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曾記得,
嘀嗒作響的老鐘表,
古樸的舊家具,
屋外飄著鵝毛大雪,姥姥盤腿坐在炕頭,
昏黃燈光下手中做著針線活,
廚房熱氣蒸騰,飯香四溢,
房子雖舊,卻處處溫馨。
姥姥家系列微縮藝術作品,目前有《姥姥家的廚房》和《姥姥家的臥室》兩件作品。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微縮藝術專業委員會會員劉慧遠、朱恩艷及女兒劉梓瑤一家三口,共同耗時近兩年制作完成。
夫妻倆都是80后,出生在內蒙古,現居成都,從事游戲制作和綁定工作。2011年夫妻倆曾合作出版過《綁定的藝術——MAYA高級角色骨骼綁定技法》一書,由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發行,得到眾多業內人士的好評與肯定,后再版印刷。
作品制作初衷只是為了留住記憶,紀念故去的姥姥,其中也承載了我們對故鄉和兒時的回憶,以及一家三口之間默契的情感。
小時候交通信息不發達,回姥姥家要提前半個月寫信告訴她幾號去車站,姥姥不識字,每次都要請鄰居讀。等到約定好的日子時,姥姥和姥爺會趕著馬車去接,內蒙古的冬天特別冷,在馬車上姥姥會用厚厚的棉被裹著我。到家后,姥姥也總會把最好的吃的攢著留給我。她會把最大的雞蛋留給我吃,小的賣掉換一些生活用品,所以我們在制作時,會把雞蛋故意做的大一些,因為在姥姥帶給我的認知里,雞蛋都是很大的。
姥爺后面身體不好,行動不便,經常靠坐在臥室門背后的土炕上,看著姥姥在炕邊揉面做飯。由于經常靠著那面墻,那一片墻面也會比其他地方顏色深,墻漆也磨損的多。炕沿的角落里也放著姥爺常用的拐杖。
作品是以1:10的比例縮小制作。為了盡可能還原兒時的記憶,我們最開始對作品的設定就是要完全按照原工藝和材料去復原,還有一小部分因為自身的技術達不到,才會選擇一些替代材料,如:鍋是純手工敲制而成;桌凳以及饸烙床為榫卯結構,可以拆解組裝;風箱可以拉動并且出風等。
下圖為姥姥家的廚房局部
有銹跡的鐵質臉盆架在青磚地面上留下長長的影子,一個搪瓷臉盆斜放在盆架上。姥姥家所在的村子缺水,用水需要到遠處水井去挑,臉盆斜放著就是為了省水。
《姥姥家的廚房》是我們制作的第一件作品,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姥姥家本來是土坯房,為什么作品中反而是磚房。因為姥姥生前最大的愿望是可以住上磚瓦房,只是當時每家生活條件都不好。等到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姥姥已經離開多年,很遺憾只能以這種方式為姥姥實現愿望了。
我們都是從零開始學習,又是業余時間制作,加上前期準備工作耗時多,因此制作周期比較長。當時的很多用品,小時候見過用過,但具體到制作工藝那些完全不了解,就需要一點點考證尺寸和結構。如研究風箱如何鼓風、桌凳榫卯如何制作、此外還有竹席和筐的編法、臉盆架的焊接、灶臺的砌法等等。整個制作時長近兩年,前期準備就花了大概一半時間。
姥姥的房子現在還在,只是空置近20年,早已沒有了兒時的溫馨,很多用品隨著時代發展都已經更換。我們去了實地測量,屋里還有的老物件就直接量,沒有的就從網上找參考,實在找不到了就利用三維建模對比調整。
還有就是收集材料,用到很多土、樹枝、草等等都是出去撿的。帶孩子拿著小簸箕跑到河邊掃點兒土,還要用網篩一下。有時開車出去玩,看路邊有荒廢的農田和房子,也去撿鐵皮,建筑廢料,各種泥土,估計能用到的就撿一些回來。后來有段時間我倆就跟著魔了一樣,去哪兒都撿東西。孩子說:爸爸媽媽現在怎么有一個毛病呀,去哪兒都撿破爛兒回來。
。
當準備工作做好以后,就開始制作三維模型。我們夫妻倆是從事游戲制作的,對三維模型這一塊兒比較擅長。通常會先通過三維模型預覽成品效果,根據三維模型數據對比找不到實物的那些用品的比例。
其實這個三維模型也是改了很多版。開始打算把臥室的整體都做出來,后來發現中間高、兩邊低的結構會遮擋視線,所以切了部分墻體,做了拋面出來,確保觀看視角。當三維模型確定以后,就開始繪制平面圖,方便后續切割鐵皮或木頭,之后才開始手工制作。
小物件背后的故事
作品中用到的磚是一塊一塊用自制模具手工做出來的,其中1700多塊都是當時只有五歲的女兒劉梓瑤制作。磚做好了以后就開始鋪地面,爸爸告訴女兒怎么鋪,孩子頭天晚上就會按照爸爸說的鋪好,然后媽媽第二天把她送到幼兒園后再粘上。
當時因為工作關系,爸爸每天下班到家后都接近十點。休息半個小時就會開始制作,通常做到凌晨三四點才休息,早上八點半繼續起床去工作,這樣連軸轉的日子持續了半年多。可以說很多小物件都是在那段夜以繼日的時間里打磨出來的。很多朋友了解以后覺得我們這樣太辛苦,其實在我們自己看來,能為喜歡的事情投入精力去鉆研,實在是很幸運的一件事。每個晚眠的夜,夫妻倆看著材料在各自手中成型,再與深刻記憶中的那個影子一點點重合,都會相顧無言默默流淚。
下圖是手工做的1700多塊微縮磚
下圖是和孩子一起做磚
墻體部分砌了半個月,當時不懂該怎么砌,砌著砌著就歪了,期間返工了無數次。最后終于算是砌起來了,結果還是歪的。有朋友安慰我們說,本身老房子的墻體都會有各種問題,墻歪了反而更真實!哈哈,看來也算歪打正著了!
