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 | 潘魯生: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與人才培養定位
時間:2023-10-25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46 分享:
2023年10月23日,“新時代·新學科·新使命——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國際學術論壇”在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開幕,本次論壇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學術體系和學科體系為論域,召集國內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和理論研究領域的領軍學者,各抒崇論、集思廣益,一起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夯實學科基礎,共同構建起新時代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多元共進、江海同歸的學科格局,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系統性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教育部、文旅部、住建部、天津市委宣傳部、天津社科聯、天津大學校領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夏澤翰、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院長馮驥才在論壇開幕中致辭并發表主題演講,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潘魯生出席開幕式作主旨發言。
潘魯生以“非物質文化遺產學與人才培養定位”為題展開闡述。他提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是是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一個重要基礎。當前國內外對“文化遺產學”有不同的內涵和外延界定,學科體系各具特色,一致性在于,通過學科交叉實現“文化遺產學”學科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建構,面對的不是單一對象,而是一個開放、綜合、動態的文化生態系統和學科體系。需要從文化傳承保護、文化多樣性以及社會發展中呈現的人才需求角度,從學科發展的全局出發,科學、理性地重新建構知識體系。
潘魯生指出,學科的職能包括教學、科研、人才培養、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過去關于文化遺產的研究主要致力于搜集、整理、存檔為路徑的實物和文獻梳理工作,今天進一步拓展到生活整體的研究,從以“物”為主體改變為“以人為本”“以經驗為動因”的系統研究。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研究對象包括:歷時性的物證、共時性的空間、儀式活動中人類文化
集體無意識
和文化傳統,是理論與生活的整體建構關系。
潘魯生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門類的多樣性,決定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學是交叉、綜合的學科,既是基礎性研究學科,更是應用性學科,其研究與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等多學科是交叉的關系。交叉學科的意義不僅是“實用”,而是更深層次上激發學術“原創力”。相對于傳統學科類型,多學科交叉有利于整合人才知識結構,深刻認識當前文化遺產所面臨的問題,解決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科技創新與文化傳承越來越依賴于多學科的交叉、融合,也為掌握兩門甚至更多門類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提供更大的機會和更寬闊的施展空間。
潘魯生提出非物質文化遺產人才培養的體系。本科層面著重“三個基本”:強調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等通識教育,培養服務基層保護與傳承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各類院校找準特色優勢,增強問題意識,凝練學科方向,避免同質化發展。本碩博貫通培養,實現多層次、有重點的專業人才培養。堅持面向社會需求,將教學內容轉化為文化產業振興發展的動能。碩士層面著重三個掌握:掌握專題研究、掌握文化管理、掌握創新實踐等專業能力,培養服務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事業的管理型、研究型人才。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掌握本學科學術體系和文化發展規律,掌握本學科研究的特殊方法,強調理論研究和田野作業相結合,文化資源與文化產業相結合,文化內容和數字技術相結合,面向本學科研究的關鍵問題,培養具備創新與實踐的專業能力。博士層面突出三個具備:培養具備學術研究,具備服務國家政策實施,具備國際間交流協作能力的學術型管理人才。一方面,要加強人才培養的理論研究能力,不斷提升博士培養的學術基礎,努力在理論研究中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的理論邊界。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培養人才的學術視野,不斷在實踐中創新學術能力,彌補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科實踐管理中的學術空白點。
潘魯生認為,學科體系如同蓋房子,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學的人才培養體系中,本科是地基,碩士是支柱,博士是棟梁。立足交叉學科屬性,建構系統化的學科體系,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建立多層次、多元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面向新時代、融合新技術、研究新問題,服務國家文化戰略的發展需求。
據悉,本次論壇由天津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天津市教育委員會、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主辦,馬來西亞國家遺產局建筑保護部部長穆罕默德·曼蘇爾·庫索西,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任王福州,東京文化財產研究所無形文化遺產部部長石村智,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工藝文化產業振興委員會委員、韓國國立傳統文化大學未來遺產研究生院院長鄭相喆,中國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咨詢委員會主席鄭培凱,法國遠東學院北京中心研究員范華,中韓研究學會副會長、韓國東首爾大學教授池龍日,馬來西亞國家遺產局專員穆罕默德·舒克利·伊薩,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吳元新、
林繼富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向云駒,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原副主席喬曉光、鄭一民、余未人,中央民族大學教授王建民、陶立璠,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蕭放,北京聯合大學教授顧軍,廈門大學教授彭兆榮,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楊利慧,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苑利,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高丙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安德明,蘇州大學教授盧朗,北京大學博雅博士后徐玉雋,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教授郭平,中央民族大學期刊社社長蘇發祥,《民間文化論壇》執行主編、編審馮莉,《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副主編、副研究員高舒,《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執行編輯、研究員薛巧珍,天津大學期刊中心副主任王青等國內外專家學者參加論壇。論壇將持續到25日。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潘魯生民藝館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