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李華清:現代雕塑探索的悟道者——走近隋建國教授(二)
時間:2023-01-09 來源: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 瀏覽量:
154 分享:
第二階段:《時代符號系列》
1、中山裝、衣紋研究
如果說隋老師的第一個階段的系列作品更多反映的是社會個體的自我情感表達,但隨著隋老師的社會角色的轉變,中國大環境也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國家越來越強大,人民愈來愈富裕,越來越自信,因此他看待社會的角度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作為中央美院的教師和社會制度的參與者,以學者的視角平視整個社會的發展,最終他以衣缽為主題,用中山裝作為代表來表達中國近百年的發展,以此來抒發自己對中國近代歷史的回憶。但該雕塑面世之后爭議很大,有的人認為這件作品是對中國近代發展的肯定;有的人認為該作品是在揭示中山裝在中國近代歷史中的積極作用;但還有的人認為該作品是在反映社會制度的僵化;筆者認為:該雕塑作品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看都非常的客觀,他沒有先入為主表達個人的是與非觀點,而是讓作品本身說話,讓觀眾去評判,去想象,這可能才是該作品與眾不同的地方。
當談到為什么隋老師會重拾具象雕塑手法做中山裝時,隋老師介紹:在1996年,他的作品《殛》赴日本大阪展覽,日本女策展人問:大家都知道中央美院以寫實見長,是亞洲第一,他是那兒的老師,為什么不用寫實來表達?當時隋老師回答:在中央美院寫實技法太普遍,他想和別人不一樣。但實際上女策人的提問引起了他的反思,后來沒過多久,隋老師去廣東參觀了孫中山故居。孫中山故居前邊有希臘式山墻,后邊卻是中式的套院,這樣的建筑風格讓他明白了為什么有人說中山裝前面看是英國紳士,后面看是中國農民。
或許正是因為隋老師潛意識想用寫實的技法做一件與傳統寫實不一樣的作品,以及他參觀孫中山故居后,中山裝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帶著這種潛意識,隋老師于1997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訪學期間,他發現馬路上走著的任何一位中國人,盡管都說著英語穿著西裝,但骨子里面都透露的是中國的氣息、中國的習慣,似乎每個人身上都還穿著一件看不見的中山裝;同時他認為中山裝其實是一個中國近代100年革命的過程,它代表一個矛盾的兩面:一方面,它代表保守、內向;另一方面,一旦革命,它們會非常的激烈,可以說,從這個層面上講,中山裝又是革命的象征。正是這種想法點燃了隋老師做中山裝的沖動。
后來,他找到了毛澤東和蔣介石穿著中山裝在重慶的合影,參照毛澤東的那件中山裝進行創作,并做了很多方面的嘗試。如:衣紋的處理、色彩的表達、造型的推敲、尺度的考量和材料的運用都做了詳細的思考,很快在澳大利亞,他完成了十多件擺在桌子上的“中山裝”作品,他的“中山裝”《衣缽》系列就此誕生。后來,他對該作品的尺度上一再推敲,將《衣缽》作品的尺寸直接放大到2.4米、在衣紋的表達上去掉所有細節,去掉自己的塑造手法,在色彩的定位上選用灰色和鑄鐵的效果來反映中山裝的歷史底蘊。在談到該作品的具體研究過程時,隋老師介紹:“我盡量機械和冷靜地去做,放棄藝術家的個性造型、塑造手法”。很顯然,事實證明隋老師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希望觀眾在欣賞中山裝時,不被藝術家的個人技法分散注意,讓觀眾欣賞作品時直入主題,不受任何因素的干擾。這讓本人聯想到羅丹當年在創作《巴爾扎特》作品時,為了不影響作品的整體,義無反顧的將已經做了一個多月漏在睡袍外面的手鏟除,這兩者有異曲同工之妙。正是這次大膽的嘗試,隋老師走出了一條新的寫實主義道路---“不是寫實的寫實”,也為后面《中國制造恐龍系列》的誕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另外,為了讓作品更加具有帶入感,隋老師將中山裝的內部掏空,讓觀眾去想象。當觀眾站在作品面前,有的觀眾可能會想到留學歸來的孫中山,也有的觀眾可能會想到開國大典上的毛澤東,還有的觀眾可能會想到改革開放中的鄧小平,甚至會有觀眾想到現代的習近平。總之,當觀眾站在作品面前,都能深刻地感受到那不是一件普通的雕塑作品,那是滿載著中國近代滄桑、變遷、繁榮的歷史,當觀眾拋棄所有雜念認真欣賞作品時,會有一種穿越時空,與歷史和時間對話的親身體驗。
