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岸瑛的辦公室里,眼目所及之處出現頻率最高的有兩樣東西:書、民間工藝品。
層疊排列的圖錄書著,作為史論學者立言之本,這并不稀奇;狹小空間內或擺或立或懸掛的民間工藝品,才是陳岸瑛的性情之處。
他讀哲學,研究美學,聚于視覺文化,擅于現當代;他也喜歡民間藝術,去鄉土,尋傳統,做非遺。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官網上,發布了陳岸瑛的學術研究領域:從藝術哲學、藝術創作理論、藝術批評方法論和藝術史方法論四個角度出發,對歷史上形成并影響至今的藝術觀念進行批判重構,致力于建構一個更具邏輯融貫性、更具現實感、更具解釋力的藝術理論體系。近年來尤為關注傳統文化復興、非遺保護、社會美育、文旅產業新模式、本土藝術理論建設等問題。
入行漫漫二十年,陳岸瑛有多重身份,他是一位學者,但首先是一位老師。
01
陳岸瑛的大學生涯始于燕園,哲學是他堅定的專業選擇,知名哲學家陳嘉映是影響他最深的老師之一。古建新構,湖光塔影,與好友、老師在北大交談辯論的場景還歷歷在目,那些自由之風中隨性深刻的討論,啟蒙了陳岸瑛的學術志趣,也潛移默化地建構起他的教書治學模式。
陳岸瑛感激陳嘉映先生的知識傳授方式,他說:“陳嘉映老師教哲學,自己講一個開頭,剩余的時間全留予學生自主發言、討論。學生們在反復的爭辯中逐漸掌握了最基本的哲學方法。”陳嘉映先生將哲學看作講道理的科學,哲學源于辯論。這樣的教學模式在陳岸瑛的授課風格上也有一脈相承的顯現,有時班上的同學圍坐成一圈,有想法可隨時發言,無關乎順序,不局限話題,竟變成了一個非正式的“圓桌論壇”,因為“史論系的課程需要最基本的邏輯思考能力”。
陳岸瑛做過一個假設:如果他在北大時學過的哲學知識全部都被忘記了,卻還有一個印記留下來,會是什么?他給出的答案是:在辯論中掌握的思考方法。這樣的方法不論在哪個領域,都是可以拓展并進而適用的。
憶起大學往事,陳岸瑛印象最深的仍是和陳嘉映先生及諸同學一起說人生談哲學的那些夜晚,有時陳先生請學生到家中做客,有時是一幫男同學聚在一塊,也無人引導,只為求知,為思想,杯酒下肚,暢快開聊。
“談得非常深入,經常是徹夜長談,因為這完全出于個人的興趣,不是說專門為了做學術,不是說非得聊出一個結果,純粹出于個人思想的興趣大家一起討論,我覺得那個對我幫助最大。”
至于為何轉向藝術理論領域的研究,則與陳岸瑛一直以來對文藝的興趣有關,他直言“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寫詩,本身就是個文藝青年”,也調侃“其實作為一個詩人,我很失敗的就是沒有寫出好的詩”。理想主義的光芒在陳岸瑛身上揮灑得淋漓。
貫通文史哲,歷經十余年學術沉潛,陳岸瑛畢業后來到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任教,時為2001年。
02
陳岸瑛的課堂,總是熱鬧的。
熱鬧的原因有二,一是笑聲大,二是討論多。
上過課的學生都知道陳岸瑛喜歡笑,學生也常被他說的話逗笑,音畫再現,竟頗有節奏。
討論多,是陳岸瑛的課堂特色。他備課嚴謹,但上課時又總會產生很多新想法,陳岸瑛迫不及待地希望與學生們分享這些“熱乎”的新鮮知識,用即刻聯想到的現實生活場景、熱詞熱句來解譯深奧的學術理論,同語境的共鳴讓同學們可以清晰理解,且能有感而發,大家紛紛提問反饋,這又推動了陳岸瑛進一步思考。
有時遇上愛提“杠”問題的同學,陳岸瑛也應對從容,他說,受過哲學訓練的人,對于他人提出的任何問題都不會覺得驚訝。因為哲學就是自我與自我之間的一場搏斗,是“左右手搏斗”,是自己批判自己,一般同學提的問題都在課前設想范圍之內,如果問題比較偏門,陳岸瑛就會當場帶有啟發性、引導性地做些回答。
“我有一次最開心的是有一個學生,他聽我上完一節大課,告訴我說感覺像看了一部諾蘭的大片,聽到這種反饋我很開心,這有我追求的效果。每一堂課,我都想組成一個現場,思想的現場,而最后總是落在一個重點上。”
