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委員會作為學會的分支機構,將以推進工藝美術教育事業為己任,探索行業教育發展的新思路,展現中國工藝美術教育事業的新氣象,承擔“加強工藝美術教育教學,推動工藝美術行業可持續良性發展”的重要職責,實現促進工美行業“教育普及化、教學專業化、人才全面化、行業創新化”的奮斗目標。
2022綜述
(一)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
成立大會現場
經2021年12月16日五屆三次常務理事會審議批準,成立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教育工作委員會由中國工藝美術學會與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雙方共建,于2021年12月28日正式成立。
2022年4月15日下午,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大會在北京水木淸舍藝術空間隆重召開。相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參與此次盛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將堅持以新時代工藝美術教育發展為指引,加強隊伍建設,發揮人才優勢,凝聚隊伍力量;同時提升工藝美術數字化創新研發能力,鼓勵工藝美術教育與發展過程中的材料創新、工藝創新、觀念創新,展現當代中國工藝美術的新風尚。
(二)學術研究
為深化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部署,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教材建設的決策部署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有關要求,深化職業教育“三教”改革,促進高等教育工藝美術人才培養,進一步提升專業教育教學質量。
在學會的主導下,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紡織出版社有限公司,策劃、組織、審定并計劃于2023年出版“全國高等教育工藝美術規劃教材暨‘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部委級規劃教材”,規劃教材依托全國多所專業院校開展各學科的專項學術研究,促進工藝美術教學理論的創新性發展,推動中華優秀傳統工藝美術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打造全國經典工藝美術規劃教材。
(三)科普教育
為響應中國科協關于開展“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題系列活動的號召,配合學會“手藝·守藝—創新爭先、自立自強”2022中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周活動。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于6月11日—6月17日,開展了以“手藝·守藝—“‘技’往開來”為主題的“2022中國工藝美術科普教育周”活動。
本次活動為期7天,由7位工藝美術大師和非遺技藝傳承人在活動中與群眾面對面。工藝門類涵蓋:玉雕、瓷塑、點翠、鍛銅、掐絲工藝、漆線雕等。大師們通過直播、視頻等方式進行展示、作品講解、知識科普及互動,其中兩場直播吸引了上千名觀眾在線觀看,點贊量達到18076次,五場視頻播放量累計達五千余次,讓群眾感受到傳統工藝的魅力,引導和啟發群眾尤其青少年對傳統工藝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注與熱情。
(四)院校創新
創意工美
金獎作品
漆藝術
《星燃》陳瑤、陳永基-廣州美術學院
作品材料:大漆、螺鈿等
指導教師:吳永強、余潮松
科技工美
金獎作品
金屬藝術
《滟》周書越-南京藝術學院
作品材料:不銹鋼
指導教師:鄔烈炎、許哲誠、王克震
在學會的指導下,學會秘書處領導同教育工作委員會,于2022年5月正式啟動2022首屆全國大學生“畢業季”工藝美術類優秀畢業作品大賽。經過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廣泛動員與組織,多方調研比對,選出全國30家院校參與此次首屆全國大學生“畢業季”工藝美術類優秀畢業作品大賽,通過征集創新作品的方式,從全國30所院校3000多名畢業生中發現和推介優秀作品及人才,圍繞“創意工美”和“科技工美”兩個主題進行遴選和推薦優秀作品。
此次大賽匯聚全國高等院校工藝美術專業應屆畢業生的優質創新創意作品,展現了全國院校當代工藝美術創意設計實力,依托“創意工美”,營造創新氛圍,激發創新熱情,成就創新人才;依托“科技工美”,促進人們對新材料進行不斷研究、探索和實踐、應用。大賽也促進國內院校間工藝美術學科交流,提升設計教育水平,加強了藝術與科學的融合,培育新生代文化創意設計力量。
(五)交流活動
1、中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大會暨校長論壇
由學會主辦,教育工作委員會承辦的“中國工藝美術產業發展大會暨校長論壇”于11月4日在南昌開幕,此次校長論壇邀請了國內各大工藝美術相關高校的領導發表主旨演講,還有來自全國各省市工藝美術學(協)會代表,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各分支機構代表,相關機構代表及江西省行業、教育、產業等各界代表150余人參加了大會。
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從教育、科技、人才三大角度協同出發,加快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共同探討了研究符合現代高等教育改革的特色的教育模式。
2、首屆中國香文化高校教育論壇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駐會副理事長任建新致辭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魏潔
