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琺瑯工藝與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
時間:2023-06-10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724 分享:
花開富貴 掇子壺
畫琺瑯紫砂壺的燒制起源于康熙,興于雍正,到了乾隆年間,畫琺瑯的制作有了新的進步,一是所繪的題材拓展;二是畫風的變化,當時清宮有許多西方畫師的加入,仕女畫和風景畫在畫琺瑯中出現,三是胎骨除了銅質、銀質、金質、瓷器,還有宜興的紫砂系列。而宮廷制作的畫琺瑯彩紫砂壺富麗堂皇、雍容華貴,曾是康熙、雍正、乾隆等帝王所用。據清宮造辦處文獻檔案記載,其為康熙帝授意下,由造辦處琺瑯作的匠師將琺瑯技法移植到瓷胎、陶胎上,而創新的陶瓷品種。琺瑯彩屬于宮廷壟斷工藝,由清宮造辦處彩繪、燒制。故名為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如今傳世品極少,全世界僅存的幾把畫琺瑯彩紫砂壺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當做鎮館之寶。北京故宮只有一把殘品的琺瑯彩紫砂壺,也是當做鎮館之寶,在故宮藏宜興紫砂一書里有論述。大彬提梁壺 八仙過海,上海電視臺收藏頻道收藏
琺瑯彩紫砂壺其制作技術,一直因是宮內技藝秘而不宣。即便是后來民間在相對熟悉了金屬胎琺瑯彩(如景泰藍)制作技術的情況下,紫砂壺畫琺瑯技術仍然處于宮廷秘制狀態。乾隆以后到光緒年間,這種專用的紫砂器畫琺瑯技藝,隨著封建王朝的消亡,也逐漸銷聲匿跡了。民間雖有所謂畫琺瑯紫砂壺出現,大都假以虛名,粗糙偽劣,光暗無神,更談不上“堅亮如寶石”了。十八羅漢秦權套壺,第十四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創意金獎
對歷史未解的好奇心,成為挖掘民族遺產的不懈追求,2000年初,我成立了《志鋼藝苑》工作室,開始關注和研究紫砂器畫琺瑯。畫琺瑯制作工藝,是將釉和胎體通過高溫燒制一體而成,是集繪畫等復合性工藝過程。琺瑯釉料采用石英、長石、瓷土等礦物質材料,為了增加藝術渲染力,我也使用寶石貴金屬等原料,使作品更加有光彩和觀賞性。談古論今,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
十幾年來,我在悉心研究制作琺瑯彩紫砂壺的過程中,不畏艱難,苦心鉆研,閱讀大量的有關資料,不斷地配料試制,屢遭失敗,幾乎喪失信心,可我誓不罷休,在失敗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潛心研制,發掘創新,攻堅克難,終于破解了百年難題,完美地復原了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系列十分繁雜精細的燒制技術和程序,創作出了精美絕倫的、無愧于“宮廷御制”名號的琺瑯彩紫砂系列工藝品,達到了當代紫砂系列藝術裝飾的新高度,被稱贊為紫砂界琺瑯彩工藝新創舉。砂紅穿金仿古壺,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展金獎
呈現在眾人面前的“志鋼藝苑”的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所用的都是宜興原礦紫砂,以專業人員和制壺大師的作品為基底,其呈色凝重、艷麗奪目、手感凸鼓潤滑,堅亮如翡翠寶石,高溫燒制,永不磨損,藝術之美、做工之精,可與前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相媲美,充分展示了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的文雅、精細、經典、古樸、實用的特性、達到了雅俗共賞、形神兼備的完美境界。我制作的仿乾隆“夔龍琺瑯彩紫砂壺”,選用珍藏多年的高檔泥料,仿古器形,口上下沿,壺柄均是描金裝飾。在壺身壺蓋上用藍琺瑯繪了八條夔龍,用紅琺瑯繪了八朵纏子蓮花,如意紋邊。整個器形圖案,光彩亮麗,婀娜多姿,榮獲了第十三屆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紫砂界唯一的一個特別金獎,“石瓢描金琺瑯彩福壽壺”、仿古描金“八仙過海琺瑯彩紫砂壺”也都獲得金獎。夔龍紋大掇只壺,第十三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特別金獎,由北京著名紫砂收藏家朱玉琳女士收藏
“志鋼藝苑”作品被世人所重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充分運用紫砂壺大師和志鋼藝苑琺瑯彩珠聯璧合的藝術疊加效應,使畫琺瑯彩紫砂壺更加完美、珍貴。琺瑯彩紫砂壺制作成本高,難度大,報廢率高,作品稀少,更顯其尊貴。央視四套國寶檔案專家顧問,中國社科院考古系唐愷教授看了制作的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后說,“許先生制作的琺瑯彩紫砂壺色彩繁多,成色凝重,鮮艷油亮,具有極強的立體感。特別是釉上彩改為釉下彩,使琺瑯彩的發色更加明亮艷麗,典雅高貴。許先生制作的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無論從料、型、工藝,特別是人物繪畫都創造了當今紫砂壺制作的最高水準。”大石瓢山水壺
近年來,“志鋼藝苑”的宮廷御制琺瑯彩紫砂壺推向收藏市場后,被譽為“宮廷紫砂,當代官窯”,這些作品融傳承與現代相結合,經典與時尚交匯,成了收藏家不可多得的高端紫砂藝術收藏品。(圖文來源:《上海工藝美術》雜志2013年第四期 作者:許志鋼)來源: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公眾號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