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經過順治時期的過渡,到康熙時政權己趨穩固,社會經濟逐漸恢復發展,呈現出全面繁榮景象,特別是廢除了明代以來的“匠籍”制度,相對的減輕了對農民和手工業工匠的剝削和束縛。
在強大的財力和君主的大力支持下,康熙朝在瓷器器型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創新,在瓶、罐、尊、壺等造型方面皆有所創新,成功創燒出諸如棒槌瓶、萊菔尊、觀音尊、轉心瓶、茄式壺等新品種,極大地豐富了已有的瓷器器型。
清 康熙釉下彩山水方棒槌瓶
茄式壺就是誕生于這一時期,它是清康熙朝景德鎮窯創燒壺式之一,為清康熙官窯所獨有。
茄式壺造型奇特,器呈小口,頸部細長向一側彎曲,腹呈長茄形,故俗稱“茄式壺”,圓底施釉,放置不穩。
比較有名氣的茄式壺有故宮博物院的素三彩茄式壺,清康熙出品,高37.5厘米,口徑2.5厘米,腹徑27.2厘米。
清 康熙素三彩茄式壺
壺小口、曲長頸、口至頸漸粗、球形腹。通體施白釉。頸部近肩處以黃、綠、墨三種色彩繪卷枝紋裝飾帶,腹下部繪綠彩繡球花紋一組。
茄式壺具體的用處,專家學者們還沒有給出一個準確的答復。有人說這是單純的一個陳設擺件;它的造型也很像現代化學用具鵝頸燒瓶,著名的細菌實驗就是借助的它,也許茄式壺是一件宮廷專用的醫療器物。
鵝頸燒瓶
但它奇特的造型卻始終被人們所津津樂道,與傳統的對稱美學相悖,茄式壺的頸部細長彎曲,呈現出一種完全不對稱的樣式,這對于當時的陶瓷界絕對是一次大膽的嘗試,因為細長的頸部不僅在視覺上給人帶來全新的視覺沖擊,在制作難度上也比中規中矩的對稱瓷器要大,細長的頸部在制作過程中很容易受力不均勻,燒制過程中也很容易出現突發狀況。
茄式壺的頸部
然而康熙時期的制瓷匠人們,還是用高超的工藝完成了茄式壺獨特的燒制,讓后人得以見證到那個時期巧思妙想的精美瓷器,由小小的茄式壺中目睹到百年前的匠人精神。
原文載于:北京陶瓷藝術館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