首屆中國香文化高校教育論壇由學會指導,香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教育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聯合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江南大學、景德鎮陶瓷大學、莆田學院香文化產業學院共同承辦。
論壇旨在展現傳統香文化的當代復興正本溯源、傳統香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培育專業人才、當代香文化的傳承培養新生力量、當代香文化行業發展的創新思路。以“香文化與傳統美術的探索、香文化與傳統工藝的探索、香文化與非遺技藝的探索、香文化與生活方式的探索、香文化與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香文化的核心精神與傳承脈絡”多個主題,緊扣國家大政方針和傳統文化復興前沿實踐,聚焦傳統工藝振興事業,關注現代審美需求的結合、科技創新的利用。邀請了相關院校的教授、學者進行學術交流,因疫情原因,此次論壇采用了線上形式。來自全國10余所院校的知名專家學者和學生,領導、嘉賓以及通過視頻號直播線上參與的觀眾,總計4000余人參與了此次活動。
(六)新聞宣傳
1、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之初,成立大會得到新華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公眾號等的大力宣傳報道,閱讀量高達156萬次,大幅的提升了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的影響力及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知名度。
2、首屆全國大學生“畢業季”工藝美術類優秀畢業作品大賽不僅在學會及教育工作委員會的公眾號上進行連續報道,更獲得《大學生》雜志2022.10月刊的刊登報道。
3、教育工作委員會成立之初即建立微信公眾號,截止目前共發表宣傳稿50篇,關注量693人,共計共計14753次的閱讀量,較好的提升了教育工作委員會的知名度、關注度及影響力。
4、教育專委會以微信公眾號為傳播平臺,廣泛傳播專業知識和研究成果。新發展24名個人會員。
2023展望
(一)學術研究
推動“全國高等教育工藝美術規劃教材暨‘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部委級規劃教材”的出版、宣傳等工作,打造全國經典工藝美術規劃教材,并積極報批“國家級規劃教材”“國家教材建設獎”等項目。
(二)院校創新
在首屆全國大學生“畢業季”工藝美術類優秀畢業作品大賽圓滿成功后,積極推動第二屆全國大學生“畢業季”工藝美術類優秀畢業作品大賽的順利開展,擴大大賽影響力,以此推動文化創意設計新生力量。
(三)繼續教育
面對后疫情時代教育環境及教學手段的改變,教育工作委員會積極探索創新學習形式,推動與“藝科美課”工藝美術線上教育平臺合作,大力開展線上教學,為從業者提供線上“全工藝、全方位、全階段”式的定向教育,從理論建設、技藝提升、思維創新等多維度提升從業者的專業素養。
(四)交流活動
繼續推動“校長論壇”、“中國香文化高校教育論壇”等交流活動的延續,擴大教育工作委員會的影響力,推動全國工藝美術相關院校的深度交流和發展。橫向開展教育工作委員會與學會各專業委員會的聯合活動,促進學會內部工作委員會與專委會間的交流合作,提高學會影響力。
(五)宣傳建設
加強教育工作委員會的微信公眾號建設,組織更多文章刊發,繼續擴大教育專委會的影響力,形成品牌效應。
(六)組織工作
積極擴大教育工作委員會新生會員,為新發展會員提供學術交流機會,增強教育工作委員會凝聚力。根據學會精神,不斷發展新的會員和單位會員。
改革案例參考
2022年11月,教育工作委員會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邀請,成為清華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美術研修班的學術支持單位,為課程提供政策及學術方向的專業的建議,給予課程優秀的師資推薦與支持。
此項目是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為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有關工作部署,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發揮院校在非遺保護和傳承人才培養中的積極作用 ,幫助傳承人增進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識,堅定文化自信,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和保護傳承水平。推動院校的非遺相關專業建設和理論研究,提高院校的非遺教育水平和人才培養能力。
項目課程涵蓋設計、文創、新媒體、市場傳播等多領域要素,提升非遺工藝美術行業項目品牌價值和核心優勢;同時匯集清華專業教授、行業資深學者專家,專業的理論體系,前瞻而有效的教學方法,做落地可行的實踐創新。為課程搭建一流的資源交流平臺;具有豐富的知名品牌案例教學,與新時代消費升級需求相呼應,推動非遺介入、 融入當代生活。
此次培訓項目將促進學員建立非遺品牌化概念,利用互聯網資源打造獨特于市場的標識化商品,增加非遺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效進行非遺的傳承和發展。促進⾮物質文化遺產及相關文創產業的良性、可持續發展。
通過培訓項目系統的學習品牌創建與價值傳播、設計思維、新媒體營銷戰略、審美素養等提升學員自身綜合素質培養,提升工藝美術從業者的品牌文化塑造與市場傳播能力,增加傳統工藝美術的保護與創新的影響力。推動文化消費與文化產業升級換代。
教育工作委員會在成立之初就以推進工藝美術教育事業為己任,承擔“加強工藝美術教育教學,推動工藝美術行業可持續良性發展”的重要職責,與該項目的初衷相輔相成,都致力于服務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才培養,在推動中國工藝美術教育事業以及工藝美術產業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原文載于: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