下圖是切割出來的椅子木料。因為太小擔心影響牢固度,這個椅子沒有做榫卯,而是膠粘而成,有一些小遺憾。
下圖為鐵鍋制作過程,材料用的是牛肉罐頭的鐵皮,一錘一錘敲制而成。
下圖為手工編的小筐,在老家用來裝一些常用的蔬菜,相比其他物品的編制,筐相對簡單,這個筐我是故意編大了一些,因為當時姥姥家的筐也很大。
下圖為孩子給筐上色做舊
下圖為手縫小被子
下圖為小馬扎榫卯結構,榫卯精度為0.5mm
廚房切菜用的菜墩子,是在外面撿的樹枝切片的。剛切完很潮濕,沒有辦法做舊,正好趕上我們家開了暖氣,直接在暖氣上放了一個月,然后再扔外面風吹日曬雨淋了半年。
風箱的制作時間是最長的,也是最難的,不是因為技術難,而是因為找不到任何記載風箱出風原理的。我們通過請教老人,再結合一些資料,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去研究風箱結構,然后用三維數據反復推敲,最后終于做了出來。但是有一點點瑕疵,風箱出風那塊兒里邊需要雞毛,當時沒有找到那么小的雞毛,而是找的替代材料,推拉也有風,但是風量較小。
下圖是風箱拆解結構圖
水桶是午餐肉的罐頭盒子制作,先是敲制成桶型,然后進行焊接,很多時候我們用的材料很普通,但是要把它制作出來會有些耗時。
籠屜也是根據真實編制工藝制作,參考了大量制作籠屜的視頻資料
木制鍋蓋沒有用上色做舊處理,而是用了碳化工藝
下圖是內蒙古農村用的笊籬,也是令我們比較頭疼的一件物品。同樣的找不到編制方法。最后實在沒辦法了,爸爸對著照片分析了一周,才最終編制出成品。
草帽用了討巧的編制方法,因為太小了,按照真實方法制作確實非常難,也是有一些遺憾
這個是姥姥家用的碗柜,門可以開合。小柜子上的金屬構件想做的跟姥姥家那個一模一樣,但是太小了沒成功,最后做了個傳統木柜子上用到的樣式進行替代。碗柜上面的柜子可以放米面糧油,有些放衣物被子之類的東西。不過柜子里面全部沒有刷漆,只是為了省油漆而已。
鏟子、勺子之類的物件,本身是銅的,我們就用銅做,本身是鋁的,就用鋁做。
這個小炕桌也是令我們比較頭疼的一件。我們全部都是手工切割木頭,硬木切起來特別費勁,決定用松木制作。因為松木軟,我們那個榫卯又太小,不到一毫米,所以組裝的時候稍微一用力就斷了。就這樣我們做了四個,最終才成型了一個。
剪刀是先把鐵絲敲成形,最難的事就是剪刀中間的那個孔。由于孔徑只有零點幾毫米,還是花了不少力氣去摳那個小孔。因為是金屬制成的,這個剪刀也可以剪東西的。另外在摳小孔的時候不小心扎到了手指,至今手指還留下了傷。
這是廚房作品里的門,姥姥家現在的門是包了鐵皮的。因為門壞了,所以才包了層鐵皮,小時候根本沒有,全部都是這種門。它不是整塊兒板,而是幾塊板拼接的,為了省料。
門上的窗戶我們本來想用真的玻璃,后來發現玻璃太厚會影響比例,最后用的有機玻璃。有機玻璃全被鑲在里外的窗框中間,和姥姥家的窗戶一樣。
下圖為早期制作的小物件
小斧頭也是金屬的,可以敲東西。刀是經過切割打磨后進行做舊處理。
這個掃把當時也是做了很多次都不理想,用過草、竹子和其他的很多材料都不行,不是太粗就是質感不對。后來出去找材料的時候無意中發現一種植物,才把掃把做出來。好多朋友看到我們作品后,就覺得里面最真實的就是掃把了。主要是因為我們采用物理做舊的方式處理,掃把不就是用來掃地的嘛!我就是用它來掃地掃水,掃的時候要注意別把它折斷。掃完以后我是把它放在陽臺上風吹日曬雨淋了半年,最后就是這樣的效果。
