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 邱春林:融入生活還是引領生活——第六屆中國非遺傳統技藝大展“非遺賦能主題沙龍”即席總結
時間:2024-02-27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66 分享:
邱春林即席總結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非遺賦能主題沙龍”
尊敬的各位與會代表,上午好!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辦,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廳、黃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六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技藝大展“非遺賦能主題沙龍”現在開始。今天這個沙龍總的主題叫“非遺賦能”,關鍵詞有兩個:非遺、賦能。配合這個主題,主辦方安排了兩場對話環節:一場是“傳統技藝融入百姓生活”;另外一場是“數字技術賦能非遺”。很明顯,針對“非遺賦能”這個話題,主辦方的安排有一個雙向互動的考慮:第一個思考空間是傳統技藝如何融入生活?也就是如何賦能生活?另外一個反向的思考是數字技術與更前沿的高新技術如何賦能非遺本身?
下面我介紹負責第一個對話環節主題的主持人唐躍先生,他是安徽省文聯原副主席、安徽省藝術學院特約研究員。出席“傳統技藝融入百姓生活”對話環節的對話嘉賓有中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學院事業部主任、研究員孫法鑫女士,安徽藝術學院長、二級教授樊嘉祿先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主任湯書昆先生,浙江省非遺保護中心主任、省非遺館館長郭藝女士,宣筆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佘征軍先生。好!下面我把話筒交給唐躍先生,請對話嘉賓上臺!
第二場的主持人是
中國非遺館
副館長、清華大學教授蘇丹先生,歡迎!參與對話的嘉賓有安徽省非遺研究會秘書長、安徽新華發行集團副總經理肖金和先生,科大訊飛大數據研究院院長譚昶先生,安徽
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
研究館員姚昱波先生,紙箋加工技藝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靖先生。請對話嘉賓上臺!
現場對話
兩場現場對話,各位嘉賓開展了兩場頭腦風暴。第一場傳統技藝融入百姓生活這個話題,討論的還是比較中規中矩一點。但是第二場數字技術賦能非遺,對大家的慣性思維可能沖擊很大,至少對我而言是打開了另外一條思維的通道。按照主辦方的要求,我作為沙龍的總主持人要說幾句。我本來想這兩場對話的主持人都已經總結完了,我再說等于狗尾續貂了,但尊重主辦方的安排,我談一下對這場總論壇的一個總體印象。
傳統技藝融入生活,大家都談得非常好!有的人從產品上,有的人從傳承上,有的人從這個產業定位上去談,各方面都談到了如何讓非遺更好地融入生活。但我想,還有一個問題好像沒有涉及到,就是傳統技藝怎么能夠融入生活呢?傳統技藝是什么?技藝是人身上所表現出來的能力,一個人不干活的時候你看不出他的技藝水平高低,只有在工作勞動狀態中,技藝方能顯現出來。傳統技藝它是包括技能、技巧、解決問題的創造性思維,以及一些屬于個人的經驗等等內容。傳統技藝要融入生活?很明顯,它必須借助什么?借助材料,借助工具,通過實踐。工具是技術的凝結,可以叫做實體性的技術。當然,實體技術不止傳統意義上的簡單工具和簡單機械,也包括電動機械、高新工具。技藝要成為生產力才能融入生活,要成為生產力就離不開這些個實體技術。現在我們正在討論的數字化技術、智能化的先進制程,這些在非遺的傳承實踐當中有沒有在用?實際上有在用。從最古老、最原始的錘子、釘子到今天最先進的技術,都在用。因此,我們今天別把手工藝想象成非常古老、非常落后、始終封閉在某個舊時空里的一個奇怪事物。它不是!它一直是跟著生活與時俱進的,它就在我們身邊,從未離開過生活本身。它對現在技術的形態不斷地進行吸收、改進,不斷在提升其生產力水平。所以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思考今天如何該看待手工藝?如何看待手工藝豐富的技術形態?
