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針對性的介紹了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全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緙絲的歷史存續,重點介紹緙絲的起源、發展歷程和現狀;第二部分:緙絲的藝術特點,重點介紹了緙絲工藝與產品;第三部分:緙絲名家名作,重點介紹了部分古代和當代杰出的緙絲藝術家及其作品,這些作品體現了緙絲技藝的傳統魅力和當代創新。
緙絲,又稱“刻絲”、“克絲”或“剋絲”。它是一種“通經斷緯”的織造技藝。由于織造時在圖案與素地接合處微顯高低,呈現出一絲裂痕,其織物的圖案輪廓、色階變換處就像用小刀劃刻過似的,所以才有了“刻絲”,以及假借的“克絲”或“剋絲”之說。
緙絲織造工序獨特而繁復,有“一寸緙絲一寸金”之說,歷來是皇室宮廷的御用之物,堪稱“織中之圣”。2006年,蘇州緙絲織造技藝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2009年11月,作為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緙絲的歷史存續
緙絲起源于西漢至南北朝時期的西域,即今屬新疆的回鶻地區。1959年,在新疆巴楚西南脫庫孜薩來古城(相當于北朝)遺址中,曾發現一塊以“通經斷緯”的織造方法緙織的“紅地寶,相花緙毛”殘片。此外,英國斯坦因在新疆盜掘的漢、南北朝時期文物中也發現過兩片同類毛織物,一為希臘風格的毛織人像,一為北朝風格的橫條蔓草動物紋,還有一部分唐代風格的圖案殘片(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年3期,陳娟娟“緙絲”一文)。1973年,有關考古研究工作者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墓發現了較為完整的唐代女傭的幾何形緙絲束腰帶,有草綠、中黃等八色彩絲,為發現最早的一件較為完整的緙絲實物。其織造方法與北京雙塔出土的宋代緙絲《紫湯荷花》完全一致。
自唐代始,緙絲技藝傳入中原,其使用的原料已以絲為主。在新疆吐魯番、甘肅敦煌、青海都蘭等地都曾有唐代緙絲殘片出土,如現藏于新疆博物館的幾何紋緙絲帶,日本正倉院藏有傳世的多種唐代緙絲帶等。唐代緙絲已創造了“摜”、“戧”、“勾”、“緙”和“搭梭”(篤門閂)、以及刻鱗法等技法,多應用于書幀、包、帳等。
北宋時,回鶻民族為躲避戰禍,大批向內地遷徙,將緙織技藝帶到華北。《松漠紀聞》記述了他們與漢民雜居、通婚而被同化的境況。其時,定州(今河北定縣)絲織手工業甚為發達。據莊綽《雞肋篇》記述:“定州織緙絲,不用大機,以熟色絲經于木錚上,隨所欲作花草禽獸狀,以小梭織緯時,先留其處,方以雜色線綴于經緯之上,合以成文,若不相連,承空視之,如雕鏤之象,故名刻絲。”至宣和年間,定州緙絲已十分興盛。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熱衷于將名人書畫制成緙絲后裝裱,而錦綾織物反而次之,一時流形成風。
南宋建炎元年(1127)宋室南遷后設官營的蘇州、杭州、成都三地織錦院,很多名工巧匠也被帶到了南方,其中,蘇州的緙絲和織錦最具特色。南宋緙絲多以國畫山水、花鳥為范本,色彩豐富、工藝細密,逐漸形成典雅秀美風格。當時緙絲名匠多出自江南,如松江朱克柔、吳郡(今蘇州)沈子蕃和吳熙等。他們的傳世佳作頗多,并織款留名,故歷史上就有“北有定州,南有松江”之說。
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曾在蘇杭分別設東西織造局,“驟天下名工,得西域織金回匠,同置宏州,世掌織作”。安居在吳地的緙絲藝人“且耕且織,偶出機杼,以供織貢”。在元代的特殊政治背景和帝王的倡導下,緙絲成為皇宮貴族制造袍服等日用品的主要面料,且大都使用金彩,開創了緙絲大量使用金彩的先例。《纂祖英華》節錄《存素堂絲繡錄》記述,“克絲之工,妙于南宋,而元制用尤廣,進御服飾參以真金,組織華麗過于前代,而精雅漸非古法。”
