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清代五彩瓷上的民俗畫(上)
時間:2024-06-07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3 分享:
清代康熙五彩瓷在表現題材上,出現了許多反映民間生活氣息的題材。神話傳說、歷史典故、戲曲故事、人物、花鳥、山水、宗教、民俗題材應有盡有。特別是大量耕織圖的出現,形成了這一時期的一大特色,人物形象生動,景致安排巧妙,繪制精巧細膩。
五彩耕織圖盤現藏于法國巴黎吉美美術館,直徑38.8厘米。畫中精心繪制茅屋柴扉、院落、池塘等,一派田園風光。屋內二婦人正忙于絞輪引絲,屋外一孩童正手牽媽媽的衣襟哭鬧。整幅畫面生動地描繪了農村的日常生活情景,色調淡雅,頗有生活氣息,瓷盤上部題有《耕織圖》詩文。 這是康熙年間生產的具有代表性的耕織圖瓶,瓶洗口,直頸,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搗衣用的木棒槌,又稱“棒槌瓶”。瓶身彩繪4組紋飾。口部以綠彩墨線勾畫回紋一周。頸部繪通景山水人物紋。肩部繪梅花錦紋及4個開光,開光內繪琴棋書畫。瓶身以五彩繪養蠶、碓米2組主題紋飾,每組繪6人于室外勞作,并題“舂碓”、“分箔”及五言詩2首。此畫虛實相應,真實生動,增強了畫面的層次感,結構嚴謹,制作精致,是難得的寫實風格的藝術佳作。《分箔圖》題詩為:
三眠三起余,飽葉蠶局從。眾多旋分箔,早晚磓滿屋。
郊原過新雨,桑拓添農綠。竹間快活吟,慚愧麥飽熟。
康熙五彩瓷反映農耕題材的紋飾較多,反映了當時社會對農業的重視。
《春碓圖》描繪農夫碓米的場景,共有六人,有的碓米,有的運糧,人物動作不同,細膩生動。《分箔圖》畫有蠶架、蠶箔,有婦女、兒童六人。兩名婦女正將蠶箔中的蟻蠶分到不同的空蠶箔中,遠處還有婦女、兒童走來幫忙。 此瓷缸平沿,唇口,微束頸,深弧腹,圈足,砂底無釉,造型端莊沉穩。胎體厚重,胎色潔白,胎質堅細;釉層瑩薄、透亮。缸外壁主體圖案為我國傳統農業社會男耕女織的勞動寫照——耕織圖。大缸內壁繪六尾金魚游弋在水藻間,還有一尾藏在缸底水藻中,如此滿堂金魚之景,可寓為“金玉滿堂”之意。 抱月瓶全器以青花繪就,口沿外部繪如意云頭紋一周,頸部則繪蝙蝠作飾。腹部兩面開光,一面繪春耕圖之“耕”,圖中農夫趕牛犁地;另一面則繪“耙耨”,農夫站立木耙上以牛拖行,以打碎泥塊。兩面背景相同,運筆流暢,繁而不亂,與瑩白滋潤的釉面相互映襯,別有一番韻味。 耖在元王禎《農書》中有載:耖,疏通田泥器也。以耖攪碎泥滓、使其均勻。上有橫梁,下有一列釘齒。用于耕耙后把土塊弄碎。清·康熙青花耕織圖詩文盤·碌碡(liù zhou) 碌碡是用石頭做成的圓筒形農具,用于平整水田。經過對稻田的幾番精耕細作,三春欲盡,放眼望去萬頃平疇,為下一步插秧做好了準備。 梅黃雨生肥,農民們抓住時節播種育秧。布秧是水稻種植的一個重要環節,農諺說“秧好半年糧”。 二耘畫面構圖以農婦攜幼送午飯為前景,農人田間除草推后,頗有意趣。二耘時天氣已經非常炎熱,農人在烈日下揮汗如雨,只為將頑固的雜草一一去除,以期禾苗茁壯成長。 在灌溉圖中有兩處農具,近處是桔槔,杠桿結構,前懸空桶,后墜重石,起落之間,汲水灌溉;遠處是歷史悠久的龍骨水車。此處詩文還用到了“揠苗助長”和“抱甕灌園”的典故。 上圖瓷盤左上部即為「舂碓」場景,近處為舂,遠處為碓,都是用工具使稻谷進一步從稻穗中脫離。清康熙五彩耕織圖碗 北京保利簸揚是將未飽滿的谷物臨風揚除 浴蠶是養蠶育種的關鍵步驟,一般在農歷二月有雨的時節進行。宋代有朱砂溫水浴法;元代出現了天浴,利用低溫選優汰劣;明代出現了石灰水、鹽水浴種等方法。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