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之際,“文旅中國”客戶端記者采訪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教授。圍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文化服務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展等話題展開深入探討。
記者: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其生存環境互相依存。為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空間的保護,一批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先后設立。請您談談保護區設立在適應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流變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立足系統性保護、高質量發展理念,保護區建設還需要處理好哪些層面的關系?
潘魯生: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民眾生產生活直接相關,活態流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傳播的特質。非物質文化遺產在活態傳承中獲得發展,本真性也得到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與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歷史和時代背景緊密相關,生存環境整體的發展變化必然帶來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式的適應性改變。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保護和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空間,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發展與創新創造了條件。
2002年11月,與馮驥才先生考察山西后溝村
在城鎮化與工業化程度不斷加深的今天,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生存空間不斷縮小。保護區的設立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物質形態的存樣保護,更是應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生存條件改變的方式。在保護區空間基礎上,建設與開發相應的保護與傳承機構,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夠獲得更好地展示與傳播。設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維護和培育文化生態,對具有重要價值與特色的文化形態進行整體性保護,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存續提供基礎。保護區的設立能夠適應文化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有利于激發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的活力。
楊家埠民間藝術大觀園
立足系統性保護、高質量發展理念,保護區建設還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層面的關系。
非物質文化遺產核心文化要素和技藝技能的保護與傳承的關系。非物質文化遺產核心文化要素,依托手工技藝來表達,技藝技能是工藝傳承的關鍵。文化遺產的核心要素即工藝理念,實際是傳統文化的凝練性表達。文化傳承的關鍵在人,社會要加強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的培訓與關注,需要提升社會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認同,營造良好傳承的環境,對重要技藝技能傳承提供多方面支持,提升傳承人傳承與傳播主動性。以文化遺產的工藝技法與文化力量,吸收新生傳承人群,使技藝傳承后繼有人,文化傳承不斷流。
口頭文學傳播與民間習俗的保護、應用與傳承。口頭文學是百姓生活中常見的口頭藝術,它依靠口頭方式在生活中傳播。這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必須從文化空間的保護和建設切入,注重物質與非物質的共同保護。在物質層面,保護和完善口頭遺產生存的文化空間,展開田野調查,全面系統地調查藝人傳承譜系,記錄收集傳承人和民間藝人的表演形態。在非物質層面,注重培養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培養,鼓勵和幫助傳承人開展相關展示創新與展示活動。從物質與非物質兩個方面,做到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見人見物”。
山東定陶兩夾弦非遺保護傳承中心演出劇照
民俗活動的傳承,需要與傳統節日相結合,發揮民俗文化在精神層面的傳承作用。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節日中的民俗事項有豐富的民間文化內涵。節俗儀式作為百姓生活與生產活動的一部分,更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重要組成,從傳統習俗到祭典儀式,傳統節日的民俗活動成為社會發展的記錄。
2019年2月,陜西榆林綏德調研春節年俗活動
傳統工藝的生產性技藝能力保護、傳承與創新,傳統工藝是社會生產與生活的創造,生產技藝是生產過程的經驗歸納。生產性保護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形成的“中國經驗”。生產性保護的特點在于,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及其資源以生產、銷售等方式帶入市場,完成流通,帶動傳統工藝創新發展。目前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基地,成為傳統工藝生產性保護的重要途徑。要堅持手工生產特色,保護傳統工藝的生產性技藝能力。傳統工藝的復興,不等于回到純手工時代,傳統工藝的技藝精湛性與現代工業化生產的高效性的結合,才是傳統工藝適應時代與社會的表現。
河南朱仙鎮木版年畫工藝調研
傳統醫學的系統方法、劑方及手藝的傳承、保護與發展的關系。中醫理論的知識體系龐大,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關聯度極高,對醫學系統理論與劑方對保護與研究,實質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中醫藥有文化的地域性特點,要采用調研與普查的方法,再以活態傳承的方式,實現中醫藥文化的資源轉化與創新性發展。中醫藥文化與健康養老、文化產業相結合,打造適于現代生活節奏與生活方式的中醫藥服務與產品。古籍、工具,文物組成中醫藥獨特的文化空間。保護中醫藥古籍文獻,關注中藥技法傳承人,不僅在于技藝與劑方的傳承,而在于中醫藥診斷治療中對人與自然整體性的認識。
記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如何正確看待歷史長河中生產生活方式之變帶來的新問題?我們應該如何煥新傳統,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好地與現代社會融合共生?
