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文化中,“簡”是最難的,也是最有意境的!不爭不搶,大道至簡,三千繁華,終歸樸素。樸素,便是極致的美。
樸,是未加工的木頭;素,是沒染色的白絹。樸,是寂的開始,素,是在減法中不斷體悟明亮與歡喜。所謂樸素,就是一種樸拙、自然、原始、澄清的美。布衣、陋舍是樸;粗茶、淡飯亦是樸;山靜,心空,是素;夜深,心安,亦是素。一輪秋月,一襲素衣,志在守樸,養素全真。歷來傳統的文人,都在有意無意間,追求著“樸素”的審美。
白居易的廬山草堂,“木斫而已,不加丹;墻圬而已,不加白。砌階用石,冪窗用紙,竹簾纻幃,率稱是焉”,極盡簡樸。身處其中,更容易投入到深層的精神世界,而不被物質層面的世界所干擾。
曾遇茶室,以雪月之色涂抹墻壁,以岸陰山之弱光籠罩窗戶。在此處喝茶聊天,不知不覺,時間過了大半。于無聲處聽驚雷,于無色出看繁花,這或許就是審美的最高境界。一切日常煩亂,就留在樸素中一一洗滌淡去。
樸素之淡,非寡淡,而是澹然、自然。追求最本真的自己,追求自己最心底的感受,看似風輕云淡,實則包含萬千。不浮躁、不糾結,在看似樸素中,尋得內心最真實的繁華,淡然、寧靜、安定。宛如清潭,澄清而舒緩,無需多言,只要停下心中的風,就夠平靜了。
作者林清玄很喜歡買花,有一次,他聽賣花人說起,自然界中白色的花幾乎都很香,但顏色艷麗的花往往不怎么香。因此賣花人說:“人也是一樣的,越樸素單純的人,越有內在的芳香。”年少時,我們可能都迷戀酷炫艷麗的一切,但經事識人后,才會發現有時候,樸素才是生活最好的樣子。
樸素,當是一個人的靈魂底色。道德經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個人不管做事還是做人,最高境界無非像大自然一樣樸素——自然而然。質樸無華、淡雅大方,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如山間野菊,淡雅素潔,如清澈山泉,潺潺流淌。
古人從來不吝嗇智慧,將我們對于生活的思考、對于樸素的理解刻入家具之中!明式家具造型的簡約、雕刻的簡素、意蘊的悠長能夠讓人心境安逸,表達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
明式家具的型韻、氣質絕對是集古代生活智慧的大成,造型簡單但絕不簡約,撩撩幾筆的造型遒勁有力,大氣威嚴中又透露著空靈,搭配天然鬼谷神功般的純天然木質紋路,讓家具擁有更多遐想的空間。
這些紋路時而高山流水,時而風情萬種,時而又云霧繚繞,中國的工匠們沉醉其中,寄意于斧鑿,在盡情地揮灑運用,成就了明式家具的行與紋。
世人對明式家具的喜愛是因為它保存了最自然最原始的姿態,利用天然的榫卯鏈接、橫豎搭建即可勾勒出深邃的意蘊!一件家具能夠讓離大自然越來越遠的人們重新建立起與自然的一種密切聯系, 呼應內心最深處的“樸素”生活觀念,恐怕只有明式家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