敏也從“永字八法”獲取了重要靈感,用單體顆粒作為造型基本方法,消解陶瓷材料限制性因素,發揮材料本身文化源流深遠、產區特點豐富的優勢,建構了其近十年作品的形態特點。《二十四節氣》系列作品中的每一個陶瓷單體都被安裝上強力磁鐵,在鋼質內芯上的位置隨意變換,觀眾可以饒有興致地拿下來兩塊,隨意的變換位置,再調整,形成新的視覺感受,這在實際上也為郅敏的創作開辟了兩個可以延伸的改變。一個新的變化是作品的體量,單體拆解類似于中國古代建筑中的磚瓦結構,可以無限復制,使作品的尺寸不再受到限制,由顆粒本身帶來的空間可變性使我們觸摸到藝術家對不確定的空間或形態的興趣;第二個變化是藝術家開始考慮到受眾的問題,這使得他的作品格局更加開闊,和觀眾一起互動,甚至完成作品的想法讓他激動不已。
2022年12月3日,經第39屆佛羅倫薩文學與藝術獎評審委員會評審,郅敏《二十四節氣——立秋》榮獲雕塑類金獎,成為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中國藝術家。該獎項誕生于1983年,由佛羅倫薩歐洲文化中心主辦,以延續佛羅倫薩為代表的文藝復興精神為主旨,每年舉辦一次,褒獎全球杰出的文學和藝術創作者。《二十四節氣——立秋》獲獎理由提到:來自中國的雕塑家郅敏作品《立秋》,以東方古老傳統材質陶瓷為媒介,把中國土地上農業文明的“節氣”這一看不見的事物賦予了看得見的形體。這是“中國時間”的一種現代表達嘗試,對人類全球化進入“國際標準時間”并逐漸生成精神困境的今天,具有警示、回歸和校準意義。佛羅倫薩作為文藝復興的故鄉,很高興授予郅敏作品以最高金獎,并對這一雕塑家的今后創造寄予期待。
隨著全球城市化和世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文化多元化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議題,雖然“二十四節氣”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農事技術指導方面的功能已經減弱,但其蘊含的文化意義仍然是中華民族文化認同的重要基石,亦可以成為當代可茲利用的文化資源。郅敏《二十四節氣——立秋》經由視覺意象傳遞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立場,表達中西方文化傳統對“時間”這一人類共有抽象概念的不同闡釋,是“文化自信”在藝術家個體創作中的具體彰顯。
郅敏,1975年出生,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雕塑院常務副院長(主持工作)、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院委、特聘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全國城市雕塑建設指導委員會藝術委員會委員、副秘書長,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常務理事,《雕塑》雜志編委,聯合國教科文國際陶瓷學會(IAC)成員,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機構(IOV)成員。 作品參加“達喀爾雙年展”、“法國中法藝術展”、“意大利中國當代藝術展”等國際展事。作品入選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第六屆、第八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二、三屆“大同雕塑雙年展”,中國美術家協會第一、二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展等。 擔任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藝術設計評委,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評委,國家社科基金評委,國家藝術基金評委,“曾竹韶雕塑藝術獎學金”評委,“明天雕塑獎”評委,“全國青少年雕塑大賽”評委等。國家社科基金“20世紀中國現代雕塑的民族化問題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國家藝術基金“天象四神”創作課題第一負責人,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近代西方雕塑家個案研究”研究課題第一負責人,以及主持多項國家級研究課題和省部級研究課題。
原文刊登于2023年1月18日《人民政協報》第12版華夏翰墨, 作者:盛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