陳岸瑛熱愛課堂,熱愛每一節講述,他用5倍的準備時間,講出了滿分的精彩。
03
藝術史論系永遠是陳岸瑛的牽繞。
身為系主任,又身處教學一線,陳岸瑛為學生的學術發展與職業生涯開拓鋪就了道路。他提倡增設育人環節,分為三項。首先是讀書會,藝術史論作為人文學科,需要一種深度閱讀的體驗,既有獨立閱讀的空間與能力,又有互相交流探討的思維表達力,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營造藝術史論系讀書研討的學風;第二個是畢業講演會,在畢業季舉辦,面向學界同行和社會公眾推介優秀畢業生及其學術成果;第三個是系友會,包括把系友組建成群,本碩博與畢業生都在其中。由任課教師牽頭,邀請系友回校開展講座以加深在校生對各個行業的了解,去體悟到學習的方向感,同時也希望通過系友會增強同學們對專業未來前景的信心。
“我覺得藝術史論專業是文科里面非常好的專業。為什么這樣說?因為它有純理論純學術的一塊,也能與產業直接對應,比如美術館、策展、拍賣或者文化旅游。清華的藝術史論系每年招收本科生15人,是全國最優質的生源。”
陳岸瑛希望,藝術史論系的本科生不要辜負獲得的機會與享受到的資源,能在四年中掌握學科基本知識,搭建起基礎框架,不必過分急于打通邊角,進行學科交叉。但每個人的成長路徑不一樣,也可能有的人先打通后專業,有的人先專業后打通,這都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最終你是不是依然在藝術史論的學科范圍之內,如果你是在這個行業里面倒騰,其實你人生中任何一個經歷對你都有幫助,都有意義。”
對于碩士研究生,他鼓勵實踐型藝術管理方向的學生發揮能力,創新創業。對于學術型的碩士,陳岸瑛則期望學生們在求學階段確定好專業方向與研究領域,為將來攻讀博士學位,進入學術圈打好基礎。
“我希望學生有他的理想抱負和學術志趣,不管是做純學術還是做藝術管理,有一個志向,而不是局限于完成一項任務,這樣的學生會跟你站在同一個層面上進行交流。”
因為在陳岸瑛心中,價值觀的塑造更重要。
04
“情懷”,是陳岸瑛提及最多的詞匯。
熟悉陳岸瑛的史論人都知道他常說的一句話,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
訪談中,他依舊強調:“我覺得做學術最重要的是你的情懷和關切,從關切中產生問題。關切和問題應該來自于祖國大地,你是為你的同胞來解決問題,不能八竿子打不著”。
陳岸瑛認為,一個做純學術的人,有田野考察的經驗,有社會工作的經驗,有參加學術研討會的經驗,都會極大地幫助他形成問題感,如果不親身接觸,思來想去的問題都沒有意義,而只是從概念到概念,從書本到書本的無價值搬運。
這也是陳岸瑛眼中一篇優秀學術論文的標準。最一般的論文是堆砌材料,隨意羅列一些章節,再往章節中填字,其實目錄之間沒有邏輯聯系。達到學術論文級的是作者發掘了一個前人未曾提出的問題或者角度,通過論證有所解決,但是進一步的,更好的論文應該有一個更宏大的場域位于背后作支撐。
陳岸瑛認為,優秀的論文,應出筆于一個有情懷的作者,他不是一個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會說做這樣一件事就是為了達到某個目的。我們經常講家國情懷,是因為有這樣的情懷后,就會提出一些來自于我們生活的國家、地區特有的問題。“帶著一個非常宏大的問題、一個理論性的問題去接觸每一個小的、具體的研究,你寫了一篇論文,可能論文的研究對象很小,但我們讀論文時能夠感覺到有更大的關懷、更大的知識領域在背后做支撐,這是最好的,所有的學術大師都能達到這個境界。”
陳岸瑛說,不要被現實局限住眼界,他說“不管你現在想的到底對不對,重要的是要有超出現實的更大的想象力和更高的沖動存在”,在廣闊天地里,去勞動、去生活、去交流、去創造。
05
如今,隨著陳岸瑛身份的多樣,他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多,日常生活變成一種很忙碌的狀態。
