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有言:“藝術之始,雕塑為先。”從精益求精的“特種工藝”到質樸生動的民間藝術,從石雕、磚雕、銅雕、玉雕、木雕到泥塑、面塑、竹刻、骨刻……在中華文明的長河中,歷史悠久、技藝精湛的各種雕塑工藝,一直有著特殊的地位,也在文化傳承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銅物至精 觀照古今
魏娜 崔子玥
銅是最早被人類認識和使用的金屬之一。經過數千年的淬火鍛造,以青銅為代表的銅器采冶和鑄造技術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象征之一。
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銅器,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兩件銅器,雖然冶煉技術和打造技術較為青澀,卻是我國青銅文化的萌芽。黃河流域是青銅器的起源地,從上游的馬廠文化、齊家文化到下游的龍山文化等,都有不同階段、不同時期的銅器出土。
夏代二里頭遺址中也曾出土青銅器,在隨葬品中更為普遍。如果說夏代可視作青銅器發展由萌芽進入過渡的階段,商代則是青銅文化發展的高峰期。商代青銅器不僅器型更豐富,紋樣裝飾也更加繁復華麗,這也彰顯了其在這一時期具有更復雜、更重要的作用。“明貴賤,別等列”,青銅器作為禮器是統治階級權力等級的象征,且具有嚴肅的宗教意味。隨著社會文化和鑄造技術的發展,還開始在青銅器上篆刻文字,記載國家大事。
西周早期延續了商代青銅器繁縟的風格,后期逐漸樸素。至東周春秋戰國時期,禮制崩壞,各諸侯國鑄造的青銅器風格各異,日常實用器逐漸增多,裝飾工藝也發展起來,出現了錯金銀、鑲嵌寶石等不同的裝飾技巧,工藝更精湛,圖案更生動。
秦漢時期的青銅器,更加凸顯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兼備。魏晉后,隨著手工業的發展,漆器、陶器、瓷器更受歡迎,青銅器制作逐漸衰落,但銅鏡的生命力依然長久,至唐代更為繁榮。
雖然唐宋之后的青銅器發展未能再現商周時的輝煌,不再被賦予更多意義,但傳統手工業中的銅器依然活躍,不斷出現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直至現在。
銅的家族中,除了青銅,還有黃銅、紫銅等其他銅類。其中,黃銅中鋅的含量更高,而紫銅更接近于純銅。黃銅的鑄造裝飾技藝源自青銅,有著色澤度高、延展性好等特點。人們有意識地冶煉黃銅最早可追溯至五代到北宋時期,當時黃銅的冶煉難度大,不能實現大規模生產,因而價格昂貴,更常見于佛像鑄造。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到了元明清時期,黃銅的鑄造和應用都已十分廣泛。清中后期到民國,民間用銅更為普遍,銅藝手工行業十分興旺。
傳統的銅雕技藝包括鑄銅、鍛銅、刻銅等。其中,鑄銅工藝歷史悠久、技術成熟,是中國傳統冶金工藝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傳統鑄銅工藝依然在為現代銅器鑄造提供有價值的技術支持。
杭州銅雕作為青銅鑄造技藝的延續,歷經歷史變遷、時代變革,在一代代匠心傳承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2008年,杭州銅雕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朱炳仁是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著名銅雕工藝美術大師,他以傳統鑄銅、刻銅、鍛銅技藝為根基,師古而不泥古。在朱炳仁等藝術家的創新引領下,杭州銅雕逐漸形成了鏤雕、蝕刻、疊鑲、庚彩、熔鑄、紫金刻、多材質、氧化著色八大工藝,呈現出三色為本、彩畫相間、書藝結合、堅固防腐等鮮明特征。
熔銅與庚彩是朱炳仁在銅雕技藝上的兩大創新,提升了工藝發展水平,擴充了作品的表現力。熔銅的精髓在于“無模可控”,“無模”是指銅液自然流淌而解形,“可控”是讓銅液在制作者掌控中熔意,即把一定配方的銅料通過冶煉加入介質,讓銅液經由工匠布局,在各種特定環境中流淌、成形、冷卻,再運用弧焊、鍛打、拋磨、蝕刻、清洗、著色等技術制成各種銅工藝品。庚彩工藝技法則是在熔銅作品上進行彩繪,以彩料的熔化、疊合、融匯、渲染、拋磨等,實現油畫、水墨畫、水彩畫、漆畫以及琺瑯彩的表現效果。此外,銅建筑也是朱炳仁的又一開拓,采用鑄、鍛、軋、刻、鑲、鏤、沖、鎏金、點藍、氧化、做舊等多種工藝制作,體現了藝術家對材料的駕馭能力。他所創作的杭州靈隱銅殿、雷峰塔、桂林銅塔、峨眉山金頂銅殿等銅建筑作品,以精湛的銅雕技藝彰顯了中國建筑文化的神韻。
