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邱春林:《山海經》中的“玉石崇拜”
時間:2022-10-2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639 分享:
《山海經》是一本匯集遠古神話和地理知識的“奇書”,傳世版本18卷,包括5卷《山經》,13卷《海經》。據考訂,《山海經》有14卷為戰國時輯錄的,其余4卷為西漢初年成卷。該書記述的地域范圍十分廣泛,全部《山經》記載了447座山,漢晉以后仍有記載并能明確其地理位置的約140座,占總數三分之一弱。其中《中山經》對今豫西﹑晉南﹑陜中地區的山川地貌記載最為詳確,以此為中心,離開中心越遠,文字描述也就越疏略差謬。《山海經》包含了豐富的地理、礦物、植物、鳥禽獸、神話、禮俗等內容,透過它們可以對古代先民的物質生產和精神文明的狀況有個基本了解。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玉鉞 長10.2公分 寬7.8公分 最厚1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海經》中包含了中國人怎樣認識礦物和藥物之類的感性經驗,這是形成相關知識的重要階段。漢唐以前,學界認為《山海經》記載的地理知識基本是可信的。明清時期《山海經》卻被劃入小說家流,其內容被視為怪誕不實。西方現代學術體系和方法傳入中國后,《山海經》作為地理學、礦物學、動物學等多學科的綜合性學術價值得到廣泛認可。今天,年輕一代發現《山海經》中藏著一個由半人半獸神、奇異動物和花草植物、日月星辰組成的既有“八極”“四柱”來支撐的天地宇宙,又有“天梯”可供神人往返的魔幻世界,他們以此作為創作玄幻小說和動漫影視的文化創意資源。
《山海經》成書是戰國西漢時期,由神靈主宰世界應被看作是跨入文明門檻之前的神人共治時代的普遍觀念,事實上《山海經》中記載的各類玉石、美石、巨石、金、銀、銅、鐵、涂料、顏料、染料、可食用或藥用的植物等這些物質實體身上無一例外地都住著精靈或神祗。盡管如此,《山海經》在創世神話的外衣包裹下,建構了一個充滿了知識發明、技術積累并初顯審美情趣的文明世界,這個世界反映了先民們真實的物質生產和豐富的精神生產的實踐內容。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或良渚文化早期佚名玉錐形器 高5.37公分 寬1.07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玉石崇拜"由來已久,“玉的制作,僅后于舊石器時代一些時”。①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當代,玉文化如滔滔巨流從未有過中斷。據《山海經》所記,產玉之地不擇山之陰陽、上下位置,有些山川河谷可能出產多種玉石,且通常“多玉”之地也多產金銀銅鐵等金屬,說明先民們對礦物的勘探和開采不是偶然行為,而是比較主動并富連續性。先民們基于長期生產實踐經驗,才逐步形成物理知識,同時,審美意識也逐步在神圣生活中萌生,并逐步形成獨立相對自由的審美判斷。
石之美者為玉, 《說文》玉部有“美玉”“石之次者”“石之似玉”“石之美”等種種品質區別,這種關于石與玉之區分的知識最早出自《山海經》,不過尚未達到高度的知識準確性。
后石家河文化 玉虎 長9.9 公分 寬2.3公分 最厚0.4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海經》記載出產玉石的名山大川眾多,玉石種類也繁多,計有白玉、瑾、瑜、青碧、蒼玉、玄玉、瑤、碧、珚玉、白珉、琈、雩琈玉、鳴石、藻玉、嬰脰玉、水玉等十余種名目。由于玉石分類標準不統一,所以名目體系化并不嚴格。如“瑤”是美玉的一個代名詞,不特指哪一種玉,《詩經·衛風·木瓜》曰:“報之以瓊瑤”。有些玉石叫法不同,或許實質相同,如“珚玉”作為玉石之一種,《水經注》稱作“珉玉”。“鳴石”指擊打能發出聲音的一種玉石。“嬰脰玉”又名“嬰垣玉”,指的是可制作脖脛飾品的玉石,大約就是天然形成的小而圓潤的玉料,不拘于是哪一種玉。據《山海經·卷一南山經》記載,東海邊上有箕尾山,山上“多沙石,汸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淯,其中多白玉。” 水流沖刷沙石松軟的山體時將白玉帶出,經水沖打磨形成晶瑩圓潤的白玉籽料。“水玉”指水晶石,先民把這類透明礦石也視如美玉,這種觀念一直傳承至今。良渚文化 雕紋方玉管 全高7.24公分 寬1.79-1.83公分 孔徑1.1-1.18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海經》記述“近玉的美石”有砆石、茈石、文石、瑊石、玄石、礝石、瑯玕、嬰石、采石、青石、雄黃等等,分類同樣很籠統。其中 “砆石”與“碔砆”可能是同一類事物。茈石色紫。文石多紋。“瑯玕”質地形狀特異,孔穎達疏曰:“瑯玕,石而似珠者。”大約指它外形似圓珠。 “瑊石”和“礝石”都是比玉次一等的美石。“礝石”白色如冰,半赤色,類似今天常見的葉蠟石。“嬰石”產于燕山,又稱“燕石”,郭璞注曰:“言石似玉,有符彩嬰帶,所謂燕石者。”