事務性的工作是事無巨細的、瑣碎的,小到改一篇新聞稿,或者是填表,同時開展的工作至少有五六項。
但他依舊會在每個深夜,想起他的學生們。
“我會在微信上跟大家保持聯系,一般都是在晚上、在我結束工作睡覺之前,就會想到學生,冷不丁就發一條微信問他,你的論文寫到什么程度了。”
“學生沒做的事情就是我沒做的事情”。
陳岸瑛2020屆的碩士生溫博回憶:
“讀研期間,經常會在深夜兩三點收到老師發來的微信,或是提醒論文進度,或是交代第二天課題事項,亦或是分享一些新鮮思考。每每此時,除了精神格外抖擻之外,更多的是心疼與感佩,老師這份身體力行的刻苦與勤奮一直都在潛移默化影響著他的每一個學生。然而,也正是這份鞭策鼓勵與良苦用心,才不斷推動著我們往前走,在每一項課題研究、實踐活動和論文報告中得到學習和成長,收獲自信與勇氣,直到發現自己的價值與光芒。
十分懷念和老師一起走在山間田野考察非遺的那些時光,懷念他在新鮮的事與人面前流露出的好奇求知與極大熱情。在跟隨老師參與多項非遺研究課題的過程中,感悟最為深刻的是他對于藝術觀察的宏闊視角與審美格調,扎實嚴謹的學術作風與求真務實的思辨精神,以及在教學工作中的傾情奉獻與辛勤付出。他喜歡跳出固有的思維模式,喜歡通過不斷的探索與創新迎接新的挑戰。是他讓我懂得,學術研究的努力不是建立在虛空的概念中,而是要符合時代、社會與人們的共同需要,要站在更廣闊的時空維度去思考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發揮自身所學與專業價值。
學業生涯能夠遇到陳老師是一份莫大的幸運,他的諄諄教導會持續鼓舞著我,并伴隨一生。如今離開了學校和老師的翅膀庇護,希望自己在未來能夠秉持老師的一貫教導與希冀,堅守“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保持那份熱愛與初心,敢于探索新的未知。”
2020年,陳岸瑛獲評清華大學第十七屆“良師益友”。
2021年2月21日,清華春季學期開學的前一天,陳岸瑛在微博發布了一條文字動態,僅是短短七個字:又是一年春漸暖。
此情此景,不知他是否也想起二十多年前,同樣的冬春之日,一個背起行囊,離家求學的少年,一如以往,堅定地葆有理想與情懷。
又是一年春漸暖,依然水木湛清華。
陳岸瑛(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理事)
1973年生于湖北武漢,2001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博士學位。2001年至今任教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系,現任系主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藝術理論、美學、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現當代藝術。
著有《藝術概論》,《藝術美學》,《工藝當隨時代——傳統工藝振興案例研究》,翻譯《尋常物的嬗變——一種關于藝術的哲學》(阿瑟•丹托著)和《影響我們時代的100位新銳藝術家》(弗朗西斯卡·加文著)等。
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多項科研課題,新世紀以來發表70余篇學術論文。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2年入選清華大學“基礎研究青年人才支持計劃”,2013年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二作者),2018年榮獲文化和旅游部“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先進個人”稱號,2020年獲評文化和旅游部優秀專家。
原文轉自: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