反思中山裝為什么會被人們如此的關注,筆者認為最主要有以下幾點:1、它是歷史的記憶,看見它仿佛看到孫中山這一代偉人留學歸來;2、它是中國近代百年歷史的建設者和見證者,它見證和參與了辛亥革命、它見證和參與了新中國的成立、它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同樣它見證和參與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和今天的繁榮昌盛;3、它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它從來不是統治階級的專屬,它曾經是每個中國老百姓所擁有的物件。因此,中國人看到它會感到特別的親切;外國人看到它會聯想到是穿著這樣服裝的人改變了中國;當老人看到它會驕傲地說:我曾經也有一件;當中年人看到它,會如同看見父親一樣予以尊重;當小孩看到它會感受那是中國的脊梁。總之,這件作品的受眾面非常廣泛,他用世界通用的藝術語言造景,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不同膚色、不同性別的觀眾都能讀懂,每個人看到這件作品會產生不同的冥想。很顯然,隨著“中山裝”作品的出現,它幾乎已經成為隋建國老師的藝術符號,讓隋老師的名聲大振,他的名聲因此享譽海內外,該作品先后被很多國內外機構收藏。
當談到觀眾應該怎樣欣賞該作品時,隋老師介紹:如果觀眾對他的這件作品理解僅限于政治文化角度,那就太片面了。他強調:一件雕塑作品總有一部分是給一般人閱讀的,政治文化因素是外表,重要的是外表背后的東西,這就是雕塑語言研究的問題。這件作品充分地證明了寫實完全能夠成為當代藝術語言。同時,隋老師強調:寫實技巧其實很好用,只要你能夠從中跳出來,不像傳統雕塑家那樣 ,寫實體系可以是一種很有用的媒介,比如:可以繼承古典雕塑的特點,對寫實形象重新解構和組合”。
可能正是基于雕塑語言本身的學術探索和研究,隋老師后面的創作研究分為兩個方向發展:一方面,他將自己的衣缽符號與馬克思產生碰撞,與古希臘作品和米開朗琪羅的作品產生碰撞,從而誕生了《衣紋研究》系列。該系列作品將兩個完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藝術表現的風格放在一起,制造了一種非常突出的矛盾;另一方面,他將這樣的矛盾作品擺放在一起,產生一種新的視覺效果、新的和諧,讓觀眾欣賞作品時會很容易將注意力聚焦在這兩種文化的沖突上。同樣,他沒有在該作品當中,甚至在作品的命名當中表達自己的觀點,而是讓觀眾去想象碰撞后的結果,尤其在中國改革開放后的大社會背景下,中國的傳統文化和西方的文化產生劇烈的碰撞,有的人提議全面西化,有的人主張堅守本土文化的發展,隋老師巧妙的將這種看不見但能強烈感受到的社會現象濃縮到這件作品當中,讓問題視覺化,形象化,具體化,讓觀眾去想象,去思考,去尋找答案。 另一個方面,基于關注當下中國的社會發展現狀本身的問題,隋老師在作品構思中繼續尋找最能代表當下社會發展現狀的符號,從而誕生了《恐龍系列》。
關于為什么突然想到要做恐龍系列時,隋老師介紹:“中山裝”面世后,它幾乎成了自己的藝術符號,也受到了市場資本的青睞,因此、他的經濟條件越來越好,但他對藝術創作自我突破和好奇讓他心里越來越不平靜。在2006年前后,他花了整個夏天,把以前所有的作品、草圖看了一遍。因此,他決定放下歷史的包袱,還是做與身邊現實相關的題材,至此,隋老師的創作真正進入了《中國制造》系列。
2、《中國制造》系列
當談到創作《中國制造系列》的動機時,隋老師坦言:“我就是通過做中山裝找到了一種方法,我發現你要是找到一個合適的符號,這個符號它能夠把很多文化問題、社會問題、經濟問題都給集中起來。然后你在制作它的時候,其實藝術家完全不要把自己的個性放進去,你就當為社會、為公眾創造這么一個符號,我覺得這時候大家就很容易接受它,因為每個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不是雕塑家想說什么,所以這時候,我覺得這個方法找到了。
很顯然在這種思想意識的作用下,恐龍成了隋老師的最好選擇:一方面,恐龍和中國的圖騰龍有共同之處;另一方面,隨著中國的制造業迅猛的發展,甚至中國被譽為世界工廠,用恐龍作為代表非常的合適;更重要的是,當觀眾面對恐龍時會聯想到恐龍的滅絕,作品通過恐龍符號非常明顯的暗示:中國制造業的繁榮可能隱藏著一種未來未知的風險,因為中國目前的繁榮依靠的僅僅是初放性經濟發展模式,這種經濟和制造業的繁榮雖然體量龐大,但比較脆弱,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問題。
