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傳統手工藝凝結著祖先千錘百煉的智慧與經驗,對其有序的挖掘和利用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工程。全球化背景下,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面臨諸多問題,如生活環境的跨度、傳承制度的改革、市場流動的調節、跨界設計的應用、現代生活的適應等等,如何在“永續利用”和“不走樣”的發展前提下,實現傳統手工藝公益性與產業功能的充分整合成為問題解決的關鍵,這需要更多關注到民間社會的啟蒙與引導。本文聚焦傳統手工藝現代轉化的實踐性策略,實現高附加值轉化,調動當代民間手工藝者傳承創新的積極性。本文特別關注鄉村振興視角下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同時強調文化自信和國民教育在技藝傳承中的意義。
[關鍵詞]傳統文化;手工藝;再生設計
[中圖分類號]J5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72(2021)02-0102-07
中國文化是以華夏文明為基礎充分整合全國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五千年綿延不斷、燦爛輝煌的中華文明,造就了中華民族獨特而多樣的文化個性,擁有共榮共生包容性極強的文化特征。這種生存力極其強大的文化特征,在歷朝歷代都起到了促進生產力、發展經濟的巨大作用。而中國傳統手工藝正是這種文化特征的一個具體載體,手工藝的發達程度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改進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率、提升生活品質的創造力,充滿著生活的智慧。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國的陶瓷、玉器、染織、刺繡、髹漆、木雕等手工藝無不凝結了中華工匠薪火相傳的智慧,同時影響了人類的發展,為當時的世界經濟帶來了積極效益,成就了人類藝術、科技、商業有機結合所帶來的共享財富。
今天,人類已經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大變革時代,隨著全球一體化的到來,互聯網經濟的誕生,以及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傳統文化正在以驚人的速度消退,全球正面臨著一個當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相互矛盾與沖突的階段,社會形態與生存空間的變遷導致了人們傳統生活習慣、審美觀念、互動方式、教育理念的轉變,這也使得源于傳統文化的手工技藝面臨嚴峻挑戰。“文化土壤”的解構,也導致年輕人對傳統價值觀念認同的缺失,曾經代代相傳、生生不息的淳樸藝術失去了以往的“神圣性”,相關技藝傳承與發展后繼乏人。
“復興”一詞出自馮夢龍的《東周列國志》,指衰落后再興盛、再創輝煌;春回大地、萬物復蘇。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征,代表著中華民族的尊嚴,也代表著中華民族精神層面的成果。中國傳統文化世代相傳,指引中華民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中國文化的復興。作為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與再生設計不僅是經濟與藝術相融的倫理策略,同時也是民生價值與民間創造力的回歸和復興。
那么,作為中華文化復興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的傳統手工藝如何在現代社會繼續留存和發展?在此疑問下,本文聚焦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中高附加值轉化,調動當代民間手工藝者傳承創新的積極性。提出再生設計在傳統技藝傳承和創新中的進程,發現當前中國文化復興下傳統技藝工匠精神的重建、新媒體的意義以及當代價值。
“手工藝”指以手工勞動進行制作的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工藝美術。手工藝強調的是純手工或借助工具制作產品,往往有實用、美觀的生活需求,具有藝術性和創新性,能傳達民族特有的文化內涵。按照歷史范疇劃分,手工藝包括:(1)原始社會手工藝,比如彩陶、骨雕等。(2)傳統手工藝,如景泰藍、漆器、玉器等。(3)現代手工藝,如纖維編結壁掛等。本文重點關注的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傳統手工藝源于人們的勞動實踐,是包含物質與精神雙重價值的造物形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手工藝為人類的社會進步提供了積極的人文價值。