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 徐藝乙:中國民間美術研究一百年(一)
時間:2023-07-21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38 分享:
如果查閱近百年以來的美術文獻和相關的文獻資料,就會發現:在20世紀的前幾十年中,與民間美術的研究有關的文章幾乎是空白,而相關的文章多是介紹性的,其作者則多為民俗學、博物學或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和愛好者。其實,出現這樣的情況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在當時,民間美術及其研究并非是已經成立的學科,其他學科的研究者和愛好者關注民間美術,充其量也只能算是趣味所致。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民間美術研究文章,則是1930年代的事了。但是,與民間美術研究相關的基礎工作可能要更早一些。
光緒三十年十二月九日(1905年1月14日),民族實業家張謇在江蘇省通州縣(今南通市)校河西畔創建南通博物苑,是中國人自己創辦的第一個有著現代意義的博物館,館內的陳列品以南通及附近地區的民俗文物為多,有金銀、玉石、陶瓷、拓本、土木、車器、畫像、卜筮、軍器、刑具、獄具和雕刻、漆塑、織繡、緙絲、編物、文具、考卷、夾帶、窗課等類,其中有許多是出自當地及附近地區民間藝人之手的民間美術作品。而后,相繼成立的天津教育品陳列所、天津勸工陳列所、山東泰安教育博物館、沈陽華產商品陳列所、江西農工商礦總局陳列所等博物館所,亦多通過陳列當地的民間美術工藝作品,來彰顯地方的文明和歷史。宣統二年(1910年)四月二十八日,以“獎勸工農、振興實業”為宗旨的“南洋第一次勸業會”在南京舉辦,分設教育、通運、機械、工藝、農業、衛生、美術、武備等館,而對展品則按教育、交通、經濟、化學、工業、礦產、染織、制作工業、建筑、機械、農業、蠶業、茶葉、瓷業、水產、醫學、美術、武備18個門類評定授獎,共有2502種民間工藝美術品分別獲得奏獎、超等獎、優等獎、金牌獎、銀牌獎,顯示了各地區民間藝人精良的技藝和創作的實力。
民國建立之初,政府的有關職能部門即注意到了中國民間的社會文化和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的客觀存在及其社會作用。為了發展“含有普通性的”社會教育,時任教育總長的蔡元培在其主持的教育部中專門設置了社會教育司,邀請魯迅擔任僉事(后任社會教育司第二科科長),主管“新式的”社會文化事業,歷史藝術與民間文化均在其管轄范圍之內。1914年由教育部主辦的“全國兒童藝術展覽會”在北京舉行,魯迅是具體主事者之一,擔任了大量的具體工作,并從各地送來的展品中挑選了許多民間玩具專門陳列出來。其時,直隸(河北)巡按使公署天津教育司社會科為了輔助社會教育,破除陳舊陋俗,革去社會惡習,曾派員對天津楊柳青年畫進行考察和改良,隨后在天津以“直隸教育圖書局印書處”的名義,采用彩色石印法印制了一批改良年畫,如《破除迷信》《游楊立雪》《家禽守信》《阿豺》《樓護》《孟母擇鄰》等。1915年,天津教育司司長李金藻(卉香)又指令楊柳青年畫作坊繪刻以《戒食鴉片》《戒賭圖》《戒早婚》《戒嫖淫》的“四戒”為主題的木版年畫,鞭撻吃喝玩樂的惡習,倡導文明進步。這些舉措均受到當時社會的普遍歡迎。在1915年2月20日—12月4日期間于美國舊金山市舉行的“太平洋萬國巴拿馬博覽會”上,中國的民間手工藝有數千件參加了展覽,展出面積達2萬平方米,許多展品獲得了博覽會的獎章和獎狀。
