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明山(清)《仕女》
△ 張明山(清)《仕女》(局部)
1.實體空間和場域空間:傳統雕塑的自身的形體和結構關系就形成一套完整的空間體系,而不同的結構比例,給人的空間感是完全不同的,中國傳統雕塑依靠層疊穿插構成雕塑本體的結構空間體系,如佛教造像中衣紋的處理、寺廟作為背景懸塑的山巖峭石的處理,都充分體現出一種東方意味的、壓縮的空間關系處理。中國傳統雕塑中的廟堂寺觀造像除了雕塑本體的造型涉及到空間外,造像所處的場域空間也對造像的視覺感知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在有限的空間當中,要使造像塑造到位,令信眾由衷生發出對于神佛的敬畏敬仰之情,必須要在空間、尺度及比例方面進行深入的推敲,也從而形成了一定的造像儀軌、量度,從而更好地傳達宗教的教旨和主題。
△ 山西長治觀音堂(明)
2.功能性對空間的限定:中國傳統雕塑大型廟堂寺觀造像多是宗教性造像,目的是使教眾更加篤信,因此造像的空間設定不僅僅是藝術問題,更是一個與政治、社會、哲學、宗教相關連的個人精神世界的問題。空間的營造并不僅僅是將審美作為唯一追求,而是有更加深層次和多樣化的需求。無論是在石雕龕窟的石刻造像還是廟堂寺觀中的泥塑造像,主要是在正面的主視角度進行表現。通常觀者無法圍繞塑像進行360°的觀看,所以傳統雕塑中的空間整體呈現出一種舞臺性,在民間小型彩塑中也有“看前不看后,看上不看下”的說法。
△ 彩塑粉本1(清)
△ 彩塑粉本2(清)
3.繪畫性和材料性對空間的影響:傳統雕塑造像多有制作的繪畫依據,稱為“粉本”,也可稱“畫樣兒”,一般指中國古代繪畫施粉上樣的畫稿,或泛指一般的畫稿。元代夏文彥《圖繪寶鑒》曰:“古人畫稿謂之粉本。”實際上,畫樣也包括塑像之初的起樣畫稿,如稱“素畫”者,以及作為塑像范本并世代相傳的畫稿樣本。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卷三“敬愛寺”條云:佛殿內菩提樹下彌勒菩薩像,麟德二年自內出王玄策取到西域所圖菩薩像為樣。”王玄策在《西國行傳》中還記述“僧金剛三藏,獅子國人。善西域佛像。運筆持重,非常畫可擬。東京廣福寺木塔下素像,皆三藏起樣。”此處“素像”是指“塑像”。黃宗羲《撰杖集》記述了劉元從繪畫中得到雕塑創作之靈感:“以此知雕塑之出于畫也。”正是基于傳統雕塑的這些特點,其空間處理與繪畫的關聯比之西方雕塑更為明顯,也更加強調裝飾性與線條的應用。
傳統雕塑中的泥塑造像或依窟開鑿,或在建筑內部現場制作,以石芯或木芯為骨,表面捆扎草繩或攪拌稻草谷殼,敷泥塑造。有限于此,造型多以團塊化為主,人物的整體動作通常不做過大動態,而以重心較為穩定的姿勢為主,肢體動作要在一定程度上考慮材料的支撐強度,同時也對造像的空間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 北方天王像 莫高窟194窟(唐)
△ 麥積山144窟佛坐像(北周)
4.色彩對空間的補充:色彩在中國傳統雕塑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西方雕塑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剝離了原有的繪色傳統,而在中國,無論是大型的廟堂寺觀彩塑、小型陳設性彩塑亦或是具有賞玩性質的民間泥塑玩具中,始終延續了塑繪結合的手法。色彩在三維立體造像上通過明度、純度、冷暖的變化,以及紋飾繁簡、線條與色塊的對比,從而產生了形體空間上的新層次:在同一個平面上,深色顯得凹陷,亮色顯得凸起,色彩對空間的層次產生了新的變化。
△ 聽法羅漢 山西長治崇慶寺(明)
傳統雕塑對于“空間”問題的探討,有助于梳理中國雕塑造像的民族化特點,關注中國文化背景下形成的獨立藝術表現形式,構建起一個與西方雕塑體系相對應的中國雕塑傳統,并在中國傳統藝術的整體框架中去不斷整理、健全本民族雕塑的理論體系和評價系統是當代藝術家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