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中國雕塑學會會長、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教授,圍繞中國城市雕塑的時代發展特征、雕塑教育的發展現狀與建議等問題展開訪談。
曾成鋼院長曾數次在國家級重要展覽中擔任評委、組織策劃大型展覽,作品多次參加全國性美術作品展覽并獲獎,1992年被提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促進藝術獎候選人,1998年被中國文聯評為“德藝雙馨”藝術家。從事雕塑藝術數十年來,曾成鋼教授獲得了豐碩的藝術成果,他的《鑒湖三杰》曾獲第七屆全國美展金獎,《龍舟》曾獲全國體育美展一等獎等。近日,其參與主創的大型雕塑《偉業》隨著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的正式開館,在北京落成。
曾成鋼
記者: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二一工程是繼人民英雄紀念碑以來,最重要的國家大型主題雕塑項目。《信仰》、《偉業》、《攻堅》、《追夢》四組作品展示出了這個時代的藝術智慧與才情,您作為《偉業》的主創人員,能否闡釋下您的創作理念和心得?能否闡釋下您的創作理念和心得?
偉業,漢白玉,長15米,中國共產黨歷史陳列館
戰友,花崗巖,高4米,中央黨校
曾成鋼:我認為城市雕塑是一種歷史悠久、方式經典的文化建設方式,它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1928年,杭州國立藝術院在孤山照膽臺成立了中國第一個雕塑系,標志著中國高等雕塑藝術教育的開端。李金發、王靜遠、王子云等一批留法歸中的雕塑家們開創了中國現代雕塑教育的先河。此后很長的一段時間,雕塑服務于歷史事件與城市建設,被當成一種歷史記憶、文化傳播和時代的精神象征。改革開放之后,受西方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學術界出現一系列具有探索性的作品,但與其他藝術相比,雕塑總體仍然處于發展緩慢的狀態,我們稱之為“慢半拍”。1982年,全國城雕小組成立,面對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的機遇,以劉開渠先生為代表的老一輩雕塑家,提出“城市雕塑”的概念,旨在給中國雕塑的發展指明方向。這個過程中,城市雕塑承擔著連接社會多元結構主體、促進地區文化經驗交流的作用。
圣火接力,銅,高4米,北京奧林匹克公園
破曉,銅,高4米,蕪湖神山雕塑公園
曾成鋼:可以從最簡單的層面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什么是雕塑?從歷史層面來講,雕塑是人類智慧和實踐的結晶,是記錄文化的古老方式;從技術層面,雕塑是雕、刻、塑造、構造的統稱;從性質層面,雕塑的本質是空間與體積;從傳播層面,雕塑一旦被人看見,就擁有一種視覺共享性,公共性也是雕塑的根本屬性之一。在這個過程中,雕塑逐漸走進人們日常生活使用的公共空間,成為營造空間、定義空間和激活空間的一種手段。隨著時間的發展變化,傳統的城市雕塑概念不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就產生了戶外雕塑、城市雕塑、環境雕塑、泛雕塑、公共藝術等不同的概念演繹。今天的城市雕塑應在傳統雕塑的基礎上,融合了雕塑藝術、公共藝術與環境藝術的綜合特點,所以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城市雕塑、雕塑公園、雕塑展覽、創作營、雕塑事件。總體而言,今天的城市雕塑是在努力實現藝術為人、藝術為生活、藝術為城市,這是它發展始終所承擔的重要職能。再深入一點,就涉及到很多深層的原因,文化差異的問題、美育普及的問題、學術爭論的問題,包括審美標準引導問題等等。
蓮,不銹鋼,高2.5米,南京博物院
神鹿,銅,高5米,德國漢堡
記者:您是如何評判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
曾成鋼:一件公共雕塑作品的好壞,我認為應當至少從這個五個方面去考量:立意、風格、材料、尺寸和環境。一件好的作品要有好的立意,要考慮作品與環境的關系,選擇合適的藝術語言和尺寸,并輔助以精良的制作,并充分表達藝術家的觀念與構思,展示藝術家的天賦與魅力,從而才能為觀眾帶來具有感染力和沖擊力的體驗。當然,一件好的公共雕塑作品的誕生,離不開運作機制的完善和提升。當下我們還存在著供需不平衡、系統不協調、管理不永續等問題,需要我們不斷提升各個層面對公共雕塑的基礎認知、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來促成更多好的公共雕塑作品落地。
大禹,花崗巖,高7米,溫州黃石山雕塑公園
春之舞夏之樂,銅,高3米
記者:上海美術學院主校區的建設消息到了來自各界廣泛的關注。新校區的建立會為上海美術學院乃至中國美術教育的發展帶來哪些新的可能性?
曾成鋼:寶武工業遺址的建設可以說是一個世界矚目的工程。這是一個在宏偉鋼鐵中崛起的美院,這是一次工業與藝術的碰撞,這是一種火與風的交融。這里未來將是上海美術學院的主校區,占地180畝,長1000米,寬120米,高24米,建筑改造量22萬平方米,建筑按照“一切空間皆有記憶,一切空間皆可共享,一切空間皆有藝術”的理念來設計,將建成院城融合的開放式大學校區,“園區就是校區,校區就是園區”,計劃在2024年竣工投用。
原文載于:雕塑頻道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