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巧巧”的黑剪花:
南溝村剪紙文化的活態傳承
南溝村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陜州區。這里是中華文明和黃河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著3000多年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南溝村地處秦晉豫金三角地區,交通暢達,與秦晉多有交流和融通,因而民俗風情接近,其剪紙風格也和陜西、山西剪紙存有相互影響、共生共榮的關系。此外,南溝村地處南北方剪紙的過渡帶上,因此,北方剪紙的古拙粗獷和南方剪紙的精巧細膩兼而有之,別有一番韻味。南溝村雖處于山川縱橫之間,但塬面較大,土壤肥沃又因地處中緯度內陸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因而孕育了較為發達的農耕文化,形成了很完備的民間農耕習俗,素有“南甘山北黃河山清水秀,東崤陵西函谷人杰地靈”①之稱。南溝村剪紙無論從民俗寓意還是紋樣修飾,都發展得較為成熟。
南溝村剪紙除了常見的紅色剪紙、染色剪紙外,還有著獨一無二的黑剪花。每逢過年,黑色窗戶剪花貼在南溝村百姓家的門窗上;迎親娶媳的人家,也用黑色剪紙來布置洞房,為新人裝點生活。貼在窯洞里、門窗上的不再是一張張沒有生命的紙張,而是村民們對自然的感受,是他們最原始而淳樸的審美理念,是心靈慰藉的寄托,是美好生命的訴求。紙張在村民手藝人游走的剪刀下,融生了情感溫度。
“中國民間剪紙的傳承主體是中國農村億萬勞動婦女群體。在漫長的農耕時代,她們為了生存信仰及自身習俗生活的需要,通過一把剪刀一張紅紙代代相傳下來。這是中國勞動婦女對民族文化和人類文化傳承發展的一大貢獻。”②這一剪紙的傳承現狀是針對全國而言的,但南溝村卻有著獨特的男人剪紙的文化風俗。南溝村的任孟倉老先生已年逾80歲,但是拿起剪刀依然游刃有余,糊燈籠、扎社火、做旱船,這些民間手藝他樣樣精通。像他這樣手藝精湛的民間藝人在南溝村又被稱為“巧巧”。在傳統的中原農耕文化中,大多以男人習讀耕作,女人裁布鉸花為家庭分工。女人手中的剪刀猶如男人手中的毛筆,剪刀隨心走,自然流暢。然而在南溝村,這一司空見慣的分工悄然而變,拿起剪刀游刃有余的手藝不再是女人的專屬特長。剪花成為了男人的拿手戲,須眉弄剪,不讓巾幗,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種秋收之余,用粗糙的大手創作出精美、細膩而清秀的剪花,讓人驚嘆。因而,手藝出眾的男性剪花傳承人在當地又被稱為“男巧巧”(圖1)。
在口述史調研中,據任國倉回憶,任崇卓曾對他說:“國倉呀,你還是學剪窗戶花吧,這可是一窠瓢利!”一方窗花,除了紙張和顏料,幾乎沒有什么成本,而且勞動強度小,工作效率高。“一窠瓢利”便成為民間藝人對窗花利潤最形象、最通俗的詮釋。每年從臘八磁鐘街集會起到臘月二十八左右,十里八鄉幾乎每天都有不同的集市或廟會。白天,南溝村的男人們就成群結隊,挎著用包袱包裹的“玻璃盒”(上面帶玻璃的木框盒子,內放窗戶花,防止被風吹散,從盒子外面就可以看到窗戶花,便于挑選),到周邊鄉鎮去趕會(俗稱“轉鄉”),或走村串鄉賣窗戶花。這樣,一直忙到年底。每戶賣窗花的平均收入在300元左右,最高的能賣到900多元。這在當時,可是一筆不小的收入,甚至多于全家一年務農收入的總和。很多人跟著村里的巧巧學剪花,走村轉鄉出去賣窗戶花。因而,在南溝村,剪花不再是女人的專利,而是男人養家糊口、謀生計的一種手段。
