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體驗設施建設列為非遺傳承與保護的重要工作內容。2021年5月25日,文化和旅游部印發的《“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特別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將建設20個國家級非遺館,同時,支持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根據自身特點建設富有地方、民族、行業特色的非遺館,改建或新建傳承體驗中心,形成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這顯示出中央和國家對非遺館建設和非遺展示工作的高度重視。近年來,我國非遺館建設實際上已然成蓬勃發展之勢,這一趨勢一方面在于非遺保護事業的快速推進,另一方面也在于博物館事業的整體繁榮和全面升級。
《意見》中第八條“完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指出:“在現有基礎上,統籌建設利用好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館、推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配套改建新建傳承體驗中心,形成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傳承體驗中心(所、點)等在內,集傳承、體驗、教育、培訓、旅游等功能于一體的傳承體驗設施體系。鼓勵社會力量興辦傳承體驗設施。研究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管理制度,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備案和評估定級制度。”①在總結博物館發展演變歷程和洞悉新時期非遺展示新需求的背景下,針對當下國內非遺展示的現狀與實際,及時、全面、系統、準確地闡述了中國非遺館及相關文化設施的功能和任務,指導和規范了非遺館建設目標和方向。
非遺館是傳承和傳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非遺系統性保護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包括非遺保護),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文化遺產闡釋與展示憲章》在保護原則中特別強調了對無形文化遺產地闡釋和展示。20世紀以來,博物館發展已開始走向物質與非物質展示的相互融合,從孤立的展示藏品逐漸向展品的文化闡釋和展品的活化方向轉變。博物館向公眾開放的目的已不單是供人參觀,更重要的是鼓勵體驗、參與,展示也是傳授與傳播的過程,博物館的工作重點逐漸從“物”向“人”(物背后的人)轉變。可見,非遺館的出現是時代的需要和社會發展的結果。
非遺展示的國際實踐早在20世紀末21世紀初已見端倪。1994年,國際博物館協會采用“博物館資料”代替“藏品”,強調了藏品的文化資源特征和文化標志功能,并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列入收藏范圍。2001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巴塞羅那大會在章程修改中第一次把收藏和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列入博物館定義的外延之中。2002年10月,國際博物館協會亞洲太平洋地區第七次大會在中國上海通過《上海憲章——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全球化》,宣示了國際博物館界對保護無形文化遺產的責任與承諾。2007年,國際博物館協會在《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中將博物館定義改為“博物館是為社會及其發展服務的非盈利的永久機構,并向大眾開放。通過征集、保護、研究、傳播并展示人類有形和無形遺產及人類環境,實現教育、愉快學習的目的”②。毫無疑問,以往博物館展示的理論和實踐經驗為非遺展示提供了理論上的滋養。
在傳統博物館的展陳內容發生重要擴展和展陳理念發生重要轉變的同時,出于對非遺保護和傳播的特殊需要,近年來,獨立的非遺館在我國逐漸成為博物館的一種新的類型,并發展迅速。2021年,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館(中國工藝美術館)在國家奧林匹克公園落成,預計2022年開展。江蘇、江西、浙江、西藏、廣東、黑龍江等省已經建成或正在建設一批綜合性非遺博物館,大多都被列入地方文化發展戰略中,其中也將會有一批劃入20座國家級非遺展館建設名錄中。一些省市對所屬地區非遺館建設進行了總體規劃和布局,如浙江省在2014年將非遺館列入“四館”(博物館、圖書館、美術館、非遺館)建設中,計劃通過5到10年時間在每一個市縣建設一座綜合性非遺館,每個鄉鎮都有一座專題性非遺館③;湖北省則計劃2020年前后在省內30%的市縣建成一座非遺館④。國家發改委在2020年5月29日發布《關于加快開展縣城城鎮化補短板強弱項工作的通知》中強調要加快縣城博物館、文化館建設。就實際開展的工作來看,非遺館已成為各地著力建設的項目,已建成或正在建設的區域綜合性非遺館已達到300座以上,各類非遺展示場所更是高達數千處。
展示和闡釋是博物館在新形勢下最具挑戰性的任務,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加入,無疑對傳統博物館展陳的物質化展覽體系構成了重大挑戰,博物館需要以更加包容的姿態,打破原先過分依賴器物的物質形態的展陳方式,增強對文化遺產中蘊含的文化意義的重視,把信息傳播方式與現實再現置于更重要的地位。在非遺展示中,文物和實物不再是唯一或絕對的主角,各種能夠闡釋知識的媒介和手段都被引入到展示中,參觀過程不再僅僅局限在觀眾和展品之間,解說、注釋、互動、體驗成為觀展的重要內容和形式,思想、情感開始進入到博物館展示話語體系,非遺館成為人格、品格、情感、價值觀培育與形成的孵化器。在非遺展示中特別要突出展示非物質文化遺產所包含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識,由其產生的凝聚力促使人們在思想上產生價值的認同感,在觀念上形成身份歸屬和文化認同。探索有效的展示、闡釋和傳播方式,尋找能夠呈現與闡釋過程性的技術手段,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的核心理念。