剛才有嘉賓提到了,為什么古人的東西那么美?不單是功能好,還很美。這就是說當時的技藝水平非常高。我們看先秦的東西有先秦的技藝水平,今天的東西有今天的技藝水平。單純的從這個角度看,技藝發展并不是一種進步式的階梯,而是一會兒進步,一會兒落后,螺旋式階梯,甚至我都覺得不一定是總在上升,因為人本身的潛能有它的極限。但是為什么今天手工藝的生產力要超越古人?產能超過古人?就是因為它合理地、不失時機地借用了高新技術,它跟隨著工業化、數字化、人工智能化在發展。同時,科技工藝早就重塑了廣大消費者對物品質量的要求標準和用物習慣,所以,今天手工藝品的質地與工業制造品在視覺感官上也在趨近。
對于傳統技藝融入生活問題,我們還要有個逆向思維,要談談生活本身。今天生活的變化快,剛才幾位專家也都談得很好,我們中國的生活簡直是日新月異。現在從歐洲回來的人總說那里好像幾十年都不曾有什么變化,對比之下我們中國就是日新月異,昨天的你可能跟今天你面對的問題都不一樣。今天早上我起來看到新聞說,在舊金山召開了世界AI大會,此事震動全球。我也被震動到了,我在考慮讓我的孩子去學人工智能,不學人工智能未來可能就像傻瓜一般,就像我們這輩人不懂電腦一樣會落伍,這種科技革命帶來的風暴是席卷全球的。
生活本身的變化,在我看來是對非遺保護的一個挑戰。非遺項目化傳承,每個項目的文化主體不是我們,我們是研究者,在座的管理工作者也只是非遺保護工作的推動者,真正的傳承主體是文化的承擔者、實踐者,是非遺項目的具體傳承人。作為項目的文化主體,傳承人有沒有能力跟這個時代相融合?他有沒有愿望跟這個時代相融合?剛才有位做紙箋的劉先生發言,明顯的,他表現出對今天有些社會現象的憂慮,是不是?今天傳承人也是分了好多種類型的。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年輕傳承人們,他們思想包袱不多,我們應不應該肯定他們身上這種甩開包袱大步往前走,積極融入現代生活,開拓創新的精神?未來中國的創造主體是他們,而不是在座的各位。可能在座的我們身上多少都帶有一點文化保守主義思想。我還記得16年前我剛介入非遺保護工作的時候,那時專家學者圈內普遍流行文化保守主義思想:為什么要保護非遺?就是保存現狀、搶救瀕危,別談什么現代化,別談什么文創產業,別談什么借用機器工業配合手工……
但今天你看,新時代以來我們中國非遺保護工作越來越跳出了非遺去看非遺,越來越與國家的大政方針、綜合社會治理工作融合到一起了。國家要搞脫貧攻戰略,非遺立馬跟上助力脫貧攻堅事業;國家搞鄉村振興,非遺立馬跟上助力鄉村振興。現在浙江在做什么,叫“共同富裕”,我看未來非遺保護要跟上“共同富裕”這個新戰略。非遺,特別是手工藝,該如何向社會釋放這些個服務功能?國家越來越把優秀傳統文化看成一種強大的文化功能性存在,這種文化功能要在很多社會層面釋放能量,對內解決社會問題,對外形成文化軟實力。
當然是否允許一些文化保守主義者存在呢?當然要允許。因為生活再怎么變,主體還是人。人呢,他很多方面不太容易跟傳統完全斷裂,比如穿著西服也可以正常讀四書五經,就這個道理。所以說技藝融入生活,我覺得應該改個說法,可以叫“技藝創造新生活”。光講融入不行,一定要創造,要有引領性,非遺作為活著的傳統文化,如果沒有主動引領時代的勇氣的話,就一定會因為缺乏活力而被時代拋棄。