銅物至精,觀照古今。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及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熔鑄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藝術展”此前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展出100余件造型多樣、題材廣泛的制銅精品,系統闡釋了中國銅雕技藝從“鑄鼎象物”到“離形得似”的藝術蛻變,生動反映了當代藝術工作者扎根傳統、傳承匠心的藝術追求,展示了非遺傳承人繼承傳統、開拓創新的工匠精神。為全方位展現銅雕技藝的發展脈絡,策展團隊還陳列了10尊戰國、漢代和明清時期的銅器,在展示我國古代燦爛銅文化的同時,通過與朱炳仁作品的古今對話,揭示傳統與現代的關系。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現代藝術與工藝可以在傳統文化中汲取養分、獲取靈感,在新時代煥發更多光彩與活力。
(魏娜系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崔子玥系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員,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海南椰雕:
從“天南貢品”到城市禮品
陳關超 姜影 吳文婕
海南椰雕是以椰殼、椰木和椰棕為主要原料的傳統雕刻藝術,是海南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智慧結晶,主要流傳于海口、文昌等地。2008年,海南椰雕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海南椰雕歷史悠久,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精湛的制作工藝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享譽于世。唐代就有椰雕的相關記載。到宋代時,工藝精致的椰碗、椰杯、椰壺已流行于士大夫的宴席之上。宋代詩人蘇東坡被貶儋耳(今儋州市中和鎮)時,曾拿椰殼椰棕請當地藝人雕成帽子戴之,取名“椰子冠”。明清時期海南椰雕常作為貢品獻給朝廷,因此有“天南貢品”之美譽。
椰雕工藝主要分三類:第一,椰殼雕。根據椰子殼的天然形態,將椰殼和貝殼嵌鑲結合,按設計造型拼接成工藝品。第二,椰棕雕。根據椰棕自然肌理效果,采用切、割、燙等方法加工成各種人物和動物造型。第三,椰木雕。椰木過去經常被海南百姓作為木梁建造房子,后來也有工藝廠用其加工筷子、發夾等產品。
傳統手工椰雕制作流程十分復雜,一件椰雕工藝品的成型需要經過選料、造模、雕刻、通花、鑲嵌、拋光、修飾等多道工序。手工藝人會依靠經驗和眼力,透過包裹在外的椰棕判斷出椰殼的形狀、色澤、厚度和硬度等,再根據椰殼形態設計和雕刻成最終的作品。
椰雕的雕刻手法有平面浮雕、立體浮雕、通花浮雕,以及帶棕立體雕刻和貝殼鑲嵌雕刻等。線刻、浮雕較為常見,多用于在椰雕表面呈現山水、人物、花鳥、書法等內容,漆貼以金彩,更顯古樸素雅。鏤雕、鑲嵌工藝多用于較為精致、藝術性較高的椰雕器物,工藝性、裝飾性強烈。
制作椰雕的具體步驟包括:選材,以椰子厚重、體積大者為佳;處理椰子外殼,脫毛風干后備用;打磨拋光,讓椰子成為光滑流暢的“畫布”;開始制圖,有了圖便有了靈魂;雕刻,選出相應的工具,開始“妙刀生花”……經過椰雕藝人的匠心與妙手,普普通通的椰子變成了獨具地方色彩的手工藝品,創造了獨具民族風格和海島特色的椰雕文化。
椰雕除了可以制作裝飾畫、花瓶、擺件等藝術品,還可以制作碗、瓢、罐、杯等生活用品。20世紀70年代以前,椰雕制品是很多海南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器物。如今,椰雕工藝品更成為各種場合擺設的精美藝術品,開發出餐具、茶具、酒具、煙具、花瓶、掛屏、座屏等數百個品種,集觀賞性與實用性于一體。
在時代發展中,海南椰雕產品不斷創新。椰雕工藝與電子產品、文創產品等深入結合,作為城市禮品走進景區、文博場館,走進千家萬戶,讓更多人得以了解海南椰雕的歷史發展、文化價值,感受古老文化與創新科技的碰撞與融合。
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富道村素來有“椰雕之鄉”的美譽,椰雕工藝源遠流長,是海南民間手工技藝的一張亮麗名片。早在300多年前,該村就辦有多個家庭椰雕作坊。龍華區文化館副館長任璇妃說,為了對這項具有濃郁海南風情的民間傳統美術技藝實施搶救性保護,2008年龍華區文化館整理匯編相關資料,將“富道村椰雕技藝”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并更名為“海南椰雕”,承擔起這項國家級非遺項目的保護責任。龍華區全力助推海南椰雕技藝的振興和傳承,并取得了很大成績。2018年,海南椰雕入選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龍華區還憑借海南椰雕項目兩次獲評海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不久前,海南省專門出臺了支持椰雕保護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明確要加強海南椰雕傳統技藝保護與傳承,提高海南椰雕研培能力和效果;擴大海南椰雕的宣傳和推廣,推動海南椰雕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等。在政策支持和新老匠人的努力下,海南椰雕正在現代生活中煥發出耀眼光彩,發揮出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磚雕藝術漫筆