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我國傳統手工藝受傳統哲學思想影響深遠,“致中和”“道器”“陰陽五行”“天人合一”等哲學思想無不以諸多物化形式展現出來,人與物、用與美、文與質、形與神、心與手、材與藝等因素的互為關系呈現出高度和諧,推進了中國傳統手工藝獨特造物觀念的發展。① 作為文化的一種承載方式,傳統手工藝也遵循文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它與人們的藝術審美、社會生活、文化意識互為關聯,形成趨于實用、功利而極富創造的藝術形式。傳統手工藝造物理念不僅受民族文化影響,也同樣是民間生活、民俗文化的應景,是直接服務于民眾生活的樸實藝術。特定的生產方式與歷史背景造就了傳統手工藝豐富的藝術表達,從題材、內容、形式到生產材料、工具都在歷史性的演變與發展中沉淀、淳化,因此很多傳統手工藝依然還保留著古老的習俗風情與文化寓意。② 如中國的民間剪紙、年畫、刺繡、雕刻等技藝中有著大量有關“豐衣足食”“家族興旺”“人畜無恙”等“實用化”的文化主題,流露著民間生活的功利需要與生活理想。
傳統手工藝品可分為高檔品,兼有觀賞和收藏的價值,或者是普遍的實用品,直接服務于人類的生活。③ 珠寶、名石、玉器、陶瓷、髹漆、竹刻等手工藝品因具備投資與收藏價值,其工藝較好地與現代生產、生活方式結合,在遵循市場規律的情況下依然是調節人們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必需品。然而,趨于生活實用的手工藝面臨較多現實困境,機械化生產因較高的效能和收益給手工藝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尤其在都市生活環境下,人們衣、食、住、行所用器具、產品近乎都依賴于機械生產(如下圖所示)。與此同時,面對現代人生活習慣、審美觀念、消費形式的轉變,剪紙、年畫、扎制、織繡、紡染等本來與人們生活緊密相連的傳統手工藝逐漸趨于小眾,昔日常見的“儉約自守”“中和泰和”“遵法循理”“克己守禮”等傳統文化主題局限在了老一輩人的生活中,“車馬喧”的時代給歷史文脈的傳承帶來了更多的壓力和挑戰。
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25屆會議通過了《關于保護傳統文化和民間文化建議案》,呼吁各國以適當的方式維護本國傳統文化及民間風俗。④ 我國于1997年制定并頒布了《傳統工藝美術保護條例》,各省、市及自治州又相繼頒布了旨在保護傳統文化的專門法規,我國的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工作正式納入法制軌道。⑤ 2003年,我國又進一步啟動實施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初步建立了針對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體系,2011年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傳統手工藝與民間文化傳承、保護逐漸受到國民重視。在“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下,傳統手工藝與旅游業、文化產業的發展相結合,“活態化傳承”“生產性保護”等傳統技藝資源化、產業化發展方式激發了勞動者參與生產的熱情,傳統手工藝傳承與保護思路逐漸清晰。
在文化自信日益關乎國家未來發展的時代背景下,2017年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共同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在“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發展戰略下,傳統手工藝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亟待更多的路徑探索。同年,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頒布《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國家已經陸續出臺了多個政府文件促進傳統手工藝的延續,保持文化傳承的活態性。如果強調手工藝作為一種文化遺產,人們更偏向于對遺產的搶救性保護。但是,如果將傳統手工藝視為文化資源,人們則更偏向于對這種資源的活化利用和創新性保護。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對待傳統文化的態度應該是創新發展和創造性轉化。因此將傳統手工藝作為一種文化資源,可以促進傳統技藝傳承的延續性。傳統手工藝遺產作為文化資源對文化產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傳統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商業價值,也是工業化發展的后備力量。