20年來,我國在非遺館建設與展陳實踐方面成果斐然。2011年,中國首座國際非遺博覽園在四川成都落成,此后陸續出現“非遺展示場所”“非遺博物館”“非遺專題公共文化設施”等不同稱謂的非遺展示空間。截至2016年,全國各地相繼建成、開放了約3000家非遺博物館(展示館),并以每年兩位數的速度持續增長。在數量增加的同時,展陳質量迅速提升,展陳理念和展陳手段不斷提高。目前,我國非遺展示方式主要包括兩大類:第一類是固定的常設展,即在各類博物館空間內開展的非遺展示,包括綜合類和專題性展陳,空間形態包括新建展館和利用既有設施改造后的場館。除綜合性非遺館外,各地方還相繼建設了一批展示傳統技藝的專題非遺館,如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主要以上海市的“非遺”傳統手工藝為內容,以展示區+工作室+文化產品銷售區為主要形式;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中的手工藝活態展示館,主要以展示區+工作室+創意手工藝區為主,通過現場展演進行展示和互動實踐。此外,也有政府投資或民間投資的各類非遺專項博物館和展示中心、陳列室、工作室等,如中國印刷博物館、珠算博物館、印染博物館等,北京中醫界有同仁堂博物館、御生堂博物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博物館等,類型繁多,各有特色。第二類展陳形式是結合慶典、節日等舉辦的臨時展覽,多在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等不固定場所定期或不定期舉辦。在《意見》和《規劃》中,這種展覽方式得到了肯定與推廣⑤。《規劃》中要求,各地要結合“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傳統節日,開展非遺展覽、展示和展演活動。鼓勵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結合本地資源優勢和民眾需求,根據非遺不同門類和項目特點,舉辦各種區域性、專題性展示展覽活動⑥。2006年,第一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此后每年都有舉辦全國性和地區性的非遺綜合展覽和專題展覽、博覽會、展銷會;2007年,四川成都舉辦了“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同時舉行大型非遺展會,后經文化部批準,該活動落地成都,隔年舉辦;2010年10月,山東濟南舉辦了第一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博覽會發揮了將保護與生產、展示與交易、博覽與展演、辦會與建園相結合,把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優勢,該博覽會也已落地濟南,隔年舉辦。
非遺博覽園及非遺小鎮作為最近出現的一種復合型文旅項目,也是非遺傳承體驗設施的一種重要類型,是一種集收藏、展示展演、游覽、消閑、培訓、孵化、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文旅融合園區。海南三亞、山東青島、北京門頭溝、河北定興、安徽合肥、湖北黃陂、山西杏花嶺、重慶璧山等地都曾動議建設博覽園或非遺小鎮。例如,2012年開園的成都市青羊區國際非遺博覽園是已經運營的博覽園項目,園中設有非遺文化廣場、巡游大道、展銷中心、演藝中心、博物館等場所,把保護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事業與打造特色文化產業有機結合,成為以非遺文化為主題,集非遺保護傳承、非遺巡演、非遺產品生產性開發、科普教育、會議會展、休閑娛樂、消費等功能于一體的文化旅游勝地;上海金山區楓汀鎮作為歷史文化名鎮,曾為服裝城,現在華麗轉身為上海世界非遺文化城,成為以非遺文化體驗旅游為主的國家級特色小鎮;浙江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旅游景區中列入了15個非遺小鎮建設項目;《江西省“十三五”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工作方案》中計劃要培育20個省級“非遺小鎮”,并探索“非遺小鎮+保護”“非遺小鎮+旅游”“非遺小鎮+扶貧”“非遺小鎮+產業”等保護發展模式⑦。正如《意見》所提出的,要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村鎮、街區,推出一批具有鮮明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的主題旅游線路、研學旅游產品和演藝作品,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特色景區⑧。除了上述非遺小鎮之外,還有大量以街區形式出現的非遺一條街、非遺村、非遺城等,它們都是非遺館的延伸和補充,都屬于《意見》中所涉及的不同形式的非遺設施類型。在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帶動地方文化產業繁榮的同時,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帶動當地居民就業和致富。
由于我國非遺保護事業正處于發展階段,非遺館建設及非遺展示工作也處于探索和完善的過程中,難免存在著建設管理制度不夠健全、設施類型和功能比較單一、社會資金參與不足等問題。正因為如此,《意見》特別提出要研究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管理制度,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備案和評估定級制度,為非遺館之舟行穩致遠保駕護航⑨。《意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中關于“國家鼓勵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場所和傳承場所”⑩的精神,號召各種社會力量行動起來興辦各種規模、各種形式特色的傳承體驗設施,最大限度地動員社會廣泛參與,創造人人保護傳承的生動局面。
中國藝術研究院建筑藝術與公共藝術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主要從事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