這個小鏡子大家應該很熟悉,小時候經常用。做的時候也是用的金屬,雖然本體特別特別小,但是爸爸還是做出來了,而且還可以折疊。
下圖是姥姥經常會用到的納鞋底的錐子,剪刀,布料,線團兒。錐子一共有三把,該是木頭的就是木頭做,該是金屬的就是金屬做。晚上做錐子的時候,由于太小,做著做著就不知掉哪里了,只能再做一把。
這是爸爸在做三五座鐘時的場景。小時候經常看到這個鐘,但是不知道它到底有什么含義,為什么叫三五座鐘?后來一查才知道,它產自上海,三五一十五,就是指上一次發條,可以走15天。我們不是為了單純的縮小,而是每做一件都會考證歷史和工藝。
下圖是做的軍用水壺。此外我們還制作了小暖壺。記憶里老人用的壺都是竹編的,里邊裝個壺膽,但是我們編出來后感覺效果不是很好。于是又用鐵皮去敲,無奈接口太厚了也不行。沒辦法,最后用了陶泥去做,捏出來上的顏色。這個暖壺沒有按照真實的材料去做,一直是我們覺得比較遺憾的事情。
編制失敗的暖水壺
我對自己做舊的這個鐵鍬把很滿意,覺得包漿感十足,哈哈!
這是臥室的門,把手是用金屬一點兒一點兒切割出來的,右圖這個是插銷,裝在門的另一面。很多有過相似生活的朋友覺得我們那個插銷裝的太低,覺得和真實情況不符,其實是有原因的。當時外孫子太小,姥姥家裝插銷的時候特意裝低了,方便小外甥進出。
下圖是臥室用的窗戶,細看的話,每一個窗框邊上都有一個大概零點幾毫米的倒角,完全是手工一點一點摳出來的。里邊那一面,每一個窗框邊上都有一個大概零點幾毫米的凹槽,那個是鑲玻璃用的。大家可能不是很留意,沒有觀察到,但是該做的細節都做了。還有剛切割好的窗戶上的金屬把手。
北方冬天必備的爐子。這個是鐵制的,上邊那幾個爐盤也都是鐵的,每個爐盤都會有一點小倒角,這個倒角要剛剛好才行,要不小爐盤就掉下去了。
竹席也是手工一根一根拉出竹篾,然后再編起來。
當時那個年代家家必備的大鋁鍋,外面看著臟兮兮黑漆漆的,把它放在爐子上,冬天的時候煮點羊肉、做一些飯都用的到。由于是手工敲制,所以沒那么圓
下圖為老式爆米花機,香噴噴的爆米花在招手了
鐵皮敲制的臉盆,家家必備
姥姥家的相框,里面是姥姥還有孩子們的照片。這個大面板常吃面食的北方家庭必備,我也是盡量采用物理做舊的方式去給他做舊。剛剛做完面食的面板還沒有清理干凈,看得到面顆粒,聞得到胡麻油的香味。
那時候的房子為了增加強度防止墻體開裂,有些墻面是用泥加草在里邊的,此外還需要葦簾兒,因為要縮小比例我是一根一根撕成草絲鋪在上面。臥室墻體因為長途攜帶的緣故被迫裁成了兩部分,要不隨身攜帶過不了安檢,托運的話就變成廢墟了。臥室和廚房本來也應該是一體的,也是因為攜帶問題分成了兩件。
兩年的微縮制作,有歡笑,更有眼淚。走了很多彎路,也收獲了更多鼓勵。許多只有一面之緣或者素未謀面的朋友們給予了太多的鼓勵和支持。其實我們這兩件作品的技術和效果不一定有多好,只是想把記憶里最溫暖的畫面展現在眼前,讓我們在漂泊的異鄉也可以隨時感受到家鄉的溫暖!
希望可以堅持本心的一件件做下去,感動自己感恩過去。也感謝大家能抽出時間來聽我們講記憶里的故事!謝謝!
原文載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微縮藝術專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