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確立了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國家戰略。文化部在《文化部關于支持和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產品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這一定義強調了文化產業是一個經營性行業,屬于市場經濟范疇。對傳統手工藝的現代性、創新性轉化,可以助力民族特色文化產業的形成,即利用中華民族特有文化資源,利用科技、金融、營銷等商業運作手段,創造性地生產、經營民族特色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一系列國家政策措施已經為文化產業建設和中國文化復興提供了堅實的制度和政策基礎。⑥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對于國家認同和地區文化認同都具有重要意義。⑦ 鴉片戰爭以來,中華民族經過一百多年的曲折發展,逐漸從文化反省、文化自卑、文化批判,到文化防御,再到文化認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中國文化建設相對滯后。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僅需要經濟大發展帶來的物質基礎,更離不開民族文化復興的精神基礎。
離開了文化復興,中華民族復興就談不上完整。文化產品在市場的流通是文化傳播的方式之一。通過文化產業弘揚民族文化,是實現中華文化復興的有效途徑。基于現代轉化和再生設計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可以成為民族文化產業和中華文化復興的重要一環。
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強調的是傳統手工藝的歷史變化過程中包含的“現代性”價值取向。“現代”概念的出現實際上是進步史觀和歷史目的論的體現。“現代”往往作為“傳統”和“過去”的對立面出現。“傳統”的概念本身也來自于個體對“現代”的理解。“轉化”也指轉變,指矛盾雙方經過斗爭,在一定條件下各自朝著和自己相反的方面轉變,朝著對立方面所處的地位轉變。“轉化”是將事物A通過某種方法或途徑轉變為事物B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手段。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可以理解為傳統手工藝在現代社會通過吸收最新的技藝、技術和思想產生現代性特征、適應現代社會生活和消費的過程。“再生設計”(Regeneration Design)是一種面向過程的整體系統設計方法。“再生”概念最初產生于生物學,指生命機體,如動物或植物的一部分在損壞、脫落或截除后重新生成的過程。目前“再生”概念已經被引入眾多領域,包括設計學、建筑學、規劃學等。再生設計旨在使用全局系統的思想創建具有復原力和公平性的系統,將社會需求和自然融為一體。擁有再生設計理念的設計師應用永續經營的設計原則和社區發展過程來設計各種人類和生態系統。為了傳統手工藝擁有可持續的未來,傳統需要與現代結合。⑧
傳統手工藝凝結著祖先千錘百煉的智慧與經驗,對其有序的挖掘和利用是造福千秋萬代的工程。全球化背景下,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面臨諸多問題,如生活環境的跨度、傳承制度的改革、市場流動的調節、跨界設計的應用、現代生活的適應等等,如何在“永續利用”和“不走樣”的發展前提下,實現傳統手工藝公益性與產業功能的充分整合成為問題解決的關鍵,這需要更多關注到民間社會的啟蒙與引導。2016年,以《易經》中的開物(解構)與成務(再造)為發展理念,尋求中國傳統手工藝現代價值轉化路徑的“開物成務”設計公司成立。本文選取該公司的傳統手工藝創新文化生產實踐為典型案例進行分析,探討中國傳統工藝如何通過再生設計實現現代轉化,以及該路徑的高附加值、數字新媒體特性,還有其對鄉村振興和扶貧的社會價值。
(一)探索高附加值的傳統工藝再生設計和現代轉化
傳統手工藝與大工業生產之間并非格格不入,而是存在著一種必然的互補關系,這種互補不僅是對經濟發展的助推,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彌補,即將傳統文化中最美的意涵予以展示,使得產品具備更高的附加值和影響力。手工藝的發展可以被視為以工藝為中心的綜合系統,其核心是價值創造。⑨ “高附加值”是在產品原有價值的基礎上,通過生產過程中的有效勞動新創造的價值,即附加在產品原有價值上的新價值。高附加值產品,是指“投入產出”比較高的產品。其技術含量、文化價值等比一般產品要高出很多,因而市場升值幅度大,獲利高。基于這一目標,民間文化產業從業者有必要意識到,在知識經濟與體驗經濟占主導的社會類型中,精神層面的消費需求在經濟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商品的文化價值、藝術內涵等因素形成了新的價值定位。傳統手工藝的現代轉化應關注到現代傳媒、現代營銷的發展策略,其目標不僅需要依靠市場取得收益,同時應真正能夠影響大眾心靈,調動民間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再生設計探索。