南溝村的剪紙在對顏色的理解上具有與眾不同之處。我們所常見的剪紙,大多為紅色剪紙,也有一些地區,有染色剪紙、套色剪紙或彩色拼貼剪紙。但南溝村的剪紙卻以黑色剪紙為貴。黑色普遍象征悲哀、嚴肅,或不吉利,尤其在節日或婚嫁等歡慶的場合中,使用黑色是有禁忌的。但是在南溝村,人們卻將黑色奉為神圣祛邪的色彩并在世代生活中維持著這一習俗,黑色剪花更是因為依附于百姓的生存信仰和日常生活而世代相傳。
生活中的民俗需求是促使剪紙世代傳承的重要因素。民俗包括一個民族或地區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信仰、節日、民間工藝以及口頭傳承文學,它是除了法律以外,對人們最有約束力的約定俗成的規定,在某種程度上對人們的精神生活有所指引和導向。所以,民俗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尤其在農村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民俗還建立在一定的物質表現形式上,南溝村的黑剪花便是民俗的精神信仰和物質表現的文化載體。
(一)春節黑窗花
民謠有“二十八,貼窗花”。過年貼窗花,就像貼春聯、放鞭炮一樣是農家歡度春節必不可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促使南溝村的剪紙走向集會、走向市場的原動力。每逢臘月二十七八,南溝村家家戶戶都會把風門和窗戶上的舊紙撕掉,重新貼上新的白紙,然后在門窗的方格白紙上,貼上造型各異的窗花。其中紋樣多為花鳥魚蟲、瓜果蔬菜和一些小動物(圖2)。顏色多以黑色為主,也會在中間裝點染色窗花或紅色窗花。窗花的粘貼位置會根據自己審美來布置,一般位置相對稱的地方貼相同的圖案,靠近門閂的窗格不貼窗花,而且將糊窗戶的白紙向內折一角,以方便插拔門閂。
地坑院有了黑窗花的裝點,顯得大氣而沉穩,敦厚而莊重。這些窗戶上、風門上貼著的不是沒有生命的紙張,而是村民對生活最殷切期盼的表達,反映了他們最原始而淳樸的審美理念。南溝村人對美好生活的熱愛,知足常樂的心態,都被定格在質樸如土的農家地坑院里。地坑院也正是有了剪紙的裝點,更使他們的生活富有獨特的情趣和生機。
(二)洞房黑喜花
法國民俗學家阿諾爾德·范熱內普(1873—1957)在《過渡禮儀》中對人生禮儀的結構和存在模式進行了奠基性的研究。他把人生禮儀稱作“過渡禮儀”,認為人生禮儀就是個人從一種社會地位向另一種社會地位轉移時所舉行的禮儀,多見于誕生、成年、結婚、死亡等人生重要轉折的關口。通過人生的各種禮儀,個人在一種文化中順利完成了這種轉折,從而在其所屬的集團內獲得了新的身份和權利③。南溝村的剪紙,亦是這些人生禮儀的重要見證,具有鮮明的生命功利色彩和吉祥文化內涵,尤以婚俗中的黑喜花最為獨特。
特殊的地理環境與民居形式,為南溝村剪紙的產生和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除了春節期間以黑窗花裝點門窗外,迎親娶媳的人家也用黑剪花在窯洞中裝扮洞房。洞房中的黑剪花不再是平面化的幾張剪花,而是在窯洞內營造一個三維的儀式空間。中國人比較含蓄,對婚姻的期盼并不直白地告訴人們,而是用隱喻的手法通過剪紙表現出來,其說服力、表現力反而更強。形態豐富的黑喜花用以祝福新人早生貴子,家族綿綿瓜瓞,家庭美滿幸福,家人健康長壽。
婚俗中用到的黑剪花稱為黑喜花。辦婚禮的人家一般請男人來布置洞房,邊剪邊帖。村里只有兩三個男巧巧可以單獨完成,至今南溝村的任孟倉家里還保留著兒子當年結婚時布置的洞房剪紙(圖3)。由于幾十年前的剪紙已殘破不堪,他在閑置的窯洞中復原了當時的裝扮。
