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織錦,民間稱為“打花”,傳統織錦多作鋪蓋用,又稱“西蘭卡普”,是土家族人民世代相傳的一種獨特的手工藝品。它以其精美的圖案、豐富的色彩和獨特的工藝,成為了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象征。
西蘭卡普在土家織錦中最具代表性和典型性,采用“通經斷緯”的挖花技術,分為“數紗花”“對斜”平紋素色系列和“上下斜” 斜紋彩色系列兩大流派。“數紗花”“對斜”平紋素色織錦是在普通平紋布面上,以緯線挖花而成。原生地主要在永順縣的對山、和平及首車一帶。“上下斜”斜紋彩色織錦是西蘭卡普中的主導品種。它是在“對斜”平紋素色織錦上發展起來的,質地較厚,非常結實。它的圖紋構成和色彩都更趨成熟,單個紋樣復雜,且完整豐滿。原生地主要于龍山縣的撈車河兩岸的苗兒灘、坡腳、靛房及保靖普戎一帶。
龍山縣是土家族的主要發祥地,是土家織錦工藝的發源地和傳承地,也是全國織錦規模最大的產區,素有“中國土家織錦藝術之鄉”之稱。制作工藝上的限制性和織造者隨意的不確定性,形成了“工”而不“匠”、“藝”而不“俗”的特征。它經歷了“雛形于秦漢,成形于兩晉,成熟于唐宋,精于明清”,“民國時的大放異彩”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的走向輝煌”的演變軌跡。
龍山土家織錦傳承圖案有近400種圖案,其中斜紋彩色西蘭卡普200余種,解放后還存在120余種,僅剩80余種,而平常見到的已不足20余種,產品多為一些服飾紡織品、掛毯及一些生活用品,材質以棉、麻、蠶絲等天然植物為主,以棕、橙、黃、白色所形成的的暖色譜系,配之天然藍靛染色冷色系列。遠銷美國、韓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
關于“西蘭卡普”的起源和發展,《后漢書·西南蠻夷傳》所說哀牢夷“織文革綾錦”的“蘭干細布”,就是土花鋪蓋的前身,稱“武陵蠻”有著“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衣裳斑斕”的習尚,“武陵蠻” 就是歷史上對土家族使用過的一種稱呼。
土家織錦起始于商周,初雛在秦漢,基本成型于兩晉。歷代以來,土家織錦都被土司土官作為上等貢品或著名土特產向朝廷納貢。土家織錦作為土家人在勞動生產中發明的織造物,土家織錦與土家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每逢重大節日、祭祀、婚嫁喜慶等,土家織錦都會派上重要用場,甚至成為活動中的不可或缺的信物。
土家族織錦技藝
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織錦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8。
土家族織錦的工藝復雜,在織造上,使用古老的純木質腰式斜織機織造,需經過紡捻線、染色、倒線、牽線、裝筘、滾線、撿綜、翻篙、撿花、捆桿上機、織布、挑織等12道工序制作而成。
「土家族織錦的工藝流程」
1.紡捻線:利用紡車紡輪將脫籽棉花紡成棉紗,再將棉紗兩或三根并捻成棉線。棉線用于經(俗稱“站線”)和加固用的暗緯(俗稱“棱羅線”),而不捻的棉紗染色后,做花(緯)線。
2.染色:棉線經堿水(或石灰水)煮沸脫脂,清洗晾千后染色。土紅、黃草根染紅色,莧菜染玫瑰紅,狗屎苞染紫色,黃梔子或椿樹皮染黃色,馬桑樹葉或板栗球殼染黑色等。染色時添加堿性的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固色,其濃度以手試感覺到打滑即可(PH9—10),染色后的紗線需露天放置2~3天。
3.倒線:利用紡車將棉線倒在竹筒上,便于牽線。
4.牽線:用3根以上的光滑竹、木桿插入地下,將倒在竹筒上的經線固定排列,竹筒不少于16個,然后反復牽線。用“花岔岔”(8字套)分組。如果按32根/手為單位計算經線,一尺二幅寬的織錦(40厘米),需牽經線數為:40厘米x3道厘米x4根/道=480根(480根+32根/手=15手)。
5.裝筘:依牽線時經線的順序分組,依次將經線用挑子穿入筘眼。
6.滾線:將已裝筘的經線進行梳理,卷上滾棒。該工序要求梳線及卷棒時張力均勻。
7.撿綜:將綜桿一端分開,用長約8厘米的竹條撐開綜桿。將一棉線用近8字形的套結,循環纏住綜桿和經線。該工序要求按穿筘時經線順序進行,一根也不能錯位。
8.翻篙:將綜桿和花岔岔互換位置。
9.撿花:將經線分為三層,把準備挑花的一層清理出來。
10.捆桿上機:經線用分經桿分組,用繩索捆扎聯動機構,調整綜桿與杠桿及踏桿的位置。經線頭端打結上滾棒,調試撐子力度。
11.織布邊:試織一段平紋布頭,以固定織錦面。
12.挑織:挑織時先將束腰的絆帶(一般多用寬布帶或牛皮絆帶)套腰后,拉緊經線,憑心所記或參照現成的紋樣,選各色花緯線,用挑子挑起成束的經線,喂進花緯線,用布刀(俗稱“梭羅”)打緊花緯線(含暗緯)。織造時身體微微后靠,腳踏分經桿,一手提綜,另一手插布刀,再挑花織緯,如此循環織造。
2013年6月15日至23日, 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在成都非遺博覽園舉行,龍山縣土家織錦作為全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在非遺節上亮相,受到觀眾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