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光明清澈:清代外銷畫之玻璃制作12圖
時間:2023-04-23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93 分享:
本圖冊是原藏法國國家圖書館的兩種玻璃制作工藝圖譜之一,繪于1850年。圖譜的作者是煜呱(Youqua),這是一位19世紀40—70年代活躍在廣州的外銷畫家,以擅長繪制海港巨景聞名西方。他的工作室采用純商業化的思路,經常流水線制作外銷畫,所以很多署名他的畫作質量并不很高。本圖冊介紹的玻璃制備工藝比較獨特,是制作平板玻璃,這種工藝在中國真正成熟是在晚清。
圖一·秤料
“料”既是對玻璃料的稱呼,也是清末北京流行的對玻璃的稱呼。北京本地不產,需從外地購買玻璃料加工成玻璃器,因此也將玻璃成品稱為“料”。圖中“料”主要是煉制玻璃的礦石:鉛、砂、硝石、錫鉛合金和碎燧石玻璃。
圖二·落料
落料指在缸中混合各種原料。清代玻璃的制作,以礦石為主要原料,以硝(硝酸鉀)來調和(發生化學反應),以礁(就是焦炭)來燒煉,以銅末、鐵屑、丹鉛等金屬物做著色劑,使玻璃呈現各種顏色。 圖中描繪的是勞動者在向窯爐中添加原料的場景。窯爐是一座圓柱形的石造建筑,一側鑿孔,底部火源加熱,內部的坩堝傾斜成一定的角度以便存放熱熔玻璃液體。加熱時,窯爐口部分遮蓋一半圓形鐵質圓盤。圖四 ·錘煤炭
圖五·落爐
礦石原料在熔爐中熔化成液體,這個時候需要用鐵質吹管入爐取料。在清朝早年,鐵質吹管尚未被使用,需要同時使用琉璃管和鐵杖兩種工具。熔料時要適時用嘴通過吹管吹氣,將玻璃吹成空泡。但吹之前需要注意,剛從爐中取出的玻璃溫度很高,是以一種稀薄的流體狀態纏在管上的。這之后需要掌握溫度,吹得太早液體玻璃就會流掉,吹得太晚玻璃就會凝固,所以需要把吹管不斷轉動,以防止流掉,也可以將吹管在空氣中舞動,使其快速冷卻。等到溫度合適,玻璃不流不凝之時,就可以進行吹制生產。吹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吹氣時用力的大小,并且要使用特別的呼吸吐氣方法。 約在公元前200年,巴比倫發明了吹管制造玻璃的方法,此后傳入羅馬、波斯,又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傳入我國。
圖八·扇風玻璃
圖中的男子正通過用扇子扇風使玻璃冷卻。作坊中一般雇傭三人,一個會在窯爐邊為挑料者扇風冷卻,以至于不被窯爐中的熱量灼傷,世界上也許沒有人比中國人更懂得扇子的原理了。另一個助手會在挑料后關閉爐門,并進行必要的吹制。由于使用木炭,因此有足夠的熱量。
圖九·戒墨度
圖譜記載了制作平板玻璃的技術,雖然此前的文獻中也存在有關玻璃屏風和玻璃窗的記載,但綜合文獻和考古發現來看,清代晚期這一技術才真正成熟。這時使用的平板玻璃制作技術并不是現代工業中的平拉法、浮法或者引上法,而是先吹出大玻璃泡,再進行裁片磨制。圖中反映的就是裁片前用墨線進行標記的場景。從圖中可以看出,為了確保裁片大小合度,古人會用專門的木片以輔助畫線。 圖中的人是在將大玻璃泡按所畫的墨線裁開,以方便后續磨平。裁片所用的工具是金剛石。
圖十一·罄光片
裁好的玻璃片需要再一次入爐加熱,其目的是讓從大圓泡中裁下的呈一定弧度的玻璃片變平展。
圖十二·磨光片
圖中是在對玻璃片進行打磨拋光。這些玻璃片的用途可能并不是用來制作窗戶,而是做成鏡子。李太郭在《真實的中國人》中說:“這些玻璃并不用在窗戶上,而是制成光學用鏡。古時候,婦女們只能在拋光的金屬鏡中凝視自己暗淡的面容,但現在人們只需要很少的支出就能在漂亮的玻璃鏡中欣賞美麗的容顏,其他許多用于節日場合的瓶子和裝飾物品都由玻璃制成,由于人們對于玻璃器的需求,廣州城郊玻璃吹制工坊十分普遍。”(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