由北京大學發起的歌謠運動一向被學者們視為中國民俗學的起源。其實,歌謠運動也應當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有機組成部分。1918年2月,北京大學歌謠征集處成立,后由北京大學教授劉復、沈尹默、周作人負責在校刊《北大日刊》上逐日刊登征集來的民間歌謠。1920年12月19日,在歌謠征集處的基礎上成立了歌謠研究會。1922年北京大學研究所設立,歌謠研究會歸并于研究所國學門。1923年5月,又在研究所國學門設立風俗調查會。所進行的工作由最初的歌謠或其他民間文學的收集與研究,逐漸擴大到風俗和民間藝術的收集與研究。在風俗調查會成員的眼睛里,“只見到各個的古物、史料、風俗物品和歌謠都是一件東西,這些東西都有它的來源,都有它的經歷,都有它的生存的壽命”,這些都是“可以著手研究的。”
隨著歌謠運動的推廣和深入,一批活躍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民俗學、民族學、歷史學、文化學的學者和文學家、藝術家等,在從事各自的專業研究工作的同時,已經程度不同地開始注意使用民俗藝術品來對其所研究的對象進行佐證。在他們發表的研究文章中,經常能夠看到“民俗物品”“人類學標本”“民物”“民族工藝”“民族文物”“民間藝術”“民間手工藝”“民間美術”“農民美術”“鄉土藝術”等字眼。1920年秋,蔡元培在湖南長沙的一次關于文化的演講中,認為在現代博物館中的陳列內容應當“按照時代,陳列各種遺留的古物,可以考見本族漸進的文化”。“陳列各民族日用器物,衣服,裝飾品以及宮室的模型,風俗的照片,可以作文野的比較。”“陳列各時代各民族的美術品:如雕刻、圖畫、工藝、美術以及建筑的斷片等,不但可以供美術家的參考,并可以提起普通人優美高尚的興趣。”胡愈之在1921年發表的文章中談到,民俗學“所研究的事項,分為三類:第一是民間的信仰和風俗(像婚喪俗例和一切的迷信禁忌等);第二是民間文學;第三是民間藝術。”此后,一些地方的學者和愛好者也開始了對民間美術及相關事物的專門調查、收集、整理、陳列、介紹和研究的工作。
隸屬于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的風俗調查會,成立于1923年5月24日。在此前召開的籌備會議上,與會人員審查了會章,制定、通過了《風俗調查表》。隨后發出征求會員啟事,議定“先自北京一隅試行調查;并征集關于風俗之器物,籌設風俗博物館”。并“當場議決調查方法三項:(1)書籍上之調查,(2)實地調查,(3)征集器物。由研究所依照此三項進行。”這里所指的器物,是“關于風俗之各種服,飾,器用等物(或其模型,圖書,及照片)”。因為“學問應以實物為對象,書本不過是實物的記錄”。以風俗調查會的名義發出的《風俗調查表》,是中國近代民俗學史上的第一份比較全面、規范的民俗學調查綱要,其中,對于民間藝術品的要求是很明確的。隨后,風俗研究會的工作有序地開展了起來。1924年的正月十四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印發《北大風俗調查會征集各地關于舊歷新年風俗物品之說明》,在這份熱情洋溢的說明號召下,“十三(1924)年一月中曾征集各地的新年風俗物品(如神祇、年畫之類),除由會內購備外,并請校內外同志就地搜集,所得成績如下:神祇,二四二;花紙,二六;符箓,七;紅箋,五;雜件,六。共計二八六(件)。”
北洋政府內部的派系紛爭,致使人心惶惶,生產破壞,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北方地區的許多學者不堪重壓,于1926年前后相繼南下,到福州、廈門、廣州等地的高等院校任教,繼續著他們的事業。北方的民俗學事業暫時受挫,而南方的民俗學工作卻在北方南下的學者們的推動下有了長足的進步。1926年的夏天,一大批原北京大學的教授到廈門大學任教,其中有不少人曾是北京大學風俗調查會和歌謠研究會的主要成員。開學后不久,于9月18日下午召開的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編輯事務談話會上,決議組織風俗調查會。12月13日,廈門大學國學研究院召開工作討論會,風俗調查會同時成立,通過了風俗調查會章程,提出“本會調查風俗從閩南入手,次及福建全省,再次及全國”。“本會收受外間捐贈并購風俗物品,設風俗物品陳列室,作為風俗博物館之初步。”