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顧美群:融情于藝 成器之美——“紫砂九雋”系列報道(五)
時間:2024-02-14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2 分享:
編者按:近日,鳳凰網記者在江蘇專訪“紫砂九雋”,記錄了他們在豐富紫砂文化內涵,擴大紫砂文化影響力,開拓當代紫砂新路上的動人故事。“紫砂九雋”孜孜不倦的追求,也契合了學會“引領行業發展、滿足時代需求”,“把工藝美術產品打造成為生活必需品”的理念。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公眾號以“人物”為報道方式,作系列報道,繼續講述他們的故事。
顧美群的每一件作品都灌注了她豐富細膩的心意,融匯了她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成為了她自我精神的真實寫照。
“人間珠玉安足取,豈如陽羨溪頭一丸土。”宜興,古稱陽羨。千年陶都,薪火相傳。一代代紫砂藝術家用妙手匠心喚醒手中的五色泥土,闡述對生命的熱愛、對歷史的追溯、對時代的追隨。如何更好地傳承與創新是永不褪色的時代話題。
2017年,“紫砂九雋”誕生,由史小明召集范建軍、顧美群、蔣雍君、喻小芳、范偉群、蔣琰濱、毛子健、范澤鋒共九位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和陶瓷藝術大師組成。不同于傳統形式以名人命名或師門傳承的工作室、藝術館,這個藝術家群體打破了門戶隔閡、融匯制技所長,力求成為新時代紫砂文化的拓展者。
六年走來,“紫砂九雋”從傳統中汲取養分,沉淀基因,用更貼近時代的紫砂作品詮釋紫砂文化,并在更寬廣更縱深的維度,豐富紫砂文化內涵,擴大紫砂文化影響力。近日,鳳凰網江蘇專訪“紫砂九雋”成員顧美群,走進她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解讀她在開拓當代紫砂新路上的動人故事。
“這壺就像我十月懷胎的女兒,精心呵護著它,不讓它受一點委屈。若是把我的壺藝生涯比作一棵從樹苗長成大樹的美妙過程,那這把壺就是最初的那顆‘種子’,也是我的初心。” 宜興“紫砂九雋”成員、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顧美群在她的文章《我的第一把壺》中如是說。把作品比作自己的孩子,這句話足見其作品在她心中的地位,以及為此傾注的感情。
她從大自然中獲取創作靈感,也把內心豐富的情感投入到紫砂壺的創作中去。就像這件作品,“取材于自然界中一靜一動的兩個物體,潤雅清心中寄寓‘知足常樂’的哲思。它跟我珍視的內心之聲恰好合拍,就像一個避難所,支撐著我的精神狀態,在這里養育著那樣的我,生命中便多了些果斷。”在一次勇敢的創新中,傾注了顧美群大量心血的“一片清心”誕生了。
顧美群出生在宜興太湖邊陶瓷村的制陶之家,母親是一位從上世紀50年代就在紫砂廠從事紫砂壺藝的老陶工。很小的時候,顧美群就在耳濡目染之下對紫砂壺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她說,“那時候,夢境里的自己,總會像母親一樣捏出一把把壺,整齊地碼在桌面上,母親瞇眼微笑著端詳。只不過那時候還真沒想到,這樣的一個感覺,一個小小愿望,我竟然會用一輩子的光陰來實踐。”
顧美群說,細究起來她的才氣和學養都不算頂尖,中學畢業后先由家學、而徒工、而從師、而自立、而獨備一格,四十年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端賴那一股子天生的靜氣,得以潛沉而修遠,篤誠而樸茂。
