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 | 郭愛和:新代表新委員新風彩
時間:2023-03-10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64 分享:
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是一家民營博物館,僅靠文創銷售就可以實現盈利;注入三彩文化打造的洛陽三彩(國際)陶藝村愛和小鎮成為游客喜愛的旅游目的地……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郭愛和在接受中國旅游報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創意是文旅產業發展的加速器”,用設計助力鄉村振興、以文旅融合帶動產業發展,是他長期以來的努力方向。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五屆理事會特邀常務理事、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研學基地(洛陽三彩創新技藝)主任,
河南省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館長 郭愛和
提到“三彩”,人們腦海中大多會浮現出“唐三彩”。2008年,在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組織的全國工藝美術品種論證會上,郭愛和首次提出“洛陽三彩”這個全新的工藝美術類別。2012年,在洛陽市老城區金業路麗景門甕城內,以“洛陽三彩”學說為基礎,承載郭愛和“三彩藝”釉畫作品及不同時期的“洛陽三彩”藏品為主體的“洛陽三彩藝術博物館”正式開放。這里也成為市民游客了解“洛陽三彩”文化的“大本營”。
帶著傳承“三彩”文化的使命,郭愛和不斷創新三彩藝術的呈現形式,為上海中心設計大型陶藝裝置《魚樂圖》,為上海世博會河南館設計三彩壁畫《國之中 城之源》等,使“洛陽三彩”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與此同時,郭愛和的團隊還讓“三彩藝”逐步進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推出了一系列日用品、飾品等文創產品,賦予三彩瓷器新的生命力。他們在洛陽開設了多家“三彩藝”專賣店,上線了淘寶旗艦店,售賣三彩瓷盤畫、水杯、茶壺和各種小擺件,深受中外游客的喜愛。 在郭愛和看來,“資源并不等于資產。只有把文化轉化成文創產品,讓游人帶回家,才能真正實現資源變資產,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 其實,對于郭愛和來說,在文旅融合領域更深層次的探索實踐還是洛陽三彩國際陶藝村愛和小鎮的打造。 河南省前河村地處中國陶瓷發源的核心地帶,早些年曾是貧困村。兩年時間內,郭愛和用9999只大陶缸打造藝術底色,裝扮了這個小山村的每個角落,改造殘垣斷壁的破窯洞、缺乏美感的老房子,用三彩藝術激活了鄉村旅游。 如今,小鎮已經獲評3A級旅游景區,郭愛和團隊正在謀劃提供更多具有“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顛覆性創意的產品”,帶動更多當地百姓增收致富。 在郭愛和看來,中國是陶瓷的故鄉,在中國歷史上建都十三朝的洛陽,正是中國的“陶瓷源”。“三彩不僅是洛陽的文化IP,也是整個中原的文化IP”,郭愛和期待“滿城盡飾三彩藝”的春天早日到來。 用設計改變鄉村,用文旅融合帶動鄉村振興,是全國人大代表郭愛和一直努力在做的事。 河南省前河村地處中國陶瓷發源的核心地帶,早些年是貧困村。2015年,從事陶藝創作多年的郭愛和為尋求創作突破口在這里落腳。他以獨特的眼光重新設計這個小村落,藝術和鄉村發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 郭愛和帶領團隊用“藝術+扶貧”等多種方式,在洛寧縣羅嶺鄉建立“三彩陶藝村”,把小山村打造成了現代“陶”源,帶動貧困山區的群眾從脫貧到致富。
藝術如何賦能鄉村振興?郭愛和代表提出這樣幾點建議
2015年,郭愛和帶著他的團隊來到河南省洛陽市洛寧縣羅嶺鄉,他們以“世外陶源,四季畫谷”為核心,積極倡導“藝術扶貧、美育扶貧、教育扶貧”,建立“三彩陶藝村——愛和小鎮”。
自成立以來,愛和小鎮每年推出“油菜花”“向陽花”“三彩中國年”等藝術節,逐步帶火當地的農家樂和文創農產品,讓村民有了可觀的收入,也讓曾經交通閉塞的貧困村成功脫貧。 郭愛和表示,用藝術破題,通過美麗鄉村、特色小鎮、鄉村旅游等一體化綜合發展助推鄉村振興,是一條值得探索和推廣的道路。“未來,期望更多的藝術家走進鄉村,為鄉村振興添彩。” 同時,郭愛和十分關注鄉村美育教育。愛和小鎮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已成功連續舉辦八屆中國“當日”藝術展。 在郭愛和看來,“美育中國”就是要讓更多懂藝術、懂設計的鄉賢返鄉,投身到鄉村建設中,用藝術設計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讓一批藝術素養高的大學生走進基層,推動藝術人才的逆向流動。 據了解,連續舉辦了八屆的中國“當日”藝術展,共邀請藝術家551人次,捐贈作品713幅,吸引愛心人士623人,募集愛心捐款184.8萬元。郭愛和將善款全部捐贈給洛寧縣,用于山區孩子們的美育教育,在全縣86所中小學掛牌設立“美育教室”,為18個鄉鎮中小學捐贈20個大型戶外電子屏。并利用善款將鄉村校園墻體美化,惠及該縣七萬多名中小學生。 此外,郭愛和用這些善款資助該縣上千名師生到洛陽市區進行藝術、美育研學,并邀請藝術家給該縣的美術教師、音樂教師上課。 “近幾年來,尤其是鄉村的孩子在美育教育上失去了很多,希望社會各界多多關注這些大山里的孩子,讓這些孩子能夠走出大山,走出村莊,到城市的博物館、科技館等地方開展研學活動。”郭愛和說。 用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用藝術點亮鄉村夢想。郭愛和提出建議,一是理念創新,在鄉村振興中融入藝術設計理念,用藝術設計將鄉村的發展資源轉化為生命力。二是強化支撐,用美育教育提升鄉村藝術審美,在全國范圍內設立美育日。三是定向扶持,加大鄉村振興中工藝美術藝術人才的支持力度。四是賦能產業,用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助推鄉村產業發展。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水平飛速提高,迅速蔓延的高鐵脈絡,不僅縮短了時空距離,也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讓想去的“遠方”不再因距離而“遙不可及”。這一點,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三彩藝術館館長郭愛和深有體會。
“我常去景德鎮學習,過去,從洛陽出發去一趟景德鎮,因為沒有直達高鐵,乘坐飛機也需再轉大巴,自駕又耗時太長,路程可謂十分‘輾轉’。如今,高鐵發展的越來越快,洛陽到景德鎮也有了直達高鐵,900多公里的路程,早上出發,下午就能到,去學習就是一張車票的事兒。”郭愛和說。 高鐵給郭愛和帶來的不僅有工作學習上的便捷,還有休閑生活上的愜意。 “早上坐高鐵出發去西安東岳廟看壁畫、陜西歷史博物館看展覽,晚上逛完大唐不夜城,坐最晚的一趟高鐵回家。‘早出晚歸’游西安,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兒。”郭愛和感嘆道,高鐵時代的不斷更迭,讓城市之間有如“鄰里”。四通八達的高鐵網,讓去哪里都不再是一件難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