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 著名雕塑藝術家 胥建國
時間:2023-04-16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82 分享: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碩士生導師,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學院雕塑》副主編。曾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雕塑教研室主任,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辦)主任,首屆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藝術委員會委員。
《長征中的無名烈士紀念碑》遵義會議紀念館 2015年
《精神與情感——中西雕塑文化內涵》商務印書館 2002年
2001中國延慶·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暨學術研討會,延慶國際雕塑公園
2002中國北京·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暨學術研討會,北京國際雕塑公園
2003中國福州·國際城市雕塑藝術展暨學術研討會,福州國際雕塑公園
2004中國AGI(世界平面設計師學會)大會及設計作品展
乾坤 金屬 160cmx60cmx160cm 北京云中心 2011年
同方 金屬 160cmx60cmx160cm 北京云中心 2011年
契合 金屬 160cmx60cmx160cm 北京云中心 2011年
披沙揀金 樹脂 60cmx50cmx110cm 2014年
裂變 樹脂 50cmx50cmx120cm 2015年
和而不同 花崗巖 350cmx350cmx120cm 2012年
風節 大理石 500cmx150cmx300cm 北京清華大學 2011年
作為一名長期從事公共性雕塑創作、中西方雕塑比較研究的雕塑家,胥建國十分重視向作品中灌注文化內涵。在創作大型城市雕塑時,總是盡可能地把握到最具當地文化內在的核心要素,進而發現、提煉、慨括為具有代表性的符號。無論是《眾志成城》、《旭日東升》,亦或是《共創未來》、《開天辟地》等,其雕塑作品最突出的藝術特點就是對藝術精神的追求和對雕塑純粹性造型的揭示。他認為精神與情感是藝術表現的兩個重要部分,而精神是人類進步的核心支撐力,因此愿意以純粹的造型語言來揭示精神——從藝術家的個體精神到全民族乃至人類共同的精神。
抽象雕塑一直是胥建國探索的領域。近幾年,針對抽象雕塑藝術的精神性,他又做出了新一輪的探索,佳作頻出,崢嶸盡顯。
抽象作為人類認識事物的重要方式,是人天然的一種思維能力。在近一個世紀的文化歷程中,抽象藝術在繪畫、雕塑、舞蹈、音樂、文學和建筑領域均有著廣泛的探索與成就。抽象,是
20
世紀藝術的主流,是人類文明從低級向高層次發展的必然,體現了形象思維發展的新境界。就雕塑藝術而言,抽象則是現代雕塑最為突出的特征,它使現代雕塑遠離物象,接近本質,比具象容納更多的內涵,揭示更深的道理,也表現了人類更細膩的情感。
21
世紀的中國,抽象雕塑早已出現在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但從學術角度看,當代中國的抽象雕塑發展無序且空洞,缺乏一種超越原始意象的時代胸懷和心理觀照。看似簡單的抽象雕塑,實則頗具挑戰,它有著另一套嚴謹的造型系統,并非藝術家隨意抽即可抽得出。
胥建國對抽象雕塑有著自己獨到的認識與理解,絕不盲從。靜觀其作品,就會從那簡潔的形體中感受到一種氣質和力量,仿佛能真實觸摸到雕塑的靈魂;會從那利落的形體與空間的消長中體悟到藝術家在超越具體物象描繪后,找尋到的一種精神與自由。
創作于
2012
