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下午,山東濰坊,《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可持續性發展高峰論壇》,主旨演講人:呂品田,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兼研究生院院長、研究員文學博士,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美協理事及理論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民協理事;曾供職輕工業部工藝美術總公司;曾任《美術觀察》主編、中國工藝美術館館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長期從事手工藝和民間美術研究,致力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實踐。作為當代卓有成就和社會影響的藝術理論家,在民間美術、手工藝、當代美術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等方面,表現出深刻的創新性和洞察力,其豐碩的理論研究成果和影響在藝術學界具有廣泛性的認知。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科一等獎等。
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今天,我們要說“手工,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現代化理論研究普遍認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始因,現代化是工業化的結果。工業化不僅已經成為經濟現代化的同義語,而且其過程還涉及社會的各方面。 中國現代化研究專家羅榮渠指出:“現代化作為一個世界性的歷史過程,是指人類社會從工業革命以來所經歷的一場急劇變革,這一變革以工業化為推動力,導致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全球性的大轉變過程,她使工業主義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思想各個領域,引起深刻的相應變化。”(《現代化新論》)
現代化是把雙刃劍。它既帶來巨大的福祉,同時也造成全球性的自然和社會生態危機。現代化的破壞性,源于大工業生產方式對抗自然、抹殺差異的特定技術本質。工業生產方式憑借“脫手”的現代機器和“脫身”的電能等現代動力,擺脫了自然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也割裂了空間和時間在人的勞動過程中的自然統一,它分裂的“時—空”結構排除了時間綿延和空間變化所造成的復雜性,免除了處理這種復雜性的經濟學負擔。
在工業化的現代生產過程中,“勞動”成為一種具體的制造活動而被預先以數學方式加以描述和設定,所有的東西都在理性規劃中被明確化,所有的偶然因素或人性成分都被理性邏輯所排除。針對具體制造目標的勞動,由此形成一個封閉而穩定的循環運動體系,生產力的運行盡在預先的掌握之中。這一切確保了資本投入的準確性和資本增殖的必然性,具有極大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大工業生產的“標準化”是技術理性邏輯規劃的體現,“文化差異性”是它的天敵,是它竭力要消除的因素。手工生產方式中那些關系著人性存在豐富性并呈現為文化表現形式差異性,因而“拖泥帶水”影響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的特點,諸如因地制宜、因材施藝等生產原則,都必然被大工業生產所拋棄。現代化進程中,只要大工業生產方式一統天下,一切歷史性、地域性和人民性特質都勢必喪失作為其個性的差異性。
工業化的破壞性影響還涉及社會各方面。英國社會學家吉登斯所謂“脫域”(disembeding)問題,即“社會關系從彼此互動的地域性關系中,從通過對不確定的時間的無限穿越而被重構的關聯中‘脫離出來’”,便是對其破壞性生產機制的揭示。在現代時空中,這種生產機制造成大范圍、大縱深的社會關系重構以及社會文化變遷,即如我國大規模的單向度人口流動、傳統聚落形態和“熟人社會”消失,以及傳統文化生態和文化表現形式被破壞。
基于可以表述為“集約化”的這種擺脫性機制,傳統社會生活空間及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為體現工業生產要求的“合理性”所重構,并最終導向以資本增殖為邏輯的單一方向。新馬克思主義城市理論認為:城市人造環境的形成和發展是工業資本控制和作用下的結果,是資本按其意愿創建的一種適應其生產目的的人文物質景觀;資本的逐利性是城市空間危機和矛盾形成的根本原因。(哈維)
西方發展模式的城市化,體現了工業資本為追求集約化效率和增殖效益而在地理上趨于集中的空間建構過程。出于簡單照搬西方現代化理論和發展模式,中國當代城市化過程難免受工業資本控制而單向度推進,因此造成城鄉尖銳對立、自然生態破壞、形態面貌單一、民生就業困難、歷史文脈斷裂、地域個性喪失、生活質量下降等等“建設性”的破壞,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及其文化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
中國的現代化注定不能重走西方的老路,中國的現代化道路注定要靠中國人自己來開創。2017年10月,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這是強調平衡、協調、可持續發展,有利于維護“自然—人—社會”生態關系和人類文明全面利益訴求的嶄新發展觀。這一發展觀的變革,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它為探尋超越西方現代化理論和發展模式提供了思想和路徑的指引。