《山海經》記載的玉石有白、青、赤、黑、黃、紫、彩色等許多殊異。玉和石之純白者稀有,青者多見,如碧玉、蒼玉、青玉。玄玉色黑,彩玉指顏色不純的藻玉,但紋理可觀。顏色如朱砂的天然玉難覓,《山海經》記載了一種“血玉”,即用白咎木的汁液將玉染成紅色。《山海經》記載的“雄黃”色黃,又稱作石黃、黃金石、雞冠石等。如此,白、青、黃、赤、黑五色俱全,這為漢代“五色配五方”觀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礎。
良渚文化晚期玉琮 高 47.2公分 上端寬 7.7-7.8公分 下端寬6.8公分 孔徑4.2-4.3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海經》所記的“玄玉”“玄石”都是黑色的玉石。在上古時期,黑色具有神圣意味。葉舒憲認為,到了夏代,“標志其國家王權合法性的唯一圣物是玄圭。” “玄”成為我國上古文獻中記載的、自黃帝至夏禹時代的至高“顯圣物”的標志顏色。②又據《詩經·商頌》云:“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殷商人也是以“玄鳥”(黑羽燕子)為氏族圖騰。“崇玄”的觀念甚至到了周公制禮的時候還得到進一步發揚,據《禮記·玉藻》記載:“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組綬”,黑色玉佩與朱紅色綬帶搭配起來成為高貴的身份象征。又據《禮記·月令》記載:孟冬時分“天子居玄堂左個,乘玄路,駕鐵驪,載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與彘,其器閎以奄。” 冬季五行屬水,崇祀的帝是以水德王的擷項,敬奉的神是水官玄冥。J.G.弗雷澤在考察原始民族的求雨行為時發現,“動物的顏色也是求雨巫術的一部分,采用黑色將使天空也因此充滿黑色而變黑。”③在特定月份中敬奉特別的神靈,由于想象之作用,包括“玄玉”在內的黑色事物成為最“適宜”的祭祀物品。
《山海經》中還記載了一種黑色粘土叫“黑堊”,可以用它來髹涂地面,與“白堊”“黃堊”涂飾的墻面形成鮮明對比。此外,《山海經》記載的早期的石墨有“涅石”和“汵石”,可用它們來畫眉和圖畫。原本屬于巫文化的“崇玄”觀念已由神圣之祭神活動,自然跨入到了人間秩序化的政治活動和日常生活中來,《山海經》正反映了巫史文化并行的一個歷史過渡期。
先民們認為玉石之所以異于其他事物,因其有潤澤的質地,五色光輝,這是從視覺感官獲取的審美經驗。在品鑒玉石的質地方面,《山海經》以通體若一或彩色整秩為貴,以斑駁不純為瑕,明確顯示了審美判斷力。
良渚文化晚期玉璧 外徑27.35-27.6公分 孔徑(兩面)4.2-4.3公分 孔徑(錯合處)3.79 公分 厚1.1-1.4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白玉”無疑是上乘品質的美玉。“瑾”、“瑜”也可歸入美玉之列,《說文解字》說:“瑾瑜,美玉也。”又有成語“懷瑾握瑜”出自屈原的《楚辭》,專門用來形容人品美好,其本意也是指無瑕美玉。此外《山海經》所記“青碧”,“青”表其顏色,“碧”即玉名。“青碧”以顏色勻凈取勝,深沉的青綠色能掩蓋質地上的不純,因而也屬于上等之美玉。“藻玉”,即帶有色彩紋理的美玉,郭璞注曰:“藻玉,玉有符彩者。”“蒼玉”即斑紋駁雜之天青色玉石,又名“水蒼玉”,簡稱“水蒼”,鄭玄注曰:“玉有山玄、水蒼者,視之文色所似也。” 《禮記·玉藻》記載“水蒼”是大夫專用的佩玉,與公侯所佩“玄玉”相區分。到了唐代,佩戴水蒼玉的范圍擴大了,凡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之官員均佩戴此類玉石。