目前,大部分市面上的產品設計從業者還停留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簡單復制,對中國傳統文化的提煉與應用還處在摸索階段。市面上充斥著與當下新消費時代的審美不符的設計,導致缺少高附加值的創新產品形態。“開物成務”的設計師致力于結合工業設計的先進經驗和成熟供應鏈,通過整合新工藝、新科技、新裝備,包括商業模式創新,將傳統非遺與大眾消費產品結合,以實現“非遺”傳統主題的消費產品升級。例如,他們將品牌策劃、包裝設計、機繡生產等表現手法與傳統手繡工藝相結合,通過文化賦能和設計轉化落地到化妝品產業。該公司還與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及創維電視設計生產“刺繡壁畫電視”,銷售量超過4萬臺,社會與經濟效益并存,此舉不僅提高了手藝人的收入,提升了國產產品的自主設計能力,還培養了一批熱愛傳統手工藝的青年粉絲。將傳統工藝美術與現代時尚產業相結合,助力傳統手工藝實現“模塊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為中華傳統美學在高科技產品的應用與發展中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經驗。通過梳理極具文化IP屬性的中國傳統工藝基因,創新“中國設計”,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值和“中國設計”在國際上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議價能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通過設計轉化賦能傳統消費品牌,探索高附加值的一次有益探索(如下圖所示)。
(二)立足數字新媒體的傳統手工藝再生設計和現代轉化
數字新媒體是包括數字化的傳統媒介、以互聯網網站為代表的網絡媒體、以手機APP為代表的移動端媒體、數字電視與報刊等。在數字新媒體社會,獲取信息和傳播信息的方式與途徑變得前所未有地多樣化和快捷化。當今,數字新媒體已經深刻地改變了整個人類社會結構和人際交往方式。數字新媒體對傳統手工藝而言同樣意義重大,尤其在對傳統手工藝創新發展空間和市場模式上,傳統手工藝的再生設計和現代轉化不可避免地需要考慮與數字新媒體的共生關系。運用新媒體、新媒介弘揚傳統工匠精神,對于增強傳統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影響力有著良好的推動作用。
2020年3月,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高度依賴線下體驗的文化企業舉步維艱,非遺文創產品的推廣成本非常高。“開物成務”隨即轉變思路,在數字新媒體“騰訊直播間”開設“國風美物推薦官”賬號,鼓勵手工藝人擔任主播,為非遺文創品牌義務帶貨銷售。這一嘗試短期內將近2000人的非遺傳承人、100多款產品和50多家企業集中到數字新媒體平臺中。除文創設計師專場外,直播間還專門為雕漆、景泰藍和田玉雕等傳統手藝人開設專場新媒體直播,向更廣大的消費群體推介傳統工藝之美,也幫助手藝人拓寬銷售渠道,渡過難關。數字新媒體平臺的應用有助于文化企業和從業者搭建集展示、交流、教學和傳承于一體的現代化創新文化平臺,并且可以憑借數字新媒體力量實現市場突破。將傳統手工藝的文化資源轉變為經濟收益,可以保障傳承人的生活水平,這是中國傳統手工藝代代相傳的根本保證,也是實現中華文化復興不可或缺的動力。
(三)立足鄉村振興和扶貧的傳統工藝再生設計和現代轉化
法國啟蒙哲學家盧梭(J.Rousseau, 1712-1778) 曾談到手工藝對于人的意義,他認為手工藝在視覺、觸覺、聽覺和語言四者的綜合意義上,使人能蓄積知識并培養道德。⑩在傳統的鄉土社會里,年畫、風箏、藤編、面塑等傳統手工藝不僅方便和美化了人們的生活,同時也是一種對農業生產的補足形式,尤其在耕田相對較少的地區,手工藝成為添補家用的重要副業與生計來源,具有不可撼動的支柱地位。2018年,國家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對農村傳統文化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做出部署決策,發展傳統手工藝成為促進鄉村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渠道。同年6月印發的《文化和旅游部辦公廳關于大力振興貧困地區傳統工藝助力精準扶貧的通知》,進一步突出了傳統工藝對中國廣大鄉村地區社會經濟結構方面的意義。傳統手工藝,尤其是發展鄉村地區的手工藝獲得了諸多政策支持和社會關注度。