在此嶄新發展觀中,“發展”的內涵不只是經濟的增長和物質的發達,“發展”的動力也不應局限于工業生產力。由此,我們可以結合黨中央就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以及將“振興傳統工藝”作為國家文化建設重要內容的重大決策部署,來綜合思考“振興手工”與“城市可持續性發展”問題,以至在當代城市建設中突破單純以工業化為驅動力、以資本增殖為邏輯的傳統發展模式,探索工業生產力和手工生產力并重、工業和手工業并舉的新型現代化發展道路。
振興手工,對于當代城市建設堅持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為引領,轉變城市發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體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著力解決城市病等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城市環境質量、人民生活質量、城市競爭力,建設和諧宜居、富有活力、各具特色的現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鎮化水平,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城市發展道路,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從創新發展角度看
創新發展從根本上是要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在當代歷史條件下,蘊含豐滿價值的手工已具有“新生產力”性質,應樹立“手工就是新生產力”的新觀念。
振興手工能夠為城市提供發展新動力,激發創業活力,推動大眾創業,釋放新需求,創造新供給,加快實現發展動力轉換,提高勞動密集型產品的附加值。振興手工能夠促進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形成,也最適合“互聯網+”行動計劃(以網絡聯接星羅棋布、處鄉就地的個體作坊包括家庭作坊)的實施。
振興手工還有利于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精細和高品質轉變。
從協調發展角度看
手工生產規模小,投資和占用流動資金少、生產管理成本低、無需復雜工具設備和生產組織,有利均勻合理布局,適合西部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以及所有貧困地區發展經濟。
充分體現區域差異性和形態多樣性的手工生產,有利于特色地市經濟發展和特色小城鎮建設,是促進農林產品精深加工和城鄉服務業發展、拓展城鄉居民增收渠道、增強城鎮發展內生動力的有效方式。
傳統手工藝有著深厚的社會根基,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特色鮮明,禮樂教化作用明顯,為百姓喜聞樂見,其振興有利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文化藝術發展取向。
從綠色發展角度看
振興手工符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目標。手工是生態技術、人格化技術,有著與生俱來的人性及綠色性質。
振興手工關涉資源的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手工藝品的原材料單位產出經濟價值比遠高于工業產品,振興手工適合低碳循環發展、減少單位產出物質消耗的綠色經濟目標。立足鄉土、因材施藝、因地制宜的手工生產,承載著地方性知識和傳統文脈,可充分發揮地方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優勢;其生產方式和形態各具特色,是不必刻意打造、適合文化旅游的人文景觀。
另外,高度個性化的手工藝可激發消費欲求的審美轉移,幫助消解畸形的“炫耀性消費”,從消費端遏制現代生產對自然資源和產品功能的無度開發;以至振興手工還關涉倡導合理消費、力戒奢侈浪費、制止奢靡之風的社會風尚建設。
從開放發展角度看
作為中華文明物化載體和象征的手工藝品,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是高文化附加值的出口商品,深得世界人民喜愛。手工藝品生產曾為支持我國現代工業體系建設立下汗馬功勞,如今對“一帶一路”建設、全球格局的合作共贏以及中華文化走出去,依然有不可替代的文化和經濟價值。
在互聯網技術支持下,通過建設中央網絡交換平臺而構成“互聯網+作坊+物流”綜合運作體系,可突破傳統手工生產因地制宜、因材施藝的拘囿,形成開放發展新態勢。
從共享發展角度看
勞動密集型的手工生產,倚重個人智慧、經驗、才情、技能、技巧和工力,不受性別、年齡、身體素質等限制,也不受集約化組織形式和資金投入制約,生產力可為每個人自主掌握,可接納最廣大的閑散勞動力,就業機會無限。有利于精準扶貧脫貧,有助于打破城鄉、地區、行業分割和身份、性別歧視,維護勞動者平等就業權利和社會公平正義。
手工生產從來都是“在家干活”,吻合信息社會“在家辦公”理想,振興手工可安民于本土,合理引導人口流動,兼顧農工和家庭社會,化解空巢化、交通堵塞等問題,也可提高國土空間利用效率。
無論在城市、在鄉村,振興手工都能促進靈活就業,形成新就業形態,支持青年尤其是就業困難者就業、創業。
另外,還很重要的是,手工勞作集組織規劃、設計構思和生產制作諸多實踐環節于勞作者一身,這有利于完滿人格的養成和人的全面發展。
隨著休閑時光日益增多,業余手工藝實踐可幫助人們創造性地充實閑暇的“虛空”,讓生活充滿人性煥發的光輝意義。
總之,振興手工,走工業和手工業并舉之路,關系著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市可持續性發展,有著促進社會、經濟、文化建設全面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巨大利益。工業造就物利,但不能充分解決民生問題。如今,有了發達工業的強大支持,手工已然升華。它直指民生,是自主于民眾的生計之道,更是維護其人性生活和完整人格的生產力保障。
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手工,則讓城市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