她特別好學,一路走來不斷地學習深造,大學、高研班、研究院再到文學院,她求知的心就沒有停止過。即使,現在稱譽于當代紫砂界,她也依然謙和守靜如舊。就像她獲得中國工藝美術“百鶴杯”工藝設計創新百鶴金鼎獎時,頒獎詞中寫的一樣,她用眼睛觀察萬物,用心靈感知時代,所有至真、至善都會陳釀在她心底,從靈魂深處長出的一雙巧手,將新時代創造的豐盈與創新的豐碩,濃縮在她藝術塑造的昂揚與美好中,時間會在她的作品中定格。
“紫砂,是高度‘心意化’的手藝,也是高度‘手藝化’的心藝,從打泥開始,形感與氣感,手會與意會就賦予這些無機生命的開始,作品的那些極致的部分,往往也不全是依靠技巧來推動,傳統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唯一不變的,應該是我們秉持的匠心。”顧美群如此認為。
顧美群的作品樣貌鮮明,常言道“文如其人”,其實壺亦如其人。她不斷“磨”出來的眼力、手感、耐心、經驗,付諸于她手中的作品器型上,時光如錦,繪意人生,手起手落間造就棱角分明的線條世界,或樸拙厚重、或靈動鮮活,無不蘊含深厚積蓄的傳統意味,真正達到了“人壺合一”的境界。所以觀她的壺之所在,一定能感受到她外柔內剛、豁達大度的性格魅力。
古韻悠悠,飽滿的造型有一種沉穩的量感,大氣、端莊,一氣呵成。渾然天成之外加上更多的匠心獨運,壺身大量留白,以質樸本色,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線條的曲直變化,節制而收斂。流暢雅潔且不離樸厚性情,回溯器的胸中和與靜肅正格。簡中求神,靜中求趣,帶有中國風骨的線條美學,其內在卻蘊含著作者對自身藝術審美的專注和工藝技術的極高追求的精神,從細微處去觀察其表象,展示給人們的是一種境界、一種態度、一種能力。同時又引人反向思考,歲月如水,悟徹之后的豁然開朗,依舊是回到最初所見的簡單之中。
顧美群的老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吳鳴提到她時說:“她的心境靜,愛用腦,很有想法;她為人隨和,其實外柔內剛,個性很強;她有韌勁,認準的事不放棄,堅持不懈作出努力;她善于借鑒,善于吸收。她的作品除了傳達出宜興紫砂特有的民間意味和特點外,還傳達了女性特有的細致和委婉。如‘貴妃壺’,柔弱豐滿的裊裊身姿加上彎彎的發髻,有醉后貴妃的特別韻味。再如‘無言’壺,壺蓋上的一雙青蛙相對無語,是在清流漣漣的荷塘中情感的交流?還是對歲月流逝的眷戀?答案在每一個品鑒它的觀者心里都是不同的。”
紫砂壺作為一件具象實體的手工藝品,如果僅僅只為貯茶而用,便被淡卻了其藝術和精神效果,因而,創作者在紫砂壺的設計過程中,非常注重意境的呈現,挖掘出深層內涵以豐富藝術個性的語言,而來自生活的智慧、生活的哲學往往能為紫砂壺作品增添一道親和力,以獲得品壺人更多的共鳴和參悟,這也是紫砂文化的一種升華。“靜觀”將造型裝飾藝術與生活智慧有機地融于一體,利用形之間的連接、穿插、錯位和過渡,創造出一種豐富的視覺形象。再擬上“靜觀”二字為名,意境全出,將一顆靜觀的心、一份靜觀的情,濃縮在了作品之中,移象創意,寓理于妙。
顧美群的每一件作品都灌注了她豐富細膩的心意,融匯了她對人生哲理的感悟,成為了她自我精神的真實寫照。宜興陶瓷行業協會會長史俊棠曾給出這樣的評價:“顧美群是個有志向的紫砂藝人,她十分注重傳承與創新的關系,她在不斷積累自己的人文精神,并且融入作品之中,讓人們追尋她陶跡的同時,看到了人文精神的傳遞。我想,紫砂人都應該具備這樣的人文精神。
中西圓融 守正創新 傳播傳承