非遺要發揮引領性,我覺得第一要不斷提升優化生產要素。如果還是過去那種全靠個人的手工技藝來生產,手藝人身處這么浮躁的時代,能干得過古人嗎?我覺得干不過。當然不排除有極個別人他確實定力強,個人機遇也好,像甘而可大師那樣能夠做得比古人更好,但全國有幾個甘大師?全國漆器行業有幾千人,我看浮躁的人占大多數。在這種情況下,你的外部環境明顯不如古人。現在老講“擇一業過一生”什么的,但有幾個人有這個意識?所以我覺得傳統手工藝要有意識地不斷優化自己的生產要素,提升生產力,在效率上、產品質量上,以及這個產品個性化、特色化方面,要競爭得過工業化產品。說句實在話,我看現在很多傳統手工藝產品反而不如工業化產品。
第二個要提升自己的文化更新能力。文化更新能力就是一個創新意識,引領時代風尚的意識,特別是需要創造新的生活美學。非遺相關的產品很多不是今天的生活必需品了,它是一種生活點綴,一種工業化產品的補充。工業化產品的設計一定是顧及全球大市場的,通用性的設計就不能太個性化,太地域化和民族化,更不能太有宗教色彩。手工藝產品具個性化、藝術化、文化特色化、符號化,人們在吃飽喝足、生活安定了以后需要這些東西來豐富、美化自己的生活,彰顯自主選擇的權利和價值。
今天大家不愿意提及數字技術在手工藝的制作方面已經有應用的事實了,像中國的木雕、石雕、玉雕、剪紙,哪一個雕刻行業沒有數控雕刻機呢?AI技術也有可能到傳統手工藝行業,比如之前有一家木雕公司搞了一次比賽,設計國風主題產品,讓年輕人投票,結果獲獎的幾乎都是AI設計的,人工設計的全排在后面。我看了這結果也覺得吃驚,AI設計的效果圖確實是超出人的想象力,思維的邊界被打破了。人的想象其實很有限,所謂的設計也就是利用現有的產品改來改去,稍微變化一下而已。未來,AI設計會不會成為手工藝人的重要助手?先讓AI做個設計,然后手工藝人再跟上調整,就是剛才那位科大訊飛的嘉賓說的“人機共創”。“人機共創”是否會成為未來的一個學習、工作、生活的主流模式?我覺得很有可能。我得趕緊去學這個,比如要畫畫,我可能先讓AI畫一遍,但我也不能依賴它,我肯定要超越它,引導它,教會它,把它變成我的一個助手而不是主人。這就是說,讓數字技術賦能非遺,人的主體性永遠不能丟。剛才蘇丹先生也提到這個技術哲學、技術倫理問題。
高新技術出來以后,是不是人就變成廢物了,被甩出了。我想這種危機意識一定會成為未來幾年的學術熱點話題,就好像一個世紀以前大工業到來時代,產生了“
勞動異化
”問題的哲學反思和社會學批判一樣。但是,時代總是朝著更高效、更便捷、更顛覆想象力的方向在發展,這是大的社會發展規律,不可逆轉,這個形勢對于我們整個的非遺保護工作產生了巨大壓力。未來,可能三五年就能見到,這個壓力比我們今天遇到的任何困難會更大,我們做好這個心理準備吧。
但是,我在這里也很想安慰一下在座的手藝人,面對“人機共創”的可能性,作為自由的人總是可以選擇的。我能不能夠在時代發展的巨流當中停下來,仍然遵照老祖宗的教訓,按照老祖宗傳承的手藝,體現我的個性化勞動的自由和自主性?可以!我覺得現代化中國一定是能夠帶著多樣性的文化一起向前走的。中國那么大,那么多人口,文化那么厚,歷史綿延不斷,我們絕不可能跟某些小國那樣文化單一、扁平。不管你怎么選擇,一定會有你的生存空間,這個生存空間有多大?就看你能力有多強。面向未來,學者做個文化保守主義者,也會有你的生活空間和話語空間,都會有!我覺得持不同的文化觀念的人相互之間可以展開辯論,但首先是需要共存。
最后我要說,非遺保護工作越來越揚棄了過去的文化保存、搶救的這種觀念,正在熱烈地擁抱現實和未來。“數字技術賦能非遺”的相關問題,我覺得不能著急地去給答案,讓我們共同等待時間來給出合理答案。
責任編輯:張書鵬
文章來源:微思想 邱春林
(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
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