風俗調查會在八閩之地進行的調查、研究活動,吸引了大批師生參加,取得了不菲的成績。顧頡剛等人“竟花了半年時間在廈門、泉州、福州等地搜集風俗物品”,收集到的民俗文物達數百件。1927年8月,廣州的中山大學成立語言歷史研究所,傅斯年兼任所長,工作“以語言、歷史、考古、民俗四學會的研究及出版為主干”,民俗學會的事務則由顧頡剛主持。經會議議定,語言歷史研究所的民俗學會事務大致有:“(1)作兩粵各地系統的風俗調查;(2)西南民族材料的征集;(3)征求他省風俗、宗教、醫藥、歌謠、故事等材料;(4)風俗模型的制造;(5)抄輯紙上的風俗材料;(6)編制小說、戲劇、歌曲提要;(7)編印民俗學叢書及圖片;(8)擴充風俗陳列室為歷史博物館民俗部;(9)養成民俗學人材。”1928年3月下旬,“民俗物陳列室”完成布置對外開放,陳列有“首飾、衣服鞋帽、音樂、應用器具、工用器具、小孩器具、賭具、神的用具、死人用具、科舉遺物、官紳遺物、迷信品物、民間唱本及西南民族文化品物14類陳列品凡數萬余件”。這也是中國第一個依從民俗學分類的民間藝術品展覽。年內,還曾將“史祿國(Shirokorgoroff)、容肇祖、楊成志,派往滇調查西南民族”及其藝術,楊成志等人“留滇兩年購買民族品千余件,尤以羅羅經族典為上品”。
學術理念的分歧,再加上其他方面的因素,致使鐘敬文于1928年的9月離開中山大學。不久,經劉大白推薦,鐘敬文到浙江省立民眾實驗學校擔任教職,后又轉到浙江大學文理學院任教。遠在杭州的鐘敬文與中山大學的同事們仍然繼續保持著較為密切的聯系。1929年6月6日至10月20日,浙江省政府以“提倡國貨,以足民用;振興國產,獎勵實業發展”為宗旨,舉辦了規模龐大的西湖博覽會,共有14.76萬件展品展出,參觀者達2000多萬人次,在國內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西湖博覽會籌備期間,經鐘敬文等人的多方奔走和努力,以中山大學民俗物陳列室的藏品為主體的民間藝術品,也在西湖博覽會的博物館設專室展出,給眾多的參觀者留下了強烈的印象。1930年夏,鐘敬文、錢南揚、婁子匡、江紹原諸先生在杭州發起成立杭州中國民俗學會,并在福建、廣東、四川和浙江的寧波、永嘉等地建立了分會。學會所編輯的書刊中,《民俗周刊》《民俗學集鎊》《藝風·民間專號》《民眾教育季刊·民俗藝術專號》等均以較大篇幅刊載了民間美術方面的研究文章。
對中國傳統民間工藝的研究,是在朱啟鈐等人的推動下發展起來的。朱啟鈐早年曾任國民政府的交通總長、內務總長、國務院代總理等職,1916年后退出政壇轉而從事文化活動。1930年在北京組織“中國營造學社”,專事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此前,在研究古代建筑的裝飾工藝時,他從中國的古代文獻和部分外國文獻中析出關于髹漆工藝的資料,于1925年輯成《漆書》,是書由“釋名”“器物”“禮器”“雕漆”“制法”“工名”“產地”“樹藝”“外紀”構成,為后人研究中國古代漆工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他還從日本大村西崖所著的《中國美術史》中了解到在髹漆工藝方面尚有明代黃成的《髹飾錄》存世,便設法從日本找來此書,詳加校勘,并出資于1926年刻版行世。早先在北京任職時,朱啟鈐時常到前門的荷包巷等處的古董攤上收購絲繡文物,經過數年的積累,清內府的舊藏和明代項子京,清代安岐、·梁清標、盛昱等人收藏的緙絲和刺繡藝術品大部分均為其所有。在全面地對之進行整理之后,于1928年編成《存素堂絲繡錄》一書刊行。還曾根據《石渠寶笈》等書輯成《清內府藏刻絲繡線書畫錄》兩卷。后又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著作成《絲繡筆記》兩卷,上卷《紀聞》側重于絲繡歷史的考證,下卷《辨物》側重于絲繡品種和作品的分析。另將古代絲繡史上的能工巧匠的傳記資料編成《女紅傳征略》同時刊行。