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成新湘帶來了多份關于非遺保護傳承發展的建議,希望推動政府多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加大各級非遺館、非遺工坊的建設力度,規范建設標準和運營機制,不斷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讓非遺真正融入當代生活并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上發揮更大作用。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 成新湘
規范非遺館建設運營標準
成新湘代表介紹,在中央政策的引導和支持下,全國各地非遺館的建設步伐越來越快,加強非遺館的標準化建設和系統化運營發展已刻不容緩。據相關調查,多數省區市已將非遺館建設納入政府規劃,但已建、在建或籌建的非遺館從場館名稱到建筑規模、內部設置、人員配置、功能布局等方面有較大差別,標準不一,且在實際運營發展過程中遇到不同程度的瓶頸和制約。公辦非遺館是政府投資和運營,主要以公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而民辦非遺館既承擔了公共文化服務的職能還要注重市場效應和經濟效益,運營成本高、管理成本大,民營企業自身資金及資源有限。
為推動各地非遺工坊發展壯大,推動非遺產品進入當代生活,成新湘建議,各地應進一步完善非遺工坊具體落地配套政策,鼓勵當地政府完善非遺工坊建設的相關扶持政策,同時協調文旅、教育、財政、人社、工信等職能部門,同步出臺制定相關配套落地措施及指導意見。此外,她還建議教育部加入非遺工坊共建,加快推動非遺工坊進校園工作,打造校園非遺工坊陣地,促進傳統手工藝特色勞技教室或校園非遺工坊建設服務規范標準,推動非遺教育普及。
今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發《關于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的通知》,引發廣泛關注。成新湘代表認為,該通知提振了非遺從業人員的信心,為“非遺+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引。
原文載于:非遺新時空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