因此,鄉村合理開發和利用傳統手工藝,實現其現代轉化價值,對鄉村振興和鄉村扶貧工作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的傳統工藝美術源于本土獨特的生活方式,它折射了土地、人、生產之間的關系,并通過“饋贈”和“流轉”在縱向的歷史和橫向的生活片段中進行傳承和發展。“開物成務”團隊在“非遺活化”和“設計扶貧”方面取得的成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他們將產品開發經驗與廣東、湖南、浙江、四川、江蘇、北京、上海各地的工藝美術與工業設計從業者及企業進行交流,通過“設計扶貧與產業扶貧”開展了將近一年的協同創新設計幫扶計劃。項目組奔赴湖南省湘繡研究所、“湘繡小鎮”沙坪縣等產業一線進行田野調查,團隊發現湖南省沙坪的湘繡、醴陵的釉下五彩瓷、邵陽的翻簧竹刻,這些背后膺荷著深厚文化含量的傳統工藝面臨著設計陳舊、市場疲軟、后繼無人的現實,繡娘每年以20%的流失率在減少。為了解決這一困境,團隊將手繡工藝進行標準化、模塊化、產業化。通過長期的、穩定的商業訂單,對口幫扶了湖南、貴州等地近4000名繡娘。通過“讓媽媽回家”項目,幫助貧困鄉村地區解決留守兒童的生理和心理問題。“刺繡工藝+設計+產業”系列案例入選2019工信部“設計扶貧”十大模式之“非遺活化再造”的示范案例。
在新的生活生產模式下,無形化的產品實現價值躍升,想象力、創造力獲得新的價值定位,人們開始愿意為體驗與創意買單。與此同時,廣告、營銷和品牌產生了普遍的生活意義,人們對自我和群體的身份認同不斷通過消費予以確立。在這種新的消費模式下,眾多時尚品牌注意到傳統技藝與裝飾的重要性,基于傳統手工藝內在價值與現代設計的融合,以及文化品位和情感效應的影響,通過現代傳播手段贏得額外的市場需求層次,提升了產品的內在價值。本文從中華文化復興的歷史愿景出發,提出基于傳統手工藝再生設計和現代轉化的有效途徑,探索高附加值、結合數字新媒體技術實現再生設計,這些實踐對當前鄉村振興和脫貧的政策目標也具有重大意義。
參 考 文 獻
① 鄒其昌:《簡論中國設計思想史研究的意義、對象及其歷程》,載《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1年第5期
② 王海霞:《中國民間美術社會學》,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96年版,第125頁
③ 諸葛凱:《裂變中的傳承》,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61頁
④ Samantha Sherkin:《A Historical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of the 1989 Recommendation on the Safeguarding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Folklore》,載 https://folklife.si.edu/resources/Unesco/sherkin.htm,最后訪問時間:2020年2月19日
⑤ 錢自鵬:《論傳統文化的法律保護》,載《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2期
⑥李樹啟. 面向文化復興的民族特色文化產業建設:路徑與策略[J]. 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學報, 2012年第6期,87-92頁
⑦Jones R. British Interven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Crafts of Ceylon (Sri Lanka), c. 1850–1930[J]. The Journal of Modern Craft, 2008, 1(3): 383-404
⑧ KoKKo S, Kaipainen M. The changing rol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raditional textile crafts from Cyprus[J]. Craft Research, 2015, 6(1): 9-30
⑨Zhan X, Walker S, Hernandez-Pardo R, et al. Craft and sustainability: Potential for design intervention in craft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China[J]. The Design Journal, 2017, 20(sup1): 2919-2934
⑩杭間:《藝術向度》,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0年版,第14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