潘魯生:生活方式變化是社會發展與生產方式改變的結果,傳統工藝曾是傳統生活方式的重要組成,如今因為生存環境與文化空間的變化,走向邊緣化。傳統文化煥新發展要從當代社會人們的需要心理入手,在物質層面,以傳統工藝的加工方式,展現造物智慧,以手工制作的唯一性,滿足消費者的求異心理;在精神層面,活化和利用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挖掘其文化內涵,解讀并打造成文化IP,更好地適應社會文化需求。
2018年調研廣西民間文化
深入了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原則,正確認識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核心要義,根據中國文化遺產保護的角度,深入系統的進行保護,做到可持續發展。目前,我國文化和旅游部下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地方設立的各層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負責學術研究與交流、藝術創作、人才培養等方面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自2011年頒布以來,在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保存工作方面發揮了規范作用。尤其是2022年6月,《關于推動傳統工藝高質量傳承發展的通知》發布,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發展獲得更好的保障。但目前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術研究的覆蓋性不強,研究成果多停留于學術文章,未投入生活與生產實踐。像民間剪紙、傳統年畫一直是研究的熱點,但民俗類遺產研究明顯不足。按照國際公約相關規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創新需要更多的技術幫助與財政支持。
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從業人員的職責和義務,把文化遺產真正傳承下去、發展起來。傳承人制度下,傳承人的身份認同,是激發傳承人保護意識和創新精神的前提,要進一步激發傳承人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傳承人一方面承載著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責任,更有宣傳和培育新生代傳承人的義務。要切實從工藝傳承本身出發,以工藝語言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的結合,追求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可持續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多樣化傳承方式,帶來了傳承人群的多樣性。傳統工藝高質量發展的號召下,越來越多人從事文化創意與傳統工藝傳承相關的行業,個人工作室、手藝坊成為傳統工藝展示和傳播的重要窗口。建立職業道德規范,實現傳統工藝創新產品的市場規范化管理,是提升傳承質量與行業發展水平的迫切需要。
2018年1月,調研北京毛猴工藝
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學術研究,加大學科研究力度。優秀傳統文化遺產資源的教育轉化,是傳續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民族文化自信的確立。從文化遺產進校園的方式來看,基礎教育階段的文化遺產教育,要注重對優秀傳統文化遺產發展源頭與貢獻價值的解讀,發揮傳統文化在育人中的價值引領與規范養成作用。實現內外聯動,把校內實踐課堂與校外文化遺產考察體驗結合,發揮文史展館的教育、美育作用。高等教育階段文化遺產保護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意味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進入發展新時期。非物質文化遺產類目的豐富性,決定了課程設置與教材選擇的多元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建設需要借鑒國際經驗,更要結合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際,因地制宜,繼續探索民間藝術大師入駐高校,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等結合方式,在科學保護的基礎上,達到人才培養目的。
2016年參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培訓活動
普通民眾要認識了解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常識,了解文化遺產保護的意義與價值。社會與社區的文化遺產教育是對傳統學校教育的補充,各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進社區的活動主題與形態不同,可以通過豐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形式,提高相關展演展會質量,創新傳統工藝產品,創新現代主題戲曲等方式,以傳統文化與民間藝術的力量,提升民眾傳播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要形成有利于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的社會環境,喚醒民眾文化認同。
記者:當前,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依托的“生產性轉化”前景可期,如手造、衍生品等都釋放了較強的市場活力。您也長期致力于“手藝農村”的具體實踐,能否談一下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創”的相關經驗。
潘魯生: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這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創新的必要性所在。十幾年前,“手藝農村”項目中我們嘗試利用農村豐富的傳統手工藝資源,結合傳統工藝手工生產的特點及發展現狀,尋找傳統工藝傳承與融入市場的方式。從人才培養、產品設計開發、工藝傳承等方面開展研究,實現手藝創造財富、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的目標。隨著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像偏遠地區具有再生價值的傳統工藝資源,需要重建以傳統手工文化主導的“價值共同體”,順應時代與社會需求,走“文化生態+自然生態+資源轉化”的發展路徑。
小學生在“手藝農村—— 山東農村文化產業調研”展覽上體驗傳統非遺項目
在“兩創”背景下,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要尊重傳統工藝的本質特色和文化產業發展規律,同時,也要兼顧社會共同記憶的認同和傳承,將手工藝作為展現地方水土、經濟、人文風貌的文化載體,實現創新性發展,助力區域文化發展和鄉村振興;認識傳統工藝的文化內涵,應用于鄉風文明建設,城市公共藝術空間營造;發揮傳統工藝美育價值,引領百姓從文化認同到文化自信的深層次文化自覺,實現文化發展繁榮。我們要在活態傳承中保護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對傳統工藝資源轉化利用中,利用好文化遺產與傳統工藝,共同努力創造屬于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來源:潘魯生民藝館公眾號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