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 | 中國蠶桑絲織技藝,民族的文化標識
時間:2024-07-03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319 分享:
蠶桑絲織是中國的偉大發明,是中華民族認同的文化標識。這一遺產包括栽桑、養蠶、繅絲、染色和絲織等整個過程的生產技藝,其間所用到的各種巧妙精到的工具和織機,以及由此生產出來的絢麗多彩的綾絹、紗羅、織錦和緙絲等絲綢產品,同時也包括這一過程中衍生出來的相關民俗活動。5000多年來,它對中國歷史做出了重大貢獻,并通過絲綢之路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遠影響。這一傳統生產手工技藝和民俗活動至今仍流傳于浙江北部和江蘇南部的太湖流域(包括杭州、嘉興、湖州和蘇州等市)以及四川成都等地,是中國文化遺產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栽桑(桑樹是蠶的食物來源,栽桑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蠶的生長發育和產絲質量。)
養蠶(養蠶則需要精心照料,包括調節溫度、濕度、光線等環境因素,確保蠶的健康生長。)
蠶絲
繅絲(繅絲是將蠶繭中的蠶絲抽取出來的過程,需要掌握適當的力度和速度,以免損傷蠶絲。)
染色(染色是將蠶絲染上各種顏色的過程,需要使用天然染料和特殊的染色技術,使絲綢呈現出豐富多彩的色彩。)
蠶絲織品(絲織則是將染好色的蠶絲織成各種綢緞、紗羅等產品的過程,需要掌握各種織造技術和圖案設計。)2009年9月30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阿布扎比審議并批準了浙江省(杭州市、嘉興市、湖州市、中國絲綢博物館)、江蘇省(蘇州市)、四川省聯合申報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列入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勞動人民是首先發明并大規模生產使用絲綢的民族,其制作的絲綢制品更是開啟了公元前二世紀與公元前一世紀之間世界上的第一次東西方大規模的商貿交流,史稱“絲綢之路”。從漢代起,中國的絲綢不斷大批地運往國外,成為世界聞名的產品。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此后“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中國蠶桑絲織包括:杭羅、綾絹、絲綿、蜀錦、宋錦等織造技藝及軋蠶花、掃蠶花地等絲綢生產習俗。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古鎮舉辦“清明軋蠶花”民俗活動,“蠶花娘娘”在船上撒蠶花。潑蠶花水習俗
打蠶龍農耕運動會
“掃蠶花地”起源于德清縣。當地蠶農為了祈求蠶桑生產豐收,在每年的春節、元宵、清明期間,都要請職業或半職業的藝人到自己家中養蠶的場所,舉行“掃蠶花地”儀式。這種民俗活動由來已久,與古代蠶神信仰和祛蠶祟的驅趕巫術有著一定的淵源關系。后世流變而成為歌舞。唱詞內容多為祝愿蠶繭豐收和敘述養蠶勞動生產全過程,并表演著掃地、糊窗、撣蠶蟻、采桑葉、喂蠶、捉蠶換匾、上山、采繭等一系列與養蠶生產有關的動作。2008年6月,“掃蠶花地”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古代,絲綢就是蠶絲(以桑蠶絲為主,也包括少量的柞蠶絲和木薯蠶絲)織造的紡織品。蠶桑絲織被賦予了豐富的象征意義,絲綢被視為高貴、典雅的象征,不僅在服飾中占有重要地位,還用于外交禮物和國際貿易。現代由于紡織品原料的擴展,凡是經線采用了人造或天然長絲纖維織造的紡織品,都可以稱為廣義的絲綢。而純桑蠶絲所織造的絲綢,又特別稱為“真絲綢”。絲綢在中國文化中還有著豐富的神話傳說和象征意義。例如,在《山海經》中,就有關于蠶馬神話的記載。相傳,古代有一種神馬,名叫“蠶馬”,它的身體潔白如雪,能夠吐出珍貴的蠶絲。這種神馬被視為吉祥之物,人們相信飼養蠶馬可以帶來好運和豐收。公元前27世紀,中國的黃帝時代,就有關于蠶桑絲織的傳說。相傳,黃帝的妻子嫘祖是養蠶繅絲的始祖。她發現了蠶能吐絲結繭,便教導人們飼養蠶蟲,將蠶絲用于紡織,從此開啟了中國的絲織業。這個故事成為后世蠶桑絲織技藝發展的象征,嫘祖也因此被尊為“先蠶娘娘”。隨著時間的推移,蠶桑絲織技藝在中國得到了廣泛的傳承和發展。商周時期,絲織品已成為貴族階層的奢侈品,蠶桑業也成為國家的重要經濟支柱。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絲綢的生產和貿易逐漸興盛,絲綢之路也逐漸形成,中國的絲綢開始走向世界。▲戰國青銅壺上的采桑場景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宋《耕織圖》
▲南宋《蠶織圖》局部,黑龍江博物館藏
▲蜀繡《女十忙》
絲綢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也為世界文化的交流和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從絲綢的華美和精致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和無限魅力。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典藏中式美學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