當這件作品面世后,反應特別大,很多人認為太簡單,還有的人抱怨看不懂。抱怨太簡單的人認為:藝術家只不過將小孩的恐龍玩具放大了而已;而看不懂的人認為:這種常見玩具放大的意義是什么?很顯然,面對這件作品,一般的觀眾很難真正理解到該作品背后的深刻含義。在本人看來,該作品與馬塞爾.杜尚的《小便池》有異曲同工的特點,他們同樣是將一個社會很突出的現象用一件現成的非藝術品,通過改變作品的用途,置換作品原有的生存環境,讓觀眾簡單、直接、明了、通透的直面藝術家提出的社會與經濟問題。如果有人抱怨看不懂或太簡單,是因為他們總是以一種常規的欣賞非觀念性藝術品的習慣解讀該作品的價值,很顯然在欣賞《中國制造》這件作品當中行不通。剖析這件作品的藝術創新和價值:當觀眾真正對照隋老師的恐龍系列不難發現:1、他對恐龍的身上的肌理塑造有多種表現方法,每一條龍都各不相同,與傳統的寫實技法有很大的差異,隋老師用他的表現方式全面清晰的闡明了“不是寫實的寫實”創作技法的魅力,并且不管從動態變化還是面貌特征來看,同一組作品中的龍都有很大的差異,并不是將一件作品簡單的重復;2、色彩的選擇上非常考究,如:他的這一作品基本上都選擇紅色,紅色是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也是欣欣向榮蓬勃發展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也是警示色;3、從作品的外觀造型來看,隋老師為了將作品完全脫離原有生活的場景,改變觀眾對玩具恐龍的看法,他用堅實的鐵籠將作品封存起來。很顯然,在該作品觀念的表述上,隋老師一改之前僅僅將社會現象客觀地呈現出來的方式,而是通過紅色、龐然大物和堅固的鐵籠來提醒觀眾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和緊迫性,并且表現出他對這種現狀的擔憂;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講,觀念藝術以前基本是以架上藝術、室內藝術和臨時性藝術形式出現頗多,很顯然該作品以永久性公共藝術的面貌出現,向觀眾完美地詮釋了永久性公共藝術的又一面貌,從這一視角看:該作品非常具有科普性、審美引導性。后來,這件作品很快成為798的標志雕塑,成為藝術評論界競相關注的對象。3、大提速
為了更好的反映中國近代迅猛的發展,隋老師又創作了《大提速》作品,據隋老師介紹:“一次乘出租車,司機突然說:為什么天天這么忙?這樣的生活片段為隋老師大型錄像作品《大提速》的創作埋下了伏筆。據隋老師回憶:在2006年,他有個學生在環鐵租了一間工作室,場地很便宜,但過了一段時間學生反映:幸虧您沒來,這里現在每天跑火車,煩死了。學生的話激起了他去現場的好奇。據他介紹:學生工作室前面的圍墻離鐵軌僅僅2米左右,五分鐘來一趟火車,交談中大家無法聽清對話,只好中斷,火車過后接著又講。他立馬就覺得:時間好像被切成了一片一片的面包,很有意思,加上環鐵本身就是一個封閉的圓周空間。” 因此,他開始嘗試在“時間”上著手:他沿環鐵內圈布了12臺攝像機,同時開機半小時,將9公里長的鐵路線和奔跑的火車全放在自己的鏡頭里,12個拍攝點有藝術家工作室、村頭、路口、魚塘、油菜地、垃圾場、也有現代化的立交橋等。它們像個容器,借助時間將環鐵的空間給裝了進去,使得觀眾可以感受時代在變速前進。從《大提速》作品的創作可以看出:隋老師的創作觀念一直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他的藝術表現手段也跟隨時代的脈搏而更新,為了更好的表現他的作品,他不惜一切跨越到一個完全不熟悉的領域,這對于藝術家來講將會遇到很多前所未有的挑戰,尤其對于隋老師如此成功的藝術家,他有沒有勇氣、信心和必要去接受這種挑戰,事實證明:隋老師以超出常人的魄力和勇氣做到了,并且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大提速》作品中,隋老師使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形式、新觀念前所未有。該作品完成后,對學雕塑的學生觸動非常大,尤其是對雕塑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該作品自然而然地成為了藝術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