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絲綢上的紋樣圖案,千年的文化瑰寶
時間:2024-06-02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82 分享:
中國是世界絲綢文明的發源地,華夏先民在6000年前左右開始栽桑養蠶,繅絲織綢,創造了早期的絲綢文明。孕育了豐富的絲綢文化,絲綢成為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絲綢不僅以其柔滑的光澤和舒適的觸感贏得了人們的喜愛更因其上面繁復精美的紋樣圖案而獨樹一幟,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璀璨瑰寶。絲綢上的紋樣,不僅是一種美的體現,更是古人智慧與技藝的結晶,它們訴說著古老的故事,傳承著千年的文化。有的以自然景物為題材,如山水、花鳥、魚蟲等,它們栩栩如生,仿佛將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濃縮在了一方絲綢之上。有的則以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為藍本,通過巧妙的構圖和細膩的線條,將那些遙遠而神秘的故事呈現在人們眼前。這些紋樣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是歷史的見證,是民族文化的載體。靈鷲紋宋錦(現代仿宋)
1956年在新疆與青海交界處阿拉爾出土,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由錢小萍主持設計復制,紋樣主體為復式小聯珠環組成的大團窠紋,以生命樹為中軸、根都以葡萄紋、樹的兩側為相背引頸而立的神鄉一靈覺,有靈魂不朽的寓意。織錦華圖典雅,充滿異域風情。蕃蓮文錦(清 康熙)
朵菊天華錦(明)
鳳鳥鳧幾何紋錦(戰國 仿)原件出土于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
織錦冊面(明)
紅地蔓草紋加金細錦(清)
納紗繡花荷包(清)
雙獅滾雪球繡花荷包(清)
藍地如意花卉藻井紋宋錦
黃地荷蓮紋云錦殘片(清)
菱紋花羅地菩提紋繡殘片【遼·會同四年】內蒙古耶律羽之墓出土
紅地聯珠團窠四騎士狩獵紋錦(唐 復制)
花瓣團窠對鳥紋錦殘片(唐 出土于青海都蘭)
聯珠團窠對鴨紋錦
菱形網格填花雙面錦
絲綢上的紋樣,不僅具有裝飾作用,更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它們反映了古代人們的審美觀念、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通過研究這些紋樣,我們可以了解古代社會的風貌,感受古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時,這些紋樣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彰顯著中華民族的獨特魅力。大窠寶花紋錦
花樹對鹿紋錦
紅地瑞花印花絹(唐 復制)原件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
花鳥紋錦(唐 復制)原件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
綠地花瓣團窠紋錦殘片(唐 )出土于青海都蘭
黃地寶花團窠對鳥錦(唐 復制 )原件出土于青海都蘭
簇四聯珠對鳳紋錦(唐 復制 )原件出土于青海都蘭
聯珠團窠瑞鳥紋錦殘片(唐)出土于青海都蘭
花瓣團窠瑞鳥銜授錦(唐 復制)原件出土于青海都蘭
紅地花瓣聯珠對羊紋錦殘片(唐 )出土于青海都蘭
樹紋錦(北朝 復制 )原件出土于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
褐地花樹舞人錦殘片(南北朝 )
延年益壽大宜子孫錦(東漢 復制 )原件出土于新疆民豐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錦 護膊(東漢 復制 )原件出土于新疆尼雅
黃地花蕾紋錦殘片+黃地花樹對鳳紋錦殘片(漢)
菱紋羅(西漢)
菱格六邊形紋絳(戰國 復制)原件出土于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
塔形紋錦(戰國 復制)原件出土于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
舞人動物紋錦(戰國 復制)原件出土于湖北江陵馬山一號楚墓在現代社會中,絲綢上的紋樣依然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它們不僅被用于制作高檔的服裝、家居用品等實用品,更被用于裝飾藝術品、禮品等文化產品。這些產品不僅具有實用價值,更具有文化價值,它們將絲綢紋樣的美麗和魅力傳遞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張書鵬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