自1993年參加由上海文化局組織的為期二個月的中國民間藝術赴日巡回展開始,她每年都要出一趟遠門,是宜興最早走出國門傳播紫砂文化的從業者之一。1996年,宜興紫砂工藝五廠舉辦了“第一屆西方陶藝家宜興研習營”,邀請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及國內的十多所大學的三十多位知名教授和陶藝家參加。顧美群在這次活動中擔任了他們的助教老師,配合并輔導他們用宜興陶土進行藝術創作。憑借著紫砂創作過硬扎實的功力,她獲得了國內外陶藝家們的尊重,也得到了一次寶貴的機會去了解、學習國外陶藝家的創作方式、思維及現代陶藝,拓寬了視野,培養出傳統特征與現代意識相融合的創作理念。
正如明代著名學者董其昌所言“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二十幾年來,她帶著她的紫砂壺積極趕赴世界各地的陶藝之約,足跡遍及歐美、東南亞的二十多個國家的大學、陶瓷產區、藝術中心以及博物館,作壺藝交流,做展覽、做示范教學、做講座。一方面看到了很多世界級的藝術珍品,收獲巨大,同時對國外陶藝的研究、開發、傳承和潮流有了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對自己熟悉的中國陶瓷傳統藝術的創新發展也有了不同層面、不同內容、不同形式的思考和認識。后來她創辦了美陶緣宜興國際陶藝研習營,為國內外愛好陶瓷的藝術家、學者、教授和學生來宜興交流駐場創作搭建平臺,讓宜興紫砂與國際陶藝有最為直接、廣泛、深入的專業碰撞和交流,以此擴大宜興紫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開辦至今,已吸納上千名國內外陶藝愛好者入營交流學習,反響極其熱烈。她那個名為“美陶緣”的紫砂陶藝工作室也成為了宜興陶藝國際交流的勝地,她也被業內譽為“國際壺藝的交流使者”,影響也隨之擴大。
傳承,是社會、行業賦予從業者的一種責任。也是一個藝術家對藝術延續的必然選擇。自1991年至今,顧美群已經授徒上百名,無償教授的技藝研習班達100多個,她徒弟中已有50名已經獲得了正高級、高級、中級、初級的專業技術職稱。她覺得想要成為一個對社會有所貢獻、能夠承擔社會責任的人,必須首先教會她們生存的本領,她自豪地告訴我們,感覺特別有成就感,因為她是她們的引路人。
大圓融作品,便是顧美群藝術理念的展現,透過一個意象的集合,從孕育到出生,而后成長,一個母體把蕓蕓眾生聚合成了一股“力”。與作品中有著不同的造型、位置、方向、顏色的個體共融為一體一樣,現實世界也賦予了我們每個人的職業、生存狀態、生活境遇,包括身體條件的各不相同,我們有著生命自身沒有辦法解除的深層矛盾,但我們同樣都承擔著現實世界的紛擾,有著相同的目標,實現“大圓融”下的和諧,是我們的終極愿景。
吳鳴大師提到這件作品時評價:“‘大圓融’是一件特殊的作品。乍一看,它是采用了傳統紫砂壺‘百果壺’類似的手法,在母體壺身上加綴了各式各樣的傳統紫砂壺型,實際意義并非局限于此,她的意圖在于傳達在傳統基礎上現代審美理念的滲入和交融,這是一個想有所為的藝術家的終極追求。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民族性與世界性,思維過程依次鋪展開,是為了取得更廣闊的方式和場景。而這場景在東西方藝術的實際交流中得到了廣泛認同。”
“正視紫砂壺藝的特點和性質,‘善’常在壺中呈現;擁有紫砂壺藝創作體驗的過程,‘情’常常在壺中流露;融入人文精神和價值,‘真’常在壺中展示。”顧美群如是說。靜心于藝,融情于藝,顧美群的藝術不止于做壺的藝術,更是心靈的藝術,在無聲的韻律中將生機與活力注入那一捧溫潤的紫砂泥。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鳳凰新聞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