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傳承水平的提高和滿足人們不斷增長的需求的要求,“非遺”傳承正在走出以保護性傳承為主的階段,逐步融入當代人們的生活。2021年8月國家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的“指導思想”部分提出了“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傳承中華文化基因”的工作方針,指明了我國“非遺”傳承事業向著創造性、創新性方向發展的新形勢。
區域“非遺”是在特定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下產生和傳承的,具有鮮明的時代和地域特征。某一區域內“非遺”的傳承水平與當地的經濟和文化發展水平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系統地研究某一區域內不同地域、不同類型“非遺”傳承策略的特征,對于借鑒成功的經驗、發掘“非遺”創造性傳承的潛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目前,“非遺”傳承領域的研究主要以單一“非遺”項目為對象展開,鮮見關于區域內“非遺”的地域分布維度、文化領域維度相關的傳承策略研究成果。此外,目前關于“非遺”傳承策略的相關研究成果主要以經驗總結為主,理論性尚不系統。故此,本文借鑒戰略管理理論,從傳承環境分析、傳承模式構建兩個層次建立區域“非遺”傳承策略理論:在“非遺”傳承環境分析方面,采用協同優化研究方法、借鑒戰略環境分析理論,構建“非遺”傳承環境分析理論;在“非遺”傳承模式方面,運用歸納法總結專家學者們的相關研究成果、結合區域“非遺”傳承的特征,構建“非遺”傳承模式體系。
同時,本文以湖北省國家級“非遺”傳承項目的傳承策略分析與優化為對象開展實證研究,驗證理論研究成果的實用性。
一、區域“非遺”傳承環境分析的理論構架和方法
(一)“非遺”傳承環境分析的理論體系構建
協同優化方法[管順豐:《藝術科學研究方法》,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19年版,第134—142頁。]借鑒成熟的理論構建創新性強的新理論,運用該方法構建“非遺”傳承環境分析理論的思路是:借鑒企業戰略管理的企業戰略環境分析理論,結合文化學領域的文化人類學、文化產業管理等理論,構建理論體系、確定其內容和方法。基于這一思路,以企業戰略管理理論中組織外部環境分析(包括宏觀環境分析、行業環境分析這兩個層次)和內部環境分析(企業價值鏈分析)這一理論構架為超序參量,構建起由文化變遷因素定位、文化生態系統分析和文化價值網絡分析這三個層次組成的“非遺”傳承環境分析理論構架。
(二)“非遺”傳承環境分析的內容和方法
1.宏觀環境因素——文化變遷影響因素
區域文化變遷的動因即促使文化變遷的動力因素,一般源于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內在因素一般包括自然環境因素、文化進化因素和人口因素,外在因素一般指的是人口遷徙因素、民族融合因素、政治制度因素等。
文化變遷路徑是文化變遷理論研究的重要內容,相關的研究成果可以分為廣義和狹義兩個流派。廣義的文化變遷路徑理論主要從整個社會歷史發展進程的角度進行研究,將影響因素劃分為“發明和發現”“傳播”“涵化”“革命”這四類因素。[參見童恩正《文化人類學》,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狹義的文化變遷路徑理論主要從文化領域演化的角度進行研究,將影響因素劃分為“文化創新”“文化進化”“文化傳播”“文化涵化”這四個方面。“非遺”是歷史悠久的社會文化產物,故此,我們從廣義的角度,從“創新(發明和發現)”“傳播”“涵化”“革命”這四類因素分析“非遺”變遷的路徑。
2.區域環境因素——區域文化生態系統
區域文化生態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經濟環境三位一體的結構模式,故此,其通常被劃分為“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經濟環境”這三個維度。馮天瑜、何曉明將文化生態系統的自然場、社會場要素具體化為社會地理環境、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這三個維度,并從這三個維度分析、比較了中華文化、西歐文化這兩大文化生態系統的文化生態及其演變特征。[參見馮天瑜、何曉明《中華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從社會地理環境、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這三個維度分析區域文化生態系統具有很好的操作性。社會地理環境是基礎,物質生產方式基于社會地理環境而生發、最終產生社會組織形式這一高級文化形態。社會地理環境、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形式這三個維度的每一個維度都是隨著歷史發展而演化發展的。
3.文化遺產因素——文化遺產價值網絡