年的花崗巖作品《和而不同》,現置放于安徽省蕪湖國際雕塑公園。這件作品中,胥建國結合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現代設計理念,融合了構成主義和解構主義的造型方式,通過對形體的分解與組合詮釋了道家的哲學思想以及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以雕塑的形式喚起了人們對文化多元化并存發展的思考。同年創作的金屬作品《契合》,用若干單元體相互咬合,環環緊扣的造型,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詮釋了人類不同文化并存共贏的理念。形體語言上,作品通過對“中國魔方”魯班鎖和中國古代木建筑中的榫卯結構的運用,在力學、數學和哲學間建立了一種新美學。這種基于對茫茫宇宙生命體彼此依賴相互聯接的思考,表現出了胥建國作為一位藝術家對“天人合一”樸素思想的深刻理解。
《同方》是《契合》的姊妹作品,它由四個簡潔的不規則菱形組成,方形的金屬結構體靜中有動,動中有變,以雕塑的形體語言表現了道家“生生不息”的哲學思想,以及萬物循環往復、周而復始的存續狀態。
漢白玉作品《風節》坐落于清華大學校園,它以抽象的形式將兩塊菱形巨石上下組合,通過對不同斜面的切割塑造,表現了風對石的侵襲與磨礪,隱喻了人的清正傲骨和高風亮節···
透過這系列的作品可以看出,結構、解構、組合、變化是胥建國抽象雕塑造型的主要特色。每件雕塑作品就猶如是他對一個個哲學問題思辨后的應答,從整體到局部,從表象到本質,或在糾結中豁然,或在困惑中警醒。他把雕塑形體當做解析世界的對象,不論打開或組合,剖開的是表象,認知的是本質,有張有弛,有緊有松,疏密有序,繁簡有致,單純而不單調,規矩而不呆滯,在循序中雕塑之大象從至簡逐漸走向無形。
胥建國的雕塑始終致力于以最簡潔的造型承載最豐富的文化。變化的是形式與材料,不變的是精神和文化,創新拓展與堅守遵循清晰可鑒。這種理性與感性的關系處理,探索個體與外在世界的情感互動,不禁令人想起西方古希臘的雕塑,那種理想主義的、簡樸的、典雅精致的,強調肉體與理性一致,形式與內容統一,人與自然的協調,特別是那“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古希臘雕刻家在追尋“神人同形同性”時創建的理想而完美的藝術形式,或許正是胥建國抽象雕塑追求的終極目標。從這層意義上講,胥建國的抽象雕塑既是向古希臘雕塑表現出的理性主義、科學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致敬,也是在文化上向中國古代先哲們的敬禮。
基于這種理想,胥建國在眾多具象寫實和有機抽象外選擇了幾何的無機抽象作為自己雕塑的造型方式,在孤寂的沉靜中去尋找和創建新的規則,不斷化激情為理性,把繁雜的世界提煉為有序的簡樸,讓作品獨立于表達社會性意義,在純粹中回歸到藝術本源。
胥建國在選擇幾何的無機抽象進行雕塑創作時,還確立了他自己的形態語言,一種菱形的元素。這種簡潔而富有變化的形體語言在《和而不同》、《風節》、《契合》、《同方》、《披沙揀金》等作品中都獲得了充分的展現。菱形不僅主宰著整個雕塑的造型,還分解到所有的局部細節,顯現出了無窮的變化性。譬如《和而不同》的造型,從每個小的菱形平面、每個單體菱形的變化到所有單體插接組合后完成的整體形象,都充滿了菱形的變化,并在變化中準確地詮釋了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嚴謹的邏輯和秩序中營造出一種清晰、明確的恒久感受。
雕塑是一種以形體創造空間的藝術,可以占有空間、穿越時空。在雕塑家胥建國眼中,一個完美的形體,不應存在視覺的盲點,無論從任何角度去審視觀賞,都應精彩紛呈。觀者可以走進雕塑、觸摸它、感受它,能夠深入到雕塑的內部,欣賞形體在空間中有序的轉換,品味橫看成嶺側成峰之美。作品《和而不同》營造的就是這樣的一番審美意象。
材質不同,質感不同,傳達出的情感也不同。對于石木或金屬材質胥建國可謂駕輕就熟,但他更在意不同材質、不同質感、不同加工工藝傳達出的不同視覺感受和美學效應,諸如木材的親近與溫和、金屬的堅硬與冰冷等,強調不同的創作主題選擇不同的材質和塑造方式以與其適應。
縱觀胥建國的創作道路,他不僅是一位理論與實踐并行的藝術家,更是一位不愿在以往成就上停歇住腳的拓荒者,他甘愿做自己觀念的奴隸,在不斷發現大千世界的同時發現自己、塑造自己、挑戰自己,以一顆純粹之心堅守著文化的凈土,追尋著藝術精神的純粹。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