從考古發掘出的上古時期的玉器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玉器都存在天然紋理,一方面可能受限于開采和加工技術,玉工們無法得到純凈無瑕之美玉;另一方面先民們從這些看似有瑕疵的玉紋、石紋中培養出了獨特的審美趣味。《山海經》記載祭祀常用的蒼玉、嬰石、桑封等等都是有紋理的玉石,有些還自帶五彩。受此觀念影響,許多紋理美觀的砆石、文石、采石也被視為“次玉一等”而得到裝飾利用。
古代先民們曾有過許多“神物崇拜”對象,“玉石崇拜”是其較突出的一種。“玉石崇拜”的產生似乎與華夏先民所信奉的氣化論宇宙觀有關。
據《山海經·卷二西山經》記載:“黃帝乃取峚(mi)山之玉榮,而投之鐘山之陽。瑾瑜之玉為良,堅粟精密,濁澤有而光。五色發作,以和柔剛。天地鬼神,是食是饗;君子服之,以御不祥。”意思是,黃帝從峚山取來玉之精華,將它投在鐘山的南面,使之生出品質優越的美玉。它堅硬致密狀如粟米,渾厚潤澤有五彩交輝,使陰柔與陽剛之氣得以調和。天地間的鬼神都來享用它,君子佩戴它可以抵御不祥之氣。據學界考證,峚山乃今天新疆葉城縣密爾岱山,又稱葉爾羌玉山。黃帝像農人播種一樣,從峚山采來玉種,異地播種了玉石。這一神幻事跡從一個側面反映華夏先民對于稀缺的玉資源的強烈渴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在神靈主宰之下農耕初興時期自主意識逐步強大起來。引發“玉石崇拜”的關鍵在于先人們認為玉有精,它本身是山川大地之精華,精化為氣,氣分陰陽。反過來,玉石本身能陰陽平衡,具有調和二氣,趨吉避兇的獨特功能。和氣生玉是一個古老觀念,至漢魏時依然很牢固,如《爾雅》把四時和氣,溫潤明照稱為“玉燭”。《淮南子》說:“故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岸不枯。”④西晉《博物志》云:“名山大川,孔穴相內,和氣所出,則生石脂、玉膏,食之不死,神龍靈龜行于穴中矣。”⑤由于玉是人神共賞的神物,借助想象力,玉石充當了人向神靈祈福除災的不二工具,“以玉事神”必須在神人達到共識的前提下才能娛神。J.G.弗雷澤指出,“古人賦予寶石以種種不可思議的特性,我們確實有許多理由可以認為這類石頭在人們作為裝飾物佩戴之前很久,是被作為護身符使用的。”⑥所謂君子佩玉以“抵御不祥之氣“,其最早的出發點也是利用玉能調和陰陽的功能,當作附身符在使用。龍山—齊家系玉刀 長37.7公分 寬8.9-10.5公分 厚0.6公分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山海經》把玉器視為“吉玉”。在君主集神權與人權于一身的時代,玉被加工成各種形狀各異的器具,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已顯示出其形式之豐富、工藝之巧絕和裝飾之神秘。《山海經·卷七海外西經》記載:“大樂之野,夏后啟于此儛《九代》,乘兩龍,云蓋三層。左手操翳,右手操環,佩玉璜。”夏后啟即傳說中的大禹的兒子,他出行時左手持著用鳥羽做的傘狀華蓋,右手拿著玉環,身上佩戴者玉璜,與其說他是一副人間君王的形象,還不如說他就是活在人間的神祗形象。《山海經·卷二西山經》記載,玉山上住著西王母,她“其狀如人,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西王母的形象并沒有像漢唐畫像那樣辮發,而是蓬發,卻戴著用玉制成的首飾,這是她作為神人的標志物。《山海經卷十一海內西經》記載黃帝在下界所居的昆侖之虛,該都城"面有九井,以玉為檻"。意思是昆侖之虛每一面都有九口井,每口井都有玉石井欄。黃帝所居的昆侖之虛作為一個幻想的世界中心,因為遍布著“吉玉”,所以“其光熊熊,其氣魂魂”,完全是一個讓人神往的異域神境。齊家文化 《舊玉琮》 全高11.5公分 口徑6.3公分 面對玉石、玉器,自一開始先民們就投入了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堅定的信念和熾熱的情感隨之不斷投身其上,因此奠定了中國人對于玉器的浪漫主義審美取向。隨著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玉從“禮天”之信物,逐步變成“禮人”之信物。進而西周和春秋把“玉”完全道德化了,成為君子“比德”之物。乃至在漢以后又進一步世俗化,蛻變成為婦人頭面上的首飾插戴和大眾手里的珍寶玩好。相應地,《山海經》所反映出的“玉石崇拜”觀念也在歷史進程中逐步被弱化,由神人共享之物最終演化成為一種純粹感官上的好尚,不過其文化的慣性力仍然很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