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漆砂硯的故事
時間:2024-03-06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237 分享:
清代乾隆年間,揚州漆匠盧映之偶然在南城門外得到一方宋代宣和內府制造的漆砂硯,形質如澄泥而極輕,入水不沉,于是開始仿制。經盧映之和其孫盧葵生的不懈努力,最終仿制成功,從道光年間開始,盧氏所制漆砂硯名聲大噪,當時的揚州八怪之首的書畫家金農為盧氏制漆砂硯專以作銘:“恒河沙,沮園漆,髹而成,研同金石,既壽其年,且輕其質,子孫寶之傳奕奕。”從此,以木質作胎,髹漆制作,硯堂有極細的金剛砂涂層的漆砂硯便在清代開始流行,頗受文人喜好。對漆砂制硯失而復得的工藝,學界的研究結論是:漆砂硯是漢魏始有,至宋代末期失傳,清代恢復制作。
中國髹漆制物的歷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時代(距今一萬年至四千年),從新石器時代中期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漆木碗,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良諸文化遺址出土的漆繪彩陶器,都證明了髹漆工藝很早就在中國南方流行,到戰國秦漢時期工藝水平已經是登峰造極。有關髹漆制物的文獻,最早是見于《韓非子-十過篇》中記載堯舜時曾以木制食器“流漆其上”,“黑漆其外而朱畫其內”制作祭祀器具。有關髹漆制硯的最早記述是晉代張敝的《東宮舊事》文中所載:“晉皇太子初拜,有漆硯一枚,牙子百副。”可見髹漆制硯的歷史不會晚于晉代開始。漆硯是指漆砂硯,又稱漆泥硯,即是指以木質作胎和燒陶制胎,外表用髹漆工藝涂層,并在硯堂的涂漆中加入極細的金剛砂,使硯堂表面既堅實耐磨又利于研墨。對漆砂硯歷史研究的結論,自清代以來的學界是認為制藝在宋末時失傳,在清乾嘉時重新恢復制藝。在此展示數方遼金和蒙元時期制澄泥漆砂硯,或可顛覆并修正此項歷史定論。
一、遼金時制城壘形澄泥漆砂硯
硯式圓形,硯身高起厚重,形如城壘,硯側環周刻城垛形紋飾。以澄泥制胎,只在硯面上涂漆,漆層較厚,其余部分仍保留澄泥狀。
二、元代制雙虎戲球形澄泥漆砂硯
硯式長方形,以澄泥作胎,在澄泥胎體的硯面和硯側制成朱紅色漆殼,硯背和硯足仍保留澄泥狀。在硯首處以髹漆工藝雕雙虎戲球的立體形塑像,為元代制硯最為常見的樣式,硯堂微凹,陽光下可見極細的金剛砂顏色。
三、元代制荷葉池澄泥漆砂硯
硯式長方形以澄泥 作胎,全硯周身涂黑色漆。墨池為荷葉形,硯堂寬闊,不設擋水沿,研池微凹,硯背不作修飾,保留澄泥堆塑狀,為元代制硯常見,四角有足。
四、元代制方形四足澄泥漆砂硯
硯式正方形,以澄泥制胎,除硯背和四足外周身涂黑色漆。墨池分三格相通,為元代制硯首見。硯堂寬闊平展,單線勾勒出擋水沿,漆砂涂層不厚。硯背保留澄泥堆塑狀,為元代制硯常見。
五、元代制雙屐形澄泥漆砂硯
硯式為雙屐形,以澄泥制胎,周身涂黑色漆,硯面涂層較厚。雙屐形硯式宋元時多見,分設兩組雙格式墨池和兩個硯堂,以單線勾勒出擋水沿。硯側底邊作牙口形裝飾,為元代制硯常見,硯背為澄泥堆塑狀,四角有足。這五方澄泥漆砂硯的展示,可見在宋亡之后的元代,以澄泥作胎的髹漆制硯工藝并沒有失傳,古老的燒陶髹漆制藝的方法仍然在黃河流域的澄泥硯產地流行。學界關于漆砂硯在宋末失傳的結論并非符合歷史實況。漆砂硯真正失傳的時間應該在元末明初時,因為明代澄泥硯制藝,無論是在淘澄制坯技術,還是在塑形燒造工藝,都得了極大的改進和提高,制成的澄泥硯已不需要再用硯面髹漆工藝加強研墨效果。制硯首先是為了實用,一種新的工藝制作技術的出現,會使原先的制藝手段被完全顛覆,也會使一些工藝方法消失,這也許就是漆砂制硯的工藝在元末明初時被逐漸失傳的原因。以此論辨,還望學界及藏家指正。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聚硯齋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