《絲繡筆記》作為第一部研究絲繡史的著作,在中國民間工藝美術研究史和傳統物質文化研究史上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從法國里昂和比利時布魯塞爾舉辦個人畫展歸國的徐悲鴻,在1931年4月到天津南開大學講學時,專程拜訪了“泥人張”等著名民間藝人,回到南京之后即撰文《對泥人張感言》,認為天津地方的民間藝術可與世界著名藝術大師的作品相提并論。作為文學家的魯迅,對民間藝術作品的收集和研究也是非常注重的,他認為“一切文物,都是歷來的無名氏所逐漸的造成”。并以贊賞的口吻介紹過“花紙頭”和“江北人制造的玩具”以及其他的民間美術品,對這些“生產者的藝術”給予了極高的評價。1931年,寓居上海的魯迅在介紹德國版畫作品時說:“世界上版畫出現最早的是中國,或者刻在石頭上,給人模拓,或者刻在木版上,頒布人間。后來推廣為書籍的繡像,單張的花紙,給愛好圖畫的人更容易看見,一直到新的印刷術傳進了中國,這才漸漸的歸于消亡。”1935年的正月,在魯迅的指導下,北京舉辦的“第一屆全國木刻展覽會”展出了鄭振鐸收藏的明版《金瓶梅》插圖和金肇野收集的楊柳青年畫,選擇這些經過整理的版畫插圖和民間年畫與版畫家的作品一同展出,一方面是為了向社會展示優秀的民間藝術,另外也是為了更好地繼承、借鑒和創造。依照魯迅的想法,青年版畫家的創作“倘參酌漢代的石刻畫像,明清的書籍插畫,并且留心民間所賞玩的所謂‘年畫’,和歐洲的新法融合起來,也許能夠創出一種更好的版畫”。對于中國民間的創作,魯迅一向是很自豪的,尤其是在國難當頭的時候。1934年,魯迅在《玩具》一文中寫道:“前年以來,很有些人罵著江北人。”“但是,江北人卻是制造玩具的天才。他們用兩個長短不同的竹筒,染成紅綠,連作一排,簡內藏一個彈簧,旁邊有一個把手,搖起來就格格的響。這就是機關槍!也是我所見的唯一的創作。”是“以堅強的自信和質樸的才能與文明玩具爭”。
時任南京的中央大學實驗學校高中部主任兼班主任的常任俠,每年暑假都把收集民間文學和年畫作為學生的作業,從1933年至1938年間共收集了數百幅南京及周邊地區的民間年畫。上海的中華書局在1936年至1937年間曾出版“上海市博物館叢書”,收入叢書乙類的有徐蔚南的《顧繡考》《上海棉布》和鄭師許的《漆器考》三種,是對民間物質文化的個案研究著作。同時期的相關著作還有由南京正中書局出版的雷圭元的《工藝美術技法講話》,書中對蠟染、夾板及縫絞染、型紙印染和天然漆與人工漆的技藝作了詳盡的介紹。1937年初,旅歐回來的臺灣畫家顏水龍被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聘為顧問,他用了5個多月的時間,對流傳于臺灣社會和山地民族中的民間工藝進行了田野調查,并收集了許多的實物資料,這樣的工作一直延續到1950年代。同一年的5月5日至9日,從日本留學回來,在浙江民眾教育實驗學校任教的鐘敬文,與其同事施世珍等人在浙江省立民眾教育館籌辦了“民間圖畫展覽會”,展品是由杭州民眾教育實驗學校的師生在兩三年中從浙江等地的民間收集來的。為了推介這個前所未有的展覽會,鐘敬文專門著文《民間圖畫展覽的意義》,認為“這一次的‘純民間文獻’(民間圖畫)的展覽會,是很正當的,而且也是很有益的我國新學術的活動罷”。文章說:“民間的畫家,往往能夠用那簡樸的線條,或單調而強烈的色彩,表現出民眾所最關心、最感動的事物的形象。”而“民間圖畫,是民眾基本欲求的造型,是民眾嚴肅情緒的宣泄,是民眾美學觀念的表明,是他們社會形象的反映,是他們文化傳統珍貴的財產”。“可以使我們認識今日民間的生活,更可以使我們明了過去社會的生活。它是提供給我們理解古代的、原始的藝術姿態的資料,同時也提供給我們以創作未來偉大藝術的參考資料。它的意義和價值是多方面的。”另外,在上海出版的畫報上,刊登了張光宇介紹無錫紙馬的文章,認為這種生命短暫的藝術也是“中國民間藝術之一種”。
徐藝乙: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南京大學教授
來源:民俗學論壇公眾號
(上述文字和圖片來源于網絡,作者對該文字或圖片權屬若有爭議,請聯系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