布置洞房一般先用葦桿或麻桿綁成平的頂棚,然后在頂棚上糊上白紙,再貼上黑色的頂棚花。頂棚團花多是圓形或八角圓形,紋樣主要是石榴蓮、藥葫蘆拉牡丹、魚鬧蓮、太子玩蓮等象征兩性相愛和祈求多子的圖案。此外,還有蓮花、竹笙和桂花共同組合而成的圖案,寓意“連生貴子”。人們常唱的民謠有:“石榴蓮,連著你我結姻緣”,“藥葫蘆拉牡丹,越拉越喜歡!”俏皮一點的則說:“藥葫蘆拉牡丹,拉著你想老漢!”還有把石榴蓮和藥葫蘆拉牡丹放在一起用歌謠唱著:“結籽兒石榴嘣籽兒蓮,藥葫蘆兒拉牡丹,小兩口兒配姻緣。”通常,在頂棚花的周圈和頂棚的四角會用角花裝飾,角花常取蝴蝶、蝙蝠、知了、蟾蜍等形態,它們的翅膀上多有菊花、蓮花、牡丹等紋樣來裝點。在頂棚的內外兩頭會做有隔板,即用葦桿綁成寬20厘米左右的隔斷,糊上白紙做底,再貼上“富貴不斷頭”的剪紙,下面吊有紅綠兩色的條狀剪紙來裝飾。
炕上的墻壁也要用白紙糊底,貼上方形的炕圍花,與頂棚的圓形團花相對。民間美術研究者靳之林稱這種呼應是“構成天圓地方,地之四極,圓方相合,天地相合的基本結構”④。炕圍花的紋樣主題與頂棚花一樣,但兩者圖案常被區別開來。炕圍團花兩側的空間貼瓶花,通常是牡丹、荷花、菊花和梅花這四季花,寓意四季平安。炕圍的上半部分常隔成五塊長方形空間,內有方形剪紙做裝飾,且圖案對稱。還有表示“滾去百病”的獅子滾繡球,健康長壽的壽桃,鴛鴦戲蓮的喜花,象征福瑞的龍馬等,只要寓意吉祥的圖案均可作為裝飾。炕的對面擺放桌椅,稱為中堂。裝飾方式與炕圍相同。但是中間貼團花的地方有時會請村里有學問的人題寫對聯或詩歌,有時也貼剪紙或印刷的畫頁做裝飾。
等到所有婚事活動都結束后,主家會給剪紙的藝人送去一兩方棉布手巾,并增送些吃食,以表謝意,也將祝福吉利帶給老人。
農耕社會的村社文化中,民間剪紙作為最直接表達情感的藝術形式,緊緊依附于各種各樣的民俗活動中。它滲透到了春節、元宵節、正月二十三、清明節、端午節等節慶活動,并廣泛應用于婚俗、喪俗、避邪、祈福、祝壽、祈雨、游藝、工藝花樣等民俗事象和生活實用中。他們用剪紙祭拜神祇,用剪紙期盼生活豐裕,用剪紙祈求子孫綿延,用剪紙祛病辟邪,用剪紙完成人生禮儀。剪紙在他們的生活中可謂無處不在,必不可少,作為他們心靈的慰藉,將他們的生命情感代代流傳。
▼上下滑動瀏覽注釋:
①陜縣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 陜縣志[M]. 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45.
②倪寶誠. 中國民間剪紙集成·豫西卷[M].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4.
③阿諾爾德·范熱內普. 過渡禮儀[M]. 張舉文,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④靳之林. 中華民族的保護神與繁衍之神抓髻娃娃[M].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27.
⑤喬曉光. 中國民間美術[M]. 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1:5.
▼ 作者簡介:
中國美術學院上海設計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數字人文。
轉載于: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