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一至圖七·瓷石
這七張圖用類似連環畫的形式,描繪了工匠尋找和采集瓷石的詳細過程。制瓷需要專門的瓷石,瓷石粉碎后就是瓷土。古人在燒制陶器的過程中發現有些原料制作的陶坯能在更高溫度中燒成,更加堅實耐用,便開始逐漸有意識地選擇這類材質。
圖八至圖十五·白不(dǔn)
這七張圖描述了采集到瓷石后進行初步淘洗,之后運送到專門的場地進行處理的過程。磁石粉碎成瓷土后并不能直接使用,需要經過粉碎、過篩、淘洗、沉淀,盡量去除粗顆粒和雜質。瓷泥再經過反復踩踏、揉搓,才能制成具有延展性可塑性的制胎坯料,一般會制作成磚形。
圖十六至圖二十·合泥
圖中詳細展示了合泥工藝過程。清代南方制瓷的坯料,往往由瓷土和高嶺土參合而成,這個過程也叫“合泥”。
圖二十一至圖二十三·匣缽
圖中描繪了制作匣缽的過程。匣缽是放置瓷坯的窯具,早在南朝時期就已經在使用。瓷坯在入窯燒制時,需要放入匣缽內,使得瓷器在燒制過程中受熱均勻,而且能讓瓷器隔絕窯火,避免釉面受到污染。唐英《〈陶冶圖〉說》中詳細記載了這一工藝:“瓷坯入窯最宜潔凈,一沾泥渣便成斑駁,且窯風火氣沖突易于傷坯,此坯胎之所必用匣缽套裝也。匣缽之泥土,產于景德鎮之東北里淳村,有黑、紅、白三色之異。另有寶石山出黑黃沙一種,配合成泥,取其入火禁煉,造法用輪車與拉坯之車相似。泥不用過細,俟匣坯微干,略鏇。入窯空燒一次方堪應用,名曰鍍匣。而造匣缽之匠,亦常用粗泥拉造砂碗,為本地鄉村、坯房人匠等家常之用。”
圖二十四至圖二十八·坯胎
圖中描繪的是制作和運送瓷器坯胎的過程。當時根據器型,坯胎分為五種。《南窯筆記》記載:“坯有圓、琢、雕削、鑲、印五種。”批量制作圓器,往往先需要做一個模范。清代景德鎮制作圓器的模范不稱為“造”,而稱為“修”。圖中制作圓形瓷器的工具叫“輪車”,用來制作純圓形狀的坯胎。如果制作形狀復雜的“琢器”或者“雕削器”的坯胎,其中圓形的部分也用輪車拉坯,而復雜的部分,有的需要鑲貼,有的還需要專門的工匠手工雕鏤而成。
圖二十九·畫作
這里指在坯胎上繪畫。清代景德鎮的畫工非常專業,分工明確。《南窯筆記》記載畫作的匠工“有人物工、花鳥工、印板工、宣花工、捷花工、濕水工、錐花工、拱花工、堆花工。瓷器成,細者工計七十二道,粗者六十四道”。
圖三十至圖三十一·施釉
釉是瓷器區別于陶器的重要特征。釉由石灰石、草木灰和瓷土制成。圖三十一中的施釉方法較為獨特,是明清時期景德鎮發明的“吹釉法”,用一端蒙有紗布的竹管蘸取釉漿,對準器物吹釉,往往需要吹多遍。
圖三十二至圖三十五·窯爐
使用窯爐是瓷器生產最關鍵的一步,坯體裝入匣缽后送入窯內。窯爐的結構、火力,都會影響瓷器燒造的成敗與品質。清代景德鎮一般在第四天早上開窯,此時套在瓷器外面的匣缽冒著紫紅色的火光,人難以靠近,需要工人全副武裝,尤其是要戴上特制的數十層布做成的手套才能搬取。
圖三十六至圖三十九·貨賣
圖中所繪的是出窯后的瓷器在當地展示和銷售的情形。清代景德鎮出窯的瓷器分為四等,唐英《〈陶冶圖〉說》中稱“瓷器出窯每分類揀選,以別上色、二色、三色、腳貨等名次,定價值高下。所有三色、腳貨即在本地貨賣”,凡是低等次的瓷器,都在本地直接售賣。
圖四十至圖四十四·包裝運輸
圖中便分別展示了紙包裝桶和束草包扎兩種方式,其中用草包扎的方法,束草包扎的單位叫“仔”,一仔往往有三四十件乃至五六十件瓷器。
圖四十五·彩繪
有一部分白胎瓷器,在燒制完成后在瓷器上又一次進行繪畫,清代只允許歐洲商人在廣州貿易,所以我國商人往往在景德鎮燒制白瓷,運到廣州請工匠進行彩繪,制成釉上彩瓷。這種瓷器的繪畫和紋樣往往采用西方風格,稱為“廣彩”。
圖四十六·復燒
彩畫后的瓷器需要再送進窯爐,有明爐和暗爐之分,一般小件瓷器用明爐,大件瓷器用暗爐。
圖四十七至圖五十·遠銷海外
圖中描繪有外國人選購瓷器的情景。景德鎮瓷器不僅國內市場廣大,“其所被自燕云而北,南交趾,東際海,西被蜀,無所不至,皆取于景德鎮,而商賈往往以是牟大利”,而且遠銷海外,甚至可以根據外國人的需求定制瓷器,但大部分外國商人都是從外貿口岸選購瓷器。
十三行設立后,在中西瓷器交易中處于壟斷地位。江西景德鎮的瓷器一般通過水路運送到廣州。溯贛江而上,經江西的清江、吉安而到達贛州,然后從江西越過大庾嶺,到達廣東的南雄,再從南雄順北江而下,經韶關、英德,最后到達廣州。清代中期以后,清政府進一步閉關鎖國,加上日本瓷器的競爭以及歐洲國家瓷器燒制的成功,中國瓷器的外銷漸漸減少。
來源:民間文化史綱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