區域“非遺”是滿足了該區域人們的價值訴求而形成并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客觀上圍繞著“非遺”的價值創造活動而形成了其價值網絡體系。“非遺”價值網絡體系涉及構思、創意、創作等文化生產活動,以及展覽、交流、銷售等文化傳播活動。
區域“非遺”價值網絡結構模型的構建可以借鑒一般文化產業價值網絡和產業集群理論。在文化產業價值網絡理論方面,一些專家從價值生產活動的邏輯順序,將文化產業價值活動劃分為“創意構思、授權和導向”“生產方式或設備的調整”“再生產與大眾分銷”以及“創意產品的交換、消費”這四個環節。[Pratt A. C.,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Production Syste: A Case Study of Employment Change in Britain(1984-1991),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97(11):1953-1974. ]產業集群分析模型強調主體之間的價值創造關系,但是并沒有像文化產業價值網絡理論那樣把價值主體、價值載體和價值產出之間的關系系統、直觀地表述出來。借鑒一般文化產業價值網絡和文化產業集群網絡結構理論,構建區域“非遺”價值網絡結構模型(見圖1)以系統地表達出區域“非遺”的價值主體、價值活動和價值產出之間的關聯關系。
二、“非遺”傳承模式體系矩陣及其實施方法
(一)“非遺”傳承模式體系矩陣構建
本文對1997年以來“知網”中的“非遺”相關文獻進行整理后發現,我國“非遺”研究的發展方向正從“保護”性傳承為主向“保護”“發展”“傳播”“創新”并舉發展。其中,“保護”模式研究的發文量在2004—2009年期間快速增加并達到頂峰,然后進入穩定狀態,“發展”“傳播”“創新”這三種模式研究的發文量則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
區域“非遺”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它們是在特定的時代和文化背景下產生和傳承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并應時代潮流而與時俱進、保持強大的生命力。但是,“非遺”傳承領域的相關研究尚存在不足。一是現有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保護性傳承方面,與時俱進的“發展”“傳播”“創新”型傳承模式的研究較少;二是近年來“發展”“傳播”“創新”型傳承模式雖受到學術界的重視,但是相關研究成果更多地集中在必要性、意義和經驗總結等方面,還不夠系統、深入。
區域“非遺”生發并根植于特定的區域文化,并且隨著該區域文化的發展而發展,同時其傳播與發展也會受到接受者所在地的文化特征的影響。經濟全球化、網絡化發展,為區域“非遺”傳承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現實和虛擬空間。顯然,“區域空間”因素是確定“非遺”傳承模式的維度之一。
“非遺”在更廣泛的地域空間傳播與發展不僅僅涉及其傳統內容的傳承,還需要根據不同文化背景下受眾的特征進行必要的“調適”、產生變異。顯然,“變異程度”因素也是確定文化遺產傳承模式的維度之一。
基于學術界關于“非遺”傳承模式研究的主要內容,以“區域空間”(“區域內”與“區域外”)、“變異程度”(“變異大”與“變異小”)為維度標準建立二維分析矩陣,將“非遺”傳承模式劃分為“原真保護”“文化發展”“文化傳播”“產業創新”這四種模式。
(二)“非遺”傳承模式實施的內容和方法
1.原真保護模式
之所以有一部分非物質文化被稱之為“遺產”,是因為時代變革而導致了這些文化的生存環境改變,從業者減少而勞動力缺失、文化產品或服務失去需求,需要政府等主體進行“文化遺產原真性保護”[參見伍俊榮《文化遺產的價值繼承、轉化與創造》,《評論觀點》2020年第2期。]式的“不走樣”傳承,以留住“鄉愁”。
原真性保護是“非遺”傳承最基礎性的傳承模式。本文從區域文化遺產保護的狹義含義出發,將其界定為“地方文化遺產傳承者依托自身的基礎和條件對其‘非遺’的繼承、利用等保護活動”。
“非遺”傳承的原真保護途徑主要有傳承主體保護方式、傳承客體保護方式、傳承生態保護方式等。在傳承主體保護方面,我國建立了“非遺”保護名錄和代表性傳承人制度,以及社會化、融入地方民眾生活的傳承者隊伍培養體系;在傳承客體保護方面,主要是通過建立虛(網絡)實(實體)結合的保護體系和注重文化遺產的法規化保護;在傳承生態保護方面,通過建設傳承生態系統(包括設立“文化生態保護區”)以維護和優化傳承環境和條件。
“非遺”原真保護機制往往是以政府的投入和支持為主導,政府投入的資源占比較大。地方政府圍繞保護地方文化、保持地方文化多樣性的需要,綜合考慮保護的效果與保證資源投入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進行“非遺”的原真性保護。
2.文化發展模式