明初的統治者將緙絲視為“淫巧”而一度被禁,后又只準用作敕制和誥命。直至宣德年間,隨著國力的富強,禁令漸弛,織造再度復興,并重新摹緙名人書畫。其時,緙絲品不僅宮廷皇室御用,達官貴人享用,而且也進入了民間富豪人家,“被褥、圍裙、市井富人無不用之,不以為奇矣”,“所摹唐宋名跡,及御筆書畫,亦不亞于宋”。至明末,除宮廷還有為數不多的機、匠外,全國其它地區已沒有緙絲工匠,唯有蘇州陸慕、蠡口、黃橋三鄉交界處的張花村家家有緙機,戶戶有工匠,被稱之為“緙絲村”。
清代,皇室緙絲用品數量增多,于是召集天下工匠于宮廷之中,專為帝王將相緙織龍袍、風衣、披風和屏幛、簾幕、被褥、枕衣、包帙、墊袱等,事無巨細、包羅萬象。清中期以后,帝王將相無不以緙絲為貴,除宮廷外,親王以下家庭也普遍使用,連乘輿、儀仗等器具也以緙絲品裝飾。自乾隆二十年(1755)至光緒十二年(1886),蘇州織造局共辦解緙絲品26批,每批多者一二百件,少者三五件,織物主要是蟒袍、馬褂、補子等。其時,在吳縣陸慕、蠡口、黃橋一帶,形成了一個織戶群體,有了一批兼做“包口”的緙絲藝人。至清末,宮廷緙絲用品大量減少。吳縣陸慕、蠡口、東諸、光福一帶農村的緙絲藝人只能且耕、且織。新中國建立前夕,緙絲業已處于停滯不前狀態。1948年12月10日《蘇州明報》曾報道,“戰前吳中操此業者約百人,在此十數年中,因有因年事之增進而死亡,其遭遇戰爭之逼迫而流亡者亦頗不少,今能制造者恐不足六十人,而藝人精者不過二三十人而已。”
1949年后,在政府的重視下,緙絲技藝得到恢復和發展。1954年12月,蘇州市文聯建立刺繡小組,沈金水、王茂仙等應邀從事緙絲授藝和生產。1955年,刺繡小組轉為刺繡合作社,并從陸慕、蠡口招收徐祥山、張玉明、沈根水等12名緙絲藝人建立緙絲小組(后改名為緙絲藝術工作室),后轉入蘇州刺繡研究所,并先后招收兩批藝徒,員工增至20人。在沈金水、王茂仙的帶領下,緙織了一批藝術精品參加各類展覽展出,廣獲好評。1957年,吳縣刺繡生產合作社聘請孫雪英、沈根寶兩人制作屏風、中堂、地毯等緙絲樣品,參加廣交會和天津小交會。翌年3月,吳縣在蠡口鄉姚祥村組織近20臺緙機生產緙絲品,同年10月,遷址蠡口鎮北街,隸屬蠡口絲織廠,掛蠡口緙絲廠牌,此時已有緙絲機40多臺,職工增至40余人。
7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緙絲在蘇州市區與吳縣不斷發展,出口日本的緙絲和服腰帶和貴袈衣大量增加。為增加產能,擴大出口,各地紛紛建立緙絲廠。至1991年,蘇州地區形成了吳縣緙絲總廠、蘇州緙絲廠、吳縣黃橋緙絲廠、吳縣陸慕緙絲廠和吳縣蠡口緙絲廠五大緙絲龍頭企業,加上大大小小的家庭作坊和私人加工點,緙絲從業者達上萬人。在緙絲產業不斷發展的同時,緙絲藝術精品不斷涌現,緙絲技法也愈益豐富。緙絲產品不僅多次到蘇聯、東歐、英國、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及中國港澳地區展出,并多次作為國家禮品贈送朝鮮、日本、美國等國家政要。
90年代以后,隨著國外市場的急劇變化,外貿任務日趨下降,緙絲日用品生產面臨困境,至本世紀初,蘇州的緙絲產業已大幅萎縮。雖然,一些前店后作坊式民營緙絲企業逐步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變化,市場需求日益減少,且人才隊伍老化,后繼乏人現象十分突出。(待續)
蘇州工藝美術研究院簡介:
蘇州工藝美術研究院系創元集團工藝絲綢有限公司建立的一所公益性研究機構,旨在凝聚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及多方社會資源,在工藝文化、產業研究、創新研發、人才培育、展覽展示和營運推廣等多方面起到引領作用,以進一步推動蘇州工藝美術行業的繁榮與發展!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蘇州工藝美術研究院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