顏士州
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燦爛輝煌,與之相關的雕刻藝術也是源遠流長,成為建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有些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大型的雕塑藝術品。如云南昆明的地藏寺經幢,河北的趙州陀羅尼經幢、正定廣惠寺華塔,北京的真覺寺金剛寶座塔,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慈燈寺金剛座舍利寶塔等,都是全身布滿雕刻的建筑物。還有山東曲阜孔廟大成殿的石刻龍柱、建筑內外布滿磚木雕刻的安徽亳州花戲樓、連屋頂上都布滿各種雕刻的廣州陳家祠等,均可稱為雕刻性建筑。
其中,磚雕作為一種建筑雕塑裝飾構件,主要以磚為材料,通過淺浮雕、鏤空雕、高浮雕、圓雕、陰刻、陽刻等雕刻工藝,以曲線造型之美與建筑環境融為一體,展現出豐富的文化和藝術內涵。古建筑磚雕因地域不同,風格各有差異,全國各地主要可分為北京磚雕、天津磚雕、山西磚雕、徽州磚雕、蘇派磚雕、廣東磚雕、臨夏磚雕等流派。磚雕藝術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滲透著時代的審美和希冀,承載著深厚的歷史記憶。
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方磚、條磚、空心磚等磚塊,其時,匠人已在方磚上雕刻花紋,但這一時期的雕刻紋樣還比較簡單。到了春秋戰國時期,磚雕的圖案已是多種多樣、十分精美。磚雕之盛,始于唐宋。唐代,磚的產量不斷增長,使用范圍日趨廣泛,磚雕藝術隨之得到迅猛發展。這一時期的磚雕作品,呈現造型圓潤、繁復細膩等特色。北宋時期,磚雕大量用于墓室壁面的裝飾。寧夏涇源宋墓出土的大量雕磚,反映了當時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活狀況,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金代磚雕造型粗獷洗練、風格淳樸生動,紋飾充滿濃郁的世俗生活氣息,也達到了一定的藝術水準。明代初期,磚雕還是等級和身份的象征,隨著明中期琉璃技術的廣為傳播,磚雕也開始廣泛應用于民居宅院。磚雕藝術在清代發展到高峰,出現了專門的磚雕作坊和磚雕藝人,磚雕風格日趨繁雜,使用范圍更加廣泛,內容上更加寫實,構圖上注重均衡呼應,不同的建筑部位雕刻有不同的圖案紋樣,以寄寓不同的象征意義。
甘肅臨夏是古絲綢之路南道要沖,也是從中原通往青海、西藏、四川等地的必經之路,伴隨多次大范圍人口遷徙,不同地域的先進工藝也被帶到臨夏,其中,來自中原地區的磚雕深受西北地區民眾的青睞,在此落地生根,并逐漸融合發展為一種獨具特色的文化符號。隨處可見的精美磚雕,如今已成為臨夏的城市名片。
臨夏有兩處清代磚雕,一處在紅園,一處在北寺。紅園磚雕多為回族磚刻名手周聲普及族人所作,尤以大拱北寺的“荷花圖”刻工精湛,翩翩蓮葉、嬌嬌荷花,讓人如感其清涼、聞其幽香。畫幅作圓形構圖,鑲刻在方墻之上恰到好處,雕刻章法嚴謹而灑脫,展現了深厚的書畫功底。北寺據說建于清康熙年間,后遇火災,除一面磚刻照壁外皆遭焚毀。遺留照壁高丈余,中為云龍圖案,兩邊刻有松鶴,雕刻技藝十分精湛。
還有一座被臨夏人稱為東宮館的建筑,是建于民國時期的大宅院,堪稱磚雕作品的“大觀園”。東宮館的門廊庭院皆一色青磚,上起屋脊,下至基座,影壁(照壁)、障壁、門楣、墻面、墀頭乃至匾額中堂等,無一不刻著梅蘭竹菊、福壽喜、八寶博古、祥云瑞氣等紋樣。這里有大型透雕,也有精致小品,精工細作,趣味盎然。
新中國成立后,磚雕藝人繼往開來,創造出許多新的作品。比如,在河南省鄭州市黃河風景名勝區,以古典名著《西游記》等為主題的磚雕,由磚雕藝人張存仕等利用黃河膠泥制作,將圖案刻在泥坯上燒制而成,技法精湛、形象生動。北京市海淀區的全磚雕九龍壁,也是磚雕藝術的新成果,這一作品由磚雕藝人高忠制作,全壁仿造北海公園九龍壁,以130塊特制大城磚手工雕刻而成。其主題為九龍戲珠于霧海云濤之中,蛟龍形態矯健、形態各異,側面為海水江崖、祥云紅日,檐口下部四周由24攢、44個斗拱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