“非遺”是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它的傳承應當堅持以人為本。也就是說,“非遺”傳承的目的不僅僅是追求“原真性”的保護,更重要的是應當與時代的經濟、社會、環境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區域“非遺”的文化發展模式指的是根據當代人們的需求特征對文化遺產進行“調適”,以表演、表現、傳播等方式將其表現形式植入到當代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之中,以實現其“活態化”傳承。區域“非遺”的保護性傳承是發展利用的前提,發展利用則能促進更好地傳承保護。[參見劉明閣《論民俗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和利用》,《江漢論壇》2012年第10期。]
“非遺”的文化內涵是其傳承的內核和基礎,它以文化產品(服務)的方式對社會產生影響并得以傳承,區域文化環境則是其能否得以有效發展的“土壤”。因此,“非遺”文化發展模式的實施包含從文化內涵發展到文化產品發展再到文化環境發展的層次遞進的發展方式。其中,“文化內涵發展”指的是在保護“非遺”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與時俱進;“文化產品發展”指的是開發文化產品以滿足當代人們的需求;“文化環境發展”指的是優化“非遺”生存的社會環境。
區域“非遺”的文化發展傳承能夠讓傳統的“非遺”與時代文化相結合,成為造福當代社會的地方文化元素。這一傳承模式需要地方“非遺”傳承體系中各主體共同參與,他們既是“非遺”的傳承者,也是“非遺”發展的受益者。
3.文化傳播模式
在文化藝術領域,文化藝術傳播的概念既包含了信息層的傳播、也包括了實物層的傳播。本文將區域“非遺”傳播策略定義為“某一區域的‘非遺’生產者和傳播者借助一定的傳播媒介和方式,將‘非遺’信息、作品和產品傳遞給接受者的信息和物質傳遞過程”。其中,“非遺”傳承的物質傳播指的是“非遺”以實體的文化作品、文化產品的方式向接受者傳遞的過程;“非遺”傳承的信息傳播指的是“非遺”以信息、知識的形態向受眾傳遞的過程,包括直接傳播方式(生產者直接與接受者接觸、交易而完成產品或服務傳播)和間接傳播方式(生產者借助一定的中介機構完成自己的產品或服務的傳播)。
運用傳播模式進行“非遺”傳承,要求區域傳承者跳出“非遺”在本區域縱向傳承的狹小空間,了解更廣闊的經濟社會空間中人們的文化訴求、利用“非遺”蘊含的豐富文化要素進行地方“非遺”傳承資源的整合,開發出以“非遺”文化為核心的、滿足當代人們需要的文化形式,并運用現代傳播手段進行傳播和推廣。
4.產業創新模式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善于繼承、善于創新。[參見佘嬙《從非遺的保護看秦腔的文化創新》,《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只有推動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才能使之實現與現實文化的相融相通,這是科學發展觀在“非遺”傳承領域的具體體現。“非遺”傳承領域的專家學者們也非常重視創新在“非遺”傳承領域的應用,它對于區域“非遺”的保護和實現“活態”化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區域“非遺”的傳承創新模式指的是“一個地方的某一‘非遺’生態系統中的政府、企業、事業機構、傳承人等核心要素和高校、研發機構、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等環境要素,通過技術創新、文化創新、組織創新等的組合創新,對區域‘非遺’的文化特征、文化產品形式、文化傳承組織等因素進行質的改變和量的提高的創新活動”。該模式可以是漸進的創新,即“非遺”產品或工藝、傳承組織的連續的、顯著的改進,也可以是突破性的創新,即根本性的突破而產生新的產品、工藝或產業組織形式。[參見廖江波《守正創新之思:基于“非遺”夏布織造技藝傳承的考察》,《民族藝術研究》2022年第4期。]
“非遺”傳承的產業創新模式的實施方式主要有技術創新方式、產品創新方式和組織創新方式。其中,技術創新方式可以通過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等途徑來開發新的“非遺”產品或服務;產品創新方式主要通過功能(文化)創新、形式創新和服務創新,創造出具有更加鮮明的時代特色、區域特色和生活特色的產品文化內容,給消費者以精神的有益啟迪、產生情感共鳴;組織創新方式指的是區域“非遺”傳承主體通過建立新的文化傳承價值網絡的組織制度、傳承企業和機構的組織制度以提高“非遺”傳承活動的市場、經濟和社會效益。
(責任編輯 蘇 青)
作者簡介:管順豐,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趙宸,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學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田耘,湖北省群眾藝術館館員,武漢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藝術學理論專業博士研究生。
原文載于:民族藝術研究雜志公眾號